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结肠癌是目前较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其检查手段目前仍以结肠低张力气钡双重造影及内镜为首选。由于CT在我国的普及,其作用逐渐得到肯定。本文旨在采用CT检查手段,并结合手术及术后的病理进行对照分析,深入研究30例结肠的多种表现,体现CT在指导普通外科诊断结肠癌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结肠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其检查手段目前仍以结肠造影及纤维结肠镜(FC)为主。但一些病人因种种原因不能作上述检查。CT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既能对结肠Ca进行诊断,还能观察肠外侵犯和转移的情况。我院近年来运用西门子六排螺旋CT,对多例结肠癌患者进行了螺旋CT扫描,并与结肠双重造影、FC及手术病理所见对比,旨在探讨螺旋CT对结肠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结肠癌诊断目前常用气钡双对比、结肠镜、内镜超声检查。随着CT的广泛应用,MSCT在结肠病变检查中具有独到之处。本院2005年2月至2008年2月,经病理检查证实结肠癌50例,结肠注水后行MSCT检查,对癌肿的诊断与临床分期作出相应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李斐 《临床医学》2022,(3):95-96
目的 探讨CT检查在结肠癌及结肠淋巴瘤鉴别诊断中差异性表现,以提高二者间鉴别诊断准确性.方法 收集2018年5月至2021年4月于孟州市中医院接受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结肠癌患者与16例结肠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分别纳入结肠癌组与结肠淋巴瘤组.所有患者于手术前均行平扫CT、增强CT扫描.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  相似文献   

5.
与传统的结肠癌诊断方法相比,新用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对较高。通过筛检结肠癌的高危人群、粪便隐血、基因检测、CT结肠成像检查等可为发现早期结肠癌提供重要线索,定期结肠镜检查有助于发现早期结肠癌。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4):892-893
选择螺旋CT检查诊断为结肠癌患者34例,分析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与结肠镜或手术病理确诊结果比较。结果 34例患者影像学检查均诊断为结肠癌,且均经结肠镜或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CT对结肠癌的诊断准确率为100%;34例结肠癌患者包括15例升结肠,10例降结肠,5例横结肠,4例乙状结肠;结肠癌CT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肠壁增厚、癌性溃疡、肠腔肿块及狭窄、肠梗阻以及肠套叠等。不同类型结肠癌的CT表现不同。螺旋CT检查可以对结肠癌做出准确诊断,且无创安全,可以作为结肠癌术前常规检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结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结肠癌的诊断包括肠镜、钡剂双对比灌肠检查、超声检查、CT、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随着CT检查广泛应用,CT在肠病变检查中显现出其独特的优势。本文收集33例结肠癌CT和X线检查。谈谈诊断体会。  相似文献   

