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职业紧张与高血压关系的逐步回归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职业紧张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以及不同职业紧张因素对高血压发病的影响。方法 应用职业紧张测试表(OSI),对职业人群中140例高血压病人进行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并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⑴在控制和考虑了非职业紧张因素条件下,职业紧张与高血压关系密切,并随着职业紧张程度的增加,患高血压的危险性显著增加;⑵该职业人群引起高血压发病的主要职业紧张因素是人际关系。结论 职业紧张是职业人群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不同职业人群引起高血压发病的主要职业紧张因素不同。  相似文献   

2.
飞机场地勤人员职业紧张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飞机场地勤人员职业紧张因素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职业紧张问卷,对某市飞机场地勤大队的全体人员进行职业紧张因素和紧张反应调查,对紧张反应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分析表明,角色模糊、角色冲突、定量负荷、负荷变化、工作控制、睡眠时间为主要职业紧张因素;自尊感、工作心理控制源、社会支持是主要缓解因素,地勤人员的心理健康与多种职业紧张因素和缓解因素有关。结论 地勤人员工作中存在着职业紧张因素,这些因素和自尊感以及社会支持等缓解因素对心理健康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3.
王陆 《职业与健康》2023,(12):1726-1729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各方面压力增加,职业紧张问题也日益明显,虽然职业紧张不会造成明确的职业病,但可以非特异方式影响机体,长期作用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从长期性和广泛受益性来看,预防和缓解职业紧张意义重大。认识、评测和预防职业紧张,保障各职业人群的健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近年来职业紧张研究越来越受关注,本文通过收集和整理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综述了职业紧张对健康的危害及其影响因素,以便为预防职业紧张提供参考,从而达到保护劳动者健康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珠海市木质家具和石材加工两种行业的243名从业人员职业紧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男性人群中,石材加工行业人员职业紧张因素和工作满意度得分均低于木质家具行业,木质家具行业人员职业紧张程度较石材加工行业高。职业紧张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和技术工种是职业紧张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徐静 《中国保健》2010,(2):111-112
通过对脑力劳动者的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去甲肾上腺素(NE)测定,讨论了职业紧张和功能的关系,实验表明:不同职业紧张强度3组间IL-2、IL-6、NE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提示职业紧张与人体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辽河油田基层科研人员的职业紧张水平、特征和影响因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对辽河油田的基层科研人员122人进行测试,然后用统计学方法对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调查对象个体紧张反应在参比人群中处于中等水平;不同岗位组在职业任务和个体紧张反应问卷总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岗位类型和紧张的职业任务是职业紧张的危险因素,个体应对资源为职业紧张的保护因素。[结论]辽河油田基层科研人员的职业紧张水平较高,职业紧张具有岗位特征,可通过减轻职业任务和增加应对资源来进行职业紧张管理。  相似文献   

