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芽囊原虫形态学的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人芽囊原虫的不同形态。方法:用生理盐水涂片、碘液染色和苏木素染色法对西藏阿里地区和新疆地区的小学生与腹泻病人肠道内人芽囊原虫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人芽囊原虫形态多变,有空泡型、颗粒型、变形型和二分裂法生殖。结论:人芽囊原虫在肠道中可出现多种形态,但以空泡型为最常见占84%,易与结肠内阿米巴和其它非致病阿米巴合并感染,且与患者的腹泻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人芽囊原虫形态学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人芽囊原虫的不同形态。方法:用生理盐水涂片、碘液染色和苏木素染色法对西藏阿里地区和新疆地区的小学生与腹泻病人肠道内人芽囊原虫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人芽囊原虫形态多变,有空泡型、颗粒型、变形型和二分裂法生殖。结论:人芽囊原虫在肠道中可出现多种形态,但以空泡型为最常见占84%,易与结肠内阿米巴和其它非致病阿米巴合并感染,且与患者的腹泻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以琼脂取代蛋白对传统的洛克氏液-鸡蛋-血清(Locke’s egg serum,LES)双相培养基进行改良,联合采用LES双相培养基、改良LES双相培养基(m LES双相培养基)、IMDM液相培养基和IMDM固相培养基建立人芽囊原虫的体外纯培养的标准流程,并观察虫体在不同培养基中的形态特征和生长情况。结果显示,人芽囊原虫在4种培养基中均以空泡型和颗粒型的形态为主,培养后镜下未见细菌生长。在mLES双相培养基中的生长速度最快,培养后第2天原虫数为3.09×10~6,达到中对数期。原虫在LES双相培养基、mLES双相培养基和IMDM液相培养基中的生长对数期的分裂时间分别为(49.72±1.35)、(24.16±2.53)和(36.3±1.5)h。提示联合采用LES双相培养基、mLES双相培养基、IMDM液相培养基和IMDM固相培养基可建立人芽囊原虫的无菌纯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4.
人芽囊原虫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人芽囊原虫病的临床观察霞浦县医院王继云,肖振生,蔡兴仁福建医学院苏庆平,谢曼凌,黄毅红宁德地区卫校冯以安人芽囊原虫(Blastocystishominis)是人兽共患寄生虫,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它是引起腹泻的病原[1、2、3]。我县每年有不少腹泻...  相似文献   

5.
人芽囊原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芽囊原虫长期被误认为是一种对人体无害的酵母。近代研究表明:人芽囊原虫是寄生在高等灵长类和人类肠道的寄生原虫,其致病性正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对人芽囊原虫分类地位与生物学特征、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人芽囊原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人芽囊原虫长期被误认为是一种对人体无害的酵母。近代研究表明:人芽囊原虫是寄生在高等灵长类和人类肠道的寄生原虫,其致病性正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对人芽囊原虫分类地位与生物学特征、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人芽囊原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芽囊原虫是一种常见的人和哺乳动物道寄生性原虫。该生物体过去长期被错误地归属于酵母菌,直到1976年才逐渐确立其原虫地位。本从生物学(分类学、形态学、生活史、体外培养、动物病理)、流行病学、免疫学、临床表现、治疗及实验室检查等几个不同的方面简要地概述了近年来国外对其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人芽囊原虫是一种常见的人和哺乳动物肠道寄生原虫。因在有症状与无症状个体均可发现,故人芽囊原虫的致病性一直存在争议。该文从生物学、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临床表现与治疗、及实验室检查等几方面简要概述近年来国内外对其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人芽囊原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芽囊原虫是一种常见的人和哺乳动物肠道寄生性原虫。该生物体过去长期被错误地归属于酵母菌,直到1976年才逐渐确立其原虫地位。本文从生物学(分类学、形态学、生活史、体外培养、动物病理)、流行病学、免疫学、临床表现、治疗及实验室检查等几个不同的方面简要地概述了近年来国外对其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正1病例介绍患者,女,56岁。2017-12-07来我院体检中心体检进行大便标本检验中发现人芽囊原虫,包囊。患者自述大便次数增加,不成形、无腹痛、有腹胀、腹泻等症状,伴随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患者怀疑自身消化不良,曾吃过中药无效果。大便标本稀烂,有黏液,盐水涂片后镜下见类似白细胞大小形状的可疑物,经高倍碘染,显微镜辨认,确诊为人芽囊原虫,包囊。2讨论2. 1人芽囊原虫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1~3],是寄生  相似文献   

11.
3种培养基体外培养人芽囊原虫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人芽囊原虫在 3种培养基中的生长繁殖情况 ,以探讨最佳的培养方法。 方法 从大学生粪便中分离人芽囊原虫 ,转种至 3种不同培养基 ,定时观察人芽囊原虫的生长繁殖情况 ,根据原虫密度评价培养效果。 结果培养 96h后 ,Locke’s鸡蛋血清 (LES)双相培养基中的人芽囊原虫密度最高 ,改良Jones单相液体培养基次之 ,Locke’s琼脂血清 (LAS)双相培养基原虫密度最低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观察 3种培养基中的原虫密度高峰持续时间分别为 3 60h、96h和 72h ,最长存活时间分别为 5 5 2h、3 3 6h和 168h。 结论 Locke’s鸡蛋血清双相培养基较适用于人芽囊原虫体外增殖培养。  相似文献   

