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先天性脊柱侧凸畸形(congenital scoliosis,CS)是由椎体发育异常所致。新生儿中发病率为0.5‰~1‰~([1])。然而,部分患儿在生长发育阶段出现临床畸形时才就诊,因此实际发生率可能更高~([2])。CS的进展取决于畸形椎的类型,两端软骨板及椎间盘发育完全的畸形椎所引起的脊柱侧凸  相似文献   

2.
正椎节先天性发育异常可导致脊柱生长不平衡,形成的畸形被称为先天性脊柱侧凸(congenital scoliosis,CS),可分为椎体形成缺陷、分节缺陷和混合型三种类型~([1])。据统计,新生儿中CS的发生率约为0.5‰~1‰~([2])。半椎体畸形是先天性脊柱侧凸最常见的类型(46%)~([3]),而半椎体又可分为完全分节(65%)、部分分节(22%)和未分节(12%)~([4])。CS的进展与患者的年龄、畸形椎体的形态和部位密切相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17555名青少年脊柱侧凸普查结果。方法应用脊柱侧凸两检法(体检、X线照片),对贵州省六盘水市中心城区9~16岁共计17555名学生普查,体检阳性者行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采用Cobb法测量,Cobb角≥10°确诊为脊柱侧凸。结果Cobb角≥10°的有184人,阳性率为10.5‰~14.3‰,其中先天性半椎体、脊椎分节不良、脊椎裂8例占4.35%^,特发性脊柱侧凸占95.11%,男女患病比例为1∶1.45。结论在学校进行广泛普查、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是减少手术病例、消灭严重脊柱侧凸畸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Trammell等~([1])最早将脊椎旋转半脱位定义为头侧椎体相对于尾侧椎体在轴位上发生旋转,冠状面上向侧弯凸侧平移,矢状面上向前方平移。其发生机制为两个弯的交界区脊椎反向旋转,进而在两个弯的交界区形成后凸,表现为严重的侧后凸畸形~([2])。这类患者常伴有脊柱特征性萎缩性改变~([2])。脊椎旋转半脱位在非特发性脊柱畸形中并不少见,常见于1型神经纤维瘤病(NF-1)、先天性脊柱侧凸(CS)及结核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青少年脊柱侧凸患病率调查报告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 :了解广东省青少年脊柱侧凸患病率。方法 :对广州、韶关、中山、珠海等市城乡的 875 4 6名 7~ 18岁在校学生应用三检法 (体检、波纹照相、X线照片 )进行脊柱侧凸患病率普查 ,并测量其身高、坐高、体重等生长发育数据。受检者的脊柱照片采用Coob法进行测量 ,Coob角≥ 10°者诊断为脊柱侧凸。结果 :经三检诊断为脊柱侧凸者6 5 3人 ,脊柱侧凸患病率为 7 5‰ ,其中男性患病率 6 1‰ ,女性患病率 9 0‰ ,男 /女 =1/ 1 4 8。特发性脊柱侧凸6 33人 ,占 96 9%。结论 :脊柱侧凸在青少年中有较高的患病率 ,应大力提倡开展青少年脊柱侧凸的普查工作 ,提高我国青少年保健水平。  相似文献   

