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七氟醚用于婴幼儿麻醉诱导效果比较。方法:入选需全身麻醉下实施手术治疗的婴幼儿共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8%七氟醚麻醉诱导,对照组采用6%七氟醚麻醉诱导。观察两组麻醉过程中不同时刻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改变情况,观察两组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插管前即刻的心率低于对照组同时刻心率,观察组插管前即刻的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同时刻平均动脉压,观察组插管后即刻、插管后3 min、插管后5 min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分别和对照组同时刻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61±10秒)低于对照组(94±10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中插管后发生烦躁共2例,出现体动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对照组患儿中插管后发生烦躁共4例,出现体动4例,分泌物增多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高浓度(8%)七氟醚在婴幼儿麻醉中诱导效果好,麻醉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七氟醚用于小儿麻醉诱导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谢广沂  黄焕森 《当代医学》2011,17(22):94-95
目的观察七氟醚在小儿手术麻醉诱导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6月的接受小儿外科手术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七氟醚麻醉诱导,对照组给予传统麻醉方法进行麻醉。观察并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给予麻醉诱导后的心率、呼吸频率、疼痛反射消失时间、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停药至清醒时间。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给予不同的麻醉诱导后均出现心率加快现象。实验组疼痛反射消失时间和睫毛反射消失时间较传统麻醉长,停药至清醒时间较对照组短。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七氟醚在小儿择期外科手术中具有麻醉快,可调节,刺激小,苏醒快,易于接受的特点,值得小儿外科手术的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4.
七氟醚用于小儿麻醉诱导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解春艳  刘长涛 《广东医学》2008,29(7):1246-1246
近几年随着我院小儿手术量的增多,怎样对患儿实施基础麻醉并完成麻醉诱导是每个麻醉医生面临的棘手问题.以前对患儿实施基础麻醉一般采用肌肉注射、口服和滴鼻等,但常因患儿不配合而难以顺利进行,且易对患儿造成一定的伤害.  相似文献   

5.
由于目前术中普遍应用较大剂量的镇痛药和肌松药,因此对麻醉深度的判断存在一定的困难,发生术中知晓的问题日益突出。麻醉的深度可从各个角度予以评价,但各有特点。本文就听觉诱发电位  相似文献   

6.
曹观海 《中外医疗》2014,33(1):113-114
目的探讨比较休克患者分别使用丙泊酚和七氟醚进行麻醉诱导的循环变化。方法将目前在该院治疗的100例合并休克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用七氟醚麻醉诱导;B组:用丙泊酚麻醉诱导。对每组所有患者麻醉诱导前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进行记录,并对比两组间在麻导前后的变化,对七氟醚用于休克患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麻醉诱导后对A组和B组的SBP、DBP、MAP数值进行比较,A组数值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七氟醚对休克患者进行麻醉诱导,其效果要好于单纯使用异丙酚诱导,通过数据可知,七氟醚麻醉诱导能够更好地保证患者安全和维持循环稳定。  相似文献   

7.
七氟醚用于小儿快速麻醉诱导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氯胺酮用于小儿全麻诱导较普遍,但肌肉注射氯胺酮不仅增加了患儿的痛苦,而且由于疼痛的刺激常使患儿哭闹,加重了家长的心理负担。患儿的哭闹可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加,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另外,氯胺酮有导致患儿呼吸骤停的潜在并发症,这些均增加了麻醉管理的难度。七氟醚作为一种新  相似文献   

