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报道1例经小肠活检证实的内脏利什曼病。患儿为2岁女孩,因先天性心脏病伴严重消瘦、腹泻和明显脾肿大面就诊.血常规化验显示红细胞、血细胞和血小板三系全血减少,并出现高丙种球蛋白血症(IgG 为50g/L).两次骨髓涂片均未能找到利什曼原虫,抗利什曼循环抗体阴性.为寻找腹泻原因而决  相似文献   

2.
正患儿,男, 8岁,安徽阜阳人。于2016年9月因间断发热12 d,前往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入院时脾脏肿大、质地韧,予以抗感染治疗后,患儿仍反复高热,排除其他疾病后,初步诊断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全身型)。2016年10月起予以甲强龙[12.5 mg/(kg·d)×1 d]冲击治疗合并萘普生抗炎治疗,患儿体温逐渐恢复正常。行骨髓穿刺检查,结果提示噬血细胞综合征可能,考虑幼  相似文献   

3.
<正>患儿,女,8岁,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人,2006年生于保定市清苑县,2010年随父母迁至宕昌县生活。2014年5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41℃,伴乏力、气短,并出现腹胀、纳差,当地诊所予退热药物(具体不详)治疗后体温可降至正常,发热间隔10~15 d不等。11  相似文献   

4.
正患者,男,42岁,甘肃靖远人,建筑工。于2019年3月和8月前后两次无诱因发热,体温38~39℃,伴大量出汗、乏力,于陇南市文县城关镇私人诊所静脉输注"头孢曲松钠" 7 d,效果欠佳,改为"青霉素"输注5 d (具体用药剂量不详),经治疗后发热症状消失。此后患者一直乏力,且面色发黑。2020年1月3日患者无诱因再次发热,体温最高达39.0℃,无发冷、寒战。自服"布洛芬混悬液"(具体用药剂量不详),体温恢复正常。患者自觉恶心,以进食后为主,无呕吐,上腹胀满不适,无腹痛、腹泻。于2020年1月6日前往靖远县人民医院检查,CT示脾大。  相似文献   

5.
内脏利什曼病即黑热病 ,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感染所致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本病分布很广 ,亚、欧、非、拉丁美州均有本病流行。在我国 ,该病目前仍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尤其是在山丘疫区 ,且以儿童为主。因此 ,快速而准确的诊断成为防治该病的关键。诊断黑热病的传统方法 ,是以骨髓穿刺物涂片镜检或培养检查病原体 ,但骨髓穿刺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 ,而且原虫密度低者易漏诊。因而发展高效、快速、准确的检测及鉴定技术仍是这一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近年来关于黑热病的诊断在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方面发展很快 ,主要进展如下 :1 …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一种应用蛋白A酶结合物替代抗IgG酶结合物的方法,可以增高ELISA诊断内脏利什曼病的敏感性。ELISA:1μg恰氏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溶解物用50μl包被缓冲液稀释加于微量反应板孔中,残留的结合位点用蛋清缓冲液封闭。每孔用PBS加0.1%Tween 20(PBS  相似文献   

7.
内脏利什曼病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脏利什曼病(黑热病)是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寄生虫病.发展快速而又准确的诊断技术是治疗和控制该病的关键之一.随着免疫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黑热病的诊断技术不断取得进展,相应地我国黑热病诊断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在不断进步.该文就黑热病诊断技术研究取得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河南省1例输入性内脏利什曼病病例,探讨内脏利什曼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方法 分析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资料,镜检观察骨髓涂片中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rK39试纸条检测血清中利什曼原虫抗体;用两对引物K13A?K13B和 LITSR?L5.8S分别扩增利什曼原虫动基体DNA和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基因片段。结果  该患者曾去过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有不规则发热、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等症状,骨髓涂片查见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rK39试纸条检测阳性,两对引物K13A?K13B和 LITSR?L5.8S分别扩增出87 bp和285 bp的片段。两片段序列与杜氏利什曼原虫相应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94%和100%。结论 结合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该病例为内脏利什曼病病例,病原体为杜氏利什曼原虫。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河南省1例输入性内脏利什曼病病例,探讨内脏利什曼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方法 分析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资料,镜检观察骨髓涂片中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rK39试纸条检测血清中利什曼原虫抗体;用两对引物K13A?K13B和 LITSR?L5.8S分别扩增利什曼原虫动基体DNA和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基因片段。结果  该患者曾去过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有不规则发热、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等症状,骨髓涂片查见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rK39试纸条检测阳性,两对引物K13A?K13B和 LITSR?L5.8S分别扩增出87 bp和285 bp的片段。两片段序列与杜氏利什曼原虫相应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94%和100%。结论 结合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该病例为内脏利什曼病病例,病原体为杜氏利什曼原虫。  相似文献   