6.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1,NF-1)是人类最常见的单基因疾病之一,它以神经嵴细胞的异常增生为特征,儿童及成人均可发病,发病率约为1/4 000~1/3 000[1],本病可以涉及人体皮肤、神经及骨骼等多个系统,脊柱侧凸是NF-1最常见的骨骼表现之一。NF-1合并脊柱侧凸由Gould在1918年首先报道[2],其后发现NF-1性脊柱侧凸在脊柱外科领域较为常见。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脊柱畸形,NF-1性脊柱侧凸不论是病因,还是临床表现、治疗策略等都与其他类型的脊柱侧凸显著不同,有着其自身的特点,现综述如下。1 NF-1性脊柱侧凸的病因导致脊柱侧凸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成人脊柱侧凸分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人脊柱侧凸是指骨骼发育成熟的患者伴有冠状位X线片(站立位)上Cobb角大于10°的脊柱畸形[1].据报道脊柱侧凸在成人中的发病率为2%~32%[2-5],已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对成人侧凸进行分型有利于对疾病进行系统条理的分类,同时定义疾病的自然进程和治疗效果,将畸形的严重程度与健康状况联系起来并且为治疗提供指导[6].近年来,针对成人脊柱侧凸的病因和治疗方法的研究较多,但是其分型却一直未能形成统一的标准.在此,笔者对成人脊柱侧凸的分型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脊柱侧凸是最常见的脊柱畸形类型,在18岁以下的儿童及青少年中发病率为1%~4%[1-4],Cobb角是量化脊柱弯曲程度的最常用方式,一般将Cobb90°定义为重度脊柱侧凸~([5-6])。儿童及青少年尚处于生长发育期,容易进展为Cobb角更大的重度脊柱侧凸~([1])。脊柱侧凸常导致疼痛、心肺功能障碍,并给患儿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带来不良影响~([5-6])。呼吸功能障碍是脊柱侧凸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重度脊柱侧凸患者肺功能下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青少年发育不良性腰椎滑脱症患者合并脊柱侧凸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对侧凸情况做术后随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17年10月于我院行滑脱复位固定融合手术治疗的28例青少年发育不良性腰椎滑脱症患者,滑脱节段均为L5,依据Meyerding滑脱分度将其分为重度滑脱(Ⅲ、Ⅳ、Ⅴ度)组与轻度滑脱(Ⅰ、Ⅱ度)组。以术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评估两组患者有无脊柱侧凸(Cobb角≥10°诊断为脊柱侧凸)、滑脱情况(滑脱程度、Dubousset腰骶角)以及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骨盆入射角、骶骨倾斜角、骨盆倾斜角)。青少年腰椎滑脱合并的脊柱侧凸分为特发性侧凸和痉挛/疼痛性侧凸两大类,其中痉挛/疼痛性侧凸又分为单纯痉挛性侧凸和"滑脱性"侧凸两种,"滑脱性"侧凸主要由滑脱椎体的旋转造成。对有侧凸的患者测量其末次随访时的侧凸角度以了解侧凸改善情况。结果:发育不良性重度腰椎滑脱15例,年龄12.5±2.6岁,男2例,女13例;轻度滑脱者13例,年龄14.5±2.6岁,男6例,女7例,两组年龄、性别比例及各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重度滑脱组的Dubousset腰骶角明显小于轻度滑脱组(55.6°±17.0°vs.83.3°±18.4°,P0.05)。28例患者中合并脊柱侧凸者14例,其中重度滑脱组合并脊柱侧凸13例,轻度滑脱组中仅1例符合脊柱侧凸诊断,两组合并侧凸比例有统计学差异(86.7%vs.7.7%,P0.001)。重度滑脱患者术前冠状位平均Cobb角明显大于轻度滑脱患者(18.1°±13.0°vs.4.6°±3.7°,P=0.001)。重度滑脱组中脊柱侧凸的构成情况:特发性侧凸5例,Cobb角11.6°~52.6°,平均30.2°±17.0°;痉挛/疼痛性侧凸8例,其中单纯痉挛性侧凸4例(Cobb角12.5°~17.5°,平均14.8°±2.1°),"滑脱性"侧凸4例(Cobb角11.2°~12.6°,平均11.9°±0.6°)。对13例重度滑脱伴侧凸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其中1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100个月(23.8±28.7个月),末次随访时单纯痉挛性侧凸的平均矫正率为92%,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平均矫正率为7.5%,"滑脱性"脊柱侧凸的平均矫正率为4%。结论:青少年发育不良性腰椎滑脱症患者中,重度滑脱患者合并脊柱侧凸的比例高于轻度滑脱者,发育不良性重度腰椎滑脱与脊柱侧凸可能具有相关性,其中单纯痉挛性侧凸在滑脱复位固定融合术后可大部分自发矫正。  相似文献   

10.
正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指在不存在其他明显病因情况下,青春期儿童出现的三维脊柱畸形~[1-2]。AIS发病年龄在10~18岁,性成熟和生长发育完全停止后自然缓解,其总体发病率为0.47%~5.20%。我国青少年人群中,AIS占脊柱侧凸患者总数的80%以上,是最常见的脊柱畸形之一~[3]。但AIS的具体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11.
正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一种复杂的三维结构性脊柱畸形,临床较为常见(约占全部脊柱侧凸的80%),在青少年人群中发病率约1%~3%,多发生于10~16岁,特别好发于青春期女性~([1])。随着病情的进展AIS患者常形成明显的脊柱畸形,随着畸形的逐渐加剧,不仅会造成身体外观异常、运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2.
<正>脊柱侧凸是以脊柱侧向弯曲和旋转畸形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它影响着约0.5%~5%的青少年,其中80%为特发性脊柱侧凸畸形(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1])。严重的脊柱侧凸可随着年龄增长而进展,造成明显的腰背痛、姿态异常或躯干失衡,还可导致心、肺等器官受压而功能受损,甚至影响患者的自然寿命~([2]),往往需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脊柱侧凸(Congenital scoliosis,CS)是椎体先天畸形导致的一种少见疾病,是指由于椎体结构缺陷导致的〉10°的脊柱侧凸[1],活产儿发病率约为1‰[2]。目前,临床上常用Hedequist和Emans[3]根据椎体结构提出的CS分型方法:椎体形成障碍为Ⅰ型,椎体分节障碍为Ⅱ型,同时具备上述两者特征为Ⅲ型。  相似文献   

