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微血管内皮细胞在形态、表型和功能等方面都不同于大血管内皮细胞,因此,采用微血管内皮细胞,而不是脐静脉内皮细胞来研究发生于组织器官水平的病变已经成为一种共识。然而,由于细胞分离培养技术的限制,微血管内皮的研究在我国还是一个薄弱的研究领域。近年来随着微血管内皮细胞分离、纯化、培养技术的提高,各种不同组织器官的微血管内皮细胞相继培养成功。利用体外培养的微血管内皮细胞作为细胞模型来研究各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已经成为医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本文回顾了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就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鉴定及不同组织器官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特性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人脑星形细胞肿瘤微血管组织芯片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制作含有不同微血管形态的人脑星形细胞肿瘤组织芯片,并探讨其在血管生成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0例人脑胶质瘤组织标本中选择含有不同类型微血管形态组织36例作为供体组织,经打孔、取样、点样等步骤,制作AstMV组织芯片,并进行CD34、FⅧ-RAg和CD105免疫组化标记,观察微血管形态特点和血管生成活性.结果成功制作出了含有不同微血管形态的组织微阵列(组织芯片)AstMV系列,自行制作了取样及点样定位器具.CD34、FⅧ-RAg及CD105均在微血管内皮细胞膜或(和)细胞质表达,不同的内皮细胞标记物所显示的微血管数有所不同,Ⅱ、Ⅲ、Ⅳ级星形细胞肿瘤中CD34、FⅧ-RAg标记的微血管数明显多于CD105标记的微血管数,亦明显多于相应Ⅰ级星形细胞肿瘤标记的微血管数.结论构建不同微血管形态的肿瘤组织芯片在血管生成研究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研究为进一步构建数字化肿瘤微血管以及研究星形细胞肿瘤微血管与血管生成因子间的数学模型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SSTF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微血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黄芩茎叶总黄酮(SSTF)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微血管构筑的影响.方法:SSTF预处理实验大鼠,制备缺血再灌注模型,光镜观察海马微血管形态及数量的变化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缺血再灌注组(IR组)大鼠海马微血管缺失,部分微血管闭塞.SSTF预处理组大鼠海马微血管数量较IR组大鼠增多(P<0.01),闭塞血管数量减少,微血管密度(MVD)、微血管面积密度(MVA)明显高于IR组(P<0.01).结论:SSTFt预处理可能通过防止微血管因缺血闭塞,增强再灌注后微血管再通能力来保护海马组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糖化蛋白与血脂、血糖及肾功能各项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在糖尿病微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12月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3 0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是否合并微血管疾病分为微血管疾病组1 620例以及无微血管疾病组1 380例。分别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各项生化指标水平,并对各项因素与糖尿病微血管疾病的关系予以logisitic回归分析。结果微血管疾病组患者年龄、病程相比无微血管疾病组高(P<0.05)。微血管疾病组糖化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尿酸、肌酐以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相比无微血管疾病组高(P<0.05)。经logisitic回归分析可得: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化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尿酸、肌酐以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是糖尿病微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工作中可通过联合检测糖化蛋白与血脂、血糖及肾功能各项生化指标水平,从而有利于早期预测糖尿病微血管疾病的发生,进一步为临床糖尿病微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血尿酸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血尿酸与胰岛素抵抗及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观测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及无微血管病变组血糖、餐后 2 h血糖、甘油三脂、胆固醇、血尿酸、空腹胰岛素 ,计算其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 :糖尿病并发微血管病变组 2 h PBG、Trig、UA、FINS较无微血管病变组明显增高 ,ISI明显降低。 UA与 Trig、FINS、2 4 h尿白蛋白定量呈正相关 ,与 ISI呈负相关。结论 :高尿酸血症作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特点之一 ,参与了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血液流变学变化和胰岛素抵抗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检测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有微血管并发症52例,无微血管并发症50例,以及5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并进行了比较。结果糖尿病两组血粘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糖尿病有微血管病变组血粘度显著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低于无微血管病变组,P〈0.0l。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与糖尿病病程、血糖、血粘度呈显著正相关,与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存在严重的持续性高血粘、高血糖。糖尿病病程的延长,严重的胰岛素抵抗为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辅助的人脑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微血管构筑三维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测恶性胶质瘤微血管三维构筑的形态学特征.方法采用人脑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组织连续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微血管内皮细胞,利用计算机辅助的图片处理和三维重建技术进行微血管构筑的三维重建.结果成功构建了星形胶质细胞瘤部分微血管的三维结构.胶质瘤微血管与正常脑微血管迥然不同,其分布、分枝和走行怪异,在三维构筑上有其自身的特点,不完全遵从由大到小的分级规律,而且某段可向外呈盲管状膨出,部分血管为两端均不通的盲管. 