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血浆D-二聚体(D-D)检测对预测静脉腔内激光手术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价值。下肢静脉曲张静脉腔内激光手术发生DVT患者21例为血栓组,同期相同手术治疗后未发生DVT的患者8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的血浆D-D、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D-D预测患者发生DVT的价值。结果显示,DVT组患者在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的血浆D-D和INR值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分别绘制101例D-D测定值ROC曲线,对应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633、0.859、0.742。结果表明,静脉腔内激光手术后密切监测患者血浆D-D水平,对DVT形成预测具有重要价值,尤以术后第3天最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白介素-6(IL-6)和D-二聚体(D-D)检测对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9-01—2021-03在舞钢市人民医院行髋部手术治疗的68例髋部骨折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2天检测患者的FIB、IL-6、D-D水平。根据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分为DVT组(11例)和非DVT组(57例)。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以及DVT组确诊治疗第5天的FIB、IL-6、D-D水平。结果 2组患者术前的FIB、IL-6、D-D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VT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2天时的FIB、D-D及IL-6水平均较非DVT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DVT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2天时的FIB、IL-6、D-D水平与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VT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2天时的FIB、IL-6、D-D水平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VT组患者术后第2天时的FIB、IL-6、D-D水平高于术后第1天,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检测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90例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 d检测FIB及D-二聚体水平。根据术后超声结果,比较并发DVT组(7例)患者与未并发DVT组(83例)患者的术前、术后FIB及D-D变化情况。结果未并发DVT组患者术后3 d的FIB及D-D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DVT组患者术后3 d的FIB及D-D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3 d的FIB及D-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IB及D-D的动态监测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并发DVT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aprini评分、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在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病人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骨折后DVT病人60例(DVT组),骨折后未发生DVT的病人120例(对照组),对比两组病人的Caprini评分、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分析Caprini评分与DVT组病人的血浆D-D、FIB的关系。结果 DVT组病人的Caprini评分(7.26±1.88)分、D-D(3.31±1.52)mg/L、FIB(4.48±0.72)g/L,对照组分别为(3.39±0.80)分、(0.46±0.11)mg/L、(3.60±0.68)g/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VT组病人的Caprini评分与D-D、FIB水平均呈正相关(r=0.748、r=0.662,P0.05);Wells评分与D-D、FIB水平三者联合应用鉴别诊断骨折病人发生DVT的灵敏度为97.83%、特异度为92.00%、漏诊率为2.17%、误诊率为8.00,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47(P0.05)。结论下肢骨折病人的Caprini评分、D-D、FIB水平对于诊断DVT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血浆D-二聚体(D-dimer,D-D)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及其二者比值(D/F值)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9年8月至2011年12月接受全髋或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第3至5天行下肢深静脉造影检查的患者273例,根据造影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DVT组66例(男15例、女51例,中位年龄66岁)和非DVT组207例(男70例、女137例,中位年龄63岁)。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3至5天血浆D-D值(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Fg值(凝固法检测)及D/F值的差异,并对术后血浆D-D和D/F值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结果 术前血浆D-D值及Fg值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血浆Fg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血浆D-D值及D/F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VT组高于非DVT组。术后血浆D-D和D/F值诊断DVT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8和0.6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浆Fg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急性DVT没有诊断作用;而血浆D-D值和D/F值对筛查诊断有一定价值,但准确性较低。  相似文献   

6.
探讨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分析D-二聚体浓度变化与下肢DVT的关系。232例腹腔镜(腹部外科)手术患者232例,记录发生下肢DVT的病例,分析患者年龄、手术时间、性别以及手术体位对下肢DVT的影响。术后发生下肢DVT5例记为血栓组,未发生下肢DVT 227例为非血栓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定量测定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血浆D-二聚体浓度的变化,并分析其浓度变化与DVT形成的关系。结果显示,年龄≥40岁、手术时间≥2 h、术后下床活动时间≥30 h、头高脚低位为腔镜手术患者术后DVT形成的危险因素(P=0.006,0.013,0.019,0.000),性别对下肢DVT无明显影响(P=0.683)。术前血栓组和非血栓组血浆D-二聚体浓度无明显差异(P=0.991),血栓组5例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D-二聚体浓度均0.5μg/m L,与术前和非血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果表明,年龄≥40岁、手术时间≥2 h、术后下床活动时间≥30 h、头高脚低位为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下肢DVT的危险因素,而术后D-二聚体明显升高(0.5μg/m L)与下肢DVT有关。  相似文献   

7.
