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多层螺旋CT机对43例腰椎峡部裂患者的腰椎进行扫描,利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显示技术(VRT)进行多模式图像后处理,多方位观察患者椎弓峡部裂情况。结果:43例患者中共发现83个椎弓峡部裂,双侧32例,其中4例累及两个脊椎的双侧椎弓;单侧11例。腰椎斜矢状位MPR及平行于椎弓的轴位MPR能够诊断全部病例,13例裂隙呈不规则锯齿状,边缘清晰,9例边缘骨质硬化、膨大;12例伴有碎骨块,并见裂隙周围纤维组织增生。正中矢状位MPR发现脊椎向前滑脱22例,其中Ⅰ度滑脱16例,Ⅱ度滑脱5例,Ⅲ度滑脱1例。7例出现假性椎间盘膨出征,硬膜囊向前移行。MIP也能全部显示所有病例的峡部裂,但是对软组织观察不如MPR。高密度VRT仅发现峡部裂23例39处。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后MPR、MIP及VRT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够全方位评价腰椎峡部裂的形态变化,为临床提供与峡部裂有关的更多更详细的影像信息,MPR是最有价值的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2.
胸部损伤临床非常常见,肋软骨与胸部软组织密度差异不大,普通胸部X线片无法显示肋软骨,除非肋软骨已有钙化,所以对肋软骨的断裂的诊断带来困难。笔者应用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重建肋软骨图像,能明显提高对肋软骨断裂的检出率。本文应用MSCT对临床拟诊肋软骨断裂患者进行肋软骨的MSCT后处理重建成像,旨在探讨后处理重建技术对肋软骨断裂的诊断价值。并对照正常肋软骨进行了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创伤性骨折中应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例110例经X线片检查疑似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扫描检查,行后处理技术以得SSD与MPR图像。结果 110例疑似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经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诊断后,确诊为骨折者为79例,确诊率为71.82%。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可有利于提高创伤性骨折患者诊断准确率,为临床及时治疗及医师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6例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CT诊断结果,并与手术结果对比。结果 66例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的CT诊断时间平均为(24.52±3.26)分钟。CT结果显示,66例患者中,有25例肝脏损伤,23例肾脏损伤,31例脾损伤,5例胰腺损伤,12例肠和肠系膜损伤,10例腹膜出血。与手术结果对比,漏诊胰腺损伤1例,肠和肠系膜损伤2例,CT诊断肝脏损伤、肾损伤、脾损伤、胰腺损伤、肠和肠系膜损伤、腹膜出血的符合率分别为100.00%、100.00%、100.00%、80.00%、83.33%、100.00%。结论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能够清楚显示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的损伤部位以及类型,评价是否有血肿、积血等合并症,为其临床诊治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更进一步对16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应用于急性颅脑创伤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究。方法择取过去3年(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于本院接受检查诊断的208例急性颅脑创伤患者进行回顾分析。随机将其均分至常规X线片检查的常规组与行16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检查的观察组。对两种不同影像学诊断方式对急性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的差异,尤其是对行16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的观察组患者的原始轴位图像、多平面重组图像以及回顾性薄层重建图像的诊断效果进行深入探究。结果无论在诊断符合率方面,还是在诊断病灶数量方面,行16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的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对观察组组内分析发现,较之原轴位图像,经16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处理后的回顾性薄层重建图像以及多平面重组图像二者所显示病灶更多,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结论对急性颅脑创伤患者实施16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临床效果显著,较之未实施后处理技术前相比,所检出病灶更多,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 (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损伤诊断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整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行X线、MSCT检查的膝关节损伤病人影像学资料,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标准,评价MSCT诊断不同类型的膝关节隐匿性骨损伤结果的准确性与特异性。结果 86例病人中男性62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43.17±19.67岁。以手术最终结果为金标准,MSCT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损伤敏感性87.50%、特异性64.29%,准确性83.72%,PPV 92.65%,NPV 50%;最常见的骨损伤部位是胫骨,诊断敏感性80%、特异性92%;其次为股骨、髌骨,诊断敏感性分别为71%、100%,特异性分别为100%、100%,结果表明髌骨诊断效能最佳,两种骨损伤类型诊断特异性均达到了100%。