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地尔硫卓对难治性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2例对常规抗心绞痛治疗无效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给予静脉持续泵入地尔硫卓72h治疗。严格控制地尔硫卓的剂量。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时ST段压低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并注意药物不良反应。结果静脉滴注地尔硫卓治疗后,心绞痛得到有效控制,总有效率9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的平均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缩短、发作时ST段压低程度减轻(P〈0.05);治疗后血压、心率(P〈0.05)和收缩压×心率均明显降低(P〈0.01),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地尔硫卓静脉泵入治疗难治性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但需严格控制药物剂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地尔硫[艹卓]注射剂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作用。方法: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2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8例,静滴地尔硫[艹卓]注射剂150μg/min;对照组34例,静滴硝酸甘油注射剂60μg/min。两组均持续静滴48h。结果:静滴地尔硫[艹卓]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症状和心电图改善稍优于硝酸甘油组,且地尔硫[艹卓]比硝酸甘油更明显降低了心率和心肌耗氧指数,地尔硫[艹卓]组比硝酸甘油组难治性心绞痛发生明显减少。结论:地尔硫[艹卓]注射剂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安全、有效,可降低难治性心绞痛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地尔硫(艹卓)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6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地尔硫(艹卓)50 mg/d;对照组硝酸甘油10 mg/d.2组均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L中静滴连用7 d.观察治疗前后痛疼缓解、HR、BP、心肌耗氧指数(心率×收缩压)、心电图(ECG)的变化情况.结果 1周内地尔硫(艹卓)组疼痛缓解率、发展为AMI的病例数较硝酸甘油组有显著差异(P<0.05);地尔硫(艹卓)组治疗后心肌耗氧指数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2组治疗后HR、BP均较治疗前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为治疗的不良反应.结论与硝酸甘油相比,静滴地尔硫(艹卓)能更有效地控制不稳定型心绞痛,降低心肌耗氧指数,减少AMI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静滴地尔硫Zhuo、硝酸甘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地尔硫(艹卓)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6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地尔硫(艹卓)50 mg/d;对照组硝酸甘油10 mg/d.2组均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L中静滴连用7 d.观察治疗前后痛疼缓解、HR、BP、心肌耗氧指数(心率×收缩压)、心电图(ECG)的变化情况.结果 1周内地尔硫(艹卓)组疼痛缓解率、发展为AMI的病例数较硝酸甘油组有显著差异(P<0.05);地尔硫(艹卓)组治疗后心肌耗氧指数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2组治疗后HR、BP均较治疗前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为治疗的不良反应.结论与硝酸甘油相比,静滴地尔硫(艹卓)能更有效地控制不稳定型心绞痛,降低心肌耗氧指数,减少AMI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保心通络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连续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冠心病UA患者11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简单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保心通络汤.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缓解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心电图ST-T改变.结果 2组治疗前基本临床情况、心绞痛类型、危险分层、发作频率、每次持续时间、缓解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及血液生化具有良好的均衡性均(均P>0.05);两种治疗方法均能较好地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缓解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均P<0.01),但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2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有明显的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保心通络汤能够更有效治疗冠心痛UA,缓解临床症状,对血压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参蛭通脉汤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90例UA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行西医治疗的44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行西医+参蛭通脉汤治疗的46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情况。结果:相比治疗前,两组治疗4周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心绞痛持续时间缩短,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治疗前,两组治疗4周后ST段压低最大值、ST段压低的导联数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A患者采用参蛭通脉汤治疗,可改善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情况。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1):3945-3947
观察子午流注纳甲法结合辨证取穴针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选取收治的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硝酸异山梨酯、辛伐他汀等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子午流注纳甲法结合辨证取穴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1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心绞痛证候积分、发作频次、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心电图改变情况及硝酸甘油服用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心绞痛证候积分、发作频次、每次发作持续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证候积分、发作频次、每次发作持续时间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ST段下移导联数、T波倒置和低平导联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ST段下移导联数、T波倒置和低平导联数均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硝酸甘油服用量为(1.8±2.2)mg,服药后症状改善时间为(3.2±2.0)min,对照组硝酸甘油服用量为(3.2±2.8)mg,症状改善时间为(4.0±3.2)min,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午流注纳甲法结合辨证取穴针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口服地尔硫(艹卓)治疗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心绞痛(ICM—AP)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ICM—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抗心绞痛、纠正心衰治疗,地尔硫(艹卓)组42例在以上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地尔硫(艹卓)15—30mg,每日4次,分别于9:00、15:00、21:00、3:00时间点口服,疗程2周。对比观察两组心绞痛改善程度和心电图变化,以及药物对心率、血压和心功能的影响。结果地尔硫(艹卓)组治疗心绞痛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功能改善等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尔硫(艹卓)组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服地尔硫(艹卓)治疗ICM—AP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静滴地尔硫、硝酸甘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地尔硫 艹卓 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6 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地尔硫艹卓5 0mg/d ;对照组硝酸甘油 10mg/d。 2组均加入 5 %葡萄糖溶液 2 5 0mL中静滴连用 7d。观察治疗前后痛疼缓解、HR、BP、心肌耗氧指数 (心率×收缩压 )、心电图 (ECG)的变化情况。结果  1周内地尔硫 艹卓 组疼痛缓解率、发展为AMI的病例数较硝酸甘油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地尔硫艹卓 组治疗后心肌耗氧指数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0 .0 1)。 2组治疗后HR、BP均较治疗前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为治疗的不良反应。