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型镇痛药帕瑞昔布钠对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ASAI~Ⅱ择期全麻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n=20)帕瑞昔布钠40rag静注,B组(n=20)氯诺昔康16mg静注,C组(n=20)生理盐水5ml静注,3组均在手术结束前10分钟给药。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Rsmsay评分记录术后2、12、24小时疼痛评分。同时记录三组术后恶心、呕吐及术后烦躁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24内A组(VAS评分≤3分),较B组(VAS评分≤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C组(VAS〉t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smsay评分中A组术后24小时评分与B组及C组对照无统计学差异,术后2小时及12小时评分A组评分明显低于B组和C组对照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良反应显示A组及B组与C组比较有更低的副作用。结论帕瑞昔布钠用于甲状腺次手术术后有较好的镇痛效果,而且副作用较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注射帕瑞昔布钠联合围手术期不同时间节点应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的镇痛效果。方法纳入自2016-10—2018-04完成的12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30例。A组术后单纯应用帕瑞西布钠镇痛,B组术前48 h使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联合术后应用帕瑞昔布钠镇痛,C组术前24 h使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联合术后应用帕瑞昔布钠镇痛,D组术后即刻使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联合帕瑞昔布钠镇痛。结果 B、C、D组术后24 h、48 h、3 d、5 d、7 d静息时疼痛VAS评分均低于A组,且B组术后12 h、24 h、48 h、3 d静息时疼痛VAS评分均低于A、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C、D组术后12 h静息时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术后5 d、7 d静息时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头晕、嗜睡、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便秘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注射帕瑞昔布钠联合术前48 h应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的镇痛效果最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收肌管神经阻滞(adductor canal nerve block,ACNB)联合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 2,COX-2)选择性抑制剂(帕瑞昔布+塞来昔布)序贯应用的镇痛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12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90例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3组(n=30),分别为ACNB+COX-2组(A组)、COX-2组(B组)及对照组(C组)。3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侧别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TKA术毕时A组行ACNB。术后前3 d每12小时A、B组静脉注射帕瑞昔布40 mg,之后每12小时口服塞来昔布200 mg至6周;对应时间点C组给予生理盐水和安慰剂。3组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4分时,予口服曲马多,必要时追加注射吗啡。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后24 h内关节引流量、住院时间及6周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前以及术后1、2、3 d,1、2、4、6周,运动及静息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以及相关炎性指标;术后24 h内以及24 h~6周吗啡使用量;术前及术后1、2、4、6周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术前及术后1、3、14 d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结果A、B组术后住院时间较C组显著缩短、恶心呕吐发生率较C组显著降低(P0.05)。A、B组术后1、2、3 d静息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术后1 d,A组运动VAS评分最低,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 d及1、2、4、6周,A、B组显著低于C组(P0.05)。3组术后24 h内吗啡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最少;A、B组术后24 h~6周期间吗啡用量显著少于C组(P0.05)。术后1、2、4、6周,3组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最高(P0.05)。术后1、2 d,A组ROM最高(P0.05),3 d及1、2、4、6周A、B组高于C组(P0.05)。术后2、3 d及1、2、4、6周,A、B组红细胞沉降率均显著低于C组(P0.05);术后1、2、3 d,A、B组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P0.05);术后各时间点A、B组IL-6及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P0.05);术后2、3 d,A、B组IL-8水平显著低于C组(P0.05)。3组术后24 h内关节引流量及各时间点凝血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NB联合COX-2选择性抑制剂序贯应用是安全、有效的TKA术后疼痛管理方案,可明显减轻TKA术后疼痛、促进关节功能康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用于原发性淋巴水肿下肢吸脂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2012年11月~2014年9月选择全麻下肢吸脂60例,按照手术先后顺序分为A、B、C组(每组20例),手术结束前10~20 min,A组不给予任何止痛药物,B组静注帕瑞昔布钠40 mg,C组静注氟比洛芬酯100 mg。观察术后1、2、6、12、24 h的VAS和术后不良反应。结果与A组相比,B组静息痛和运动痛术后1、2、6、12 h VAS显著降低(P0.05),C组静息痛和运动痛术后1、2、12 h VAS显著降低(P0.05)。B组和C组术后1、2 h静息痛和运动痛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12 h 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24 h静息痛和运动痛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恶心呕吐、头疼头晕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淋巴水肿下肢吸脂术使用氟比洛芬酯和帕瑞昔布钠均能取得较好的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帕瑞昔布钠联合异丙酚用于妇科门诊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50例ASAⅠ~Ⅱ级行妇科门诊短小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50例:单纯异丙酚(A组)、异丙酚复合芬太尼(B组),异丙酚复合帕瑞昔布钠(C组)。