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青海省久治县肝棘球蚴病的流行及分布情况。方法 2018年7-12月,在久治县6个乡(镇)(智青松多镇、门堂乡、白玉乡、索呼日麻乡、哇尔依乡、哇塞乡),对6岁及以上常驻居民开展腹部超声检查,同时对同意采血样者ELISA检测血清抗棘球蚴IgG抗体,分析久治县肝棘球蚴病流行现状。结果腹部超声共检查23 505人,检出肝棘球蚴病患者345例,检出率为1.47%。其中细粒棘球蚴病患者126例,检出率为0.54%,多房棘球蚴病患者219例,检出率为0.93%。多房棘球蚴病检出率高于细粒棘球蚴病(P 0.05)。男性和女性检出率分别为0.86%(99/11 560)和2.06%(246/11 945)(P 0.01)。久治县哇尔依乡、白玉乡棘球蚴病检出率较高,分别为3.89%(147/3 782)和3.01%(149/4 949),明显高于其他乡(镇)(P 0.01)。职业人群中其他(个体商户及无业人员)和家务者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20.40%(20/98)、 17.39%(60/345),明显高于其余职业人群(P 0.05)。不同年龄组中20~29和30~39岁组人群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2.01%(112/5 563)和2.16%(189/8 756),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 0.01)。腹部超声检查的23 505人中,7 845人接受了抗棘球蚴IgG血清抗体ELISA检测,2 305例阳性,阳性率为29.38%,其中107例腹部超声检出患者的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00%。345例肝棘球蚴病患者中,126例为细粒棘球蚴病,其中49例(占38.9%)的包囊直径 10 cm; 219例为多房棘球蚴病患者,其中浸润型116例,钙化型34例,液化空洞型69例。结论青海省久治县肝棘球蚴病检出率较高,是以多房棘球蚴病为主,细粒棘球蚴病为辅的混合流行区。哇尔依乡、白玉乡,中青年人群,女性、家务人员及其他职业人员应列为重点防治地区和人群。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棘球蚴病的伤残权重,推算我国棘球蚴病的疾病负担。方法于2016年12月-2017年3月,在甘肃、青海、四川、新疆等4个省(自治区)各选取1家棘球蚴病定点医院,调查1个月内的所有棘球蚴病住院病例;每个省(自治区)抽取2个棘球蚴病流行县,每个县抽取25例棘球蚴病病例,共计200例。根据《国际功能、伤残健康分类》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编制棘球蚴病患者生命质量调查表,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调查。分析棘球蚴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和伤残权重,根据我国棘球蚴病的患病率、现患人数、不同严重程度的伤残权重和人口学资料,计算棘球蚴病的疾病负担,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患者的生存质量、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结果从甘肃、青海、四川、新疆等4个省(自治区)分别收到调查问卷76、95、79、89份,共339份;有效问卷分别为76、91、79、88份,共33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8.53%(334/339)。男性占46.4%,女性占53.6%,平均年龄45.15(4~79)岁。细粒棘球蚴病病例占73.65%(246/334),多房棘球蚴病病例占24.85%(83/334),未分型病例占0.15%(5/334)。无症状、轻症、中症、重症、死亡病例分别占40.58%、40.88%、10.80%、5.26%、2.49%。棘球蚴病患者的平均生存质量评分为0.716,其中细粒棘球蚴病患者为0.735,多房棘球蚴病患者为0.66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64,P0.01)。男性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为0.739,女性患者的为0.69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6,P0.01)。无症状、轻症、中症、重症、死亡的伤残权重分别为0.257、0.280、0.359、0.363和1.000,棘球蚴病平均伤残权重为0.302。人均伤残损失寿命年为1.864,其中细粒棘球蚴病患者为1.64年,多房棘球蚴病患者为2.55年,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69,P0.01)。估算我国棘球蚴病的伤残损失寿命年为29.36万人年、减寿年数为2.88万人年,疾病负担为32.24万人年。结论棘球蚴病在我国的流行范围广,疾病负担重,对当地居民的危害不可忽视,亟需加大对该病的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3.