7.
紧张和职业紧张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本文概述了紧张,职业紧张及其影响因素,对紧张(stress)的研究虽已有多年,就其定义至今仍无共识,作者认为紧张的定义应当努力体现心理状态的变化。在本文中综合提出了紧张和职业紧张的概念,概述了导致紧张的三种模式,与职业紧张有关的三类主要症状,精疲力竭的三个主要表现,以及影响职业紧张的主要因素等。概述将为开展紧张和职业紧张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职业紧张与高血压发病关系的1:2配比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目的研究职业紧张与高血压发病关系以及主要职业紧张因素.方法应用职业紧张因素测试表(OSI)对96例铁路乘务人员高血压病人进行12配比病例对照研究,并进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控制和考虑非职业紧张因素条件下,职业紧张和高血压发病关系密切(OR=2.531,P<0.01),且随职业紧张程度的增加,患高血压的危险性明显增高;以铁路乘务人员为对照,职业紧张与高血压发病关联程度(OR=1.837,P<0.01)明显小于以同属服务行业人群为对照时的关联程度(OR=3.970,P<0.01);引起铁路乘务人员高血压发病的主要职业紧张因素是职务特征(OR=2.608,P<0.01).结论职业紧张是铁路乘务人员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引起职业紧张从而增加高血压发病危险性的主要职业紧张因素是职务特征,接触职业紧张因素不同较之个体心理反应差异对铁路乘务人员职业紧张的形成的影响可能更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小企业职业人群失眠与职业紧张的关系,揭示中小企业职业人群失眠的发生情况,为职业人群的失眠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随机从14家中小企业抽取1 580名工人作为研究对象,对每名研究对象进行失眠、职业紧张测定及基本信息收集,分析职业人群职业紧张与失眠发生的影响。结果 1 580名工人中,失眠892人(56.46%),男性706人失眠(56.67%),女性186人失眠(55.68%);倒班工人失眠患病率(74.81%)高于常白班工人(5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职业紧张得分:失眠组可疑失眠组正常组;紧张反应得分:失眠组可疑失眠组正常组;心理紧张得分:失眠组可疑失眠组正常组;工作和家庭满意度:失眠组可疑失眠组正常组;控制混在因素后,职业紧张得分、职业紧张因素得分、紧张缓解得分每增加一个单位,失眠发生的危险性分别增加1.045倍、1.044倍、1.050倍;工作和家庭满意度得分每增加变一个单位,失眠发生的危险性降低1.484(1/0.764)倍。结论中小企业职业人群失眠率较高,男女工人失眠率无差异,倒班工人失眠的患病率高于常白班工人。职业紧张影响职业人群失眠的发生,职业紧张中的职业紧张因素和职业紧张反应增加失眠发生的风险,而工作与家庭满意度减少失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Arg16Gly基因多态性及与职业精神紧张的交互作用对原发性高血压(EH)发生的影响。方法以职业紧张高暴露的男性行车人群为基础的1∶1病例对照研究(95对),调查职业紧张、紧张反应、焦虑、A型行为等职业精神紧张及高血压的常见危险因素,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β2-ARArg16Gly基因多态性。采用似然比检验判断因素效应之间是否有相乘模型OR交互=OR11/(OR01×OR10)的交互作用。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的β2-AR16位点基因Arg/Arg、Arg/Gly、Gly/Gly频率分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调整BMI等影响因素后,携带Gly/Gly的个体患EH的OR值为2.759(95%CI:1.200~6.347);携带突变型Arg16Gly基因与紧张反应、特质焦虑对原发性高血压影响的交互作用符合相乘模型,当携带突变型Arg16Gly基因与高紧张反应、特质焦虑同时存在时,其患EH的风险分别增加至12.797(95%CI:3.379~48.461),40.862(95%CI:1.403~119.057)。结论β2-AR基因Arg16Gly多态性很可能是职业紧张高暴露男性行车人群EH发生的重要易感因素;携带突变型Arg16Gly基因的个体,暴露于紧张反应和特质焦虑时,其原发性高血压发生的危险性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1.
职业紧张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职业紧张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不同职业、工龄≥3a的在职男性职工964人,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回顾调查以往职业史以及应用职业紧张测试表(0SI)测量职业紧张评分,根据职业紧张评分将队列分为高、中、低职业紧张暴露组。结果职业紧张高、中暴露组高血压的调整人年发病率分别为11.76/千人年、6.67/千人年;RR分别为2.48,1.44,明显高于低暴露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且随工龄的增加,职业紧张高、中暴露组的高血压发病率的增加明显高于低暴露组,当工龄>10a时,高暴露组高血压发病率与中、低暴露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职业紧张是职业人群发生高血压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在职业紧张高暴露组的职工中,职业紧张是引起高血压发生最主要因素之一;职业紧张引起的高血压发病是在长期慢性紧张刺激下发生的。  相似文献   

12.
职业性紧张因素与高血压发病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职业紧张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以及引起高血压发病的主要职业紧张因素。方法 应用职业紧张因素测试表(OSI),对福州市区住院的86例高血压病患和81例对照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并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在控制非职业紧张因素条件下,职业紧张暴露的危险度增高(OR=2.72,95%CI:1.41 ̄5.27),并随着职业紧张程度的增加患高血压的危险性增高;引起高血压发生的主要职业紧张  相似文献   

13.
职业紧张评估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工作中所感受到的紧张程度在迅速增加。由于工作所带来的职业紧张问题正逐步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1994年联合国报告根据世界劳工组织的研究指出:“世界正在变成充满紧张的世界”。职业紧张正演变成广泛影响人们健康的新职业性有害因素,日益受到职业医学界的重视。职业紧张对健康的影响已成为全球职业卫生界的新挑战。而国内近年来被社会广泛关注的“过劳死”问题,其本质就是长期职业紧张所致的最终结局。而“过劳死”问题仅是职业紧张对健康影响的冰山一角。因而如何对职业紧张程度进行评估已成为职业卫生界广泛关注的基础性议题,同时也是必需急待解决的现实主题。本文就此做一简要归纳。  相似文献   

