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整理"肾虚邪伏"的由来,结合现代医学对"肾虚邪伏"的认识,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的原因,探索研究乙肝慢性化的中医病机实质,为临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提供新思路。方法:古代及现代医学研究文献整理。结果:"肾虚邪伏"是导致HBV持续感染,即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化的主要原因之一,HBV持续感染又可能与人类白细胞抗原有关,其中HLA-DQB1与慢性乙型病毒的感染、治疗、预后具有紧密的联系。结论:从"肾虚邪伏"认识慢性乙型肝炎可能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代晓芳 《中医学报》2016,(4):535-538
以中医传统伏邪学说为指导,根据伏邪病因病机、致病的特点及发展、变化规律来认识老年高血压病,提出老年高血压病的产生是以正虚(肾虚)为本,痰湿、瘀血等邪气伏藏,继而后发的观点。进而总结归纳提出老年高血压病肾虚邪伏致病特点为邪伏于内,逾时而发;伏邪初发,里热亢盛;伏邪积聚,蕴蓄生变;伏邪交结,反复发作。可见,伏邪致病的本质与老年高血压病的发病特点基本是吻合的,疾病的发生取决于正邪的盛衰交争,所以当正邪两气之间的平衡状态被打破时,便可随时引起疾病的产生,肾虚是本病发病之本,是导致伏邪的前提和基础,肾脏功能失调,肝脾诸脏受累,气血阴阳失调,致痰湿,血瘀内生,又因正气不足,祛邪无力,从而导致这些病理产物内生伏藏,伏邪渐聚,每遇诱因引触而致病情反复发作。故本研究认为对于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把握伏邪致病的特点及发展和传变规律,针对老年高血压病之肾虚伏邪特点,在潜伏期、缓解期用药和日常饮食调理中应特别注意补肾为本以扶正,同时亦勿忘驱除体内伏邪,令邪无所藏,病无由发,尤其对于无证可辨时,针对肾虚伏邪先证而治至关重要。急重期、发病期又当识别痰湿,血瘀孰轻孰重,选方用药各有侧重或诸邪并治。可见,从肾虚伏邪理论指导本病的治疗临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中医认为慢性心力衰竭是由瘀血导致的临床常见的危重症;本文基于中医理论对血府与瘀血的基本关系,结合于白莉教授临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经验,阐述从血府论治慢性心力衰竭的思路,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4.
杨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重度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在临床上常常喘、满、肿、胀并见,表现为三焦壅塞、痰瘀水停证候,运用中医宣导三焦,活血利水诸法,配合适当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正>慢性心力衰竭是因各种心脏功能或结构性病变引起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发展方向,临床以气短胸闷、液体潴留、运动耐力下降等为主要表现[1-3]。陈启兰主任中医师系中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从事临床与教学工作二十余载,对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丰富经验。陈老师认为心衰总属本虚标实,以心气虚为本,瘀血、痰浊、水饮为标,在其演变过程中,极易损伤脾土,导致心脾两虚,故主张固本清源,心脾同治,在补益心气、健运脾土的基础上,兼顾活血化瘀、化痰涤饮。  相似文献   

6.
慢性心力衰竭病情严重,治疗手段有限,中医已成为该病治疗不可或缺的手段。五脏相关是慢性心力衰竭的基本病理机制,治疗应治心而不唯"心",或心肺同治,或心脾同治,或心肝同治,或心肾同治,以心为主、兼顾他脏,共达扶正祛邪之目的。  相似文献   

