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病例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18岁,男性,因不慎从约2m高处摔下致伤头部12h人院。后枕部着地,伤后有短暂昏迷史,出现恶心、呕吐,神志模糊,伴烦躁不安。伤后2h在当地医院行头部CT检查发现左枕部硬膜外血肿,转入我院后复查头部CT,  相似文献   

2.
<正>1病历摘要(图1)男,89岁。因跌倒摔伤头部入院。入院时GCS14分,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伤后1h,CT显示:左额颞薄层硬膜下血肿(图1A)。给予保守治疗,伤后8d复查CT显示:颅内出血未见进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由CT诊断并经尸检证实的36例外伤性原发性脑干出血。同期共有1000例头部外伤患者作了CT检查。病人年龄为5~81岁,平均26岁。GCS均在8分或8分以下。首次CT检查在伤后1~6小时进行。除3例外,其余病人都在伤后立即或不  相似文献   

4.
例1,男,24岁,因车祸伤1h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头面部多处裂伤,左胸锁关节肿胀,骨擦感(+),左大腿中段肿胀畸形。骨擦感(+)。头CT未见明显异常。计算机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示左股骨干骨折、左锁骨骨折。伤后3h在人手术室准备行骨折复位术途中突发意识不清。复查头CT示左侧迟发性硬膜外血肿.量约15ml,双额叶脑挫裂伤。暂保守观察治疗。伤后6h神志清楚。伤后15h复查头CT示双侧小脑出现低密度梗塞灶,提示外伤后小脑脂肪栓塞。给予激素和改善微循环治疗10d后行骨折复位术。入院31d复查头CT示双侧小脑低密度梗塞灶明显缩小。3月后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5.
颅骨成形术对脑血流灌注的影响:SPECT—CT显像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SPECT—CT研究颅骨成形术对脑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19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3个月行颅骨成形术。术前2d及术后10d行SPECT—CT检查,SPECT—CT检查当天及术后1个月行神经功能评价,分析手术前后伤侧及对侧海马、皮质、丘脑的脑血流灌注值。结果颅骨成形术前后病人神经功能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PECT—CT脑血流灌注显像提示对侧运动感觉皮质、海马、丘脑脑血流量在颅骨成形术前后未见显著差异。伤侧运动感觉皮质脑血流量在颅骨成形术后明显增加(P〈0.05),与对侧比较无显著差异。伤侧丘脑脑血流量在颅骨成形术后明显增加(P〈0.05),但仍低于对侧。伤侧海马脑血流量在颅骨成形术后无显著变化,但低于对侧检测值。结论颅骨成形术可显著改善伤侧皮质及丘脑血流灌注状况。  相似文献   

6.
小儿外伤性脑梗死临床诊断及发病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小儿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症状、影像学特点,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小儿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均有轻微头外伤史,伤后3 h临床症状不明显,伤后6 h~2 d均出现明显肢体偏瘫,伤后早期(〈6 h)头部CT平扫无脑梗死征象,而MRDWI序列斑点状高信号,伤后6 h~2 d均见基底节区及侧脑室体部后外侧CT低密度、MRIT1低、T2高信号的小梗死灶,脑水肿轻。结论小儿外伤性脑梗死伤后临床症状轻微,病情进展相对迟缓,外侧豆文动脉易于发病,MRI及时检查可尽早确诊。  相似文献   

