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创伤,发病率高f发达国家的SCI发病率为28.3~45人/百万人,年,我国发病率6.7人,百万人/年)、致残率高、治疗费用高(15.2~41.7万美元/人,第一年),且多发生于16~40岁的青壮年,给个人和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脊髓损伤导致损伤平面以下神经功能破坏性的丧失,严重地影响了身体的各个系统,是骨科领域致残率,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2.
脊髓组织工程构建中的种子细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对脊髓损伤仍缺少有效的治疗措施。近年来促进脊髓功能恢复的策略主要有:(1)应用神经营养因子促进轴突的存活与再生;(2)应用下游信号分子促进轴突的再生:(3)中和使轴突再生失败的抑制性分子;(4)细胞移植。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在损伤后形成的囊腔为再生轴突提供支架:二是替代损伤缺失的细胞和组织。目前随着组织工程和神经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解决脊髓损伤的关键在于神经的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3.
脊髓损伤的修复一直是基础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面临的挑战性任务。大量的动物实验已经证明,细胞移植能促进脊髓损伤后轴突的延长和髓鞘的再生,为治疗脊髓损伤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就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有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的组织修复与功能重建一直是骨科临床治疗中的难题。改善SCI的微环境和细胞移植至SCI部位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具有自我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的潜能,能在特定条件下转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具有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的潜能,并且能像神经干细胞一样在中枢神经组织(脑、脊髓)里迁移和整合,参与神经损伤修复。此外,MSCs还具有取材方便、扩增迅速、无免疫源性、可自体移植等特点,克服了伦理学争议和排斥反应问题。因此,MSCs在SCI修复和细胞治疗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脊髓损伤 (SpinalCordInjury ,SCI)是骨科领域的常见创伤 ,其年发生率为 2 0~ 40 /10 0万。SCI的修复主要面临两大难点 :一方面是如何预防SCI引起的脊髓细胞的死亡 ,以及如何替代已死亡的脊髓细胞 ;另一方面是如何抑制损伤局部疤痕形成 ,创造适合神经再生的微环境 ,促进诱导神经生长[1] 。随着基因工程的问世[2 ] ,应用基因转移技术治疗SCI的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 ,特别是近年对神经干细胞研究的不断深入[3 ,4] ,通过分离 ,定向诱导分化的神经干细胞移植替代损伤引起的死亡的脊髓细胞成为可能 ,以下就目前国内外…  相似文献   

6.
脊髓损伤的修复一直是基础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面临的挑战性任务。大量的动物实验已经证明,细胞移植能促进脊髓损伤后轴突的延长和髓鞘的再生,为治疗脊髓损伤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就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有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自体和异体神经组织联合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神经组织联合移植对成鼠急性脊髓损伤的修复能力。方法:成年雌性Wistar鼠36只随机分为3组,损伤T1-3脊髓左后柱,移植孕14d胚胎脊髓(FSC组15只)或带血管正中神经加胚胎脊髓(V+F组15只),另6只做对照组。术后8周行体感诱发电位、光、电镜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V+F组胚胎组织体积增长速度、神经纤维和神经元数目显著高于FSC组(P〈0.01),细胞大多分化较好,有少数类似运动神  相似文献   

8.
9.
嗅鞘细胞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观点认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由于自身的再生能力差和外在环境抑制,神经不能再生。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部分,发育成熟的脊髓损伤后神经不能再生是功能永久丧失的主要原因。为促进脊髓神经的再生,各国学者所采用的方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神经营养因子的应用;(2)拮抗生长抑制因子的应用;(3)电刺激有应用;(4)外周神经移植;(5)雪旺氏细胞(Schwanncells,SCs)移植;(6)神经干细胞移植;(7)胚胎组织移植;(8)基因治疗;(9)嗅鞘细胞(olfactoryensheathingcells,OECs)移植。在这些方法中,嗅鞘细胞移植被认为是修复脊髓损伤最有前景的方…  相似文献   

10.
