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细胞形态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体视学定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本文采用MPIAS-500多媒体病理图文分析系统对50例乳腺癌及30例乳腺良性病变细胞形态进行了多参数的体视学定量研究。在26项参数中有23项参数乳腺癌与乳腺良性病变差异非常显著(P<001),2项差异显著(P<005),1项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对定量参数进行灵敏度和特异度评估测算,有15项参数特异度达90%以上,其中7项参数达100%;灵敏度9项参数达90%以上。本文研究结果充分揭示了乳腺良恶病变细胞的立体形态学特征,其多参数的定量结果对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二维、彩色多普勒及超声造影技术在胆道下段阻塞性黄疸恶性病变中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应用二维、彩色多普勒及超声造影技术对经病理证实的88例胆道下段阻塞性黄疸恶性病变即胰腺癌、胆管癌、壶腹癌患者观察其胆总管梗阻的程度、胰管增宽情况及肿瘤位置、大小形态、包膜边界、内部结构、血流状况等图像特征。胰腺癌中6例胰头癌患者进行超声造影。结果:88例恶性肿瘤患者中胰腺癌39例,胆管癌18例,壶腹癌31例。声像图特征:胆道下段阻塞性黄疸恶性病变均有肝内外胆管扩张、胆囊正常或增大、胰管扩张。胰腺癌包括胰头癌35例、胰体癌2例及胰尾癌2例,可有大小不等肿瘤,周围血流包绕。超声造影胰腺癌肿瘤本身与周围胰腺组织相比,表现出略低于正常胰腺的增强强度模式,时相呈典型低增强,造影剂充填分布不均,廓清时间早于正常胰腺组织,肿瘤病灶的大小和边界以及与胰腺周围动静脉的关系显示更清晰。胆管癌18例中,截断型2例,肿块型5例,漏斗型11例。壶腹癌31例。误诊8例:胰腺癌4例漏诊,胆管癌2例误诊,壶腹癌2例漏诊,诊断符合率为90.9%(80/88)。全部经病理证实。结论:引起胆道下段阻塞性黄疸之恶性肿瘤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根据其特征可作出诊断,对不典型图像还可采用超声造影技术进行确诊,有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术后疗效的评估。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60例淋巴结恶性病变针吸标本进行分析观察,以探讨淋巴结恶性病变细胞学诊断的客观形态指标、诊断准确性及其诊断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材料与方法本组材料取自本院1986年至1989年的淋巴结针吸穿刺标本60例,针吸淋巴结部位为颈部35例、颌下5例、锁骨上8例、腋下5例、耳后4例及腹股 相似文献
4.
5.
周围型肺癌支气管内超声支气管充气征及其病理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背景与目的支气管内超声图像中,良恶性病变均可见支气管充气征。本研究结合病理切片分析支气管内超声图像中不同病变支气管充气征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2005年6月1日-2008年12月30日期间,经胸部X线、CT检查发现肺部周围型病变,经常规可曲支气管镜(以下简称"支气管镜")检查,明确病变位于段支气管开口以下者92例,采用"径向支气管内超声探头"(radial endobronchial ultrasound probe)进行支气管内超声检查。结果78例病灶良恶性诊断明确者纳入分析,恶性病变无支气管充气征者占46.8%(22/47),25例无支气管充气征的病灶中22例为恶性(占88%),其中小细胞肺癌占66.7%(2/3),非小细胞癌占43.9%(18/41),低分化腺癌占50%(5/10),相应病理切片未见支气管充气相。不规则支气管充气征者占51.1%(24/47)。恶性病变中无支气管充气征和不规则支气管充气征两者共计97.9%(46/47),仅1例恶性病变(中分化腺癌),表现为规则的支气管充气征(1.3%)。恶性病变中不规则支气管充气征以腺癌多见,占55.2%(16/29),病理切片见散在支气管充气相,类似征象亦见于2例中分化鳞癌和1例低分化鳞癌。良性病变见规则同心圆状分布支气管充气征者占80.6%(25/31),无支气管充气征者或见不规则支气管充气征各占3.8%(3/31)。结论支气管内超声图像于低回声病灶中无支气管充气征或出现不规则支气管充气征时,高度提示恶性病变,出现规则同心圆状分布的支气管充气征时,以良性病变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下病灶内支气管动脉形态特征在肺部良恶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94例病灶累及肺段及以上的肺部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肺部良性疾病患者)28例和肺癌组(肺癌患者)66例.由两位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对支气管动脉的特征进行评价,将原始图像进行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和多平面重组,比较对照组与肺癌组患者支气管动脉形态特征的差异.结果 94例患者中,48例患者可见病灶内支气管动脉,其中对照组患者12例,肺癌组患者36例.对照组病灶内支气管动脉情况如下:血管湖患者0例,迂曲患者9例,成团患者1例,中断患者2例;肺癌组病灶内支气管动脉情况如下:血管湖患者10例,成团患者5例,迂曲患者18例,中断患者3例.对照组患者成团和血管湖征象少于肺癌组.结论 MSCT下病灶内支气管动脉形态特征对肺部良恶性疾病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基于边缘形态变换的彩色织物图像分割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民间织物图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为了生成和创新民族民间织物图像,如何自动分割织物基元是一个关键问题.论文以问题为驱动,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形态变换的彩色织物图像分割算法.