结论 MSCT诊断膝关节骨损伤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具有较高临床效能,相对其他检查手段具有快速检测、成本相对较低、病人受限范围小,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诊断主动脉夹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诊断主动脉夹层的价值。方法 8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均接受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工作站用动脉期薄层图像进行图像后处理,比较3D成像中VRT自由切割成像及仿真内镜(VE)与其他后处理方法对腹腔干以上水平内膜破口的显示率。结果 87例中,De BakeyⅠ型19例,Ⅱ型5例,Ⅲ型63例。各种重建方法对内膜破口的显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VRT自由切割成像(81/87,93.10%)、MPR(80/87,91.95%)、CPR(79/87,90.80%)、轴位+VE(79/87,90.80%)、轴位(78/87,89.66%)、VR(41/87,47.13%)、MIP(22/87,2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376,P〈0.001)。结论 CTVE能立体直观地显示破口位置,结合轴位图像可提高对破口的显示率;VRT自由切割成像对破口显示率较VR明显提高,优于MPR。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阑尾炎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5-01—2017-11间开封市中心医院诊治的55例阑尾炎患者。术前均经超声及多层螺旋CT检查。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多层螺旋CT与超声检查对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结果多层螺旋CT检查对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高于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阑尾炎效果显著,尤其是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更突出。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横轴位像、MPR及SVR成像在齿状突骨折的应用价值及相关技术要点.[方法]选择18例齿状突骨折病人,行X线和四层螺旋CT检查,将螺旋CT扫描容积数据传输至工作站进行MPR和SVR处理,观察骨折细节,并比较X线平片、CT轴位、MPR及SVR之异同.[结果]多层螺旋CT-3D技术可清晰地显示各种类型的枢椎齿状突骨折.MPR可从任意平面观察骨折及其周围情况,VR可以显示骨折的立体关系.[结论]螺旋CT二、三、四维图像在齿状突骨折诊治方面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伤性急腹症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60例疑似为外伤性急腹症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前多层螺旋CT图像,并总结患者CT表现特征,以手术证实为诊断最终结果。结果 60例疑似患者中,与手术结果相比,CT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5.0%(57/60),57例患者共存在110处脏器损伤,实质脏器损伤100处,空腔脏器损伤10处。腹腔出现血肿者20例(35.1%)、腹水者48例(84.2%)。空腔脏器损伤者CT表现:患者损伤处结构紊乱、腔内出现血肿等;实质脏器损伤者CT表现:包膜或边界不光整、损伤处存在混杂密度影像、包膜下血肿或积血、周围筋膜增厚等。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外伤性急腹症具有较高诊断准确性,但也存在漏诊、误诊情况,因此结合患者外伤原因和临床表现情况等进行综合判断,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CT三维成像对鼻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4例鼻外伤患者进行鼻骨横断面扫描和三维重建成像,并对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24例鼻外伤患者,常规CT轴位图像能清楚地显示骨折线,其中单纯鼻骨骨折67例,合并上颌骨额突骨折19例,筛骨纸板骨折28例,鼻中隔断裂10例。多层CT三维重建图像均能清晰的显示骨折线,图像的立体感优于常规CT图像,真实地反映了骨折及移位情况。结论多层CT三维重建对于鼻骨骨折的诊治及法医学鉴定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多层螺旋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Multi-access Spira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在多发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6年2月到2019年2月期间采用GE BrightSpeed 16层螺旋CT对78例多发肋骨骨折病人进行扫描,对比多层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曲面重建(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CPR)、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VR)以及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鄄tion,MIP)图像数据处理结果,评估多层螺旋CT的诊断价值。结果 78例患者经随访或手术证实确诊肋骨骨折总数为146根182处,MSCT断层平扫发现肋骨骨折138根161处。