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海峰  张丽  杨子超 《医学综述》2012,18(10):1502-1505
阿司匹林被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防治,阿司匹林抵抗(AR)是指应用阿司匹林治疗剂量仍有血栓事件发生或者血小板功能不能有效被抑制。导致这种现象的确切原因较复杂,包括不适当应用药物的相互作用,剂量不足,环氧化酶1基因的多态性,感染,代谢疾病等。大量循证医学研究证实,实验室诊断AR的患者,其脑血管事件风险,致死和非致死的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明显高于阿司匹林敏感者。对应用阿司匹林患者定期检测血小板功能,规范、联合、个体化用药可减低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减少血栓性事件,使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银杏叶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影响。方法将15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筛出阿司匹林抵抗(AR)和阿司匹林半抵抗(ASR)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均服用阿司匹林100mg/d,共服用4周。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银杏叶片2片,日三次口服。4周后进行血小板聚集率和血常规检测,评价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率低于对照组,二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片可降低阿司匹林抵抗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提示临床工作中应充分重视,积极监测血小板聚集率,应用药物积极防治阿司匹林抵抗,避免或减少血栓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王钢  袁琛  赵荣诚 《医学综述》2009,15(6):829-831
阿司匹林在血栓性疾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中已广泛应用,但部分患者应用阿司匹林却仍不能避免血栓性疾病的发生,由此"阿司匹林抵抗"的概念被提出。阿司匹林服用剂量、环氧化酶2过量表达、花生四烯酸脂氧化酶代谢途径的作用、糖蛋白Ⅱb/Ⅲa受体亚型多样性及其他血小板活化途径的可能作用均可能引起阿司匹林抵抗,本文就阿司匹林抵抗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血小板糖蛋白GPIbα Kozak多态性是否有助于低剂量阿司匹林抵抗的产生.方法 服用阿司匹林(100 ms/d)至少7天以上的心血管患者(237例)作为入选标准.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sphosphate,ADP)和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作诱导剂在Chrono-log 560 Ca上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Kozak多态分型用PCR扩增加限制性内切酶技术.结果 阿司匹林半抵抗发生率为11.4%(n=27).阿司匹林抵抗与Kozak多态C等位基因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阿司匹林抵抗组携带C基因者有增多趋势.阿司匹林抵抗组高血压患者的比率(44.4%)与阿司匹林敏感组(25.0%)比较有显著差别(P=0.01).结论 Kozak多态C等位基因不影响低剂量阿司匹林的抑制作用,但C等位基因在阿司匹林抵抗者中有增多趋势,提示Kozak多态对阿司匹林的作用需要进一步的临床实验来证实.高血压患者易发生阿司匹林抵抗,对此类患者要调整抗血小板药物,加大阿司匹林的剂量或换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  相似文献   

5.
