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单开门式椎管扩大术治疗严重颈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作采用后路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15例。随访0.5~3.5年,优8例,良5例,进步2例,无术后症状加重病例,优良率87%,有效率100%。随访1年以上13例,优良共12例,保持了术后早期效果。对该手术的优点、适应证、操作要点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3.
作者采用后路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15例。随访0.5~3.5年,优8例,良5例,进步2例。无术后症状加重病例,优良率87%,有效率100%。随访1年以上13例,优良共12例,保持了术后早期效果。对该手术的优点、适应证、操作要点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4.
“单开门”椎管扩大术治疗颈椎椎管狭窄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50,自引:2,他引:50  
  相似文献   

5.
交叉椎板切除扩大减压治疗颈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一种颈椎管成形同时扩大神经根管的术式。方法:78例颈椎管狭窄症患,按施术方式不同分成两组,双开门成形并神经根管扩大术42例为A组,施术方法为:用微气钻在关节突内1/3处向前外斜挖骨槽,折断椎弓双开门成形后,神经根管后壁后移,从而扩大神经根管,单纯椎板双开门成形术36例为B组,对比观察两组疗效。结果:78例获18个月-4年10个月,平均2年4个月的随访,优良率分别为:A组88.1%,B组63.9%,B组63.9%,统计学处理:0.05>P>0.01,差异有显性。结论:双开门椎管成形并神经根管扩大术式,减压有效,克服了单纯椎板成形术后脊髓,神经根后移,根管后壁对神经根造成的压迫或刺激。  相似文献   

7.
《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5,2(24):2219-2219
对于广泛性颈椎管狭窄的患者。颈椎后路手术治疗具有安全、暴露广泛、直接切除肥厚皱缩的黄韧带,及使椎间孔获得广泛减压等优点。1982年日本东京大学的黑川首先发表应用棘突纵割方法进行椎管扩大成型术,经多年术后随访,显示了满意手术效果。然而黑川式手术需要在劈开的棘间植入的自体骨,多来源于髂骨,取骨量较大,有一定的限制。上世纪90年代以来。弘前大学首先用生物陶瓷做棘突间隔物,取得了与植入髂骨相似的临床结果。  相似文献   

8.
颈椎管狭窄症是一种直接或间接原因导致颈椎管狭窄、压迫脊髓,导致脊髓损伤;压迫营养脊髓的血管,导致脊髓血液循环障碍的一种疾病。自2000~2002年共收治15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应用潜行式椎板内板切除扩大颈椎管术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腰神经根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神经根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手术方法。方法 对83例腰神经根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病例进行椎间盘切除并神经根管扩大术。结果 经1-6年的随访观察,优良率为92.9%。结论根据类型选择手术方法,减压必须彻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颈椎后路扩大成形术、前路减压术、前后路联合入路手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36例患者分3组随访,分别为单纯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12例);单纯前路减压内固定术(14例);颈椎前后路手术(10例)。比较三种不同术式方法治疗的疗效差异。结果 3组获得随访平均19.8个月,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对于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采用颈椎前后路减压手术的效果优于单纯后路手术减压,术后脊髓减压更充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颈椎单开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微型钢板应用于42例患者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25例为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5例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12例为长节段后纵韧带骨化。对患者术前及术后2周的JOA评分及椎管矢状径进行评价。结果 JOA评分:术前为7.3分±2.8分,术后2周为13.4分±3.4分,平均提高6.1分±2.3分,缓解率为62%±25%。椎管矢状径:术前为9.5 mm±1.8 mm,术后为19.8 mm±2.6 mm。术后JOA评分、椎管矢状径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后1个月X线片均显示手术节段未发生关门现象,稳定性良好。结论微型钢板在颈椎管狭窄后路手术中可防止再关门、减少轴性疼痛、防止铰链侧椎板断裂后断端插入椎管的危险,患者能早期下地活动,近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65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患者手术治疗回顾分析,评价前后路手术的价值。方法:65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患者中,40例施行前路减压融合钢板固定术,植骨方式有自体髂骨植入、同种异体骨支架和颈椎Cage等;25例施行后路单开门减压椎板成形,分别于术后1周、3个月及1年进行随访,采用JOA分评分标准(17分法)评价其手术效果。结果:40例前路手术均没有出现钢板螺钉脱落、植骨块移位、食道损伤、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8例出现取骨并发症;25例后路单开门减压椎板成形术没有出现硬膜外血肿、门轴滑向椎管等并发症,6例术后3个月出现第5颈神经麻痹症状。40例前路手术患者症状均于术后第1周得到缓解,术后1周、3个月、1年其症状缓解率均优于后路手术。结论: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患者施行前路手术,能直接去除压迫物,起直接减压的作用,手术效果优于后路间接减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3种固定方式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44例手术患者按固定方式分为三组:A组微型钢板固定11例,B组带线锚钉固定15例,C组普通螺钉固定18例,记录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费用、JOA评分、颈椎管横截面积、颈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颈椎曲率指数(cervical curvature index, CCI)及手术并发症情况。并评价术后3年时神经功能改善率。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治疗费用均显著多于B、C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B、C组(P<0.001);B组的治疗费用显著多于C组(P<0.001)。术后3年,A组JOA评分、颈椎管横截面积均显著大于B、C组(P<0.05),B组和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年,A组颈椎ROM和CCI均显著大于B、C组(P<0.001),B组和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方面,A组术后发热1例,B组术后脑脊液漏2例,C组术中硬脊膜撕裂1例,术后C5神经根麻痹1例。结论...  相似文献   