数据分别经不同的图像处理方式重建后,不同重建模式下MSCT较CT平扫诊断准确率更高(P0.05);4种模式中MIP准确率最低,MPR与CPR较好(P0.05),MPR与CPR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肋骨骨折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MPR或CPR结合VR重建模式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技术诊断颅内动脉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01—2019-01间在西平县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前均实施MS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术中所见为“金标准”,分析MSCTA与DSA的诊断价值。结果入选53例患者经手术确诊49例,共检出51个动脉瘤。MSCTA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率,以及显示的瘤体直径和瘤颈宽度,与DS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A和DSA对颅内动脉瘤均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率。但MSCTA检查具有安全、无创、经济、操作性强,扫描快速等优势,并能清晰显示反映颅内动脉瘤的位置、大小,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踝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收集2010年11月至2012年10月,35例后踝骨折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 结果 多层螺旋CT扫描对局限性线样骨折的显示优于常规X线平片,而且三维重建可以更全面、立体地观察骨折全貌及伴随病变的特征,弥补了X线平片和轴位CT扫描的不足. 结论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能够直观、立体地显示踝关节骨折的特征,在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应用于临床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8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数字X线摄影(DR平片)与多层螺旋CT进行检查,比较两组诊断效果。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胫骨平台骨折分型(Ⅰ型、Ⅱ型、Ⅲ型、Ⅳ型)准确率明显高于DR平片,P0.05;而在诊断Ⅴ型、Ⅵ型上无明显差异,P0.05。DR平片检出胫骨平台骨折例数为75例,占90.36%与多层螺旋CT检出96.38%(80/83)相比较,χ~2=2.434,P=0.118;而分型符合例63例,占75.90%,明显低于多层螺旋CT诊断96.38%(80/83),χ~2=14.586,P=0.000。两种方法在诊断伴髁间隆突骨折、伴腓骨小头骨折正确率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胫骨平台骨折可利用平扫与重建技术来更好的显示患者骨折情况,提高诊断准确性,避免漏诊,且可正确分型,更好的检出腓骨小头和髁间隆突等合并症,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不同重建技术对肋骨骨折准确性诊断的价值。方法对42例临床怀疑肋骨骨折的患者进行胸部正斜位检查和MSCT扫描,CT采集数据后进行薄层处理、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容积显示(Volume rendering,VR)重建,将重建结果与X线平片对比观察。结果 MSCT不同重建图像能全面、直观地显示X线漏诊的肋骨骨折线和X线不能显示的肋软骨骨折。MSCT不同重建技术与临床符合率高。MSCT与X线平片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MSCT各重建技术之间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对肋骨骨折能提供更多直观、立体的信息,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加全面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8.
16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MPR)对于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30例经手术(27例)或临床(3例)证实的肠梗阻病例CT资料,其中10例为单纯CT平扫,20例在平扫基础上加作门静脉期增强扫描。采用MPR技术对CT原始数据进行冠、矢状位的图像重建,并分析其表现。结果 30例肠梗阻病例中粘连性8例,单纯肠肿瘤7例,肠套叠(包括肠肿瘤并发肠套叠)5例,腹部疝4例,肠扭转2例,回盲部脓肿1例,肠系膜动脉狭窄1例,腹膜后巨大囊肿1例,胰尾癌1例;其中6例合并肠壁缺血或肠绞窄。CT轴位图像、MPR冠状和矢状图像均显示了肠梗阻的存在;单独根据轴位图像能确定26例(86.7%)的梗阻部位和22例(73.3%)的梗阻原因,而结合MPR图像可以确定29例(96.7%)的梗阻部位和27例(90.0%)的梗阻原因;有5例(83.3%)肠壁缺血或绞窄病例均为两种方法所显示。结论 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显示肠梗阻的存在、确定梗阻部位和梗阻原因以及肠道血运状态方面优于单纯的轴位图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腹壁疝诊治中的价值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河北省玉田县医院收集的经手术证实的腹壁疝患者25例。术前均进行螺旋CT检查。观察腹壁疝的部位、疝囊大小、疝内容物。结果本组25例腹壁疝患者中,切口疝例3,腹股沟斜疝14例,腹股沟直疝6例,造口疝2例。疝囊直径-5 cm 11例,-10 cm 9例,>10 cm 5例。疝内容物多为大网膜、肠管与邻近组织器官。结论多层螺旋CT可清楚显示腹壁疝的部位、大小与疝内容物,是诊断腹壁疝的有效检测方法,为开展手术治疗提供准确依据,保障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肩部损伤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58例肩部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经X线片,CT薄层扫描,然后进行多平面重组和三维重建,最后进行图像比较分析。结果多平面重组可更全面显示骨折断面信息和微小病变,三维重建能立体显示骨折范围和方向。结论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可以发现病变的细节和程度,更直观和立体地显示肩部损伤的情况,对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