结果 3组患者术中MAR、HR、RR的最低值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毕清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异丙酚总用量明显多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术后0.5小时、2小时镇痛效果明显优于A组(P〈0.01);B组的术后头晕、嗜睡、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多于A、B组(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用于妇科门诊手术中静脉注射不能即时产生充分的镇痛,但有良好的术后镇痛作用,联合异丙酚用于妇科门诊手术中的麻醉安全有效,避免了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局部浸润麻醉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在老年患者剖腹探查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拟行剖腹探查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局部浸润联合静脉自控镇痛组(A组)、局部浸润联合静脉自控生理盐水组(B组)和局部浸润生理盐水联合静脉自控镇痛组(C组)3组。记录各组患者术后1小时、2小时、4小时和8小时视觉模拟评分(VAS),各组静脉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不良反应,胃肠道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结果 1小时、2小时、4小时VAS分别为2.6,3.3和3.4,A组分别为1.9,2.1和2.3,B组分别为2.0,2.0,和2.4。与C组比较,A组和B组明显降低,术后8小时,B组VAS评分(4.3)显著高于A组和C组(2.7,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各组患者按压镇痛泵次数明显增多,B组在8小时按压次数(18)显著上升(P0.05);三组或者呼吸遗忘发生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和胃肠道功能恢复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浸润麻醉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可满足老年患者剖腹探查手术后的镇痛需求,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不同时点用于颅脑手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对血浆β-内啡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神经外科肿瘤手术患者9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麻醉前10min缓慢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B组术毕时缓慢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C组未施行镇痛。三组术后均未行自控镇痛。分别于术后2、6、12、24h记录镇痛评分(VAS评分)和镇静评分(Ramsay评分),记录24h满意度和不良反应;于术前、术毕、术后6、12、24h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血浆β-内啡肽和胃泌素浓度。结果 A、B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A组术后12、24h时明显低于B组(P<0.05),A组24h满意度最高。B、C组术毕后各时点血浆β-内啡肽浓度明显高于A组(P<0.05);B、C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各时点胃泌素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帕瑞昔布钠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颅脑手术的术后镇痛,术前使用可有效减少术后患者血浆β-内啡肽的生成,抑制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8.
帕瑞昔布钠对肿瘤术后患者吗啡镇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帕瑞昔布钠不同方式给药对肿瘤患者术后吗啡镇痛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切皮前15 min、术后12 h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B组关腹时、术后12 h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C组不用帕瑞昔布钠作为对照.三组术后均应用吗啡行患者自控镇痛(PCA).记录PACU(麻醉恢复室)停留期间、首次要求镇痛时间、术后2、4、12、24、48 h的VAS评分,48 h吗啡用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和B组术后2、4 h的VAS评分低于C组(P<0.05),A组术后12 h的VAS评分低于B、C组(P<0.05);A、B组患者在PACU要求镇痛人数较C组显著减少(P<0.05);A、B组患者首次需求镇痛时问较C组延长,而A组明显长于B组(P<0.05);与C组比较.A、B组术后48 h吗啡用量显著减少,且A组少于B组(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肿瘤患者术后镇痛中,帕瑞昔布钠能够在减少吗啡用量的基础上提供更好的镇痛效果,而且切皮前给药比关腹时给药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罗哌卡因局部区域阻滞和帕瑞昔布钠的超前多模式镇痛治疗在腹腔镜结肠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60例行腹腔镜结肠肿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A组,n=20)、罗哌卡因阻滞组(B组,n=20)及罗哌卡因阻滞+帕瑞昔布钠组(C组,n=20)。记录各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VAS);拔管即刻和拔管后5 min躁动及镇静评分;术后镇痛舒芬太尼剂量、PCA有效按压次数;术后不良反应及切口愈合情况。测定各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1)、手术结束即刻(T2)、术后4 h(T3)及24 h(T4)的PGE2和Cor浓度。应用SPSS17.0软件处理数据。以上资料用(x珋±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组内两两比较采用S-N-K法,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果术后各时点VAS评分B、C组低于A组,C组低于B组,P0.05。C组拔管即刻、拔管后5 min躁动评分低于A组,镇静评分高于A组,P0.05。术后镇痛舒芬太尼剂量C组少于A组,PCA有效按压次数B、C组少于A组,C组少于B组,P0.05。血浆PGE2值:三组患者T1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T2~T4时与T1比较升高,P0.05;C组T2~T4时低于A、B组同时点,P0.05。血清Cor值:A、B组T2-T4及C组T2、T3与T1比较升高,P0.05;C组T4与T1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T2~T4时点B、C组低于A组,C组低于B组,P0.05。各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切口愈合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联合应用罗哌卡因局部区域阻滞及帕瑞昔布钠的超前多模式镇痛能有效缓解腹腔镜结肠肿瘤手术后疼痛,减轻伤害性刺激对机体造成的应激及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对脊柱骨折手术后舒芬太尼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脊柱骨折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P、C两组。