阿司匹林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尽管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已有百余年,但有关其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的研究一直在进行。阿司匹林由最初的被用于解热、镇痛、抗炎等逐渐转变到用于抗血栓,尤其在心血管事件的二级预防中应用最广,减少了大约25%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临床上有5%~60%的患者虽常规服用阿司匹林,却不能有效地抑制血小板的活性,这种现象被称为阿司匹林抵抗。导致这种现象的确切原因还不明确,可能与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剂量不足等有关。但到目前为止,仍无法用同一机制解释所有的阿司匹林抵抗,并且,很多研究所得出的结果是矛盾的。因此,认为在具有阿司匹林抵抗的人群中可能存在一定的群体特征性,也正因如此导致了阿司匹林抵抗的复杂性。期望用同一机制解释所有的阿司匹林抵抗现象是不可行的,应当针对不同群体做更多的研究工作。按照传统中医理论,结合心血管疾病多病程较长,且在存在阿司匹林抵抗的人群中多反复发作等特点,应将其归属于络病的范畴。联合应用具有扶正化浊,活血解毒通络功效的中药,发挥中医中药辨证论治和整体调节的优势,也许可以解决具有不同群体特征性的阿司匹林抵抗的问题,从而更有效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阿司匹林抵抗的产生机制与防治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阿司匹林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尽管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已有百余年,但有关其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的研究一直在进行。阿司匹林由最初的被用于解热、镇痛、抗炎等逐渐转变到用于抗血栓,尤其在心血管事件的二级预防中应用最广,减少了大约25%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临床上有5%~60%的患者虽常规服用阿司匹林,却不能有效地抑制血小板的活性,这种现象被称为阿司匹林抵抗。导致这种现象的确切原因还不明确,可能与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剂量不足等有关。但到目前为止,仍无法用同一机制解释所有的阿司匹林抵抗,并且,很多研究所得出的结果是矛盾的。因此,认为在具有阿司匹林抵抗的人群中可能存在一定的群体特征性,也正因如此导致了阿司匹林抵抗的复杂性。期望用同一机制解释所有的阿司匹林抵抗现象是不可行的,应当针对不同群体做更多的研究工作。按照传统中医理论,结合心血管疾病多病程较长,且在存在阿司匹林抵抗的人群中多反复发作等特点,应将其归属于络病的范畴。联合应用具有扶正化浊,活血解毒通络功效的中药,发挥中医中药辨证论治和整体调节的优势,也许可以解决具有不同群体特征性的阿司匹林抵抗的问题,从而更有效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聚合药物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石,近年来,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发生率逐年增高,在临床上也缺乏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研究发现,活血化瘀中药(单味药:银杏、三七,中成药:复方丹参滴丸、通心络、血塞通等)具有改善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程度、增加抗血小板药物敏感性的作用,在临床治疗抗血小板药物抵抗患者中体现出了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抗血小板药物是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基石,大量临床证据支持阿司匹林对于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心血管死亡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均有效,但是,临床中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mg~325m1)的患者人仍会发生血栓事件(2年大约为8%~18%),于是“阿司匹林抵抗”的概念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关注,并给临床医生使用阿司匹林带来困惑或质疑。因此,阿司匹林抵抗是指按推荐剂量常规服用阿司匹林时仍出现心血管事件的现象。阿司匹林治疗失败和其他任何一种药物失败是一样的包括他汀类药物,[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孙春喜  任澎 《医学综述》2012,(20):3356-3358
近来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抵抗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抵抗发生的机制及检测方法复杂。其发生的机制可能与药物的剂量、依从性、基因多态性等有关。明确抵抗发生的机制将使冠状动脉疾病患者获益。目前对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抵抗的机制还缺乏统一的认识。现就影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抵抗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单一剂量不能适合所有的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策略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阿司匹林抵抗———使许多患者不能从阿司匹林的治疗中获益———已经成为介入性心脏学领域一个热门话题。现在来自Accum etrics的VerifyNow检验法可能将会成为临床医生评价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程度的量化检验方法。依据Sim on博士的说法,VerifyNow检验法能够帮助提供患者的数据,并显示出与不良预后有关的阿司匹林抵抗程度,从而帮助这部分患者作治疗上的必要调整以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1抗血小板治疗的“散弹枪”疗法“目前存在一个有趣的现象,似乎抗血小板…  相似文献   

11.