结论 与硝酸甘油相比 ,静滴地尔硫艹卓 能更有效地控制不稳定型心绞痛 ,降低心肌耗氧指数 ,减少AMI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尼可地尔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症状改善及心电图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4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尼可地尔治疗,研究组给予给予尼可地尔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心电图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心绞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ST段压低导联数、ST段压低值总和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可地尔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增强治疗效果,有效抑制心绞痛发作,并改善心电图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地尔硫茁注射剂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作用。方法: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2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8例,静滴地尔硫(?)注射剂150μg/min;对照组34例,静滴硝酸甘油注射剂60μg/min。两组均持续静滴48 h。结果:静滴地尔硫(?)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症状和心电图改善稍优于硝酸甘油组,且地尔硫(?)比硝酸甘油更明显降低了心率和心肌耗氧指数,地尔硫(?)组比硝酸甘油组难治性心绞痛发生明显减少。结论:地尔硫(?)注射剂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安全、有效,可降低难治性心绞痛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住院的符合入选标准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98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98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地尔硫卓组100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联合地尔硫卓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地尔硫卓组总有效率92.00%,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78.57%,地尔硫卓组与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应用地尔硫卓临床效果确切,应用安全可靠,既能扩张冠脉,解除冠脉痉挛,同时减慢心率和降低血压,可以明显的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临床症状;又不存在硝酸甘油的耐药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终末期肾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并发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口服,每日3次,每次2颗(每颗22.5 mg),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每月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及含服硝酸甘油的剂量(片/月)、心率、血压变化情况,心绞痛发作前后心电图ST段变化以及肾功能(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变化,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持续时间缩短、硝酸甘油使用量减少,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压、心率、血尿素氮、血清肌酐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对终末期肾病心绞痛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与硝酸酯类、钙拮抗药、β受体阻断药等药物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盐联合硝酸甘油及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8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硝酸甘油+尼可地尔治疗,观察组给予丹参多酚酸盐+硝酸甘油+尼可地尔治疗。统计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硝酸甘油用量、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55%,高于对照组的79.03%(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心绞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6%(5/62),与对照组4.84%(3/6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4,P=0.71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联合硝酸甘油及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改善患者心绞痛发作,减少硝酸甘油用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类中药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4月收治的82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益气活血类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采用益气活血类中药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可显著减轻患者心绞痛发作程度,减少硝酸甘油用量,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速效救心丸联合盐酸地尔硫卓片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心电图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将86例UAP患者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采用盐酸地尔硫卓片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地尔硫卓片+速效救心丸治疗。比较2组心电图疗效、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心电图总有效率97.67%(42/43)高于对照组79.07%(34/43)(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85.78±6.56)分比(73.15±4.57)分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98%比25.58%,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速效救心丸与盐酸地尔硫卓片联合治疗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心电图,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尼可地尔与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心内科进行诊治的9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简单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加服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组加服尼可地尔。治疗60天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心绞痛每天发作次数、疼痛持续时间、常规12导联心电图ST段压低的导联数(NST)、ST段压低的总和(∑ST)临床疗效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无差异,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疗效及对患者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和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影响。方法选取11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U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6)。所有入选病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地尔硫卓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频率、每次发作持续时间、MMP-9和MPO水平。并于治疗期间,观察组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6%比82.1%,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观察组:(2.1±1.3)次/周,对照组:(4.2±1.1)次/周],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缩短[观察组:(2.0±0.7)min,对照组:(3.7±1.3)min],MMP-9及MPO水平降低[观察组:(295.2±47.6)μg/L,对照组:(326.8±52.1)μg/L;观察组:(142.4±38.1)u/L,对照组:(161.5±40.8)u/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7%和16.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地尔硫卓治疗UAP疗效可靠,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心绞痛发生频率,缩短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并降低机体MMP-9和MPO水平,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口服地尔硫治疗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心绞痛(ICM-AP)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ICM-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抗心绞痛、纠正心衰治疗,地尔硫组42例在以上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地尔硫15~30 mg,每日4次,分别于9:00、15:00、21:00、3:00时间点口服,疗程2周。对比观察两组心绞痛改善程度和心电图变化,以及药物对心率、血压和心功能的影响。结果地尔硫组治疗心绞痛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功能改善等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尔硫组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服地尔硫治疗ICM-AP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我院47例符合标准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治疗组(2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抗凝剂及阿司匹林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检查心电图,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每次心绞痛发作的平均时间以及心率、血压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差异亦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曲美他嗪对心率、血压无影响.结论 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