8.
结肠癌是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及准确分期对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术后康复极为重要。目前,肠镜及活检是术前诊断结肠癌的首选方法,其他检查方法还包括钡灌肠造影及结肠CT等。近年来经腹肠道超声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结肠癌的术前诊断,可清晰显示肠壁结构,准确定位,与其他影像学方法联合应用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本文就经腹超声在结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钡灌肠和CT检查在结肠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经手术及(或)纤维结肠镜病理检查证实的结肠癌的影像学资料。结果钡灌肠造影检出结肠癌43例44个病灶,显示病变处结肠肠壁浸润、黏膜中断、溃疡、管壁僵硬、杯口状充盈缺损等。43例CT检查均可显示不同程度结肠肠壁增厚、局部软组织肿块12例,病变侵及周围组织6例,增强扫描显示病灶强化;周围淋巴结肿大5例,远处脏器转移3例。结论钡灌肠造影是发现结肠癌的重要手段;CT检查对结肠癌的诊断、术前分期、制定治疗方案和预后可提供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结肠双对比造影及CT检查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影像检查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2006年至2010年经我院放射科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及CT扫描检查患者。结果:双重造影293例。查出结肠癌21例,其中,CT扫描8例。均已病理证实。结论:结肠双对比造影结合CT检查是诊断结肠癌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排螺旋CT成像技术在结肠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原阳县人民医院2014年9月~2016年10月收治的59例结肠癌患者,均行腹部B型超声及双排螺旋CT成像技术检查,观察比较两种不同检查方法对结肠癌、癌肿阳性及淋巴结转移检出率,并比较其对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及乙状结肠不同部位结肠癌检出情况。结果:双排螺旋CT成像技术对结肠癌检出率为88.14%、淋巴结转移检出率为81.36%,均高于腹部B型超声检出率59.32%、54.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排螺旋CT成像技术对降结肠、升结肠、乙状结肠及横结肠检出率均高于腹部B型超声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排螺旋CT成像技术在结肠癌中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治疾病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的广泛应用,为临床提供了一种评估结肠癌的重要检查手段。作者用多层螺旋CT对42例结肠癌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并与术后病理对照,评估多层螺旋CT在结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结肠镜、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及螺旋CT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肠镜、结肠气钡双重造影、螺旋CT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将33例结肠镜直视下活检、19例结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43例螺旋CT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进行对照。结果:诊断符合率内窥镜为90.9%,结肠气钡双重造影为84.2%,螺旋CT扫描癌肿检出率为44.2%,淋巴转移符合率28.2%,肝脏转移诊断符合率87.5%,原发灶侵犯周围器官组织诊断符合率66.7%。结论:结肠镜检查是诊断及预防结肠癌最有效的方法,对不能完成结肠镜检查的病人,可行结肠气钡双重造影进行诊断;螺旋CT检查能发现和显示病变,确定病变的侵犯范围及转移情况,是临床确定治疗方式及判定预后的主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结肠绒毛状腺瘤影像诊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通过重点分析98例结肠绒毛状腺瘤的X线表现,并包括其中4例B超检查,6例CT检查和7例MRI检查的结果。观察其影像学表现,对照其诊断符合率。结果;结肠绒毛状腺瘤,特别是地毯型及菜花型在X线钡灌肠造影中有较特异的表现,X线检查对本组的诊断符合率较高,B超、CT、MRI对本病的特异性较低。结论:X线钡灌肠造影检查是诊断结肠绒毛状腺瘤重要而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结肠低张灌注法提高结肠癌CT成像质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结肠低张灌注法对提高CT成像的临床价值,为选择合理的护理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对行结肠CT检查的病人,研究组(18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于CT扫描前行结肠灌注微温生理盐水低张灌肠,并与常规护理法相比较。[结果]研究组CT扫描图像清晰,病灶的显示率100%,分期的准确性88%,明显高于常规法。[结论]结肠低张灌注法为结肠癌的CT诊断提供了良好的影像学基础,为结肠癌的治疗前CT分期提供了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6.
超声对结肠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结肠肿瘤的超声诊断。方法本文总结了经超声诊断的28例结肠肿瘤的声像图特征,并结合手术及病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8例结肠肿瘤超声检查正确诊断24例,漏诊2例,误诊2例。结论超声诊断结肠肿瘤肿块显示率高,达92.86%。能明确显示肿块位置、大小、数目、内部结构、有无肠梗阻、浸润及其他脏器转移,且价格低廉、简便易行、可重复检查、无痛苦,尤其对外生性结肠肿瘤及壁内肿块有独到之处,不同程度优于钡灌肠、内镜及CT检查,应作为结肠肿瘤主要诊断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螺旋CT对直、结肠癌诊断和分期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螺旋CT在直、结肠癌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对35例经手术证实的直、结肠癌患者,回顾分析其CT表现,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螺旋CT诊断与分期的准确性。结果:CT显示肠壁增厚35例、肠腔内肿块21例、肠腔狭窄和形态不规则23例、浆膜面模糊17例、淋巴结转移15例。CT对直肠、结肠癌总的分期准确性达86%。结论:螺旋CT检查对中晚期直、结肠癌诊断和分期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8.
结肠CT仿真内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肠仿真内镜检查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新的影像学技术。1994年,Vining等首先报道了CT仿真内镜(CT Virtual Endoscopy,CTVE)检查的临床应用。该技术是应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与现代医学影像结合后产生的一种新的无创伤检查手段。目前,国内外对于结肠CT仿真内镜的研究较多,技术相对较成熟并日益普及。  相似文献   

19.
结肠癌是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及准确分期对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术后康复极为重要。目前,肠镜及活检是术前诊断结肠癌的首选方法,其他检查方法还包括钡灌肠造影及结肠CT等。近年来经腹肠道超声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结肠癌的术前诊断,可清晰显示肠壁结构,准确定位,与其他影像学方法联合应用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本文就经腹超声在结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右半结肠癌伴发急性阑尾炎1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右半结肠癌伴发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特点,以减少右半结肠癌的漏诊。方法:回顾分析2000-2004年,本院12例右半结肠癌伴发急性阑尾炎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初步诊断均为急性阑尾炎。5例术中发现右半结肠肿瘤;3例切除阑尾后症状未缓解,纤维结肠镜发现肿瘤;4例在内科治疗过程中,常规行B超检查发现结肠肿块。结论:术前B超检查和对可疑者阑尾炎术中探查右半结肠可明显降低漏诊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