14.
应用两种职业紧张模式评估某模具生产企业职工职业紧张水平及其影响因素。通过整群抽样抽取457名模具生产企业职工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工作内容问卷》《付出-回报失衡问卷》进行职业紧张水平及影响因素评估。采用卡方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职业紧张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工作要求-自主(JDC)模式下的高职业紧张检出率为78.34%(358/457),付出-回报失衡(ERI)模式下的高职业紧张检出率为60.83%(278/45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JDC模式中年龄<30岁职工高职业紧张发生风险是≥40岁的2.339倍,ERI模式中工龄4~<8年及≥8年职工高职业紧张发生风险分别是工龄<4年的2.030倍和1.888倍;制作工高职业紧张发生风险是省模工的2.476倍;日工作时间>10 h职工高职业紧张发生风险是≤10 h的2.691倍。提示该模具生产企业职工职业紧张水平较高,年龄是JDC模式高职业紧张发生的影响因素,工龄、工种及日工作时间是ERI模式高职业紧张发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21年8—11月以上海市3 791名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职业紧张测量核心量表》《患者健康问卷(中文版)》《自我睡眠管理问卷》评估其职业紧张、抑郁症状、睡眠状况。结果显示,研究对象平均周工作时间为(52.7±13.5)h;长工时工作者占63.3%;职业紧张、抑郁症状、失眠的检出率分别为22.6%、42.4%和34.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混杂因素影响后,长工时是教师职业紧张、抑郁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周工作时间越长,发生职业紧张、抑郁症状的风险越高;周工作时间≥55 h是发生失眠的独立危险因素。长工时在中小学教师中发生率较高,增加了中小学教师发生职业紧张、抑郁症状的风险,应关注该人群的长工时工作状况。  相似文献   

16.
劳动卫生     
031753 飞机场地勤人员职业紧张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曲银娥…∥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 0 0 2 ,2 8( 1) 1~ 4探讨飞机场地勤人员职业紧张因素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采用职业紧张问卷 ,对某市飞机场地勤大队的全体人员进行职业紧张因素和紧张反应调查 ,对紧张反应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分析表明 ,角色模糊、角色冲突、定量负荷、负荷变化、工作控制、睡眠时间为主要职业紧张因素 ;自尊感、工作心理控制源、社会支持是主要缓解因素 ,地勤人员的心理健康与多种职业紧张因素和缓解因素有关。地勤人员工作中存在着职业紧张因素 ,这些因…  相似文献   

17.
列车乘务人员职业紧张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研究职业紧张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以及引起高血压发病的主要职业紧张因素。方法 应用职业紧张因素测试表(OSI),对583名男性列车乘务人员进行职业紧张与高血压关系的人群调查,并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在控制了非职业紧张因素条件下,职业紧张与高血压(RR=1.977,95%CI:1.353~2.887)有独立的相关关系,而且随着职业紧张程度的增加,患高血压的危险性也增高,引  相似文献   

18.
列车乘务人员职业紧张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职业紧张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以及引起冠心病发病的主要职业紧张因素。方法 应用职业紧张测试表 ,对 5 83名男性列车乘务人员进行职业紧张与冠心病关系的人群调查。结果 在控制了非职业紧张因素条件下 ,职业紧张与冠心病有独立的相关关系 (RR =1 0 5 8,95 %CI :1 0 0 7~ 1 111) ,而且随着职业紧张程度的增加患冠心病的危险性也增高 ,引起冠心病发病的主要职业紧张因素是职务特征 (RR =1 12 5 ,95 %CI :1 0 48~ 1 196 )和经历与成就 (RR =1 172 ,95 %CI :1 0 99~ 1 2 5 6 )。结论 职业紧张是引起冠心病发病的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煤化工企业工人的职业紧张和职业倦怠状况进行初步调查,并分析职业紧张对职业倦怠发生的影响程度。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新疆阜康市煤化工企业工人共858人,使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和职业倦怠量表(CMBI)对其职业紧张和职业倦怠情况进行评价。结果不同学历、工龄、婚姻状况及月收入的工人其职业紧张和职业倦怠状况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职业紧张程度的增加,工人在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及职业倦怠总分上的得分是随之增加的(P0.001),在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的得分是逐渐降低的(P0.001)。工人职业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个体应对资源、个体紧张反应、工龄及学历这4个因素。其中,个体紧张反应、工龄及学历与职业倦怠呈正性关联,个体应对资源与职业倦怠呈负性关联。结论煤化工企业员工的职业紧张状况不容忽视,且随着紧张程度的增加,职业倦怠发生的可能性随之增加,但个体应对资源的增强可以明显的降低职业倦怠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教师职业紧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开展对教师职业紧张状况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由于我国在职业紧张研究方面起步较晚,系统性研究还不完善,而且这些研究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该研究采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对中小学教师职业紧张进行定量分析,分析职业应激源、紧张反应各个具体层面、反映应付策略对个体和组织紧张度的影响,为缓解中小学教师职业紧张因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