脊柱骨折内固定完成后,P组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C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术后均采用舒芬太尼自控镇痛。记录术后2、4、6、12小时和24小时的疼痛强度VAS评分和PCA按压总次数、有效次数,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P组术后4、6、12小时两组间比较VAS评分、在术后12小时和24小时内PCA总次数和PCA有效次数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P〈0.05)。两组间嗜睡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骨折手术后应用帕瑞昔布钠镇痛安全有效,可增强舒芬太尼镇痛效果,减少舒芬太尼用量,提高术后镇痛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凯芬)在胸肌后假体隆乳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将120例胸肌后假体隆乳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n=30):A组(术前静注凯芬1mg/kg),B组(术后静注凯芬1mg/kg),C组(术前、术后分别静注凯芬1mg/kg),D组(空白对照).分别记录各组患者术毕清醒拔管后即刻、2h、4h、12h的VAS(视觉模拟量表)评分.结果术后4h内A、C组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P <0.05),A组与C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2h内C组VAS评分显著低于A、B两组(P <0.05);术后12h内A、B、C3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D组(P <0.05);术后12h内各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凯芬的超前镇痛效果确切,而术前、术后分别静注凯芬在术后12h内的镇痛效果优于术前单次给药,且未见明显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结合切口局麻用于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气管全麻下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者160例,将患者分为4组,每组40例。在手术结束前10min,A组静注生理盐水4ml及切口予生理盐水浸润(对照组),B组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及切口予生理盐水浸润(帕瑞昔布组),C组静注生理盐水4ml及切口予0.75%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罗哌卡因),D组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及切口予0.75%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帕瑞昔布+罗哌卡因)。结果术后6h,A组与C组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D组VAS评分低于A、B、C三组(P〈0.05)。术后24h,C组与A、B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D组VAS评分显著低于A、B、C三组(P〈0.05)。D组对整体镇痛质量满意度达95.0%,显著高于A、B、C三组(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结合切口局麻可以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术后早期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地佐辛联合帕瑞昔布钠在混合痔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选择择期行混合痔切除术者80例进行研究,患者ASA分级Ⅰ~Ⅱ级,均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腰麻药物为0.5%罗哌卡因1.5ml。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即生理盐水组(NS组)、地佐辛组(D组)、帕瑞昔布钠组(P组)、地佐辛联合帕瑞昔布钠组(DP组),各20例,于手术结束前10min经静脉滴注相应药物。对比各组患者术后4h(T4)、8h(T8)、12h(T12)、24h(T24)时的疼痛情况(VAS评分)、术后补给镇痛药(双氯芬酸钠缓释片)量和不良反应。结果显示,T。时点各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8和T12时点,P组、NS组、D组VAS评分均高于D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4时点,DP组VAS评分与P组和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S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P组术后补给镇痛药量略少于D组和P组,明显少于NS组,P〈0.05。D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DP组和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地佐辛和帕瑞昔布钠联合对混合痔患者进行术后镇痛效果优于两药单独应用,且可以减少其他镇痛药用量,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理想的镇痛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围术期多模式超前镇痛在膝关节镜手术应用的镇痛效果。方法行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A组为多模式超前镇痛组,在术前30分钟肌注帕瑞昔布钠40 mg,B组患者肌注等量生理盐水。手术后A组患者在B超引导下行单次股神经阻滞(0.2%罗哌卡因25 m1)。B组患者在术后给予硬膜外注射吗啡2 mg。两组均带自控镇痛泵,2 mL/h,每次追加0.5 ml,锁时15分钟。术后12小时A组患者肌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B组患者肌注等量生理盐水。记录术后6小时、12小时、1天和2天的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股四头肌肌力、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在术后6小时、12小时和1天的VAS评分和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均显著低于B组(P0.05),两组术后2天的VAS评分和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股四头肌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发生不良反应例数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多模式超前镇痛在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硬膜外给予吗啡的方法,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5.