探讨D-二聚体在预测胃肠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价值。我院2017年10月—2019年1月收治的胃肠手术患者63例,根据术后是否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分为DVT组和非DVT组,其中DVT组28例,非DVT组35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3、7 d检测患者空腹静脉血D-二聚体浓度,观察其对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两组患者术后1、3、7 d各时间点血浆D-二聚体浓度与术前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其中以术后第3天增高最为明显(P<0.05)。绘制术后各时间点ROC曲线发现,术后1 d曲线下面积为0.715,其中D-二聚体浓度最佳临界值为2.07μg/mL,诊断DVT的敏感性为96.4%,特异性为45.7%;术后3 d曲线下面积为0.861,其中D-二聚体浓度最佳临界值为4.35μg/mL,诊断DVT的敏感性为71.4%,特异性为85.7%;术后7 d曲线下面积为0.763,其中D-二聚体浓度最佳临界值为2.69μg/mL,诊断DVT的敏感性为60.7%,特异性为82.9%。D-二聚体对于预测胃肠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一定价值,其中以胃肠术后第3天血浆D-二聚体浓度升高诊断准确性最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定量检测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123例因髋部骨折行髋部手术患者,于手术前1天,手术后1、4、7天检测血FIB和D-D,术后5~7天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DVT阳性者作为DVT组,阴性者作为非DVT组,采用t检验分析各指标变化。结果 123例有18例发生了DVT。髋部骨折围手术期FIB值均高于正常值(P〉0.05),DVT组与非DVT组比较FIB值无显著差异(P〉0.1)。术后4天和术后7天D-D值和D-D/FIB比值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FIB升高能预示DVT发生的高风险,但不具有DVT的诊断价值;D-D及D-D与FIB比值具有较高阴性预测价值,可作为DVT的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D-二聚体(D-dimer,D-D)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病例70例,其中经彩超确诊32例,设为DVT组,另38例为非DVT组.围手术期监测FIB和 D-D指标,观察两者在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的变化.结果 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中,FIB和 D-D的升高与DVT呈正相关(P<0.05).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FIB和D-D的检测有助于术后DVT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口服液对长期卧床脑出血患者的血小板(PLT)、D-二聚体(D-D)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为预防长期卧床的脑出血患者血栓形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66例。对照组35例,观察组31例。对照组根据临床用药指南推荐的方案予以常规监护生命体征、调节血压、降糖降脂、利尿、改善脑功能及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血府逐瘀口服液,一次20ml,1日3次。比较两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和血液学指标(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仅1例患者在第6天发现下肢DVT,对照组发生下肢DVT患者7例,2组下肢DVT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25,P=0.025)。组内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PLT水平分别在治疗后2周、4周和6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D水平在治疗后5天、2周、4周和6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PLT和D-D水平与治疗前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TL分别在治疗后4周和6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D水平在治疗后2周、4周和6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口服液通过调控血小板和D-二聚体水平来改善机体凝血系统状态,抑制脑出血患者血栓形成,对于临床用于长期卧床的脑出血患者预防血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超早期间歇充气加压(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治疗预防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为超早期组和术后组,各40例,其中超早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67~86岁,平均(76.4±13.27)岁;术后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68~89岁,平均(75.8±12.71)岁。超早期组为术前3d开始使用IPC,术后组术后当天开始使用IPC。分别测定患者术前第3天,术后第3、7、14天血清D-二聚体(D-D)浓度。术前第3天,术后第3、14天通过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患者DVT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出血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第3天血清D-D浓度及双下肢DVT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早期组术后第3、7天血清D-D浓度分别为(351.00±104.34)、(412.31±106.95)μg/ml,比术后组(419.34±145.38)、(509.16±146.05)μg/ml低;术后第14天,两组患者血清D-D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DVT发生率分别为7.5%、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4天术后组DVT发生率为22.5%,高于超早期组。结论:与术后开始使用IPC相比,超早期使用IPC在不增加老年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出血量的情况下可降低患者术后血清D-D浓度水平,并能降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危重患者抗凝血酶与纤溶功能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危重患者抗凝血酶和纤维蛋白溶解功能的变化。方法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患者87例(病例组),病例组按不同的临床表现,以有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将患者分为SIRS组(n=68)与非SIRS组(n=19)、MODS组(n=37)与非MODS组(n=50)。选择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31人,作为对照组(n=31)。