分析超声诊断的1 917例青海省肝棘球蚴病病例,了解当地肝棘球蚴病的分型特点及流行特征,为防治及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收集青海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9年3月腹部超声诊断为肝棘球蚴病的1 917例病例的主要信息,利用SPSS 19.0软件对不同类型、性别、年龄、民族的肝棘球蚴病患者数量进行χ2检验分析。1 917例肝棘球蚴病病例中,细粒、多房、混合棘球蚴病患者人数分别为1 041例(占54.3%)、 867例(占45.2%)、 9例(占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男、女性肝棘球蚴病患者人数分别为914例(占47.7%)和1 003例(占5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0~19岁、 20~39岁、 40~59岁和≥60岁肝棘球蚴病患者人数分别为148例(占7.7%)、 739例(占38.6%)、 735例(占38.3%)和295例(占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藏族、汉族、回族、蒙古族和其他民族患者人数分别为1 564例(占81.6%)、 256例(占14.9%)、 66例(占3.4%)、 19例(占1.0%)和11例(占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实变型细粒棘球蚴病患者(340例,占32.7%)和浸润型多房棘球蚴病患者(442例,占51.0%)数量最多。青海省肝棘球蚴病以细粒棘球蚴病和多房棘球蚴病为主。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久治县人群棘球蚴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人群棘球蚴病流行现状,为科学制定青藏高原本病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应用ELISA检测及B超探查综合确定人群棘球蚴病的感染与患病情况。结果人群棘球蚴病ELISA检测阳性率为29.26%(287/981)、患病率为8.01%(124/1549)。其中细粒和多房棘球蚴病患病率分别为5.42%(84/1549)和2.52%(39/1549)、两型混合患病1例,多房棘球蚴病所占构成比为31.45%(39/124)。结论进一步证实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为棘球蚴病混合存在流行县,县内棘球蚴病危害极为严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西藏自治区棘球蚴病病例构成、地区分布及病灶分布情况。方法于2016年8-10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西藏自治区7个地(市)70个县的364个行政村进行棘球蚴病流行情况调查,对居民进行B超检查,疑似病例辅以血清学检查,临床及疑似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影像学专家结合影像学和血清学检测结果及病例基本情况对病例进行确诊。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B超检查77 049人,检出棘球蚴病病例1 230例,检出率为1.60%(1 230/77 049),其中细粒棘球蚴病占87.64%(1 078/1 230),多房棘球蚴病占11.06%(136/1 230),未分型病例占1.30%(16/1 230);全区7个地(市)均有细粒棘球蚴病和多房棘球蚴病病例检出,且不同地(市)、性别、年龄、民族、职业、文化程度、居住地生产类型等病例构成也均以细粒棘球蚴病为主。病例的文化程度以文盲为主,占71.95%(875/1 214),随着年龄的增长细粒棘球蚴病有明显的病例堆积现象;不同职业病例构成中,牧民细粒棘球蚴病病例百分比(91.02%)高于半农半牧民(87.78%)(χ~2=10.710,P0.05),不同生产类型病例构成中,牧区细粒棘球蚴病病例百分比(91.38%)高于农区(83.54%)(χ~2=9.008,P0.05)。棘球蚴病病例的病灶分布多在右肝,79%以上的病例仅有1个病灶。结论西藏自治区棘球蚴病病例以细粒棘球蚴病为主,牧区的牧民是防治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掌握青海省玛沁县人体棘球蚴病感染状况,为该地区棘球蚴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包虫病诊断标准(WS257-2006)》,使用B超扫描和间接血凝试验对玛沁县所辖乡镇1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棘球蚴病患病情况和血清学调查。在优云乡、当洛乡和下大武乡采集犬粪,采用ELISA法进行棘球绦虫粪抗原检测。结果B超结果显示,玛沁县人群棘球蚴病检出率为7.4%(116/1 561),细粒棘球蚴病和多房棘球蚴病检出率分别为5.3%(82/1 561)和2.2%(34/1 561)。