8.
急诊饱胃手术的全麻处理,一直是困扰麻醉医师的难题,如何有效防治全麻诱导期的反流误吸是麻醉处理的关键.采用七氟醚进行麻醉诱导,18例患者均安全插入气管导管,麻醉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牛政 《甘肃医药》2015,(3):204-206
目的:探讨吸入七氟醚进行麻醉诱导用于小儿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按照前瞻性随机对照实验法,将60例外科手术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单纯氯胺酮静脉麻醉下进行手术,观察组患儿吸入七氟醚麻醉诱导、在氯胺酮静脉麻醉下进行手术,对比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期的生命体征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麻醉诱导期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较对照组患儿更为平稳,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氟醚麻醉诱导用于小儿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中能够达到手术麻醉要求,而且明显降低苏醒躁动发生率,安全有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不同浓度七氟醚在择期手术病人全麻诱导时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两种不同浓度七氟醚对全麻诱导的影响.方法:6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胸腹颈部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5%七氟醚+维库溴胺组及8%七氟醚+维库溴胺组,每组的病人给予相应的七氟醚浓度和5 L/min的氧流量,插管前由面罩实施诱导,患者清醒后对七氟醚诱导的感受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意识消失的时间间隔和睫毛反射消失的时间间隔有统计学差异(P<0.05),每组心率在诱导前和插管后有上升.每组诱导前和插管前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与诱导前和插管前相比,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有统计学差异,两组同一时段相比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对七氟醚诱导满意率也无差别(P>0.05).结论:8%的七氟醚麻醉诱导对于成年人有更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不同浓度的七氟醚在小儿麻醉中效果、不良反应、苏醒质量和安全性的差别.方法 将60例3~12岁实施手术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20例,分别用4%、8%、12%七氟醚进行麻醉诱导,连续检测呼吸循环等相关参数,记录麻醉效果、不良反应、术后苏醒时间及复合氯胺酮用量.结果 B组与A、C组比较诱导平稳(P<0.05),氯胺酮的复合用量明显低于A、C组(P<0.05),术后躁动等不良反应少于A、C组(P<0.05),术后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8%七氟醚用于小儿麻醉诱导时,诱导快、无异味刺激,对循环呼吸影响小,术后并发症如恶心、呕吐、兴奋躁动等发生率低,是应用于小儿麻醉诱导的理想浓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七氟醚对口腔颌面部严重创伤病人麻醉诱导的可行性。方法:颌面部严重创伤患者18例,进入手术室后迅速清理患者口腔和呼吸道的血液、分泌物或异物,对有气道梗阻现象的病人临时放置口咽通气道,维持气道畅通,经面罩吸入6%-8%七氟醚,氧气流量为4-6 L/min,待病人安静入睡、氧饱和度升至99%-100%、下颌松弛后,进行气管导管插管。结果:18例患者均顺利插入气管导管,无呕吐、误吸发生。结论:七氟醚麻醉诱导可较好的保持口腔颌面部严重创伤患者气道通畅,迅速的建立稳定气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七氟醚与异氟醚在小儿腭裂手术全身麻醉维持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112例ASAⅠ或Ⅱ级腭裂整复术患儿随机分为七氟醚吸入组(n=54例)与异氟醚吸入组(n=58例),在全麻插管机械通气下术中两组均维持麻醉气体呼末浓度在1.3 MAC,术毕带管入麻醉恢复室(PACU)。记录患儿入室(T0)、手术结束即刻(T1)、麻醉结束后(T2)、拔管即刻(T3)和出PACU (T4)时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样饱和度(SpO2)的值、滞留PACU的时间和苏醒期不良事件。结果 T1、T2、T3和T4时点两组患者的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和T4时点异氟醚组HR、MAP较七氟醚组低(P<0.05),PACU滞留时间七氟醚组明显低于异氟醚组(P<0.05);与异氟醚组比较,七氟醚组在苏醒过程中躁动发生率低(P<0.05);两组患儿在PACU中低氧血症、呕吐、喉痉挛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唇腭裂修复术中应用七氟醚比异氟醚维持麻醉HR、MAP更稳定,其可减少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缩短PACU的滞留时间。  相似文献   