14.
<正>根据脊柱侧凸研究会(Scoliosis Research Scociety,SRS)制定的标准,在10岁(不包括10岁)之前发生的所有类型脊柱侧凸畸形定义为早发性脊柱侧凸(early onset scoliosis,EOS),包括特发性的(Idiopathic)和非特发性的(Non-idiopathic)脊柱侧凸。而早期文献[1]和著作[2]报道将早发性脊柱侧凸的年龄界限规定在5岁之前。正常情况下[3~6],0~5岁T1~S1高度平均增长10cm,T1~T12增长7cm;5~10岁T1~S1高度平均增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阶梯疗法干预下持续1-12年观察中、小学生脊柱侧凸发病率的情况。方法 1997年10月-2009年10月应用脊柱侧凸三检法(体检、波纹照相、X线摄片)对中山市44 058名中、小学生进行普查后,建立了由医院、学校、家庭组成的脊柱侧凸防治网络体系。对发生脊柱侧凸的学生按照Cobb角大小进行分组,采用阶梯式疗法分别对不同程度脊柱侧凸进行干预。A组:5°≤Cobb角〈10°,对其实施宣教工作;B组:10°≤Cobb角〈20,°采用体操锻炼疗法;C组:20°≤Cobb角〈40°,采用体操锻炼联合牵引、支具治疗;D组:Cobb角≥40°或脊柱侧凸有较快发展趋势的患者行手术矫形。结果跟踪随访1~12年。按照Cobb角≥10°为诊断标准,共有134例确诊为脊柱侧凸,在阶梯疗法干预下脊柱侧凸发病率为3‰。按照Cobb角程度所分的A、B、C 3组中,分别有4、5、2个患者病情进展、畸形加重进入下一组继续治疗,3组患者中病情进展率分别为2.90%、6.02%、4.65%。D组患者实施手术矫形,手术顺利,患者术后外观改善满意。结论开展青少年儿童脊柱侧凸普查并进行适时、阶梯性干预对早期防治脊柱侧凸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1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是最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之一,发病率约为1/3000~1/4000,NF1基因突变导致神经纤维瘤蛋白失活是NF1发病的遗传基础~([1])。骨骼营养不良占所有NF1患者的50%~([2]),其中脊柱侧凸是最常见的骨损害,发病率为10%~30%~([3])。脊柱侧凸又分为营养不良型和非营养不良型,营养不良型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椎旁肌改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畸形,在人群中发病率约为0.5%~1%,女性多于男性,在我国女性青少年中的发病率大约为3%~4%,其发病机理目前仍然不明确.与AIS病因学相关的假说包括基因遗传、神经系统平衡功能异常、神经内分泌异常以及躯干生长不平衡等.  相似文献   

18.
脊柱侧凸是指脊柱椎体向侧方移位并伴有椎体旋转的三维结构性畸形.国际脊柱侧凸研究协会定义脊柱侧凸为测量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Cobb角>10°[1].据统计,全球青少年脊柱侧凸的发病率为1%?3%[2].该疾病的发生可涉及多种因素,相关的病因学机制及遗传背景尚未明确.为研究该疾病的具体发病机制而进行人类随机对照试验不符合相关...  相似文献   

19.
脊柱侧凸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畸形,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凸约占70%,其在儿童青少年中的发病率约为1%~3%.随着影像学检查的深入,尤其是MRI在特发性脊柱侧凸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脊髓异常被发现,其意义尚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脊柱侧凸一直是儿童骨科中最复杂的发育性疾病之一。脊柱侧凸是青少年人群中较常见的一类疾病,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在脊柱侧凸中更常见[1]。AIS多发生在青春期,尤其是女性患者,且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AIS在不同人群发病率为0.5%~3%[2、3]。在我国青少年人群中,发病率达2.4%[4],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已成为继肥胖、近视后,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面临的第三大“杀手”。骨骼生长发育潜力在AIS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早期筛查和诊断对AIS的支具治疗、手术时机和预后情况起到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