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介绍个性化截骨导板辅助一期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关节外畸形的技术与初步临床结果。[方法] 2013年3月~2018年6月采用个性化截骨导板辅助全膝关节置换一期手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关节外畸形患者31例。术前对全下肢行薄层(0.5 mm) CT扫描,重建下肢全长3D影像,设计出截骨平面和截骨厚度,预测假体型号,3-D打印出尼龙材料个体化截骨导板备用。术中在个体化截骨导板引导下进行截骨,安装假体。[结果] 3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2~63个月,平均(37.35±2.61)个月。ROM由术前(83.26±4.13)°增加至末次随访时(97.22±7.81)°。HSS评分从(54.88±6.16)分提高到(85.39±8.93)分。VAS评分由术前(6.86±0.53)分下降至(2.15±0.34)分。影像方面,31例患者冠状位下肢机械轴偏移角度由术前(16.17±5.73)°纠正至(2.93±0.58)°。未见假体松动等不良征象。[结论]在个性化截骨导板辅助下,通过关节内代偿截骨结合软组织平衡技术一期完成全膝关节置换,能够很好恢复下肢机械轴线,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膝外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10—2015-12采用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TKA治疗8例(10膝)膝外翻畸形,并选取同期常规TKA治疗的6例(8膝)膝外翻畸形作为对照组。按Keblishb分级分为3个观察整体,即轻度、中度、重度膝外翻畸形。比较各观察整体内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MFTA。比较2组末次随访时KSS临床及功能评分。结果 14例均获得随访8~23个月,平均13.45个月。轻度、中度、重度膝外翻畸形中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MFTA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末次随访时KSS临床评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TKA治疗膝外翻畸形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获得更精确的下肢力线重建。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截骨矫形与单髁置换术治疗股骨畸形愈合并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10—2019-09诊治的9例股骨畸形愈合并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先采用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股骨畸形截骨矫形,然后一期行单髁置换术。结果 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3.6(12~18)个月。术后所有患者膝关节内侧疼痛明显减轻,膝关节活动度满意,无下肢肌肉萎缩。术后3个月复查X线片显示股骨截骨处均骨愈合,下肢力线矫正精确,单髁假体位置良好且无脱位迹象。术后6个月疼痛VAS评分1~2(1.44±0.53)分,HSS评分83~90(85.44±2.19)分。术后12个月KSS临床评分(88.33±2.87)分,KSS功能评分(86.66±3.54)分,OKS评分(17.33±1.50)分,WOMAC评分(20.56±1.94)分。结论 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一期截骨矫形与单髁置换术治疗股骨畸形愈合并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是可行的,术后下肢力线矫正精确,膝关节疼痛明显减轻,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个体定制三维(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实施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初步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20例初次单侧TKA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TKA术10例(3D组),传统TKA术10例(常规组)。纳入标准:采用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的或传统的初次行单侧TKA术患者,获完整随访者。排除标准:骨缺损较大需垫片或延长杆的患者,既往有膝关节手术史,严重的膝内外翻畸形和屈曲挛缩畸形,随访时间5个月者。记录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侧别、出血量(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截骨时间、术后2周时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膝关节活动范围(ROM)、髋-膝-踝角(HKA)、冠状面股骨组件角(FFC)、冠状面胫骨组件角(FTC)、矢状面股骨组件角(LFC)、矢状面胫骨组件角(LTC)与理想状态值的偏差。年龄、手术截骨时间、HSS评分、ROM、HKA角偏差、FFC角偏差、FTC角偏差、LFC角偏差及LTC角偏差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性别和侧别的比较采用校正卡方检验或Fisher’s精确卡方检验;出血量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 3D组和常规组的出血量中位数分别为368 ml和517 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54,P0.05);3D组和常规组的手术截骨时间分别为(35.7±2.2)min和(52.8±2.8)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59,P0.05);3D组HKA角平均偏差(0.76±0.21)°、FFC角平均偏差(0.36±0.10)°、FTC角平均偏差(0.14±0.01)°、LFC角平均偏差(4.13±0.70)°、LTC角平均偏差(0.51±0.11)°,均小于常规组[分别为(2.71±0.73)°、(1.38±0.54)°、(1.23±0.82)°、(9.56±1.22)°、(0.96±0.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D组的膝关节ROM(109.7±5.8)°和HSS膝关节评分(86.8±5.6)分,与常规组[分别为(101.2±4.6)°、(84.3±4.8)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结论相对于传统的TKA术,个体定制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TKA术最大优势在于截骨更精确、假体力线更精准,且手术截骨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的早期疗效。