为观察帕瑞昔布钠联合盐酸羟考酮控释片用于肛周手术后的镇痛效果,将60例肛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帕瑞昔布钠联合盐酸羟考酮组(A组)、静脉自控镇痛(PCIA)组(B组)及盐酸哌替啶组(C组).每组20例,3组术后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比较术后2h、12h、24h、36h镇痛效果。结果显示,A组和B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均能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C组各个观察时间点VAS评分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结果表明,帕瑞昔布钠联合盐酸羟考酮用于肛周手术后镇痛可以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与常规的术后镇痛相比,用药简单,费用低,更易为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帕瑞昔布钠在开腹肝脏术后镇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肝脏外科56例行开腹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行静脉自控镇痛(PCA),观察组行静脉PCA+帕瑞昔布钠镇痛。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后镇痛效果、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资料与术中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术后两组血氨水平、门静脉流速较术前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红细胞沉降率、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增加(均P0.05),但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观察组术后第1、2天静息与活动后VAS评分、术后第3天静息VAS评分以及使用镇痛药物剂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整体需要疼痛补救的患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5例vs.17例,P=0.001),观察组术后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7.8%vs.46.4%,P0.05),而两组术后恶心发生率、恢复情况及住院费用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开腹肝脏手术后镇痛中联合应用帕瑞昔布钠是安全的,可有效改善疼痛,降低阿片类药物用量,减少术后不良反应,且并不增加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隐神经阻滞联合帕瑞昔布用于胫骨高位截骨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于我院行胫骨高位截骨手术的病人,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分组研究,将病人分为三组:2020年1月至2020年5月超声引导隐神经阻滞(罗哌卡因)联合术后静脉注射帕瑞昔布者纳入A组;2020年6月至2020年10月超声引导隐神经阻滞(罗哌卡因)联合术后静脉镇痛泵(舒芬太尼)者纳入B组;2020年11月至2021年3月术后静脉镇痛泵(舒芬太尼)者纳入C组。统计分析三组病人疼痛、功能、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 静息状态下,术后4 h、12 h,A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和C组;术后4 h、12 h、24 h,A组、B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C组;术后48 h、6 d,A组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屈曲45°活动状态下,术后4 h、12 h、24 h、48 h,A组和B组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C组;术后6 d,A组明显低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4 h、48 h...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术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用于甲状腺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全麻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90例,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于切皮前20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生理盐水稀释至2ml);B组于术毕时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C组于切皮前20min静注等容量生理盐水。术毕均使用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维持VAS评分≤3分。分别于术后2、4、8、12、24和48h时行BCS舒适度评分,记录患者术后24h芬太尼用量、PCIA次数、整体满意度评分(PGESM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术后2、4、8、12、24和48h时A组和术后2、4hB组BCS舒适度评分明显升高(P0.05),A组和B组术后24h芬太尼用量、追加吗啡用量及PCIA次数明显减少,PGESM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B组比较,术后2、4、8、12、24和48h时A组BCS舒适度评分明显升高(P0.05);A组术后24h芬太尼用量、额外追加吗啡用量及PCIA次数明显减少,PGESM评分明显升高(P0.05)。三组患者恶心、呕吐、嗜睡、低血压和呼吸抑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可减少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阿片类镇痛药物的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帕瑞昔布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前应用对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LC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术前30~45 min静注帕瑞昔布40 mg,B组手术结束关腹时静注帕瑞昔布40 mg,C组麻醉诱导时静注曲马多100 mg.记录患者术后安静时疼痛VAS评分,并观察恢复情况.结果 A组清醒后即刻疼痛VAS评分显著高于B、C两组(P<0.05).A、B组排气时间显著短于C组(P<0.05).B组下床时间显著短于A组(P<0.05),进食时间明显短于C组(P<0.05).A、B组不良反应显著少于C组(P<0.05).结论 术前应用帕瑞昔布40 mg对LC未显示出超前镇痛作用,术后应用帕瑞昔布与曲马多超前应用镇痛效果相当,不良反应减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不同镇痛方法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以及如何合理搭配使用,以实现多模式、个体化镇痛。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且在腰硬联合麻醉下手术的120例TKA,随机分为A、B、C、D 4组。A、B组术后使用自控静脉镇痛(PCIA),C、D组不使用PCIA;A、C组术后6 h口服西乐葆400 mg,此后每12 h口服西乐葆200 mg至术后2周或VAS评分3分;B、D组术后6 h肌注帕瑞昔布40 mg,此后每12 h肌注帕瑞昔布40 mg,连续3 d后改为每12 h口服西乐葆200 mg;如镇痛不足追加吗啡注射。记录48 h内镇痛药物的总用量,每日记录患者VAS评分、术后引流量及膝关节活动度、睡眠满意度,并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A、B组术后6 h VAS评分明显低于C、D组(P0.05);术后12 h,A组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B组VAS评分明显低于D组(P0.05);无论是在静息状态下还是活动状态下,术后3 d内B、D组VAS评分明显低于A、C组(P0.05)。4组均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使用PCIA的A、B组恶心呕吐、尿潴留、便秘并发症显著增加(P0.01)。4组术后引流量、睡眠满意度及术后第2、3、7 d膝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TKA术后患者应用超前镇痛联合多模式镇痛可取得满意临床镇痛效果,帕瑞昔布结合PCIA镇痛效果更为明显。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且不增加失血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