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脊柱结核常见误诊误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柱结核占全身骨与关节结核的50%左右,临床上误诊误治现象十分常见.本文收集本科1998年5月~2008年5月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249例,对其误诊误治情况进行分析,以期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2.
正脊柱结核是最常见的肺外继发性结核病,约占骨关节结核的50%,如不及时诊治,极易导致脊髓、神经压迫而出现瘫痪。脊柱结核中胸椎结核(48.03%)和腰椎结核(42.36%)最为常见,其次为胸腰椎结核(29.58%),而颈椎结核(5.39%)和骶椎结核(4.22%)则相对少见~([1])。脊柱结核常引起脓肿形成、脊髓功能障碍、脊柱失稳以及后凸畸形等并发症。多数脊柱结核可通过非手术治疗获得痊愈,  相似文献   

3.
正脊柱结核是肺外结核的常见形式,临床表现为慢性背痛~([1])。由于耐多药结核菌株的增多,结核病的风险也在增加。骨与关节结核占结核病的1%~2%,脊柱结核占其50%~([2])。脊柱结核常会引起全身结核中毒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脊柱角状后凸畸形,四肢不全瘫等表现。积极的诊断和治疗将有助于缓解症  相似文献   

4.
老年脊柱结核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老年脊柱结核患者的围手术期特点、手术入路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45例老年胸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6例,女19例;平均年龄为67(61~78)岁.单个椎体破坏8例,两个椎体破坏27例,三个或三个以上椎体破坏10例.病程1~8个月,平均4.5个月.部位:胸椎(T2~T10)9例,胸腰段(T11~2)14例,腰椎(L3、L4)16例,腰骶段(L5、S1)6例.Frankel分级:B级7例,C级21例,D级11例,E级6例.45例患者均合并一种或多种其他疾病,其中21例合并心脑血管疾病,10例合并糖尿病.术前对这些患者进行合理治疗,术后随访.术前均行抗结核治疗2~3周.T2~T7椎体结核采用经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腰骶段椎体结核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加前路结核病灶清除髂骨植骨融合术,其余采用一期前路结核病灶清除加植骨内固定手术.4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40个月,平均28.5个月.结果 所有患者术中及住院期间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44例治愈,1例复发.植骨于12~18个月内均获融合.Frankel分级明显改善,B级1例,C级6例,D级11例,E级27例.结论 围手术期对并存疾病进行有效处理后,老年脊柱结核患者可以耐受手术治疗.如手术入路选择合理,病灶清除、内固定并植骨融合术可以提供足够的稳定性和较好的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perioperative features, operative approach and surgical effects of spinal tuberculosis in older patients.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data of 45 patients with spinal tuberculosis ranging in age from 61 to 78 years (average, 67 years). The lesion was located in thoracic vertebrae in 9 patients, thoracolumbar vertebrae in 14, lumbar in 16, and lumbosacral in 6. Preoperative Frankel grades were B in 7 cases, C in 21, D in 11 and E in 6. Among them, 21 had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10 had diabetes mellitus. With preoperative medicine and chemotherapy for 2-3 weeks,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surgically. The surgical procedures included: 1) Posterior focus debridement, bone grafting and one-stage posterior transpedicular screw system fixation in thoracic vertebrae (T2-T7). 2) Anterior debridement, bone grafting and one-stage posterior transpedicular instrumental fixation in lumbosacral vertebrae (L5-S1). 3) Anterior focus elimination, bone grafting and one-stage anterior plate fixation in the other vertebrae. Results Forty-fiv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24 to 40 months, with the average of 28.5 months. No severe complication occurred during and after operation. Forty-four cases had recovered and 1 recurred. Spinal fusion occurred 12-18 months after operation. Frankel neurological grade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Conclusion With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comorbidities in perioperative period,the elderly could tolerate surgical treatment. The appropriate approaches, thorough debridement and reasonable bone grafting with internal fixation are key to therapeutic success.  相似文献   