嗅鞘细胞在脊髓损伤修复重建中的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嗅鞘细胞移植是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热点之一,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一个方法。研究者观察到嗅神经上皮在人体停止生长发育后,仍能终生有规律地生成新的神经元,而且发出的轴突被切断后仍能再生并穿越外周到达中枢部分的嗅球。这主要归功于嗅神经系统存在的特殊胶质细胞——嗅鞘细胞,能够引导和促进轴突生长。基于这一特性,嗅鞘细胞被大量应用于脊髓损伤后的修复研究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分析胚胎脊髓细胞悬液(fetal spinal cord cell suspension, FSCS)联合自体激活 雪旺细胞(autologus activated Schwann cells, AASCs)在损伤脊髓移植区中的突触发育过程。方法 42只 Wistar成年大鼠结扎单侧隐神经, 1周后取出结扎远端神经组织, 分离、培养、纯化 AASCs。以改良 Allen 法(10g x 5 cm)打击脊髓, 3天后将孕 14天(E14) FSCS 20μl联合 AASCs植入损伤空腔, 移植后 2、4、6、 8、10和 12周, 以光学显微镜、电镜、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移植物成活、分化及其与宿主之间关系。结果 移植区 AASCs生长分化良好, 胶质瘢痕少。成神经细胞最先展示了胞质突起, 随之出现低电子密度的突 触前、后膜, 突触前、后膜电子密度逐渐增高形成良好的致密突起。突触小泡数量和种类逐渐增多, 突触 小泡有圆形清亮小泡、椭圆形小泡、颗粒状小泡和扁平小泡-f型。突触的连接方式由单个的胞体-树突 突触, 出现多个的胞体-树突和树突-树突突触。同时, 移植成神经细胞、成少突胶质细胞、成星形细胞的 细胞器日渐完善, 细胞功能活跃。血脑屏障也随之出现。移植区可见神经微丝、组织胺、降钙素基因相关 肽、胶原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纤维。结论 (1) AASCs辅助下 FSCS在成年大鼠损伤脊髓内可发育为成熟 的突触; (2) FSCS与宿主脊髓重建突触方式的信息交换具有潜在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脊髓损伤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脊髓损伤后神经元轴突再生困难,同时神经胶质瘢痕阻碍再生轴突的通过。嗅鞘细胞是一种特殊的神经胶质细胞,具有中枢神经系统(CNS)星形胶质细胞和外周雪旺氏细胞的特性,许多基础与临床研究发现嗅鞘细胞是神经系统中具有促进神经轴突再生,引导轴突正确生长的独特细胞,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脊髓损伤的修复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13.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至今仍是再生医学急需攻克的难题。尽管各种治疗手段较之前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疗效仍不能令人满意,最终导致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丧失。近几十年来,随着再生医学的发展,尤其是干细胞技术的发展,为SCI的治疗提出了新的方向。传统的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移植缺乏足够的供体来源并涉及伦理问题和免疫排斥,而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有着近似ESCs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分化潜能[1],避免了免疫排斥反应及伦理问题。iPSCs作为一种可直接从组织中获取并应用于自体移植的来源细胞,目前已成为国内外干细胞领域研究的热点[2]。笔者就iPSCs移植在SCI修复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
由各种原因(如外伤、缺血及医源性损伤等)所致的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常造成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及大小便功能障碍。现行的修复方法及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进展缓慢,常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永久性缺失,致残率高,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1]。随着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细胞移植为代表的生物治疗为SCI的修复带来了曙光,尤其是近年来直接转分化的发现,显示出诱人的研究价值。笔者就SCI修复的现状、直接转分化细胞的获取及其应用于SCI修复的潜在价值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综合评价嗅鞘细胞(OECs)移植治疗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美国国立图书馆(MEDLINE)、PubMed、Ovid-Medline、Ovid-BIOSIS Previews、CNKI、VIP、CBM数据库中关于嗅鞘细胞移植治疗SCI大鼠及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间均为2000年1月至2012年6月.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以修改后Jadad量表为标准进行质量评价,收集原始数据,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28篇文章符合标准,Meta分析显示:15篇以大鼠为模型的实验中,OECs组细胞移植6周后,其后肢运动功能(BBB)评分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1.24,95%CI(1.12,1.35),P<0.00001];感觉诱发电位(SEP)潜伏期短于对照组,而波幅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潜伏期WMD=-2.33,95%CI(-3.05,-1.60),P<0.0001;波幅WMD=0.27,95%CI(0.24,0.30),P<0.00001];运动诱发电位(MEP)波幅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EP振幅WMD=-0.20,95%CI(-0.55,0.15),P<0.00001];痛觉测量(Plantar test)潜伏期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1.05,95%CI(-1.38,-0.72),P<0.00001];受损区脊髓横断面积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0.93,95%CI(0.79,1.07),P<0.00001]在SCI患者的13篇文献中,OECs移植后患者的运动、轻触觉及痛觉功能评分均高于移植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运动WMD=-5.53,95%CI(-7.04,-4.01),P<0.00001;轻触觉WMD=-1 1.22,95%CI(-12.98,-9.47),P<0.0001;痛觉WMD=-9.65,95%CI(-11.41,-7.88),P<0.000011.结论:就目前为止的研究结果分析,OECs移植能促进SCI大鼠及人的脊髓再生及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16.
