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3D打印辅助治疗复杂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2月到2018年12月收治的66例Sanders Ⅲ型和SandersⅣ型复杂跟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D打印组34例和传统组32例.3D打印组采用术前三维规划、3D打印、术前虚拟复位、钢板预塑形、体外模拟手术,指导实际手术,其中男20...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3D打印个体化模型在复杂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2014年6月至2017年2月,选择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78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X线进行手术设计,观察组采用3D打印个体化模型进行手术设计,两组都给予微创入路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手术,无术中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钉道感染、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1%vs.25.6%,P<0.05)。术后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97.4%vs.74.4%,P<0.05)。结论 3D打印个体化模型应用于复杂踝关节骨折可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个性化的治疗,提高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笔者自2015-01—2016-05诊治8例复杂髋臼骨折,术前运用3D打印技术制作骨折模型,制定手术方案,模拟手术内固定过程,然后实施手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随访期间采用Matta影像学评分评估骨折复位质量,根据Majeed评分行功能评价。结果 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为(88.5±25.6)min,术中出血量为(393.8±189.8)ml,术中输血量为(312.5±180.8)ml。8例术后骨折复位按照Matta评分:优5例,可3例。末次随访功能评定按照Majeed评分:优5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87.5%。结论 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手术疗效,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17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Rasmussen胫骨髁部骨折复位解剖学评分标准评价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根据HSS评分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记录骨折愈合情况和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根据Rasmusse...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75例Pilon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采用常规手术治疗)和观察组(38例,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情况、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观察组明显短(少)于对照组(P <0.05)。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末次随访时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度观察组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 <0.05)。结论 3D打印技术辅助常规手术治疗Pilon骨折,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中透视次数,缩短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改善踝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2):2042-2046
[目的]研究3D打印技术应用于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高能量Pilon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应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Pilon骨折实物模型,进行术前设计及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后再进行手术;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采用Burwell-Charnley评价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并采用olerud-Molander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标准分别评价患者术后6、12个月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得到解剖复位的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术后6、12个月试验组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大大节约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提高了骨折解剖复位率,经过长时间随访踝关节功能恢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3D打印骨折模型联合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因复杂髋臼骨折就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符合要求并愿意参与研究的92例患者实施常规入路手术。随机选出46例患者采用术前辅助3D打印技术(3D组)及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另46例患者采用传统治疗方案(传统组),对比两种方案对手术相关指标、骨折复位情况、髋关节功能以及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3D组和传统组相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引流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评价骨折复位情况,两组总体复位满意度均较高,3D组略高于传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在疼痛、运动幅度和步行能力三个方面比较,3D组均略高于传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组和传统组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3D组并发症总发生率4.35%,较传统组13.04%略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杂髋臼骨折术前辅助3D打印技术及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可缩短手术用时,降低失血量,利于患者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3D打印技术结合术前虚拟手术设计在踝关节骨折中的临床应用,判断其疗效。方法 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共治疗77例踝关节骨折,骨折的AO分型:A型15例、B型42例、C型2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踝关节螺旋CT扫描,存储为Dicom格式数据,通过mimics软件进行虚拟骨折复位,同时将数据转换为STL格式,输入打印机制作出和踝关节实体1∶1大小的骨折模型,制定修复方案。统计手术的操作时间和手术中的出血量。出院后,每月复查拍片,观察骨折的愈合状况。根据踝关节功能的评分标准来评价患足功能。结果 77例全部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患者的手术时间(64±15)min、术中出血(80±15)mL,切口一期愈合。所有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3.5个月。无血管、神经损伤、钢板断裂等并发症。根据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评价治疗效果:优45例,良26例,优良率为92.08%。结论 3D打印结合虚拟手术设计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有着损伤小,出血少,操作简单,可以减少手术中的操作时间,使患者能够早期迅速恢复,特别适合粉碎性骨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将52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为2组,每组26例。对照组行传统钢板内固定术,观察组实施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时膝关节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骨折愈合快、膝关节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3D打印辅助腔内治疗复杂主动脉疾病的可行性。方法 纳入中山市中医院血管介入科2019年12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5例复杂主动脉疾病患者。术前行CT血管造影(CTA)后进行主动脉三维重建,在3D打印机打印成1∶1主动脉模型,并辅助手术方案制定及进行手术模拟。结果 1例肾上型腹主动脉穿透性溃疡,1例近肾型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2例累及弓上分支的胸主动脉瘤,1例累及弓上分支的主动脉夹层,所有患者在术前完成主动脉病变段3D模型打印,根据结果辅助制定手术方案,手术技术成功率为100%,无内漏、支架移位或闭塞、内脏动脉丢失等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3D打印辅助腔内治疗能使复杂主动脉疾病腔内治疗直观化、精准化,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经皮钢板内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联合关节镜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0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试验组采用MIPPO联合关节镜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骨痂出现时间及骨折愈合率。