5.
浅谈脊柱结核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25  
近年来随着我国活动性结核患者数量的明显上升,脊柱结核发病人数亦明显上升。而作为脊柱结核重要治疗方法之一的手术治疗,其进展却并不令人满意。由于我国在脊柱结核外科治疗方面交流不够,学术思想不统一,因而对于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原则、方式方法、新技术的采用等,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同的观点和争议。有不同观点和争议是好事,但不同的观点和争议应该通过相互交流达到一致,提高我国脊柱结核手术的技术水平与治疗水平。在此,对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一些有关问题谈谈笔者的粗浅认识,供同道商榷。  相似文献   

6.
目的 综述脊柱结核角状后凸畸形手术治疗现状,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广泛查阅国内外近年关于脊柱结核角状后凸畸形手术治疗文献,从手术指征、手术禁忌证、手术入路及截骨术式选择、围术期管理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 脊柱角状后凸畸形是脊柱结核患者常见并发症,后凸畸形如逐步进展,易造成神经功能损害、恶化以及迟发性瘫痪等严重后果,需要手术干预。目前脊柱结核角状后凸畸形矫形手术入路包括前路、后路以及前后联合入路。对于脊髓受压严重、后凸畸形程度轻的患者,可以采用前路手术;后凸畸形严重但神经功能受损不严重患者,可以采用后路手术;若要兼顾椎管减压和矫形则可以选择前后联合入路。后凸畸形截骨矫形术式包括Smith-Peterson截骨(Smith-Peterson osteotomy,SPO)、经椎弓根截骨(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全脊柱切除(vertebral column resection,VCR)、脊柱去松质骨截骨(vertebral column decancellation,VCD)、后路脊柱切除(posterior vertebral column r...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阶梯手术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并获有效随访的239例胸椎结核患者。依据病变程度及全身情况将患者分为3组,分别采用3个阶梯的手术治疗方式。穿刺组153例,采用单纯后路经皮穿刺置管药物治疗;小切口组30例,采用后路小切口神经减压联合经皮穿刺置管药物治疗;切开组48例为对照手术组,采用后路切开减压病灶清除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三组患者均顺利手术,均未发生大血管、脊髓神经和重要内脏损伤。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和术中失血量依次为穿刺组小切口组切开组,三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0~144个月,平均(48.35±20.13)个月。随访过程中,无结核症状复发,置管部位无窦道形成。下地行走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小切口组和切开组神经损害ASIA分级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VAS和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影像检查显示脓肿消失,病变椎体与周围正常椎体信号相似,病变部位全部愈合,内固定患者影像学检查均未见内固定物松动、移位和断裂。[结论]依据患者病变程度和全身情况,个性化选择3个阶梯手术治疗,可获得合理的满意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被误诊及误治的儿童脊柱结核的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误诊及误治的儿童脊柱结核的治疗探讨官众薛茂堂王登文我们对1975年以来的37例被误诊、误治的儿童脊柱结核进行分析总结。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37例小儿脊柱结核中,男28例,女9例。1~4岁14例;5~9岁12例;10~14岁11例。颈椎2例,胸椎...  相似文献   