12.
3种培养基体外培养人芽囊原虫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3.
人芽囊原虫的形态观察及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讨人芽囊原虫的形态及其致病性,采用30°斜面鸡蛋培养基对人芽囊原虫进行体外培养,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其形态和致病性。在形态观察中可见空泡型、阿米巴型和颗粒型 3 种形态,并证实有出芽生殖和颗粒形虫体增殖现象。以不同数量培养48 h 的圆形空泡型虫体感染小白鼠观察其致病性。结果显示, D 组(空白对照组)和 A 组(感染数为 104 /只)在肠粘膜上未发现虫体; B组(感染数为204 /只)和 C组(感染数为 304 /只)在肠粘膜上发现虫体并能够致肠粘膜损伤,提示对肠粘膜损伤的轻重程度与人芽囊原虫感染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14.
人芽囊原虫感染小鼠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感染不同免疫状态ICR小鼠寻求人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hominis, B.h)对小鼠的易感途径及有效感染数量。 方法 ①将104、105、106个培养3代的B.h分别经口及直肠感染ICR小鼠。② 106个B.h经直肠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该种小鼠,观察感染后不同时间小鼠胃肠道B.h繁殖情况及消化道组织病理改变。 结果 B.h经口及直肠两种途径均可使小鼠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小鼠感染后出现行动迟缓、精神萎靡、嗜睡、体重下降等,部分小鼠出现腹泻,排粘液便等症状,个别小鼠死亡。经解剖肉眼观察见空回肠、回盲部、结肠的肠壁组织严重水肿、充血、淤血等。在小鼠胃肠道内容物中均发现B.h。病理切片显示,小肠及结肠黏膜上皮脱落,黏膜下层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腺体结构不完整。 结论 B.h经直肠比经口更易感染小鼠,B.h可寄生于小鼠整个胃肠道。小鼠免疫功能降低时,B.h可迅速繁殖、致病性增强,并引起严重的肠黏膜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5.
人芽囊原虫病37例蔡兴华霍滨杨石康福建省霞浦县医院355100主题词原虫感染腹泻Subjectheadingsprotzoninfectionsdiarhea分类号R5311对象和方法1993年6月_12月共检我院腹泻患者196例,发现人芽囊原虫...  相似文献   

16.
人芽囊原虫(Blaslocystis hominis)于1912年被正式命名以来,长期被误认为是一种对人体无害的肠道酵母菌。近年来,认为人芽囊原虫是一种广泛寄生于人体和灵长类动物肠道内的寄生原虫,1990年何建国等在广州地区从婴儿腹泻粪便标本中检出我国第1例人芽囊原虫,并对该虫进行了体外培养、超微结构观察、临床治疗的体外  相似文献   

17.
人芽囊原虫的形态与超微结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观察人芽囊原虫的形态与超微结构。 方法 对人芽囊原虫培养 4~ 5 d的培养物进行多种染色后置光镜下观察形态结构 ,同时经过 4%的戊二醛固定处理后在透射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 结果 人芽囊原虫形态有空泡型、颗粒型、阿米巴型、复分裂型及包囊型等。分裂方式有二分裂方式及孢子分裂方式。透射电镜下可见虫体内含有细胞核、线粒体、粗面内质网、脂滴和溶酶体等细胞器 ,泡状结构内含有糖原颗粒。 结论 人芽囊原虫空泡型的泡状结构可能与储留排泄物有关 ,阿米巴型可能系该虫的致病类型。  相似文献   

18.
人芽囊原虫的形态观察及致病性研究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相似文献   

19.
不同环境中人芽囊原虫包囊的结构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人芽囊原虫包囊在不同环境中的光学和超微结构的形态特点。方法 从粪便分离人芽囊原虫,转种至改良的Jones培养基培养72h后,再转种至混合纤维素脂微孔滤膜成囊培养基和Suresh成囊培养基中培养。采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对培养基中与粪便中的包囊进行光学和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 光镜下观察,新鲜粪便中的包囊微小圆球形,具有折光性,不同的个体大小悬殊,HE染色可显示囊壁有3层。用Suresh成囊培养基培养的包囊圆形或椭圆形,中心体色淡,内有大小不等的孢子体。混合纤维素脂微孔滤膜培养的包囊均较大,有空泡型、颗粒型、薄壁与厚壁包囊之分。透射电镜下观察,无纤维层的裸露包囊形态大都是圆形或卵圆形。包囊直径为14μm。包囊呈典型的人芽囊原虫核,其线粒体较多,胞质中糖原呈大小不一块状。结论 包囊在不同环境中的形态基本相同、大小不一、结构多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人芽囊原虫包囊在不同环境中的光学和超微结构的形态特点。 方法 从粪便分离人芽囊原虫 ,转种至改良的Jones培养基培养 72h后 ,再转种至混合纤维素脂微孔滤膜成囊培养基和Suresh成囊培养基中培养。采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对培养基中与粪便中的包囊进行光学和超微结构的观察。 结果 光镜下观察 ,新鲜粪便中的包囊微小圆球形 ,具有折光性 ,不同的个体大小悬殊 ,HE染色可显示囊壁有 3层。用Suresh成囊培养基培养的包囊圆形或椭圆形 ,中心体色淡 ,内有大小不等的孢子体。混合纤维素脂微孔滤膜培养的包囊均较大 ,有空泡型、颗粒型、薄壁与厚壁包囊之分。透射电镜下观察 ,无纤维层的裸露包囊形态大都是圆形或卵圆形。包囊直径为 14 μm。包囊呈典型的人芽囊原虫核 ,其线粒体较多 ,胞质中糖原呈大小不一块状。 结论 包囊在不同环境中的形态基本相同、大小不一、结构多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