首先,对彩色图像进行颜色空间的变换,然后根据图像特征提出调整图像大小的前处理标准,再利用Canny算子检测边缘,对检测边缘进行形态变换后处理,最后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支气管腔内放疗结合外照射治疗原发性肺癌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1998年3月~2002年7月,我们应用192Ir-HDR支气管内照射配合外照射治疗支气管肺癌52例,其中小细胞未分化癌4例,鳞癌33例,腺癌15例。内、外照射同时进行,内照射参考剂量距源10mm6~10Gy/次,1次/周,总剂量20~30Gy。外照射采用常规方法,2Gy/次,总剂量56~64Gy。结果在近距离治疗过程中无急性副反应发生。随访中发现5例因支气管狭窄致肺不张,但无肿瘤复发证据,其中2例因合并感染死亡。症状缓解率为80.77%(42/52)。4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年生存率为22.92%(11/48),中位生存期为14月(4~38月)。结论支气管内照射结合外照射可有效地打通因肿瘤阻塞的气道,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减轻症状,提高其生存期质量,在生存期方面,由于总病例数较少且早中晚的病例都有,无法与文献进行统计比较。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乳腺癌与其它良性乳腺病变在分泌粘液性状上是否有诊断意义上的差异,本文运用PAS、AB、HID3种粘液染色方法分别观察了乳腺的纤维腺瘤11例,结构不良11例,大导管乳头状瘤10例,浸润性导管癌12例及粘液癌11例,共55例进行粘液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良性病变3组唾液酸粘液的阳性率明显低于恶性病变2组;AB阳性率P<0.05,有显著性差异,提示乳腺肿瘤分泌唾液酸粘液增多与乳腺癌生长有关,且AB染色可做为乳腺癌诊断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目的:探讨PET/CT显像在肺结节性病灶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7例有肺结节性病灶的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16例,年龄31岁~86岁.应用18F-FDG行全身或局部PET/CT扫描,依据PET图像、CT图像和PET/CT融合图像及标准化摄取值(SUV)进行综合评价.结果:47例肺结节性病灶中,18F-FDG放射性摄取值(SUV)≥2.5的32例,<2.5的15例.PET/CT显像诊断肺癌27例,可疑肺癌8例,良性病变12例.手术及穿刺活检后病理诊断:肺癌31例,肺结核9例,炎性假瘤6例,慢性肉芽肿1例.结论:PET/CT显像在肺结节性病灶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肺肉芽肿性病变的CT影像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对40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肺肉芽肿性病变患者的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灶部位:左肺21例、右肺35例。25例单发、15例多发。病灶直径为1.0~6.0 cm不等。病灶形态:不规则状团块影24例、圆形或类圆形块影8例、结节状影8例。病灶边缘:不清楚26例、清楚14例。CT扫描病灶呈均匀性强化25例,呈不均匀性强化15例。此外4例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5例合并胸腔积液。结论肺肉芽肿性病变的CT影像学特点复杂多样,诊断时需仔细分析图像特点并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cancer prevention》2015,16(13):5477-5482
Background: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for a prethrombotic state in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s. Materials and Methods: Plasma d-dimer (D-D) in patients with malignanttumors was measured. Abnormal rates of D-D and possible risk factors like gender, age, type of tumor, andstaging of tumor were analyzed. Results: Of 1,453 patients, 629 demonstrated plasma D-D abnormality (43.3%).The D-D abnormal rate of male patients (n=851, 43.5%)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forfemale patients (n=602, 43.0%) (p>0.05). D-D abnormal rate increased with age and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among different age groups (p<0.05). Regarding staging of tumor, D-D abnormal rate in patients with phaseⅠwas 2.0%, 6.2% in phase Ⅱ, 47.6% in phase Ⅲ and 83.1% in phase Ⅳ,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between phase Ⅲ and Ⅱ, as well as phase Ⅲ and Ⅳ (p<0.01). Conclusions: A prethrombotic state was closelyrelated to malignancy of tumors. The risk factors for a prethrombotic state include age and tumor stage. 相似文献
19.
回顾分析了单纯手术、手术加放疗及手术化疗放疗再化疗治疗分化差的脑胶质瘤 30例临床资料 ,3组 3年生存率分别为 13% (1/ 8)、2 0 % (2 / 10 )和 5 0 % (6 / 12 ) ,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提示综合治疗是改善分化差的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