7.
作者报告3例迟发表现的颅内硬膜外血肿,均经非手术治疗获愈.例1 男性40岁,因车祸头伤曾有短暂意识丧失和伤后记忆丧失及短期逆行性遗忘.右顶部头皮裂伤,经缝合后数日出院,但仍有剧烈头痛尤以晨间为重.伤后2周复查,病人头痛虽有所改善,但仍诉述头痛,神经系检查未见异常.头颅x光片示右顶骨骨折.伤后15天所作CT扫描见骨折区有硬膜外血肿.鉴于头痛好转故未予手术,又2周后头痛完全消失,伤后42天CT扫描见血肿几已完全吸收.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33岁,头胸部外伤,呕吐、颈强二横指,CT未见异常。后失语,烦躁。伤后三天意识障碍并呈进行性加重。伤后五天双瞳光反射迟纯,饮水呛咳,右侧肢体肌力Ⅳ级,四肢腱反身( ),踝阵挛( ),病理征( ),腰穿未见异常,伤后三、四、六天CT均无异常。伤后十天呼吸差,体温高,CT示脑干梗塞。气管切开,对症治疗伤后十八天神志清楚,语言功能恢复,右侧肢体肌力Ⅲ—Ⅳ级。 讨论 外伤性脑干梗塞临床少见,易与原性或继发性脑干损伤混淆。前者系外伤后脑干血管逐渐闭塞,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所致。其症状一般于伤后几天出现,且较单一。而原发性脑干损伤是头部受暴力作用脑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爆炸性武器冲击波原发效应致伤颅脑后的cT诊断价值。方法将1gTNT当量的球型爆炸源置于距右颞顶部不同距离(5mm、9mm、13mm)对犬的颅脑部引爆致伤,制造动物模型,伤后即时、6h后、12h后、24h行头颅CT冠状扫描,观察CT表现。结果伤后即时扫描发现了额窦积血、脑挫裂伤、硬膜下出血、硬膜外血肿、颅内血肿、气颅及颅骨骨折等阳性表现,动态CT扫描追踪到了脑挫裂伤病灶的低密度范围扩大趋势。结论通过首次CT检查,可以确定颅脑爆炸伤的具体伤情,连续CT扫描可以追踪颅内血肿、脑挫裂伤病灶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12岁,1米高处坠落后头部着地致头部肿胀6d入院。伤后右侧顶部出现一包块;头颅CT:颅内未见异常,未见明显骨折。伤后4d头部肿胀(前额部明显),可触及波动感。  相似文献   

11.
正1病例资料45岁男性,因头部外伤后半个月突发意识不清1 d入院。入院前半个月,因交通事故致头部外伤,伤后昏迷30min,头颅CT及三维重建示左侧额颞顶部硬膜下血肿,右侧颞部硬膜外血肿(图1A、1B),右侧颞骨粉碎性骨折,骨折线延伸至颅中窝底,颌面部多发骨折。行左侧颞部硬膜下血肿颅骨钻孔引流术。伤后右眼突出、右侧球结膜充血水肿逐渐加重,伤后半个月后突发意识不清,复查头颅CT示左侧额颞顶部硬膜下血肿较前明显增大,右侧颞部硬膜外血肿较前吸收(图1C、1D)。为求进一步诊治转入我院。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朦胧,GCS评分12分,右侧瞳直径约2.5 mm,  相似文献   

12.
2005-2008年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休克持续存在3例,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男2例,女1例.年龄25~47岁,平均年龄38岁.高空坠落伤1例,车祸伤2例.伤后就诊时间3 h内.伤后均昏迷,并存在不同程度四肢肌力减退、腹壁反射消失、双侧腱反射亢进.头颅CT扫描均显示原发脑损伤和(或)继发性硬膜外(下)血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颅脑外伤急诊CT中脑背侧脑池出血的表现,探讨其对临床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颅脑外伤患者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并依据GCS评分分为轻、中、重及特重型.所有患者均在伤后48 h内接受CT检查,CT采用常规程序扫描.MRI检查则根据病情变化在伤后1周内完成,采用自旋回波T1WI、T2WI序列.结果 所有病例的CT表现均与MRI的T1WI、T2WI序列行比较研究,其中39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诊CT有中脑背侧环池或四叠体池出血表现,合并弥漫性脑肿胀19例,脑实质出血灶单发或多发点状出血灶11例,直径小于2 cm;37例MRI检查存在不同程度的脑干组织损伤表现.结论 重型和特重型颅脑外伤(GCS<9分)伤后早期CT的中脑背侧脑池出血表现高度提示原发性脑干损伤可能,对提高原发性脑干损伤早期诊断水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作者报告1例1岁2月幼儿在伤后2小时用CT诊断后颅窝急性硬膜外血肿,立即施行血肿清除术而挽救了生命。男,1岁2月。从50厘米高处摔下,枕部受伤,当时哭泣,后昏昏沉沉。伤后1小时因呕吐入院。入院检查:面色苍白,无精神,意识水平Ⅱ_2,有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后颅内进展性出血(PH)患者的早期CT征象及CT复查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63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连续头颅CT扫描的表现,确定是否发生PH。分析PH与非PH患者在受伤到首次CT检查时间及伤后早期CT征象等方面的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H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189例(30.0%)发生PH,其中有155例在伤后2h内行CT扫描(82.0%)。受伤到首次CT扫描时间越短以及伤后首次CT表现为颅骨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挫裂伤、脑肿胀、中线移位、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颅内多发血肿患者越容易发现PH(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H组与非PH组在伤后早期CT表现为颅骨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挫裂伤以及初发血肿类型为硬膜外血肿是预测PH发生的最佳因素(P<0.01)。结论对于颅脑损伤后早期(2h内)即行首次头颅CT检查的患者,如果CT表现为颅骨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挫裂伤、硬膜外血肿者,应进行更早的连续CT扫描以期能早期发现PH,进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6.
小儿基底节区外伤性脑梗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儿基底节区外伤性脑梗塞临床上较少见,没有CT时诊断比较困难。我们近年收治经CT证实的4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例,男3例,女1例。年龄1~5岁。3例跌伤,1例车祸。1例伤时短暂昏迷,3例无昏迷。全部病例均于伤后1~2天内出现一侧肢体轻偏瘫或全瘫,右侧偏瘫3例,左偏瘫1例。痛觉、触觉存在,无癫痫发作。2例运动性失语,1例头皮裂伤。颅骨平片无骨折,CT4例均为基底节区低密度梗塞灶,左侧3例,右侧1例,面积  相似文献   