陈雅洁  任明山 《安徽医学》2013,34(11):1610-1613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分析其临床特征,探讨李生的可能机制。方法对172例脑梗死患者入院后予以阿司匹林(100mg/d)连续服用至少7d后进行血小板聚集试验,根据测定结果分为阿司匹林抵抗组和阿司匹林敏感组,分析两组各项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为34.3%(59例),其发生可能与女性、既往脑梗死病史、高血压病、糖尿病、低文化程度、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肴关,其中与糖尿病密切相关。结论阿司匹林抵抗现象在脑梗死病人中存在,其发生与众多因素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及氯吡格雷抵抗(CR)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连续性收集2010年10月~ 2013年1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患者154例,其中男性104例,女性50例;患者年龄36~95岁,平均年龄66.5±11.3岁.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或氯吡格雷片7天后采集外周静脉血,光学聚集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对于服用阿司匹林患者,10μmol/L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70%并且500μmol/L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20%定义为阿司匹林抵抗,仅满足其中一项为阿司匹林半抵抗(ASR).对于服用氯吡格雷患者,10μmol/L 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70%定义为氯吡格雷抵抗.根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阿司匹林抵抗组(AR+ ASR)、阿司匹林敏感组(AS)及氯吡格雷抵抗组(CR)、氯吡格雷敏感组(CS).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2型糖尿病史、吸烟习惯)及检验指标(血小板计数、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 100例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AR的发生率为3%,ASR发生率为41%,阿司匹林抵抗及半抵抗总发生率为44%;阿司匹林抵抗组(AR+ ASR)年龄为67.9 ±9.9岁,大于阿司匹林敏感组(AS)(63.3±12.3岁)(P<0.05);54例患者口服氯吡格雷片,CR的发生率为22.2%;2型糖尿病患者CR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存在一定比例的阿司匹林抵抗和氯吡格雷抵抗,高龄可能是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的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可能是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阿司匹林抵抗与GPⅢa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抵抗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与血小板糖蛋白GPⅢa Leu33Pro基因位点多态性的关系。方法收集规律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失败的脑梗死患者60例及服用相同剂量阿司匹林的社区体检者24例,以对照组95%尿11-脱氢-血栓素B2(11-DH-TXB2)水平的上界为标准判定阿司匹林抵抗,将病例组分为阿司匹林抵抗组(AR)和阿司匹林敏感组(AS)。比较AR组和AS组的临床特征及血小板糖蛋白GPⅢaLeu33Pro基因位点多态性。结果根据尿11-DH-TXB2的水平,发现31例患者存在AR,AR的发生率为51.67%。两组间年龄、性别,既往脑梗死病史、高血压及糖尿病患病率、TC、TG、HDL、LDL、FBG、PLT、WBC、RBC及Hb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AR组和AS组GPⅢa Leu33Pro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无差别。结论温州地区阿司匹林预防失败脑梗死人群中AR的发生率是51.67%,与AS组相比,未发现明显临床特征。GPⅢa Leu33Pro基因位点多态性可能与AR的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现象(AR)与PAC-1的相关性。方法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80例,服用阿司匹林100mg/d≥7d,以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为诱导剂测定血小板聚集率,以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70%定义为AR,〈70%为阿司匹林敏感(aspirinsensitive,AS)。同时测定患者血小板PAC-1的表达阳性率。结果 AR的发生率为20%,两组患者服药后血小板PAC-1表达有显著性差异,AR组患者服药后PAC—1水平显著高于AS组(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AR的发生率为20%,PAC-1可作为检测AR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阿司匹林抵抗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中心双盲、对照临床试验共入选180例冠心病住院患者,以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50%和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70%作为血小板高反应性的标准,将患者随机分成葛根素+氯吡格雷组(葛根素组)和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阿司匹林组),比较第3天和第7天后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及相关生化指标。结果与阿司匹林组比较,葛根素组在第3天和第7天均可明显改善AA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P〈0.01),在第3天可以更好地抑制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聚集(P〈0.05);葛根素组同样可以显著降低TXA2代谢相关产物水平(P〈0.05)。结论葛根素可以有效改善阿司匹林抵抗患者中的血小板高反应性,有助于达到理想的血小板抑制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阿司匹林抵抗患者的干预效果及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将60例阿司匹林抵抗患者随机分为加大阿司匹林用量组30例;蛭龙活血通瘀胶囊组30例。加大阿司匹林用量组:拜阿司匹林300mg/d;蛭龙活血通瘀胶囊组1.6g,tid。各组均连续用药4周。观察对比血小板平均聚集率、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1个月后以AA和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及其下降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阿司匹林加量组和蛭龙活血通瘀胶囊治疗组TXB2均升高明显(P<0.01)。6-K-PGF1α:蛭龙活血通瘀胶囊治疗组与阿司匹林加量组相比升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阿司匹林加量组降低明显(P<0.01)。与治疗前比较,阿司匹林加量组和蛭龙活血通瘀胶囊治疗组TXB2/6-K-PGF1α均降低(P<0.01,0.05)。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蛭龙活血通瘀胶囊治疗阿司匹林抵抗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其机制可能与其可降低TXB2同时升高6-K-PGF1α,降低TXB2/6-K-PGF1α的作用有关,从而有效改善AR。