术后随访9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骨痂出现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骨折愈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P0.05)。试验组6.67%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结论 MIPPO联合关节镜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5-07诊治的60例肱骨近端骨折,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30例(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30例(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以及术后1年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4.2(12~16)个月。观察组术后1年时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技术辅助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使得骨折复位更加可靠,内固定置入更加精确,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手术对患者的损伤,更有利于患者术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上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将其DICOM数据输入计算机中,采用Mimics软件数据处理,应用3D打印技术打印骨折三维模型。按胫骨平台三柱分型重新进行分型,在3D打印模型上确定手术入路及手术体位,并进行骨折的准确复位及钢板放置的选择等模拟手术。结果重建的胫骨平台骨折三维模型能准确反映出骨折移位的方向和程度,可准确的进行骨折的三柱分型,可初步实现胫骨平台骨折的术前手术设计。结论 3D打印技术应用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临床可行性良好,可作为术前准备的常规项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11—2019-09间潢川县人民医院骨科行内固定术的7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式分为传统切开复位组(对照组)和关节镜辅助经皮钢板组(观察组),各35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手术时间、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等治疗及随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双钢板个性化手术治疗AO-C型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15-12诊治的60例AO-C型肱骨远端骨折,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双钢板个性化手术治疗3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内固定手术治疗30例(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末次随访时的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5(12.0~14.5)个月。观察组手术时间为(98.1±7.7)min,对照组为(143.0±13.0)min;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40.7±21.3)ml,对照组为(394.3±43.9)ml;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标准评定疗效:观察组优22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3.3%;对照组优16例,良6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73.3%。观察组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双钢板内固定治疗AO-C型肱骨远端骨折效果满意,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观察3D打印体外导板辅助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20年8月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的4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3例,女34例;年龄21~69岁。均为单节段损伤,T12 11例,L1 26例,L2 7例,L3 2例,L4 1例。22例术前制作3D打印个体化体外导板,模拟置钉,术中辅助置钉(导板组);25例采用X线透视辅助下徒手置钉(徒手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置钉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采用Neo分级标准评价两组手术置钉等级,计算置钉准确率;在术前、术后X线片上测量骨折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计算椎体矢状面指数,评价骨折复位及矫正情况;术前和术后1d、7d及1年时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s Association,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定。结果:导板组手术时间、置钉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3.57±12.18min、23.69±3.63min、15.26±4.15次、48.82±13.72ml;徒手组分别为85.56±16.27min、41.36±8.12min、26.93±6.93次和74.35±18.64ml;导板组均少于徒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板组0级置钉119枚,1级置钉3枚,置钉准确率为97.54%;徒手组0级置钉128枚,1级置钉10枚,2级置钉1枚,置钉准确率为92.09%,导板组置钉准确率高于徒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矢状面指数和Cobb角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两组同时间点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JOA评分和ODI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同时间点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伤椎均达到骨性愈合,均未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3D打印体外导板辅助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可取得良好效果,与徒手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相比能够显著性提高置钉准确率,并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辐射暴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对复杂主动脉夹层(Stanford B型)腔内治疗的术前评估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获取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CT数据,3D打印主动脉夹层关注部分;3D打印模型术前评估。结果 3D打印模型不仅能够准确辅助选择主动脉支架,而且能够评估支架不同位置导致的主动脉弓形变情况,从而辅助手术方案选择。结论 3D打印技术辅助复杂解剖条件的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方案选择是可行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3D打印骨折模型在复杂骨折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13-02—2015-03诊治的17例复杂骨折,分别对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螺旋CT断层扫描,用Mimics 17.0软件重建三维模型,3D打印机打印出1∶1的3D骨折模型。根据骨折模型进行术前规划,术中辅助,术后根据骨折类型和固定牢固程度指导功能锻炼,随访获得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7例全部获得随访6~24个月,平均13个月,按照模型设计的手术方案,16例达到解剖复位,10例达到功能复位。骨折全部愈合,术后功能恢复:优14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92.3%。结论 3D打印技术制作的骨折模型,能直观了解骨折部位的实际情况,在术前设计手术方案及预测手术效果,术中辅助复位和内固定物放置,进行个性化、精确化和微创化手术治疗,对改善治疗效果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临床治疗复杂Pilon骨折中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对临床上复杂的19例Pilon骨折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将其医学数字成像与通讯(digital l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DICOM)数据输入计算机中,采用Mimic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应用3D打印技术打印骨折三维模型。在3D打印模型上确定手术入路并进行骨折准确复位及钢板放置的选择等模拟手术。术后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足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定疗效。结果 1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54个月,平均21.2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6~9个月,平均7.2个月。无一例内固定失败的发生。末次随访时采用AOFAS踝与足评分及疼痛VAS评分,优16例,良3例,优良率100%。重建的三维模型能准确的反映出骨折移位的方向和程度,可准确的进行骨折的判断,初步实现Pilon骨折的术前手术设计。结论 3D打印技术应用于复杂Pilon骨折的治疗,临床可行性良好,可提高基层医师的诊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