人群血清抗体阳性率为23.8%(307/1 288)。82例细粒棘球蚴病患者中,23例棘球蚴直径10 cm,占28.1%(23/82),最大径者为18 cm。棘球蚴占位数量≥2个的患者24例,占20.7%(24/116)。玛沁县男性和女性患病率分别为5.3%(40/753)和9.4%(76/80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职业人群中家务、僧侣和牧民的棘球蚴病患病率较高,分别为18.0%(11/61)、12.2%(5/41)和11.1%(84/758),不同年龄组中以60岁以上和30~40岁人群棘球蚴病患病率最高,分别为18.2%(24/132)和10.3%(31/302),10岁以下儿童患病率为2.9%(18/628)。玛沁县棘球蚴病患病率最高的3个乡依次为优云乡、昌麻河乡和当洛乡,患病率分别为11.7%(29/247)、9.5%(6/63)和8.4%(54/645)。共采集犬粪199份,其中棘球绦虫粪抗原阳性54份,阳性率为27.1%(54/199),优云乡的阳性率为40.4%(23/57),显著高于其他两乡(P0.05)。结论玛沁县以细粒棘球蚴病为主、多房棘球蚴病为辅的混合流行区,以女性、家务和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较高,地区分布上主要集中在优云乡、昌麻河乡和当洛乡。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甘肃省棘球蚴病病例特征,为人群棘球蚴病筛查和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014—2015年甘肃省棘球蚴病流行调查中发现的495例棘球蚴病病例特征,用Spss 20.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495例棘球蚴病病例分布于55个县(区),以细粒棘球蚴病流行为主、占97.98%,多房棘球蚴病占2.02%;病例平均年龄52岁,男女性别比为1∶1.12,汉族(占60.00%)、藏族(占39.94%)、农民(占60.20%),以及文化程度低者(文盲占39.80%、小学占39.39%)是该病的重点人群;B超影像特征显示,485例细粒棘球蚴病例以感染早期的CL型(37.73%)和CEⅠ型(35.46%)居多,10例多房棘球蚴病例在各型均匀分布,病例中以单包囊为主(占79.39%),病灶直径小于8 cm(占84.24%)居多,以单个脏器寄生为主,侵犯的主要脏器为肝脏,单纯肝脏寄生病例占总病例的95.15%。结论甘肃省棘球蚴病分布广泛,应针对重点人群开展人群筛查和健康教育;加强基层筛查人员B超和免疫学检测技术培训,提高对感染病例的早期发现及进行鉴别诊断的能力,开展多种途径的病人发现模式,提高腹部以外脏器感染病人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快速、简便诊断多房棘球蚴病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条方法。方法提取多房棘球蚴原头节总RNA,通过RT-PCR获得编码Em18基因片段并克隆入pGEX-3X表达载体,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得到重组蛋白;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标记抗人IgG单克隆抗体;将重组Em18抗原包被于硝酸纤维素膜适当位置,制成检测特异抗体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条。用该试条检测多房棘球蚴病(56份)、细粒棘球蚴病(87份)、囊尾蚴病(30份)、日本血吸虫病(10份)和弓形虫病(10份)患者血清,以及健康人(50份)血清,以评价其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用ELISA法进行平行检测,以评价该试条的诊断性能。结果以重组蛋白Em18为抗原胶体金免疫层析试条检测多房棘球蚴病患者血清,敏感性为92.9%(52/56)。与细粒棘球蚴病和囊尾蚴病患者血清分别存在9.2%(8/87)和3.3%(1/30)的交叉反应,与健康人血清存在8.0%(4/50)的假阳性率,与日本血吸虫病和弓形虫病患者血清则无交叉反应,特异性为93.0%(174/187)。ELISA法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6%(54/56)和92%(172/187),与试条法比较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a分析结果显示,试条法与ELISA法检测多房棘球蚴病患者血清的结果高度一致(κ=0.98)。结论以重组Em18抗原建立的快速诊断胶体金免疫层析试条,检测多房棘球蚴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甘孜州棘球蚴病流行地区石渠县、甘孜县和白玉县的患病情况,为制定棘球蚴病精准防控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9—2021年分别对石渠县、甘孜县和白玉县的棘球蚴病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调查,记录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信息,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腹部B超和血清学检查。