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其中30例采用传统TKA术式(传统组),30例采用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手术(3D打印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手术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前及术后1、3 d患者血红蛋白值,术后切口引流量;术前及术后3个月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SS)临床及功能评分;采用OptiKnee膝关节三维运动分析系统,记录术前及术后3个月膝关节内外翻角、内外旋角、屈伸角、前后位移、上下位移、内外位移活动范围,同时与30例正常成人(60岁)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传统组比较,3D打印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后1、3 d血红蛋白值较高,术后切口引流量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9个月,平均7.3个月。两组手术前后HSS评分以及KSS临床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KSS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个月3D打印组KSS功能评分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膝关节运动学分析示,术前两组膝关节内外翻角、内外旋角、前后位移、上下位移活动范围均大于正常成人(P0.05),屈伸角及内外位移活动范围与正常成人相似(P0.05)。术后3个月,与正常成人相比,传统组内外翻角活动范围增加、屈伸角活动范围减小(P0.05);两组上下位移、内外位移活动范围明显减小(P0.05);其余自由度活动范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复查示假体无松动。结论与传统TKA相比,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TKA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出血少、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正>病人,男,54岁。1982年因开放性左胫腓骨骨折行夹板固定治疗及清创缝合术,10年前出现跛行,进行性加重。2023年7月23日入院。体格检查:左膝关节内翻畸形,左膝关节活动受限,左下肢前侧可见3 cm×5 cm手术瘢痕,左下肢内侧可见3 cm×3 cm手术瘢痕,两瘢痕处连接一条长约6 cm手术瘢痕。双下肢全长X线可见左膝内翻,双下肢骨质疏松,全长测量:股骨大转子-外侧髁:49.67cm(右)、50.97cm(左);胫骨平台内侧缘-内踝:43.49cm(右)、39.85cm(左)。  相似文献   

7.
一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畸形膝骨关节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一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统计分析37例双膝同时置换的手术过程及随访疗效.结果 手术时间4.7 h,术中出血量平均780 ml,术后引流量平均530 ml,围手术期输血量平均1 190 ml.X线片示假体位置良好.37例术后随访6个月~6年,平均58个月.关节功能HS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40分上升至术后的平均87分;活动范围由术前的平均57°提高至术后的平均105°.结论 应用一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膝骨关节病安全且近期疗效满意,较分次手术利大于弊,但选择病例应慎重,并须作好充分的术前准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3D打印截骨导板在股骨内侧髁上闭合楔形截骨治疗下肢外翻畸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2月至2019年5月华北医疗集团峰峰总院邯郸院区膝外翻行股骨内侧髁上闭合楔形截骨的16例患者资料,纳入13例。术前测量双下肢站立位全长正侧位X线片,设计截骨方案后,将膝关节CT数据发往厂家,按我科要求定制3D截骨导板。术中使用3D打印导板进行截骨,同时使用厂家配套股骨截骨钢板固定股骨,统一康复流程。结果根据手术前后双下肢站立位全长片,测量下肢负重力线比率(weight bearing lineratio,WBLR),本组患者术前WBLR均值83.5%(75%~114%),术后均值为48.5%(45.8%~49.7%),平均改善35%(25.3%~68.2%);股胫角(femorotibial angle,FTA),术前FTA均值161.2°(155°~168°),术后均值175.4°(170°~178.2°),平均改善13.4°(9°~15°);股骨远端外侧机械轴角(mechanical lateral distal femoral angle,mLDFA)术前均值76.2°(67.2°~78.5°),术后均值88.7°(85.2°~91.5°),平均改善12.6°(7.2°~24.5°)。术前、术后WBLR、FTA、mLDF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截骨合页完整度,13合页中有6个合页断裂。3个月时对患者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平均90.6分(76~97分),改善至术后平均94.6分(88~99分),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愈合情况:12例在3个月时愈合,1例于6个月时延迟愈合。结论采用3D打印截骨导板股骨远端内侧髁上闭合楔形截骨技术,WBLR控制精度高,FTA与mLDFA矫正满意,截骨端固定稳定可靠,可早期下地,骨质愈合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3D打印截骨导板在胫骨骨折畸形愈合截骨矫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30例胫骨骨折畸形愈合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15例患者行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截骨术治疗(3D打印组),男9例,女6例;年龄(46.3±8.2)岁;骨折畸形愈合位于胫骨中上段11例,胫骨下段4例;左侧6例,右侧9例;内翻畸形8例,外翻畸形7例;术前骨折畸形角度24.3°±5.5°。15例患者使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传统手术组),男10例,女5例;年龄(47.1±6.0)岁;骨折位于中上段12例,下段3例;左侧5例,右侧10例;内翻畸形7例,外翻畸形8例;术前骨折畸形愈合角度平均22.5°±5.4°。