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威汉代医简》的用字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2年,文物工作者在甘肃省武威旱滩坡汉墓发掘了一批汉人抄写的医简,出土的简帛书和同期传世古籍相比,在用字上的最大特点是通假字、俗字和讹字多.研究并说明这种现象,对了解汉字的发展规律,无疑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谈谈通假字的使用情况,并对原书中未考释或考释有误的词,重新考释,现分4种情况来说明.  相似文献   

2.
张延昌   《西部中医药》2004,17(10):7-10
前接 第 9期 文 中:□表 示简 文 断阙 或 漫 漶 字数 不 详 。□表 示 简 文泐蚀 的 字数 。治 表示 根据 残 余字 形或 上 下文 义可 以 补出 来的字 。●表 示各 种 特殊 符号 。括 号内 数字 为 简牍 序码 。【 医简 释 文 】为 原 书 释 文 ,【 句 读 补 正 】为 笔 者 所 加 的 标 点 符号 ,新 辨 认 补 正 ,取 消 字 外 方 框 等 内 容 ,【 注 解 】即 为 笔 者在原 书 注释 基础 上 所加 的注 解 。【 医简 释 文】 ●治久 泄肠 辟 血□□裹□□□□医 不能 治皆 射 去方 黄 连 四 分 黄 芩 石 脂 龙 骨 人 参 姜 桂 各 一 分 凡 七…  相似文献   

3.
《武威汉代医简》句读补正注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威汉代医简》句读补正注解@张延昌$甘肃省中医院!甘肃兰州730050 @吴礽骧$甘肃省考古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50 @田雪梅$甘肃省中医院!甘肃兰州730050 @张宏武$甘肃省中医院!甘肃兰州730050武威;;汉代医简;;注解  相似文献   

4.
前接第6期文中符号、标题:□表示简文断阙或漫漶字数不详。□表示简文泐蚀的字数。治表示根据残余字形或上下文义可以补出来的字。●表示各种特殊符号。括号内数字为简牍序码。【医简释文】为原书释文,【句读补正】为笔者所加的标点符号,新辨认补正,取消字外方框等内容,【注解】即为笔者在原书注释基础上所加的注解。亡虫亡虫亡虫亡虫亡虫亡虫亡虫穷艹亡虫亡虫【医简释文】□□瘀方乾当归二分弓穷二分牡丹二分漏庐二分桂二分蜀椒一分一分凡[11]□□皆冶合以淳酒和饮一方寸匕日三饮倍恿者卧药中当出血久瘀[12] 【句读补正】□□瘀①方:乾…  相似文献   

5.
《武威汉代医简》句读补正注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72年11月,甘肃省武威县柏树公社出土了珍贵的医学简册———武威汉代医简,由于该简册代表着东汉早期我国的实际医学水平,填补了医学史料的空白,因此,简册出土以来引起考古界、医史学界的高度重视。1975年文物出版社出版了甘肃省博物馆和武威县文化馆合编的《武威汉代医简》[1]一书。该书根据武威出土的汉代医简实物,运用红外线摄象技术进行辨认,然后整理出摹本、释文、注释。此书一出,为武威汉代医简的研究提供了较好的蓝本。由于缺乏对同时代非医学文献以及后世医学文献中相关内容精细的比较研究,过去对部分专用词汇的考释也存在一定的问…  相似文献   

6.
袁仁智 《中医研究》2011,24(6):78-78,F0003
以原简照片为底本,结合文理和医理知识参考《武威汉代医简》[1]和《武威汉代医简注解》[2]等诸家观点对当前有关武威汉代医简校注中所存在的文字识录、句读和注释方面的问题谨陈管见,并与相关同仁共商。  相似文献   

7.
~~《武威汉代医简》句读补正注解@张延昌$甘肃省中医院!甘肃兰州730050 @吴礽骧$甘肃省考古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50 @田雪梅$甘肃省中医院!甘肃兰州730050 @张宏武$甘肃省中医院!甘肃兰州730050武威;;汉代医简;;注解  相似文献   

8.
《武威汉代医简》方药注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2年11月,甘肃省武威县境内出土了珍贵的医学简册——武威汉代医简。由于该简册代表着东汉早期我国的实际医学水平,因此,简册出土以来引起考古界、医史学界的高度重视,并认为武威汉代医简所载方剂,早于仲景方,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古医方之一。这些古代医方中有些方剂,很有实用价值,现就武威汉代医简所载部分方药试作注解,文中主观臆测之内容难免,以求教于贤哲。  相似文献   