结论恶性星形细胞肿瘤的微血管不仅丰富,而且具有形态结构的多样性和异质性.这一特点对于认识恶性肿瘤血管生成三维结构特性、构建数字化肿瘤微血管模型及其在抗血管生成治疗上可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沙鼠海马组织微血管、神经元及学习记忆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补阳还五汤预处理脑缺血再灌注长爪沙鼠,通过激光多普勒监测、单宁酸-氯化铁媒染以及电镜等方法观察微血管变化。结果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沙鼠的参照记忆(TCFP、TCTP、TRCS)和工作记忆(IE)能力均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沙鼠的参照记忆和工作记忆能力均有较大的改善(P<0.05)。补阳还五汤预处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沙鼠海马微血管抗损伤能力增强,微血管密度及微血管面积比增加,通过减少微血管闭塞,增强微血管再通能力,增加脑组织血流量,抑制神经元损伤。结论补阳还五汤预处理可预防性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微血管、神经元及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颅脑火器伤早期猫脑微血管三维构型和超微结构变化。方法 应用脑微血管铸型扫描电镜观察伤后脑微血管三维结构的变化,同时行脑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微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细胞结构的变化。结果 颅脑火器伤后,脑微血管发生紊乱,既有血管痉挛又有血管扩张,出血和缺血并存,微血管括约肌出现病理性强力收缩,部分微血管破裂,血管内皮细胞微绒毛、空泡增多,紧密连接增宽,基底膜断裂,血管周围水肿及周围神经细胞损伤。结论 颅脑火器伤早期脑微血管结构出现损害,引起了脑微循环功能紊乱,导致脑的继发性损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并定量分析大鼠海马微血管构筑的衰老变化.方法:采用单宁酸-氯化铁媒染微血管的方法分别观察青龄大鼠和老龄大鼠海马的微血管构筑,并采用MiVnt图像分析系统对海马的微血管密度(MVD)及微血管面积密度(MVA)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老龄大鼠海马的微血管分布杂乱、扭曲缠结;老龄大鼠海马的MVD值和MVA值均明显低于青龄大鼠(P<0.01).结论:老龄大鼠海马的微血管明显减少,这是老年血管性痴呆发生机制的主要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多功能保健垫中药提取物对小鼠微循环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表明,多功能保健垫中药总提取物对局部滴注肾上腺素导致的小鼠肠系膜微循环障碍具有显著的对抗作用。表现为延缓微血管内血流停止或变慢的时间、血流恢复正常时间提前、阻止肾上腺素引起微血管管径收缩的强度、延缓其引起微血管收缩的最明显时间、提前了微血管管径恢复正常的时间。上述各项测定指标,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2.
对42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皮疹血管和13例患者的肝脾肺肾微血管做了免疫病理观察。HE染色表明上述微血管内皮细胞肿胀、退变、坏死,基底膜破坏,管腔狭窄或闭塞,微静脉比微动脉重。42例皮疹中26例(92.3%)兔抗人C_3-HRP-SPA染色示皮疹血管内皮细胞和基底膜呈阳性,对照组阴性。肺肾血管抗IgG、IgM,IgA荧光抗体染色阳性,说明微血管病变与免疫复合物沉积有关。39例患者循环免疫复合物升高。上述结果表明其病理变化属于Ⅲ型变态反应。  相似文献   

13.
静脉血营养的静脉皮瓣微血管密度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静脉血营养的静脉皮瓣微血管密度的形态变化过程 .[方法 ]采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墨汁灌注透明等方法 ,观察皮瓣微血管密度不同时期的形态变化 .[结果 ]术后第 3日开始 ,A组和B组微血管密度均呈现增加趋势 .于术后第 3,5 ,7,14日 ,A组和B组微血管密度低于同时期的C组 ,A组与C组间、B组与C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结论 ]术后第 2 8日 ,A组、B组及C组微血管密度接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525例常规胃镜检查发现有胃黏膜病变的病人纳入该研究。采用FICE对病变进行胃小凹及黏膜微血管形态观察,并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相比较,分析胃小凹及黏膜微血管与病理组织学关系,明确早期胃癌FICE下胃小凹及微血管形态特点。结果胃癌组胃小凹呈E型、F型,且E、F型胃小凹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Ⅲ型、Ⅳ型血管改变,早期胃癌组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Ⅲ型血管改变,黏膜层癌与黏膜下层癌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Ⅳ型血管改变黏膜层癌与黏膜下层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胃小凹呈E、F型,特别是F型改变及Ⅲ、Ⅳ型胃黏膜微血管改变是早期胃癌FICE下特征性改变。应用FICE对胃黏膜病变处胃小凹及微血管观察,利于指导靶向活检,有助于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早期肾微血管病变糖尿病HbAlc与mALB水平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耱、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舍量与早期肾脏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对73例经临床确诊为有早期肾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空腹葡萄糖、糖化血红蛋白、乐微量白蛋白采用OLYMPUS 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及数据分析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与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成正比。结论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糖尿病早期肾脏微血管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糖尿病大鼠早期视网膜毛细血管变化情况。 方法 :将 3 0只Wister大鼠分为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实验组用链脲佐菌素 (Streptozocin ,STZ)诱发糖尿病。并于糖尿病发病后 4、6和 12周观察两组视网膜毛细血管的变化情况 ,同时监测两组大鼠的体重、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结果 :糖尿病大鼠血糖持续高于 19mmol/L以上 (P <0 0 0 1) ,HbA1c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视网膜血管铺片见 :糖尿病 4周 ,视网膜毛细血管无明显异常改变 ;糖尿病 6周 ,开始出现血管壁细胞数目减少 ;糖尿病 12周 ,血管壁细胞数进一步减少 ,并出现毛细血管形态的异常。对照组在各实验时点 ,视网膜毛细血管无异常改变。 结论 :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微血管最早期的改变是毛细血管壁细胞数目的减少 ,然后才发生血管形态学的异常。  相似文献   

17.