分别测定病例组患者进入ICU第1、3、5天静脉血血小板计数(PLT)及血浆抗凝血酶活性(AT:A)、纤溶酶原活性(PLG:A)、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进入ICU第1天血浆AT:A、PLG:A、PLT降低,血浆F1B、D-D浓度升高(P<0.01);与非SIRS组、非MODS组比较,SIRS组、MODS组各时间点血浆AT:A、PLG:A、PLT降低,血浆D-D浓度升高(P<0.01);与进入ICU第1天比较,第3、5天SIRS组、MODS组血浆D-D浓度升高,第5天血浆PLT,FIB浓度下降(P<0.05或0.01);第5天MODS 组血浆PLG:A降低(P<0.05);第5天非MODS组血浆AT:A、PLG:A升高(P<0.05)。结论血浆AT :A、PLG:A、PLT、FIB及D-D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SIRS和MODS病情的严重程度,还可作为SIRS 和MODS的辅助诊断指标,有助于早期预防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检测在不同分娩方式产妇深静脉血栓(DVT)形成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剖宫产组(n=31)和顺产组(n=53)。剖宫产组产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采用下腹部横行手术切口;顺产组产妇采用无痛分娩方式。检测入院时及分娩后3 h、48 h、96 h血浆中D-D水平,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分析D-D检测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妇DVT形成的诊断价值。结果分娩后3 h,经D-D检测后,剖宫产组产妇DVT的形成率高于顺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48 h、96 h,两组产妇DVT的形成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产妇分娩后3 h、48 h、96 h及顺产组产妇分娩后3 h、48 h,D-D水平检测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DVT形成的评估结果一致。顺产组产妇分娩后96 h,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出3例DVT形成患者,D-D水平检测出4例DVT形成患者,其中1例为假阳性病例。剖宫产组产妇的血浆D-D水平诊断DVT形成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574(95%CI:0.545~0.598,P=0.001),最佳临界值为1684μg/L时,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44、0.378。顺产组产妇的血浆D-D水平诊断DVT形成的AUC为0.614(95%CI:0.567~0.660,P<0.01),最佳临界值为1799μg/L时,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587、0.714。结论D-D检测快捷、经济,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可作为产妇DVT形成的诊断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围手术期监测D-二聚体变化对于预测骨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本院行手术治疗的成年病人为研究对象,设置标准筛选后共计病人62例入组,以同期术后未发生DVT病人随机抽选7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病人均于入院时、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检测D-二聚体,第3、7天对病人进行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诊断DVT。绘制不同检测时间点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G),比较不同检测时间点D-二聚体诊断DVT的敏感性、特异性及最佳临界值。结果同一组手术中术后D-二聚体检测结果较术前均升高;术后相同检测时间点D-二聚体值,髋关节组、股骨组结果高于膝关节组、胫腓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组和股骨组术后相同检测时间点D-二聚体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最佳临界值为5.69ug/ml,敏感性为95.42%,特异性为80.28%;术后第3天最佳临界值为4.15ug/ml,敏感性为80.25%,特异性为70.33%;术后第7天最佳临界值为6.29ug/ml,敏感性为74.71%,特异性为85.74%。术后第1天敏感性最高,而术后第7天敏感性最差,但特异性则为最优。以不同时间点联合评价DVT结果表明,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3天联合检测结果最优,其敏感性为97.06%,特异性为87.22%。结论动态检测D-二聚体(术后第1天和第7天)对预测DVT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为提高检测效能,建议联合术后第1天和第3天的结果,如达到最佳临界值,则在第3天开始进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以进一步明确是否存在DVT。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清D-二聚体(D-D)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检测对多发肋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VT)预测价值。方法多发肋骨骨折病人92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DVT将其分为发生组、未发生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DVT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血清D-D联合VEGF对DVT预测价值。结果发生组年龄≥60岁、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静脉曲张史构成比,血清D-D、VEGF高于未发生组,手术时间长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60岁、糖尿病、手术时间、血清D-D、VEGF均是DVT发生影响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血清D-D、VEGF单独及联合预测DVT的AUC分别为0.741、0.705、0.796。结论血清D-D联合VEGF预测多发肋骨骨折术后DVT的效能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筛选骨科手术病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方法 择期骨科手术病人5133例,性别不限,年龄18~89岁.术前1d访视病人,记录性别、年龄、体重、疾病诊断、吸烟史、合并症、既往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术中采用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或区域神经阻滞.术后第7天采用超声法诊断是否发生DVT,将患者分为非DVT组和DVT组.记录麻醉方法、手术种类、手术时间、是否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术后开始下地时间.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该类病人DVT的危险因素.结果 212例患者术后发生DVT,发生率为4.1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4岁、体重指数≥25 kg/m2、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既往静脉曲张病史,甘油三酯≥1.7 mmol/L、D-二聚体≥500 ug/L、手术时间>4h、全身麻醉、术后开始下地时间≥5d是骨科手术病人术后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龄、肥胖、静脉曲张病史、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高甘油三酯和D-二聚体水平、长时间手术、全身麻醉、术后卧床时间长是骨科手术病人术后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间歇充气装置(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和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预防消化系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效果。