采用卡方检验对率进行比较,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在3县的35个乡镇开展研究,共纳入1 209人进行腹部B超检查。检出阳性病人989名,其中多房棘球蚴病患者占60.71%,细粒棘球蚴病患者占26.87%;患者年龄介于6~92岁;女性患者占61.09%;牧民和文盲患者分别占77.15%、78.97%。结论在棘球蚴病流行县,多房棘球蚴病患者占比较大,患者以女性、牧民为主,且文化程度较低,应对这部分人群密切检测,做到精准化防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2017—2018年青海省久治县人群棘球蚴病患病及防治知识知晓情况。2017—2018年,对久治县7个乡(镇) 2岁以上常住居民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进行B超影像学检查,了解人群棘球蚴病患病情况;针对不同职业人群随机开展棘球蚴病防治知识现场问卷调查,了解人群棘球蚴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共对久治县25 238人进行了B超影像学检查,检出棘球蚴病患者798例,患者检出率为3.2%;其中细粒棘球蚴病患者245例(占30.7%),多房棘球蚴病患者549例(占68.8%),混合型棘球蚴病患者4例(占0.5%)。女性棘球蚴病检出率为4.0%(498/12 327),高于男性的2.3%(300/12 911)(χ2=60.668, P 0.01)。60岁以下人群棘球蚴病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其中,50~60岁人群棘球蚴病检出率最高,为8.0%(141/1 756)(χ2=439.082, P 0.01)。不同文化程度人群中以文盲人群棘球蚴病检出率最高,为20.7%(693/3 356)(χ2=3 871.087, P 0.01)。冬季定居夏季游牧人群棘球蚴病检出率为4.0%(743/18 561),高于定居人群的0.8%(55/6 677)(χ2=162.104, P 0.01)。不同地区中以哇尓依乡人群棘球蚴病检出率最高,为10.9%(349/3 218)(χ2=881.983, P 0.01)。2017、 2018年针对不同职业人群分别完成问卷调查431份和449份,人群棘球蚴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4.5%(364/431)和94.5%(426/449)。结论久治县人群棘球蚴病检出率较高,2018年人群棘球蚴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2017年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我国3种商品化抗棘球蚴抗体检测试剂盒用于棘球蚴病血清学诊断的效能。方法 收集142份细粒棘球蚴病、89份多房棘球蚴病确诊患者及39份健康对照者血清标本,分别采用试剂盒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B(ELISA法)、C(胶体金法)检测,比较细粒棘球蚴病和多房棘球蚴病患者血常规和生化指标差异,分析采用试剂盒A和B检测的棘球蚴病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吸光度值(A值)与血常规及生化指标的相关性,评价3种试剂盒检测棘球蚴病的效果。结果 细粒棘球蚴病和多房棘球蚴病患者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单核细胞计数(MONO)、嗜碱性粒细胞计数(BASO)、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中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 0.05),细粒棘球蚴病患者淋巴细胞计数(LYM)和白蛋白(ALB)中位数显著高于多房棘球蚴病患者(P均< 0.05),而多房棘球蚴病患者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中位数显著高于细粒棘球蚴病患者(P < 0.01)。采用试剂盒A检测的棘球蚴病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A值与患者WBC(rs = 0.153,P < 0.05)、EOS(rs = 0.174,P < 0.05)呈线性正相关,与TBIL(rs = -0.134,P < 0.05)、IBIL(rs = -0.146,P < 0.05)呈线性负相关。