9.
脊柱结核手术并发症及其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柱结核手术并发症及其治疗谭欣林,赵希唐,慕小瑜我们总结了1980~1993年施行的脊柱结核手术共283例,其中28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0.17%。现就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28例手术并发症中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原则。方法:2003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并获得随访的胸腰椎和腰骶段结核患者57例,男28例,女29例;年龄11~68岁,平均43岁。胸椎20例,胸腰段25例,腰椎9例,腰骶段3例;病灶侵犯1个椎体2例,2个椎体46例,3个椎体6例,4个椎体3例。患者均有胸腰背部疼痛史,5例伴脊髓受压症状,按照Frankel分级:C级1例,D级4例。术前、术后按标准化疗方案进行化疗。根据结核病灶的部位、椎体破坏程度、患者一般情况等选择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方式,其中单纯前路病灶清除术3例,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一期或二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26例(一期手术11例,二期手术15例),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27例,后路病灶清除三柱截骨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术1例。20例采用切除的肋骨植骨,34例取髂骨植骨(其中1例同时应用异体骨)。随访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时间70~340min,平均130min;术中出血100~2600ml,平均520ml。术后无神经损伤加重及脑脊液漏等并发症;2例腹部切口形成窦道,经切口换药1例5个月后愈合,1例7个月后愈合。随访2~6年,平均3.4年,患者症状明显改善,5例伴有脊髓受压症状者术后6个月均恢复至E级。植骨全部融合,融合时间4~11个月,平均5.8个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获临床治愈,随访期间结核无复发、内固定无松动及断裂。13例后路内固定患者术后3~6年取出内固定物。结论:在规范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结核病灶的部位、椎体破坏程度、患者的一般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单纯经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合并椎旁脓肿的儿童脊柱结核胸腰椎后凸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4年1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合并椎旁脓肿的儿童脊柱结核后凸患儿16例,其中男6例,女10例,年龄3~14岁,平均(7.40±3.67)岁。均采用单纯后路病灶清除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比较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局部后凸Cobb角,血沉、C反应蛋白、神经功能评级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儿手术顺利,围手术期无神经损伤或术后瘫痪加重等表现,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1.25±7.65)个月。随访中,ASIA分级由术前B级2例,C级2例,D级12例,改进为未次随访时1例患儿从B级恢复至D级,其余15例患儿恢复至E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辅助检查术后3个月ESR和CRP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影像测量Cobb角较术前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未见内固定松动、断裂、脱出等发生,骨性融合良好。[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合并椎旁脓肿的小儿胸腰段结核后凸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2.
正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科对10例脊柱结核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合术后化疗,笔者分析治疗效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15~65岁。病程3~30年。发病部位:胸椎6例,腰椎3例,胸腰椎1例。术前患者均接受三联抗结核治疗,待ESR降低到20 mm/1 h以下再行手术。  相似文献   

13.
自1996年以来。我院收治脊柱结核患者34例。其中21例采用手术治疗。在化疗的基础上。注重术前准备、术中植骨、术后支具固定,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王自立  王骞 《中华骨科杂志》2009,30(11):717-723
脊柱结核的手术策略与脊柱结核的治疗原则、治疗方法一样,应根据脊柱结核的治疗目的制定.脊柱结核的治疗包括四大目的:治愈病灶、重建脊柱稳定性、恢复脊髓功能、早日康复[1].传统的脊柱结核治疗目的侧重于治愈脊柱结核病灶;随着现代脊柱外科的快速进展,其余三大目的愈来愈受到重视.因此,手术策略必须围绕上述四大治疗目的来制定.另外,抗痨治疗与全身支持治疗在脊柱结核的治疗中亦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相似文献   

15.
脊柱结核的手术策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脊柱结核的手术策略与脊柱结核的治疗原则、治疗方法一样,应根据脊柱结核的治疗目的制定.脊柱结核的治疗包括四大目的:治愈病灶、重建脊柱稳定性、恢复脊髓功能、早日康复[1].传统的脊柱结核治疗目的侧重于治愈脊柱结核病灶;随着现代脊柱外科的快速进展,其余三大目的愈来愈受到重视.因此,手术策略必须围绕上述四大治疗目的来制定.另外,抗痨治疗与全身支持治疗在脊柱结核的治疗中亦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相似文献   