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下肢力线恢复情况。结果3D打印组和传统手术组胫骨骨折畸形愈合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D打印组和传统手术组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2、10个月。3D打印组手术时间较传统手术组明显缩短[(102.2±13.0)vs.(137.9±10.5)min],术中出血量较传统手术组明显减少[(77.3±39.7)vs.(163.3±35.2)mL],术后3D打印组畸形角度较传统手术组显著减小[(1.9°±0.4°)vs.(3.2°±0.9°)],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均未见内固定物松动,截骨处均实现愈合,未再次出现畸形,下肢力线恢复良好。结论3D打印截骨导板技术在辅助胫骨骨折畸形愈合的截骨治疗中能精准截骨,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有效纠正下肢力线,术后近期疗效良好,是胫骨骨折畸形愈合有效的辅助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3D打印导板辅助成人肘内翻畸形矫正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行截骨矫形、钢板内固定的25例成人肘内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4例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截骨矫形钢板内固定(传统组),11例采用个性化3D打印导板辅助截骨矫形钢板内固定(导板板).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3D打印截骨导板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纳入自2016-07—2018-07诊治的30例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5例采用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3D打印组),15例采用常规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常规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结果 3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4.5(3~6)个月。术后复查X线片显示下肢力线恢复满意,假体位置良好。与常规组比较,3D打印组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更少,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D打印组与常规组术后3个月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采用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可提高截骨精确度,并且可以优化手术操作流程。  相似文献   

12.
闭式截骨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膝外翻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9年4月至2003年5月,我院对9例膝外翻畸形用闭式截骨外固定架固定治疗,临床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胫骨畸形多见于胫骨骨折术后骨折畸形愈合,占所有胫骨骨折的2%~12%[1],患者常出现下肢力线偏移现象。而胫骨畸形和力线不良会改变患者的膝、踝关节的负荷传导,导致患者出现下肢疼痛、关节功能障碍等不适症状,进而加速下肢关节骨关节炎进展,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为了矫正畸形、缓解疼痛、防止继发性骨关节炎的发生,骨科医生尝试了多种外科手术方式,如截骨矫形术、髓内钉或钢板固定、关节置换等[3-4],而截骨矫形是改善下肢力线的主要方式,能大幅减小复杂关节置换的困难程度[5]。为了能准确纠正畸形,精确的术前规划必不可少。传统的截骨矫形术,多由高年资医生按照二维的X线片测量,凭借其临床经验进行操作,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可能会出现截骨角度、方向的失误,难以实现解剖重建的最优化。此外,由于骨骼畸形的性质是三维的、多平面的[6],因此,基于传统的二维X线片制定的术前规划已被证实无法满足对骨骼三维畸形的观察,难以实现精确的术前规划[7],截骨准确性难以保证。而术前CT三维重建技术能够提供更加直观的骨性解剖标志,和分析畸形程度,但难以在三维空间内为多平面的复杂畸形提供准确的量化评估[8],同时不能为保证术前规划在术中精准实施[9]。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不同类型3D打印个体化截骨导板(patient-specific cutting guides,PSCG)辅助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open-wedge high tibial osteotomy,OWHTO)的应用进行综述。方法 查阅近年国内外利用3D打印PSCG辅助OWHTO治疗的相关文献,对不同类型3D打印PSCG辅助OWHTO的疗效进行总结。结果 多位学者设计、运用了不同的3D打印PSCG,于术中辅助精准定位截骨部位(截骨线周围骨面、胫骨近端“H”点、内外踝固定器等)及确认矫正角度(预钻孔法、楔形填充块法、角度导引连杆法等),均取得了良好临床疗效。结论3D打印PSCG辅助OWHTO相较于常规OWHTO有明显优势,可减少手术时间、透视次数且更接近术前预期矫正角度等,但不同类型3D打印PCSG之间的手术效果仍需后续研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的临床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手术操作。由于不同人群的膝关节大小、形态存在较大差异[1-4],依据传统的基于欧美人体解剖学特点而设计和研发的机械引导装置及截骨工具施行TKA手术,精确度低,很难达到理想的手术效果。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关节外科医生,其TKA术后出现下肢力线对位误差大于3°的概率也超过10%[5]。随着计算机与影像学等相关技术的快速进展,出现了计算机导航辅助TKA技术。计算机导航辅助TKA较传统TKA具有一定的优势,表现在假体植入精确、下肢力线恢复好等方面[6-7]。但也有研究表明计算机导航辅助TKA与传统TKA相比临床疗效并没有明显提高[8],却增加了术后膝关节翻修的风险[9]。而且计算机导航辅助TKA的学习曲线长、导航设备昂贵、操作技术要求高,因此只能在某些大型医院开展,限制了其推广应用。综上分析,传统的 TKA 手术及计算机导航辅助TKA手术各有缺陷,因此现行的TKA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严重畸形的膝骨关节病人工关节置换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章波  娄思权  张克  刘岩 《中国骨伤》2002,15(7):419-420