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Aspirin is widely used in the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s, including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roke, and vascular related deaths. However, the antiplatelet effect of aspirin appears to be variable and aspirin resistance (AR) is currently still controversial for Chinese patient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scribe the prevalence of AR, and identify possible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 lack of response to aspirin treatments in patients with un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Methods  Platelet function tests with arachidonic acid (ARA) and urinary 11-dehydro-thromboxane B2 (11-DH-TXB2) concentrations were performed in 262 patients with un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who had not been taking aspirin before admission. ARA induced platelet aggregation and 11-DH-TXB2 were detected to evaluate the functional and biochemical responses to aspirin before and on days 1, 4, and 10 after aspirin administration. Six-month follow-up was completed in patients who developed AR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aspirin in a long-term treatment. GP1Bα (C1018T), Pl (A1/A2), P2Y1(A1622G), TBXA2R (T924C) were also detected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genetic variant on aspirin responsiveness.
Results  A total of 8.8% of patients were indentified as AR at the first day after aspirin treatment. The level of urine 11-DH-TXB2 in the AR group was higher compared to non-AR group (P <0.05). There was no relationship between ARA induced platelet aggregation and urinary 11-DH-TXB2 levels (r=0.038, P=0.412). The results of DNA sequencing showed that TBXA2R-924TT homozygotes had a significantly high rate of AR. Logistic regression demonstrated that diabetes w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of AR.
Conclusions  In the beginning period of administration, aspirin was not a sufficient factor that inhibits platelet aggregation. TBXA2R-924T allele was involved in AR. Diabetes w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of AR.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通心络和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阿司匹林抵抗(AR)患者血小板聚集率、血栓素B2(TXB2)的影响。方法选择7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阿司匹林抵抗(AR)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常规治疗组,B组通心络组,C组氯吡格雷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月测定血小板聚集率、TXB2;比较3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不同组别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1)通心络和氯吡格雷均可使急性冠脉综合征阿司匹林抵抗患者血小板聚集率下降,氯吡格雷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的下降更明显;(2)通心络和氯吡格雷治疗后均可使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TXB2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同时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而尽管氯吡格雷组使TXB2下降更明显,但与通心络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通心络和氯吡格雷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阿司匹林抵抗患者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ACS患者的AR。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冠心病(CHD)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表达和血浆血栓素B2(TXB2)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FCM)、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0例CHD患者(CHD组)接受阿司匹林(100mg/d)治疗前、治疗2周后及20名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的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表达阳性率、血浆TXB2水平。结果:治疗后,CHD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表达阳性率、血浆TXB2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阿司匹林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CHD患者血小板活化与聚集。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发生的情况,分析其临床有关因素,探讨可能机制。方法25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每日服用阿司匹林(ASA)100mg,连服10d,服用最后1剂后24h内抽取静脉血为血样,分别用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诱导做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检测血小板聚集率(PA)。结果患者中AR发生率为8.24%,阿司匹林半敏感(ASR)者占30.59%,年长者及女性在AR或ASR患者中比在阿司匹林敏感(AS)中居多;而AS者中吸烟者较AR或ASR者多(11.53%vs5.05%)。结论AR在脑梗死患者中确实存在。ASA用于抗血小板治疗及预防动脉硬化事件的脑血管病患者,若有AR存在,应及时换用其他安全有效的抗血小板制剂长期服用,预测AR及抗血小板治疗个体化,将是抗血小板治疗未来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