17.
SPECT及SOD检测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SPECT)在评价颅脑损伤后病情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符合要求的颅脑损伤患者60例,按照GCS评分标准分成轻型损伤组45例,中型损伤组8例和重型损伤组7例。20例健康员工为对照组。对人选的所有对象进行SPECT、CT扫描和SOD检测,其中颅脑损伤患者在伤后24h内和2周后进行SPECT和CT检查,伤后12h、24h、36h、48h、72h、1周、2周、1月和2-月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SOD含量。并对所有患者在伤后6月按GOS评价预后。结果入院初和伤后2周,对颅脑损伤患者SPECT检出阳性率要明显高于CT检出阳性率(P〈0.01),尤其对轻型损伤的患者更是如此.SPECT检出的颅脑损伤病灶数也比CT多。外周血SOD含量在伤后24h显著下降(P〈0.05),其中中型和重型损伤组SOD值下降最明显,直到1月后其值才恢复正常;伤后24h外周血SOD值与入院时GCS评分及伤后6月GOS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颅脑损伤后早期进行SPECT和SOD的检测可以评价病情等级并可以对预后情况最出初步估计。  相似文献   

18.
过去外伤性小脑内血肿因临床表现多变难于发现.故早期诊断困难.自CT出现后已有改观,即使是一般神经放射学检查难以发现的某些小的小脑病变,现在CT扫描也能发现.在CT出现后,已有文献报导用非手术治疗小脑血肿,因而过去认为所有小脑血肿均必须早期手术的结论应重新研究,本文分析了CT在头部外伤性小脑血肿中的作用.本组7例,年龄:9-73岁.外伤原因除1例癫癎发作致枕部受伤外,均为交通事故.枕部直接受伤3例.所有病人均在伤后5小时入院.入院初期GCS记分>7者3例,5分4例.伤时意识不清者4例,伤后病情很快恶化者2例,有中间清醒期者1例.出现小脑征者2例,脑干征者1例.颅骨照  相似文献   

19.
翼点入路硬膜外视神经管减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外伤性视神经损害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研究 5例手术的外伤性视神经损害患者临床表现、CT资料、手术方法 ,并对其术后的视力做严密的观察。结果 本组车祸伤 3例 ,坠落伤 2例 ,1例伤后即出现单眼黑 ,4例伤后视力进行性下降至术前已经单眼失明。CT示 5例都有前颅底骨折 ,但只有 2例有明显的骨片突入视神经管的内侧。所有 5例均行经翼点硬膜外视神经管减压。手术至受伤的时间 14~ 2 3h ,平均 18h。术后视力伤后未失明的 4例于 6~ 10h开始恢复 ,伤后即出现黑的 1例于 12h开始恢复 ,伤后 7天视力恢复到 0 4,前 4例分别为 0 6、0 5、0 7、0 5。术后 2个月随访未见视力进一步恢复。结论 经翼点硬膜外视神经管减压可有效地恢复外伤性视神经损害的视力 ,它能满意地暴露视神经管的上下和内外侧壁 ,但确切之改善率尚需进一步的病例积累。  相似文献   

20.
颅脑创伤后进展性脑内出血引起全脑室等密度为主的出血较少见,作者收治1例报告如下。1病例患者,男,47岁,于2006年10月12日因车祸受伤,伤后短暂昏迷后清醒,主诉头痛,恶心无呕吐。伤后即到外院就诊,当时Glasgow昏迷评分(GCS)为14分,伤后1h头颅CT检查见右颞叶脑挫裂伤伴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al hemorrhage,SAH),环池及中线结构正常(图1)。给予药物保守治疗,患者逐渐出现烦躁伴呕吐,1h时后转至我院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