10.
病例1,患者,男,30岁,四川省巴中市人,长期居住于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患者因高热(39.5℃)、畏寒、头痛和腹泻等症状,于2005年8月16日入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查体:心、肺未见异常,肝下缘剑突下10 cm、肋下6 cm可扪及,质中,脾于肋下8 cm可扪及,质中。乙肝、丙肝和HIV标志物均为阴性,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80×109/L,中性粒细胞72%,嗜酸粒细胞3.5%,血红蛋白92 g/L,血小板57×109/L,总胆红素14.3μmol/L,谷丙氨酸转氨酶67 IU/L,谷草转氨酶86 IU/L,血清白蛋白29.3 g/L,球蛋白29.1 g/L。结核抗体阴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1例抗锑性内脏利什曼病引起的侏儒症,用戊烷脒治疗痊愈。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65岁,农民,河北人。2021年8月12日因“无明显诱因间断发热”至当地医院就诊,血常规示全血细胞减少,被误诊为血液系统疾病,予抗感染治疗、琥珀酸亚铁补充造血原料等治疗后,症状暂时好转但病情反复,多次住院治疗长达6月余。2022年2月19日再次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遂至河北省人民医院进一步诊治。患者既往有流浪犬接触史,白蛉叮咬吸血史不详。入院查体:贫血貌,腹软,肝、脾处质稍硬。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0.72×109/L,中性粒细胞0.34×109/L,淋巴细胞0.30×109/L,红细胞计数3.03×1012/L,血红蛋白72.00 g/L,血小板计数46.00×109/L。免疫学检测示:免疫球蛋白G 32.9 g/L,补体C3 0.53 g/L,补体C4 0.095 g/L,补体C1q 144.6 mg/L,直接抗人球蛋白抗IgG阳性,抗核抗体为阳性。相关病原体检测示:真菌D-葡聚糖814.0 pg/ml,人类疱疹病毒4型(HHV-4) PCR <500拷...  相似文献   

13.
2011年9月,山西省长治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1例幼儿内脏利什曼病新发病例。围绕该病例展开了相关的临床个案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患儿,2岁,山西省长治市黄碾镇人。临床检查示患儿肝脾肿大,血常规检查示全血细胞呈持续性降低,骨髓病理涂片发现利杜体,rK39免疫诊断试条检测示强阳性,确诊为内脏利什曼病。患儿经葡萄糖酸锑钠治疗1个疗程(总剂量为150~200 mg/kg,分6 d注射,1次/d)后,症状明显好转。现场调查该病例所在地区无内脏利什曼病既往病例。居民家中犬和家养动物的数量较多。采用rK39免疫诊断试条对周围人群(17人)及部分家养动物(3只犬、1头羊和1只猫)血样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推测该地区存在内脏利什曼病潜在流行风险。  相似文献   

14.
内脏利什曼病流行于地中海地区,但在以色列则少见。以往20年诊断的63例中,犹太人仅2例,余均为阿拉伯人的婴儿和儿童。本文报告1例原因不明的发烧病人,最后被迫行脾切除术,才诊断为由热带利什曼原虫引起的内脏利什曼病。正常情况下,该种原虫引起皮肤利什曼病,而杜氏利什曼原虫才与  相似文献   

15.
在肯尼亚引起脾肿大的寄生虫病有疟疾、血吸虫病和内脏利什曼病。诊断内脏利什曼病的肝、脾、骨髓穿刺检查方法,既不完全适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在临床上也有明显的缺点。可靠的血清学方法,对诊断个别病例和作流行病学过筛调查,以及监测疗效的复发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6.
Dipstick为近年来新发展的诊断方法之一,操作简便,敏感性高。我们采用利什曼原虫类Kinesin基因中编码39个氨基酸的重组基因片段产物rk39为抗原制备成Dipstick。首先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郊3个农业生产大队进行黑热病普查。选择7例肝...  相似文献   

17.
由于现有的内脏利什曼病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因特异性及敏感性均较差而应用受到限制,作者根据血清抗体可特异地单克隆抗体与相应  相似文献   

18.
患者,74岁,日照莒县人,1957年在山东省莒县当地医院诊断为内脏利什曼病,予以五价锑治疗6 d后好转。1964年移居安徽省马鞍山市,2014年10月回日照莒县省亲半个月后返回马鞍山市,2020年7月移居安徽省亳州市,期间均否认白岭叮咬,家中无养犬,无内脏利什曼病患者及病犬接触史。2020年7月出现不明原因的消瘦、乏力,2021年4月出现头晕症状,2021年6月无明显诱因突发高热,乏力及头晕加重。患者骨髓涂片查见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骨髓病原微生物高通量基因检测,检出利什曼原虫属序列30 366条,其中杜氏利什曼原虫种序列128条;血清rk39免疫层析试条检测结果阳性。结合流行病学史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患者为内脏利什曼病复发。予五价锑(0.6 g/d,肌内注射,总量6 g,疗程10 d)治疗后好转出院。出院后电话随访,患者无发热症状,但未遵医嘱到医院复查。  相似文献   

19.
<正>患儿,女,11个月,甘肃省陇南市人,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1周,体温峰值39.2℃,无流涕、咳嗽,无腹泻、腹痛、呕吐,无皮疹及抽搐发作症状,饮食尚可,大小便正常。院外诊断不详,给予炎琥宁、氨茶碱等药物治疗7 d,患儿发热症状未见好转,血常规检查结果提示血红蛋白及  相似文献   

20.
内脏利什曼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引起的虫媒传染病,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或漏诊.2007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1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在其骨髓涂片吞噬细胞中找到大量典型利什曼原虫,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内脏利什曼病.经河北省传染病防治中心确认为河北省近30年来首例内脏利什曼病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