方法 2008年1~8月60例因消化系肿瘤行根治性手术,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因未完成术后检查或治疗等依从性不好的因素,造成无法判断效果而剔除7例,最终入组53例:20例无预防措施(对照组)、15例术中和术后使用IPC(IPC组)及18例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LMWH组)。术前和术后3~10 d行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记录DVT发生情况。对所有患者术前、术后第1、3、7天的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IPC组、LMWH组DVT发生率分别为30.0%(6/20)、20.0%(3/15)和5.6%(1/18),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4.165,P=0.125),LMWH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Fisher’s检验,P=0.061)。10例发生血栓患者中超重、血栓栓塞病史的发生率显著高于43例未发生血栓患者(χ2=5.106,P=0.024;χ2=5.106,P=0.024)。发生血栓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和第3天血小板明显高于未发生血栓患者(t=2.676,P=0.000;t=2.203,P=0.032;t=3.040,P=0.004),术后第3天D-D也明显高于未发生血栓者(Z=-2.355,P=0.018),其余观察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3天LMWH组PT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7),INR也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35),3组间手术前后血小板、APTT、FIB、D-D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单一使用IPC和LMWH未能减少消化系肿瘤术后下肢DVT的发生,但使用低分子肝素有减少消化系肿瘤患者术后DVT发生的趋势,超重和血栓栓塞病史可能是发生血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膝、髋关节置换(TKA、THA)围手术期患者血浆D-二聚体动态变化规律并对其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于术前、术后1、3、7、14d测定61例TKA、THA患者围手术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其中男15例,女46例;年龄33~82岁,平均(63.62±10.75)岁。TKA手术36例,其中单侧TKA手术25例,19例使用止血带、6例不使用止血带;双侧同期TKA11例,均使用止血带。单侧THA手术25例。术前、术后7d下肢彩超检查有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术前所有患者均未发现DVT,术后有1例单侧TKA发现右胫后静脉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6%。测得患者术前、术后第1、3、7、14第测得的D-二聚体值分别为(0.39±0.41)、(2.18±1.72)、(0.85±0.39)、(1.32±0.85)、(1.38±0.97)μg/ml,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1.873,P〈0.05)。术后第1天达最高峰。单侧TKA组与单侧TH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16,P〈0.05),其中术后第1天单侧TKA组明显高于单侧THA组(t=2.251,P〈0.05);单侧TKA组与双侧TK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44,P〈0.05),其中术后第7、14天单侧TKA组均明显低于双侧TKA组(t=2.832,P〈0.05;t=3.110,P〈0.05);单侧TKA止血带组与非止血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125,P〉0.05)。结论 TKA、THA术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升高;TKA术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THA。双膝同期TKA术后D-二聚体水平高于单侧TKA。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imer,D-D)水平对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行腹腔镜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LSED)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PVT)的预测意义。 方法:选择47例因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行LSED患者,测定患者术前与术后1、7、14 d的血浆 D-二聚体水平及凝血功能指标;术后7、14 d行彩超检查明确有无PVT;对D-二聚体水平的LSED后PVT诊断效能行接收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 结果:47例患者中有21例于术后发生PVT。PVT组与非PVT组患者LSED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持续升高,但PVT组术后7、14 d的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非PVT组(P<0.05);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小板(PLT)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LSED后PVT诊断准确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801(P<0.05)。 结论: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行LSED术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术后血浆D-二聚体持续较高水平(≥14 mg/L)者,发生PVT的危险性较大,应加强血栓监测及抗凝预防。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检查骨创伤患者术后血浆D-二聚体变化值,观察严重创伤后D-二聚体数据对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骨创伤患者120例,根据创伤和损伤严重程度(ISS)评分将120例骨创伤患者分为:轻度损伤组(ISS≤16)、中度损伤组(16〈ISS〈25)、重度损伤组(ISS〉125),并将120例骨科创伤患者设为观察组;另取60例健康体检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分析D-二聚体检测数值。结果观察组血浆D-二聚体和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伤程度越重,术后1、3、5天血浆D-二聚体逐渐增高,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术后DVT与血浆D-二聚体呈正相关,P〈0.01。结论骨创伤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检验值升高后逐渐降低,通过D-二聚体水平检测及动态监测可用于患者伤情的判断和骨折术后DVT的诊断和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