14.
线锯法双开门手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线锯法双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型术的远期疗效,探讨克服传统双开门手术弊端的方法.方法 对68例颈椎管狭窄症行线锯法双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型术,其中55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5~8.5年,平均4.3年.结果 采用JOA评分,平均改善率为80.5%,无一例出现再关门,植骨块均骨性愈合.结论 本术式具有脊髓减压彻底,手术操作简便,术时短等优点,可以避免传统双开门的弊端.  相似文献   

15.
前后入路一次性手术治疗严重颈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讨论前后入路一次性手术治疗严重颈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法和意义。方法:采用后路双开门椎管盛开有和前路长梯形减压植骨的联合术式,介绍了该手术的优点和提高手术安全性的几点体会。结果:25例中23例皮肤感觉改善和四肢肌力提高,未出现植骨块滑脱或骨不连等合并症具有减压彻底和术后恢复快的特点。结论:本术式是治疗严重颈椎管狭窄症的一种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寻找一种颈椎后路“双开门”术治疗椎管狭窄症新的理想方法。方法 采用线锯法,保留棘突,一次将开门之黄韧带、椎板及棘从中央锯开“双开门”加中央植骨术,自1997年12月-1999年12月治疗颈椎管狭窄12例。结果 12例均得到随访,平均改善率83.8%,无手术并发症及脊髓损伤症状加重,植骨块均已骨性愈合。结论 本方法具有脊髓减压彻底,手术操作简便,术时短等优点,对颈椎管狭窄症需后路手术的病人,是一种可供选择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并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并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椎管减压术和后凸畸形矫正术的联合术式,共治疗16例。结果:平均随访8.6年。后凸外观显著改善,11例无疼痛,运动、感觉近正常,3例运动、感觉及括约肌功能有明显改进;术后无改善和症状加重各1例。结论:强直性脊柱炎后凸并椎管狭窄症的椎管减压和截骨矫正手术可同期完成。  相似文献   

18.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氟骨性颈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氟骨性颈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依据影像及临床表现确诊氟骨性颈椎管狭窄症患者7例,合并后纵韧带骨化按X线分型:3例为连续型,2例为节段型,2例为混合型,全部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常规C3~C7减压。棘突打孔10号线固定在门轴侧侧块关节囊上。术前和术后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17分法)评估I临床疗效。结果:2例出现脑脊液漏,均经漏口缝合、取头低脚高位、局部加压等处理痊愈。无硬膜外血肿脊髓损伤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3例术后2个月内发生C5神经根麻痹,经保守治疗痊愈。随访1.5~3年,平均18.5个月,JOA评分改善率为46.2%~87.5%(优2例,良4例,可1例),无一例复发。结论: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可通过扩大椎管矢状径达到减压目的。不易损伤神经,是治疗氟骨性颈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棘突纵割式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对12例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采用特制线锯纵割棘突,以自体髂骨作棘突间隔物,行椎管扩大成形术。采用JOA评分、测量扁平率、CT及MRI复查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经10~28个月随防,术后JOA评分及扁平率均有明显改善(P<0·05),脊髓压迫解除,植骨全部融合,无脊髓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棘突纵割式颈椎管扩大成形术减压充分,疗效确切,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孙宜保  李毅力  杨勇 《中国骨伤》2020,33(2):181-183
目的:探讨颈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联合C2穹隆式减压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行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联合C2穹隆式减压治疗的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7例,女11例,年龄3974(61.0±6.7)岁。根据JOA评分、轴性症状、颈椎活动度、颈脊髓压迫程度等方面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10.2个月。术后末次随访JOA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手术前后患者颈椎活动度分别为(41.8±15.3)°,(36.3±18.2)°,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C2-C3椎管水平最狭窄部位矢状径手术前后分别为(8.38±1.16) mm和(16.20±1.82) mm,术后颈椎管矢状径明显扩大(P<0.05)。4例术后出现轴性症状,发生率14.29%(4/24)。结论:颈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联合C2穹隆式减压可以直接扩大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