目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手术技术已基本成熟,但也有一些例外的病人,那就是严重畸形的骨关节病病人.这些病人往往畸形严重,手术中取得软组织及韧带的平衡非常复杂,取得完全的平衡是很困难的,以下简要介绍我院在处理这些病例的经验及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的早期疗效。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其中30例采用传统TKA术式(传统组),30例采用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手术(3D打印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手术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前及术后1、3 d患者血红蛋白值,术后切口引流量;术前及术后3个月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SS)临床及功能评分;采用OptiKnee膝关节三维运动分析系统,记录术前及术后3个月膝关节内外翻角、内外旋角、屈伸角、前后位移、上下位移、内外位移活动范围,同时与30例正常成人(<60岁)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传统组比较,3D打印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后1、3 d血红蛋白值较高,术后切口引流量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9个月,平均7.3个月。两组手术前后HSS评分以及KSS临床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KSS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个月3D打印组KSS功能评分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膝关节运动学分析示,术前两组膝关节内外翻角、内外旋角、前后位移、上下位移活动范围均大于正常成人(P<0.05),屈伸角及内外位移活动范围与正常成人相似(P>0.05)。术后3个月,与正常成人相比,传统组内外翻角活动范围增加、屈伸角活动范围减小(P<0.05);两组上下位移、内外位移活动范围明显减小(P<0.05);其余自由度活动范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复查示假体无松动。结论与传统TKA相比,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TKA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出血少、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3D打印的个性化截骨导板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6年10月共30例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分为3D导板组(利用3D打印的个性化截骨导板辅助截骨,15例)和对照组(采用传统截骨方法,15例),术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I指数、血红蛋白、KSS临床评分、KSS功能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次日血红蛋白下降幅度、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3个月KSS临床评分及功能评分差异。结果所有病例术后获12~25个月随访,平均19个月,均未出现关节感染、假体松动、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3D导板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幅度均低于传统对照组(P0.05),而术后3个月KSS临床评分及功能评分均高于传统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基于3D打印的个性化截骨导板辅助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可节省手术时间、减少出血,改善关节功能,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介绍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外翻截骨矫正骨纤维结构不良严重髋内翻畸形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结果.[方法] 2012年10月-2017年12月采用3D打印导板辅助外翻截骨矫正19例骨纤维结构不良髋内翻畸形患者.根据术前CT行计算机模拟截骨,设计3D打印截骨导板,术中截骨导板辅助截骨.15例患者采用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外...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精准截骨在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全膝置换术(TKA)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汕尾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8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TKA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基于膝关节CT数据结合计算机软件设计并3D打印出截骨导航模板,术中在导航模板辅助下精准截骨;对照组采用常规TKA手术方法。结果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4个月。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K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及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评分均优于术前,且术后观察组上述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VAS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相似(P0.05);随访期间未有假体移位、骨质塌陷并发症发生。结论精准截骨用于辅助膝关节骨关节炎TKA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短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