14.
徐哲锋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1):132-133
目的观察并比较七氟醚和异氟醚吸人麻醉用于全子宫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120例行择期全子宫切除术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和异氟醚各60例,麻醉诱导后分别吸入七氟醚和异氟醚麻醉。观察并记录诱导前(T0)、插管5min后(T1)、切皮(T2)、睁眼时(T3)和拔管前(T4)患者的HR、MAP和SpO2。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七氟醚和异氟醚组T0、T1、T2、T3和T4时刻的HR、MAP和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醚和异氟醚组的睁眼时间分别为(7.2±2.5)min和(12.6±3.2)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拔管时间分别为(8.7±2.8)min和(14.3±3.6)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和异氟醚吸人麻醉用于全子宫切除术麻醉,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均无明显影响,但七氟醚组术后苏醒时间更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不同浓度七氟醚诱导麻醉对老年人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探讨适合老年人的吸入诱导方法.方法 30例择期患者,随机分成3组(n=10):A组为七氟醚8%浓度组,B组为8%~6%~4%浓度递减组,C组为4.5%组,3组以不同浓度诱导.以脑电双频指数(BIS)值降至45以下为标准进行插管并记录插管时间,记录诱导期间血压心率以及心率变异性的变化.结果 3组血压插管前与诱导前比较均降低,插管后与诱导前比较B组上升不明显,3组心率变异性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七氟醚诱导平稳,无明显不良反应,8%~6%~4%七氟醚浓度递减组血流动力学更平稳,适合老年人诱导麻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小儿骨科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58需进行骨科手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麻醉药物的不同,随机分为研究组(n=29例)与对照组(n=29例),研究患者使用七氟醚吸入进行麻醉,对照组的患者则使用传统的方式进行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麻醉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spO_2指标上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研究组在患者术后苏醒时MAP、HR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共计出现1例恶心呕吐、1例精神症状、2例呼吸抑制,2例体温升高,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13.79%,对照组患者共计出现3例恶心呕吐、2例精神症状,3例呼吸抑制,1例体温升高、1例惊厥,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34.48%,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文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小儿骨科手术的麻醉效果显著,副作用小,安全性高,且起效时间快,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高浓度七氟醚吸入用于新生儿麻醉诱导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ASAⅡ~Ⅲ级,新生儿腹部手术60例,随机分为高浓度组和低浓度组.高浓度组诱导开始前吸氧去氮,患儿采用吸入七氟醚8%,待患儿意识消失、疼痛反应消失后,辅助通气将七氟醚,吸入浓度调至5%.低浓度组吸入七氟醚从0.5%开始,每呼吸三次增加1%,逐渐增加至5%.结果 高浓度组与低浓度组相比,睫毛反射、疼痛反映消失时间和诱导到气管插管时间均显著缩短(均p<0.05).高浓度组组患儿无一例发生呛咳、屏气、喉痉挛、分泌物增多等兴奋期反应.低浓度组诱导过程中,出现明显体动19例,误吸2例.结论 高浓度快诱导法用于新生儿麻醉,诱导迅速,麻醉平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诱导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吸入麻醉和静脉麻醉是临床麻醉中常用到的麻醉方法,静脉诱导以其可靠和迅速性成为最常用的一种诱导方法,其缺点是建立静脉通道可能非常痛苦并让小儿产生恐惧。临床上吸入麻醉诱导不如静脉诱导普遍,这是因为过去的吸入麻醉药物刺激性大、起效慢,有时还会出现兴奋现象。氯胺酮肌肉注射用于小儿全身麻醉诱导在全国大部分医院使用较普  相似文献   

19.
高浓度七氟醚吸入用于新生儿麻醉诱导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浓度七氟醚吸入用于新生儿麻醉诱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Ⅱ~Ⅲ级,新生儿腹部手术60例,随机分为高浓度组和低浓度组。高浓度组诱导开始前吸氧去氮,患儿采用吸入七氟醚8%,待患儿意识消失、疼痛反应消失后,辅助通气,将七氟醚吸入浓度调至5%。低浓度组吸入七氟醚从0.5%开始,每呼吸三次增加1%,逐渐增加至5%。结果高浓度组与低浓度组相比,睫毛反射、疼痛反映消失时间和诱导到气管插管时间均显著缩短(均p〈0.05)。高浓度组组患儿无一例发生呛咳、屏气、喉痉挛、分泌物增多等兴奋期反应。低浓度组诱导过程中,出现明显体动19例,误吸2例。结论高浓度快诱导法用于新生儿麻醉,诱导迅速,麻醉平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诱导方法。  相似文献   

20.
王志  于冬梅 《中外医疗》2013,32(8):138-138,140
目的探讨七氟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对该院2007年1月—2012年1月普外科共对130例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术,分别实施七氟醚、异丙酚、雷米芬太尼,对其相关数据进行对比。结果七氟醚组各项数据均低于异丙酚和雷米芬太尼组,其不良反应高于异丙酚组,但却低于雷米芬太尼组(P<0.05)。结论七氟醚具有安全可靠、见效快、不良反应低等特性,不会对HR、BDP、SBP造成过大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