16.
脊柱结核的手术策略与脊柱结核的治疗原则、治疗方法一样,应根据脊柱结核的治疗目的制定.脊柱结核的治疗包括四大目的:治愈病灶、重建脊柱稳定性、恢复脊髓功能、早日康复[1].传统的脊柱结核治疗目的侧重于治愈脊柱结核病灶;随着现代脊柱外科的快速进展,其余三大目的愈来愈受到重视.因此,手术策略必须围绕上述四大治疗目的来制定.另外,抗痨治疗与全身支持治疗在脊柱结核的治疗中亦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前后路手术治疗儿童静止期脊柱结核后凸畸形的疗效。方法2006年7月至2007年8月,手术治疗儿童静止期脊柱结核后凸畸形患者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6~15岁,平均11岁;脊柱结核病程2~13年,平均81个月。病变部位为T6~L3,其中累及1个椎体2例,2个椎体3例,3个椎体7例,4个椎体2例,5个椎体2例。所有患者确诊脊柱结核后均行正规抗结核药物治疗1年以上,均无低热、盗汗等症状,血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均在正常范围,均未行病灶清除等手术治疗。其中4例有神经损害表现,表现为双下肢的麻木、乏力,尚可行走;其余12例表现为背部后凸畸形,尚无其他不适。手术方式为前路松解、减压、支撑植骨、内固定术及后路截骨、后凸矫形、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通过观察患者植骨融合情况、外观变化、后凸及侧凸角度变化、神经功能变化来评价疗效。结果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3年,平均28个月。所有患者均融合良好,无一例发生假关节及内固定失败,患者外观改善明显,4例有神经损害的患者均恢复正常。术前后凸Cobb角为40°~68°,平均55.8°,术后后凸Cobb角为-4°~49°,平均21.7°,随访时后凸Cobb角为-4°~52°,平均23.2°,矫正丢失0°~5°,平均1.5°;术前侧凸Cobb角为0°~22°,平均6.9°,术后侧凸Cobb角为0°~6°,平均0.8°,随访时侧凸Cobb角为0°~8°,平均0.9°,矫正丢失0°~2°,平均0.1°。无一例发生神经并发症,1例发生伤口延迟愈合,经换药2周后愈合。结论采用前后路手术治疗儿童静止期脊柱结核后凸畸形,既可矫正后凸畸形,又可预防患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畸形的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误治后的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例经PKP误治后的脊柱结核患者行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记录术后疼痛VAS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植骨融合情况、ODI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8~36个月.V...  相似文献   

19.
秦博  马迅 《实用骨科杂志》2008,14(11):668-670
骨关节结核是肺外结核好发部位,而脊柱结核则占骨关节结核之首。成年病变易发生在椎体上下缘,以溶骨破坏为主,引起椎间隙变窄。当病变椎体受到外力作用后,可导致病理性压缩骨折,严重者甚至可致高位截瘫。在正规化疗基础上积极进行外科内固定手术治疗,可以恢复脊柱的稳定性,矫正畸形,缩短治疗周期,减少患者卧床时间,促进结核治愈或静止,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0.
颈胸段脊柱结核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胸段脊柱结核的术式选择和临床疗效。方法总结2000年5月至2005年12月手术治疗的颈胸段脊柱结核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23-66岁,平均47.5岁。C71例,C7T1 4例,C6-T1 2例,Cλ-T2 3例,T1.2 4例,T1-3 2例,T2.3 4例,T2-4 3例,T3-4 2例;合并截瘫17例,按Frankel分级:B级3例,C级8例,D级6例;病变节段后凸Cobb角5.0^o~65.0^o,平均32.5^o。17例行经前方入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加前路钢板固定术,其中下颈椎低位前方入路10例,下颈椎低位结合胸骨柄劈开入路7例;2例行高位经胸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6例行经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9-18个月。结果随访时间18-84个月,平均34.8个月。1例术后出现乳糜漏,行纵隔引流10d后愈合;2例喉返神经受损,3个月后症状均缓解;1例窦道形成,经换药后4周治愈;胸膜撕裂1例,术中修补;前路钢板螺钉置入椎间隙1例,后路椎弓根螺钉松动1例。在随访期内未见复发。合并截瘫者11例完全恢复,5例部分恢复,1例D级者无恢复。术后6-12个月,23例植骨融合,2例至最终随访时骨融合不确切。术后Cobb角平均13.4^o(-8.0^o-24.0^o),随访末Cobb角平均15.2^o(-8.0^o-27.0^o)。结论颈胸段脊柱结核的术式选择应根据病灶的位置及累及范围而定,前路钢板或后路椎弓根内固定都能为颈胸段提供良好的稳定性,内固定的应用有利于彻底减压、矫正畸形,促进截瘫恢复和病灶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