采用试剂盒B检测的棘球蚴病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A值与WBC(rs = 0.257,P < 0.01)、NEU(rs = 0.203,P < 0.01)、MONO(rs = 0.159,P < 0.05)、EOS(rs = 0.330,P < 0.01)、ALT(rs = 0.171,P < 0.01)、AST(rs = 0.160,P < 0.05)呈线性正相关,与ALB呈线性负相关(rs = -0.168,P < 0.05)。试剂盒A、B和C诊断棘球蚴病患者的总符合率分别为86.30%、69.63%和91.48%,敏感度分别为84.42%、64.94%和92.21%,特异度分别为97.44%、97.44%和87.18%,约登指数分别为0.82、0.62和0.79,Kappa值分别为0.600、0.337和0.750。试剂盒A、B和C诊断细粒棘球蚴病患者的总符合率分别为84.54%、64.64%和71.82%,敏感度分别为80.99%、55.63%和68.31%,特异度分别为97.44%、97.44%和87.18%,约登指数分别为0.78、0.53和0.56;试剂盒A、B和C诊断多房棘球蚴病患者的总符合率分别为92.19%、85.16%和85.16%,敏感度分别为89.89%、79.78%和84.27%,特异度分别为97.44%、97.44%和87.18%,约登指数分别为0.87、0.77和0.72。试剂盒C在诊断细粒和多房棘球蚴病时存在交叉反应。试剂盒A和B用于诊断棘球蚴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0和0.9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 1.618,P > 0.05),试剂盒A和B诊断棘球蚴病结果具有较好一致性(Kappa = 0.585,P < 0.01)。结论 3种抗棘球蚴抗体检测试剂盒对多房棘球蚴病血清学诊断效果均优于细粒棘球蚴病。试剂盒A诊断棘球蚴病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检测性能相对稳定、干扰因素相对较少,适合用于棘球蚴病术前初步诊断和术后患者血清抗体随访监测;试剂盒C诊断棘球蚴病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操作方便、报告率高,适用于棘球蚴病初步筛查。  相似文献   

12.
初步评价上转发光免疫层析(UPT-LF)法快速检测棘球蚴病患者血清IgG的效果,并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结果作比较。2017—2018年,从青海省人民医院和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集棘球蚴病临床确诊患者血清,同时从各医院体检中心收集健康者血清,以UPT-LF法和ELISA法检测血样中棘球蚴IgG抗体,以临床诊断结果为标准分析两种检测方法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总符合率、约登指数等。两种检测结果的比较进行卡方检验。共收集棘球蚴病患者血样104份,其中多房棘球蚴病(AE) 46份,细粒棘球蚴病(CE)58份;非棘球蚴病患者血样165份。UPT-LF、 ELISA法检测104份临床确诊棘球蚴病患者血清的灵敏度分别为94.2%(98/104)、 78.8%(82/104),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50, P <0.01),其中检测AE的灵敏度分别为97.8%(45/46)、 89.1%(41/46),检测CE的灵敏度分别为91.4%(53/58)、 70.7%(41/58); UPT-LF、ELISA法检测165份非棘球蚴病患者血清的特异度分别为95.2%(...  相似文献   

13.
2007年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棘球蚴病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2007年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人群棘球蚴病主要流行现状及其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该县抽取铁布肯乌散乡、那仁和布克牧场2个地区的居民,用问卷调查、血清免疫学和B超检查等方法进行人群棘球蚴病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结果 调查人群B超及手术史检出的棘球蚴病患病率为9.0%(64/712),血清学阳性率为15.6%(111/712),其中细粒棘球蚴病患病率为8.7%(62/712),多房棘球蚴病患病率为0.3%(2/712).不同职业、年龄、家庭屠宰牲畜和饮用水源的人群细粒棘球蚴病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职业以牧民患病率[13.4%(27/201)]最高,年龄以20~<40岁年龄组人群患病率最高(12.8%),但不同性别、民族及文化程度人群细粒棘球蚴病患病率和血清学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粒棘球蚴病在该地区高度流行,职业、年龄及饮用水源可能是其主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棘球蚴病流行情况。