脊髓损伤两种修复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脊髓损伤后两种修复方法的效果。方法:损伤成鼠胸髓左后术,移植孕14d3胚胎脊髓(F组),胚胎脊髓加自体带蒂正中神经(V+F组)及不移植(对照组),观察胚胎脊髓的生长、分化情况及对宿主的修复能力。结果:V+F组胚胎脊髓体积增长速度、神经纤维数量和神经元密度显著高于F组(P〈0.01),细胞分化较好,突触较成熟,界面区无明显的胶质增生。V+F组SEP的P1、N1波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初步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s,BMSCs)来源的外泌体静脉移植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修复作用。方法:全骨髓培养法培养大鼠BMSCs,收集P2代细胞上清,Exo Quick Precipitation提取法分离并纯化外泌体,通过透射电镜观察鉴定外泌体形态,采用Western blot鉴定外泌体表面标志蛋白CD9、CD63。通过脊髓法建立大鼠SCI模型,造模1h后尾静脉给予外泌体移植500μl(外泌体蛋白浓度为200μg/ml),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将30只大鼠为三个组:假手术组、对照组(SCI+磷酸盐溶液)、外泌体组(SCI+外泌体),均采用BBB评分、斜板实验于造模后1、3、7、14、21、28d评价大鼠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并于术后28d处死取材,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髓鞘(luxol fast blue,LFB)染色观察各组脊髓组织形态学改变,尼氏(Nissl)染色观察神经元存活数目。结果:透射电镜下可见大量直径40~100nm的立体圆形或茶托形的小囊泡结构,外周可见完整的类脂质膜性结构,内含低电子密度物质。Western Blot显示CD9、CD63蛋白表达阳性。造模后假手术组各时间点的BBB评分和斜板评分均正常,对照组和外泌体组BBB评分和斜板评分均低于假手术组(P0.05),造模后7、14、21、28d外泌体组BBB评分分别为6.30±0.95、12.70±1.57、16.60±1.08、17.00±0.67分,均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的2.50±1.08、6.90±0.99、10.50±0.85、12.50±1.08分(P0.05)。造模后7、14、21、28d外泌体组斜板评分分别为43.00±3.50、55.50±4.38、62.50±2.64、65.00±3.33分,均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的34.00±3.16、43.00±4.22、49.00±4.59、52.50±4.25分(P0.05)。造模后28d,假手术组脊髓组织HE染色、LFB染色、Nissl染色正常,对照组脊髓空洞形成、髓鞘排列紊乱、神经元数目减少,外泌体组与对照组比较脊髓组织损伤程度减轻,存活神经元数目增多(P0.05)。结论:MSCs来源的外泌体可减轻脊髓损伤后的病理变化,改善运动功能,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修复。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临床上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减压、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及康复功能锻炼,但疗效并不理想,常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永久缺失,致残率高。外伤性SCI除直接导致脊髓神经细胞破坏外,还会随着损伤时间的推移,出现继发性损伤,使病灶周围原来完整的组织发生自身破坏性病变,表现为自由  相似文献   

19.
L Z Nan 《中华外科杂志》1989,27(4):247-9, 255
Transplantation of cerebellar tissue to the transection part of the spinal cord was performed on 48 dogs. Among them, 35 dogs were transplanted with cultured cerebellar tissue, 7 of which resumed standing and walking ability, 13 dogs were transplanted with embryo cerebellar tissue and 7 resumed standing and walking (58.3%). In the control group of 8 dogs, no recover was found.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 and HRP reaction showed that (1) embryo cerebellar tissue may prevent the scar formation and neuroglia proliferation; (2) some neurofibers existed in the scar tissue between the two ends of transected spinal cord; (3) the connection of the grafting material and the host was established by special target.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脊髓损伤后早期显微镜下清创与修复的手术经验。方法 脊柱骨折或脱位后路手术经伤椎弓根撬拨复位、植骨完成后,损伤区域在手术显微镜下行挫伤坏死碎片、凝血块清除,修复损伤的微小血管和神经,早期恢复血运。结果 94例患获得随访。术后X线摄片及CT检查示椎体复位率95%.且椎管有效容量复原。按Frankel分级标准,术前A级7例术后无变化;87例患获得1~2级以上的改善,有效率93%,其中获2级以上恢复患57例,占有效率的66%;伤后至手术时间平均7.6h;镜下平均手术时间46min;术后平均开始出现功能恢复时间为36h。结论 脊髓损伤早期显微镜下清创和修复有利于减少原发性、继发性损伤反应,降低神经组织水肿,缩短神经功能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