对清醒兔和经放血造成兔失血性休克后,注入等量生理盐水使血液稀释后分别进行心和微血管变化的观察实验,结果表明,清醒组与麻醉组心率均减慢,但麻醉组尤甚。MAP麻醉两组血液稀释后回升明显,而清醒组回升较小,微血管口径清醒组眼结膜微血管和麻醉的眼结膜与肠系膜微血管组在失血性休克时及血稀释后改变不大。血流速度清醒与麻醉失血后都减慢,血液稀释后恢复,并呈加快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静脉血营养的静脉皮瓣微血管内径的形态变化过程 .[方法 ]选用家兔 72只 ,将每侧兔耳为 1例 ,共 144例 ,随机分为 3个组 :A组 5 4例 ,切断中央动脉和前后边缘静脉 ,保留中央静脉和耳背神经 ;B组 5 4例 ,切断中央动脉、耳背神经和前后边缘静脉 ,仅保留中央静脉 ;C组 36例 ,保留中央血管和耳背神经 ,切断前后边缘静脉 ,作对照组 .采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墨汁灌注透明等方法 ,观察皮瓣微血管内径在不同时期的形态变化 .[结果 ]术后A ,B两个组微血管内径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粗 ,于术后第 3,5 ,7,14d ,A组与C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B组与C组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结论 ]静脉血营养的静脉皮瓣微血管内径需要 2 8d才能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 .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大黄苷元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stromal cells,BMSCs)移植术后脑组织病理改变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方法:体外全骨髓细胞贴壁筛选培养法扩增BMSCs;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19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黄苷元组、BMSCs移植组(简称移植组)和BMSCs移植联合大黄苷元组(简称联合组)。再灌注后24 h将BMSCs由同侧颈内动脉移植入移植组和联合组大鼠脑内;大黄苷元组和联合组予大黄苷元灌胃用药。移植后7、14和28 d,模型各组取脑组织用于检测。光镜下观察脑组织微血管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BMSCs免疫球蛋白抗体G(immunoglobulin G,IgG)、Ⅳ型胶原(type Ⅳ collagen,col Ⅳ)、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 MP-1)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微血管残缺、破损明显,脑组织中IgG和MMP-9表达增强,ColⅣ和TI MP-1表达减弱。与模型组比较,大黄苷元组、移植组和联合组大鼠微血管结构改善明显;大黄苷元组和联合组各时间点大鼠脑组织中IgG表达和MMP-9活性减弱,ColⅣ和TI MP-1表达增强。联合组大鼠于移植7d时的微血管结构较移植组完整,其各时间点大鼠脑组织中ColⅣ表达较移植组增强,14 d时大鼠脑组织中MMP-9活性较大黄苷元组降低,TI MP-1表达增强,28 d时TI MP-1表达较移植组增强。结论:大黄苷元可使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微血管基底膜ColⅣ降解减少,通透性降低,并与BMSCs有协同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TI MP-1表达以调节MMP-9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以麝香、冰片为代表的芳香开窍中药对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内皮细胞型(eNOS)、一氧化氮合酶诱导型(iNOS)表达量的影响。[方法]Pulsinelli的4VO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脑微血管eNOS、iNOS及神经元iNOS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芳香开窍中药和尼莫通能减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中NO的含量,并接近于正常,与模型组比较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P>0.05。对NOS的两个亚型iNOS和eNOS分析提示芳香开窍药能提高脑微血管eNOS的表达,降低神经元及脑微血管iNOS表达(与模型组比P<0.01)。[结论]芳香开窍药有促进内皮细胞产生合成NO,同时也能降低神经元及微血管iNOS表达,从而减少总NO的生成量,降低缺血引起的NO毒性作用,对脑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