方法于2016年8-10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按牧区、农区、半农半牧区和城镇等4种不同生产类型地区,在墨脱、朗、米林、察隅、波密和工布江达等6个县抽取行政村。各县按人口数确定抽取行政村的数量。每个行政村抽取200人,对1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腹部B超检查,对疑似病例辅以血清学筛查,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对调查对象予以诊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每个村抽取20名当地村民,每个县再抽取1所县完全小学4~6年级学生,每个年级不少于50名学生,采用一对一问答式进行防治知识和行为调查。每村抽取20户养犬户,每户仅采集1条犬的粪样(1~3 g),ELISA检测犬粪棘球绦虫抗原。每个行政村抽取当地繁育、宰杀的羊(猪)10只或牛5头,检查肝、肺等脏器,记录动物年龄和发现的包囊数量。在检出多房棘球蚴病患者的行政村的居民居住地周围1 km范围内捕捉各种成年鼠(不少于300只),剖检鼠肝、肺棘球蚴感染情况。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抽取6个县28个行政村开展调查,B超检查5 016人,检出棘球蚴病病例47例,其中细粒棘球蚴病病例42例(占89.36%),多房棘球蚴病病例5例(占10.64%)。6个县均检出细粒棘球蚴病病例,工布江达、察隅、波密等3个县发现多房棘球蚴病病例。男、女性的棘球蚴病检出率分别为0.78%(17/2 167)和1.05%(30/2 849)。年龄最小的为2岁,最大的为93岁,各年龄组均有病例检出,人群棘球蚴病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χ~2=16.151,P0.05)。不同文化程度人群的棘球蚴病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73,P0.05)。林芝地区只有两种生产类型,半农半牧区的检出率为1.01%(44/4 376),高于农区的检出率(0.47%,3/640)(χ~2=1.733,P0.05)。男性和女性半农半牧区的检出率均为最高,分别为4.02%(8/199)和3.43%(7/204)。犬粪棘球绦虫抗原阳性率为3.59%(18/501),家犬和野犬粪棘球绦虫抗原阳性率分别为3.21%(11/343)和4.43%(7/15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67,P0.05)。察隅县啮齿类动物棘球蚴感染检出率为1.45%(5/345)。仅1头猪检出棘球蚴感染。人群总的棘球蚴病防治知识认知合格率为27.40%(385/1 405),不同县人群总的棘球蚴病防治知识认知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020,P0.05)。结论林芝市6个县均有细粒棘球蚴病病例分布,3个县发现多房棘球蚴病病例。  相似文献   

15.
青海省达日县棘球蚴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棘球蚴病的流行分布现状,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07年8~9月对达日县6个乡各2~3个自然村的3周岁以上常驻牧民分别用B超、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和间接ELISA法(重组Ag B和Em 18抗原)检查两型棘球蚴病患病和感染情况。并调查当地啮齿类动物、牦牛、绵羊和野犬的感染情况,对采集的棘球绦虫和棘球蚴用PCR-RFLP方法进行虫种鉴定,并确定其基因型。收集牧民的家犬粪便,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粪抗原阳性率。 结果 共调查牧民1 723人,B超查出棘球蚴病患者236例(占13.7%),其中囊型和泡型棘球蚴病患病率分别为5.5%(95/1 723)和8.2%(141/1 723)。男、女性棘球蚴病患病率分别为11.6%和16.0%(χ 2=7.0,P<0.05)。家犬粪抗原阳性率为11.3%(31/275)。剖检9只无主犬,其中5只棘球绦虫感染阳性,对检获的虫体经PCR-RFLP鉴定,1只犬感染细粒棘球绦虫,基因型为G1,4只犬感染多房棘球绦虫。牦牛、绵羊的细粒棘球蚴感染率分别为26.4%(14/53)和5/16,对从牦牛、绵羊检获的细粒棘球蚴经PCR-RFLP鉴定,基因型均为G1。捕获高原鼠兔239只,石渠棘球绦虫感染率为11.3%(27/239)。 结论 达日县存在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和石渠棘球绦虫的分布,泡型和囊型棘球蚴病在人群中严重流行,犬是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主要传染源。  相似文献   

16.