9.
浅谈《武威汉代医简》中的活血化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当代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陈可冀等编纂的《血淤证与活血化淤研究》的内容提要中说:“血淤证与活血化淤的治疗方法,在中国医药学中有着极为古老的渊源和极其丰富的内容。远在现存我国经典医著《黄帝内经》成书前的《武威汉简·治百病方》中就载有淤方,经世代相传,不断发展,常用常新,历数千年而益效。”这里所说的《武威汉简》是“1972年自甘肃武威县柏林公社下五畦大队兴修水利时,从一座汉墓墓棺内一马姓骨骼的  相似文献   

10.
《武威汉代医简》"父且"考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武威汉代医简》中"父且"一词进行了考释,认为"父且"是"(口父)咀"之古字,指用刀斧及砧板将药物砸、切细碎,以便煎制."(口父)咀"是"父且"的后起别字.  相似文献   

11.
文中符号、标题: 表示简文断阙或漫漶字数不详;□表示简文泐蚀的字数;治□恢示根据残余字形或上下文义可以补出来的字;●表示各种特殊符号;括号内数字为简牍序码;【医简释文】为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武威汉代医简》原书释文。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武威汉代医简内容及其与《伤寒杂病论》的联系,并从扩展药物种类、创立方药剂型、辨证肇始,以及首提活血化瘀治法、博采众方等方面探讨其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武威汉代医简》方药治疗寒湿型痹证验案举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治伤寒遂风方、治痹手足雍肿方均出自武威汉代医简,临床实践证明以之治疗寒湿型痹证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武威汉代医简是1972年出土于甘肃武威的汉代医简,共有医学简牍92枚,其内容涉及内、外、妇、儿、针灸等多个学科,其中论及痹证的有13枚,占14.13%,在所记载的30个方剂中,治疗痹证的有6个,占20%[1]。从痹证在武威汉代医简中所占篇幅可见,痹证从古至今就是一种常见病、难治病。从出  相似文献   

15.
简述武威汉代医简的出土经过及文献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延昌 《时珍国医国药》2002,13(12):763-763
武威地处甘肃河西走廊东部 ,历史悠久 ,建置较早 ,早在原始氏族公社时期就有人类活动着。相传古代分为九州 ,今武威地属雍州。公元前 12 1年 ,汉武帝开辟河西 ,武威以汉军军威到达河西故名。西汉时称为姑臧 ,东汉时因武威郡迁姑臧后改称武威 ,今又称凉州。1972 - 11甘肃省武威县柏树公社下五畦大队在旱滩坡兴修水利工程时 ,发现一处汉墓。在当地政府和群众的保护下 ,由武威县文化馆、甘肃省博物馆对该墓进行了清理。这些被清理的资料 ,后来经过甘肃省博物馆、武威县文化馆编为《武威汉代医简》一书 [1 ] ,1975 - 10由文物出版社出版。书中包…  相似文献   

16.
我国很早就有中药外治法治疗疾病的记载,如《礼记》中说“头有疮则沐,身有疡则浴”,说明头和身体的疾病可以通过沐浴即外治法来治疗,外治法和内治法治疗机制是一致的,只不过给药途径不同,正如《理瀹骈文》所言:“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在所发现的92枚武威汉代医简中,  相似文献   

17.
对《武威汉代医简》泄泻方进行简要分析后发现,其特色有三:组方原则为注重辨证论治,攻补兼施,寒热并用。组方方法为注重祛除邪气,涩肠止泻,疏通气机。方剂特色为方小药精,力专效弘;方因证立,药随症变。  相似文献   

18.
武威汉代医简中有一味药为"大黄丹",各家对其解释不一,文章通过分析给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大黄丹是大黄根的粉末。  相似文献   

19.
1972年甘肃武威旱滩坡发现了一批汉代医学简牍,被称为《武威汉代医简》。从时间上它晚于《五十二病方》,而早于《伤寒杂病论》,是中医药理论逐渐形成、遣药组方更加规范的过渡阶段的代表著作。与《五十二病方》比较,本书在药物学上有其自身特点:1 炮制《武威汉代医简》将炮制称为“冶合”,在内容上不及《五十二病方》炮制方法丰富,尤其是修治内容较少。但《武威汉代医简》所载药物多要炮制,具普遍性,实际要比《五十二病方》进  相似文献   

20.
我国民间流行着各种各样的外治法 ,早在新石器时代 ,就有以碥石为针的外治法 ,随着火的应用 ,人们逐步体会到了局部取暖可以缓解、消除某些病痛 ,此为原始的热熏法 ,1 972年甘肃武威出土的汉代医简就记载了类似的治法。医简出土于甘肃的武威地区 ,这里历史上少数民族居住较多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