为掌握全国棘球蚴病防治进展,总结防治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对2022年全国棘球蚴病防治工作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370个棘球蚴病流行县(市、区、旗) 29 926个流行村。2022年全国流行县(市、区、旗)现有棘球蚴病患者25 227例,平均患病率为58.35/10万(25 227/43 232 609)。细粒棘球蚴病15 554例,多房棘球蚴病8 169例,混合感染255例,未分型1 249例。新发现棘球蚴病患者1 270例,其中细粒棘球蚴病991例,多房棘球蚴病89例,混合感染5例,未分型185例;<12岁人群102例,≥12岁人群1 168例。2022年,全国棘球蚴病流行省(自治区)共开展人群腹部超声筛查3 576 121人次,其中,<12岁人群筛查751 440人次,≥12岁人群筛查2 824 681人次;血清学检测超声筛查疑似人员17 404人次。2022年370个监测点<12岁人群超声筛查患病率为0.02%(60/287 437),其中新发现患者占患者数的40.00%(24/60)。Ⅰ、Ⅱ类流行县(市、区、旗)监测点≥12岁人群超声...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藏区肝棘球蚴病患者手术治疗的费用及构成,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合理设置手术费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5年1-12月调查藏区某三甲医院住院的肝棘球蚴病手术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在得到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采用查阅病历的方法获取患者基本资料,并了解患者的医疗费用及其各部分构成。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算棘球蚴病患者人均医疗费用及其各部分构成,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本次共收集49例肝棘球蚴病患者的病历资料,人均住院28.6 d。各项辅助检查次数,除磁共振检查外,均超过2次。人均医疗费用47 146.0元,多房棘球蚴病患者人均医疗费用(60 810.7元)高于细粒棘球蚴病患者(42 211.5元)(P0.05),多房棘球蚴病患者的各部分费用也均高于细粒棘球蚴病患者(P0.05)。药品、耗材、治疗(含手术)和检查的人均费用依次为16 944.1元、12 903.0元、9 037.9元和4 823.5元,分别占35.9%、27.4%、19.2%和10.2%。手术治疗肝棘球蚴病患者的医疗费用随着住院天数的增加而升高,CT检查次数≤2次组的人均医疗费用为43 192.0元,2次组的人均医疗费用为53 955.7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费用是肝棘球蚴病患者医疗费用中最主要的敏感因素。结论肝棘球蚴病患者医疗费用很高,可采取合理使用药品和耗材,合理安排患者的检查次数、住院天数等措施,以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8.
棘球蚴病药物治疗现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棘球蚴病 (echinococcosis)俗称包虫病 (hydatiddis ease) ,是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和家畜等体内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我国有两种棘球蚴病即细粒棘球蚴病 (囊型包虫病cysticechinococcosis,CE)和多房棘球蚴病 (泡型包虫病alveolarechinococcosis,AE) [1 ],该病被列为重点防治的寄生虫病之一。其分布地域广泛 ,主要分布于西北和西南的广大农牧区。目前对于包虫病的治疗 ,仍然以外科手术为主 ,但对于多发性、多脏器包虫囊肿、手术耐受性差、术后复发以及晚期泡型棘球蚴病患者 ,药物治疗具有很大的…  相似文献   

19.
肝棘球蚴病是一种由棘球属绦虫幼虫所致的人畜共患性疾病。我国主要致病绦虫类型为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分别引起细粒棘球蚴病和多房棘球蚴病。目前,棘球蚴病治疗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但对于部分就诊时已出现一种或多种并发症以及病灶侵及肝门、重要血管及胆管的复杂性棘球蚴病病例的治疗仍存在一定困难。本文根据近年来文献报道,结合临床经验,对复杂性肝棘球蚴病的外科治疗策略进行综述。[关键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棘球蚴病空间分布情况及空间聚集区域,了解现阶段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棘球蚴病重点筛查地区,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棘球蚴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18县325乡以2014年为主的棘球蚴病人群筛查数据,运用空间扫描统计量法、空间自相关法分析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细粒棘球蚴病和多房棘球蚴病检出率的空间聚集性,得到细粒棘球蚴病和多房棘球蚴病检出率分布的空间聚集区域。结果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细粒棘球蚴病空间分布呈现高检出率聚集,一级聚集区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部,一级聚集区内包含2个巢式聚集区,分别位于德格县东北部和石渠县东北部。多房棘球蚴病空间分布同样呈现高检出率聚集,一级聚集区与细粒棘球蚴病一级聚集区空间分布一致,一级聚集区内3个巢式聚集区分别位于德格县东北部、甘孜县北部和石渠县东北部。结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棘球蚴病空间分布存在聚集性,通过空间聚集性分析可得到棘球蚴病空间聚集区域,即今后工作需要加强的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