7.
慢性心力衰竭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通过大量临床观察表明, 气虚血瘀是引发慢性心力衰竭的重要机制, 并贯穿于心力衰竭的整个病理过程, 因此气虚血瘀致脉道不利、心失所养、元气虚脱是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的关键。运用益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常能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9.
肺间质纤维化极易伤肾而致肾虚,且治疗过程极易出现伤肾的情况,进而加重肾虚。而肾虚导致肺气不能敛降,宣降失常,壅滞于胸;气滞则血瘀,气滞则痰聚,进一步加重气滞。同时,肾虚可致卫气不固,极易受到外邪侵袭,从而进一步损伤肺气,加重肺间质纤维化。故从肾虚论治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方法主要有:(1)补肾纳气法:宜在补益肺气的同时,加用补肾纳气的中药如鹿茸、海龙、海马、蛤蚧、熟地黄、胡桃肉、补骨脂、山萸肉、龙骨、牡蛎、磁石、五味子等,如出现潮热、盗汗、舌红少苔等阴虚之象时,治以补肾养阴、纳气定喘,方以七味都气丸加减,药以熟地黄、山萸肉、干山药(微焙)、牡丹皮、白茯苓、泽泻、五味子、女贞子、枸杞子、天冬为主;(2)补肾化痰法:在止咳化痰药中配伍滋补肾精之品,如淫羊藿、菟丝子、山萸肉、熟附子、紫河车等以温肾化痰,能显著减轻患者咳喘、气促等症状;(3)补肾活血法:选用红花、川芎、丹参、当归、地龙以活血,同时配伍熟地黄、山萸肉、女贞子等以补肾之阴精。  相似文献   

10.
从肾虚论治缺血性中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1.
1肾虚气弱是缺血性中风发生的病理基础1.1 中风病以肾虚立论的学术渊源 早在《内经》中就已认识到肾虚与中风发病具有密切的关系,真元亏虚是外风侵袭的内在基础。《素问·脉解篇》指出,“内夺而厥,则为瘖痱,此肾虚也。”《灵枢·刺节真邪》亦说:“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以上两段经  相似文献   

12.
运用经方从心肾论治慢性心力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正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中医药对治疗慢性心衰具有其独特性,其中以药简、效专、力宏之经方为代表。文章从心肾的生理、病理关系出发阐述心肾相关理论,并借鉴该理论提出从心肾论冶慢性心衰的理论依据,进而论述在治疗慢性心衰的过程中所大力运用的体现心肾相关的代表性经方,从而发挥中医药在慢性心衰治疗上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3.
毒邪是反应性关节炎发生的重要条件,且始终贯穿整个病理过程。其中先天禀赋不足,内生虚毒是引起反应性关节炎的内因;外感毒邪是导致反应性关节炎发病的先决条件;痰瘀互结而成内生之毒,是反应性关节炎的继发改变。在防治反应性关节炎的临床实践中,需遵循解毒邪原则,做到:1首辨毒邪;2次辨病期;3三辨正邪偏胜。  相似文献   

14.
从肾虚湿热论治少弱精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从肾虚湿热入手治疗少弱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1例中医辨证为肾虚湿热型、西医诊断为少弱精症者纳入观察对象,采用补肾利湿法治疗,共计12周,分别于治疗后4、8、12周进行精液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精子密度、a 级、a + b + c 级精子百分比、白细胞计数等主要参考指标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精子密度、a 级、a + b + c 级精子百分比等较治疗前变化明显,白细胞计数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肾虚湿热是本地区不育症常见证型,补肾利湿方药可显著改善肾虚湿热型少弱精子症的精液质量。  相似文献   

15.
老年性痴呆从肾虚痰瘀论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认为老年性痴呆的病因病机为肾精亏损,痰饮瘀血互结。所以治呆必补肾,肾精足则髓海充,治呆须开窍,开窍责求痰瘀,则窍开而神明,用药时以补肾化痰去瘀类药物为主,佐以滋养脑髓的甘平之味,收效甚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从肾虚血瘀论治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VPS)的理论依据和临床经验。[方法]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分析笔者对VPS发病机制的新认识,介绍从肾虚血瘀论治VPS的理论,分别从该病的病因病机、病理演变、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中医学相关理论来阐释从肾虚血瘀论治VPS的学术观点及临证经验,并分析典型临床案例以佐证。[结果]VPS以肾精亏虚、瘀血内阻为主要病机。肾精亏虚是VPS形成的基础,瘀血内阻是VPS发生的病机关键,肾虚与血瘀相合,虚、瘀相互影响,交互为患,形成VPS复杂的发病基础。治疗上以补肾填精、活血化瘀为主,并巧用虫类药搜风剔络,临床疗效满意,故从肾虚血瘀论治VPS符合临床实际。所举验案中患者辨为肾虚血瘀证,治以补肾活血,收效良好。[结论]从肾虚血瘀论治VPS,见解独到,符合临床实际,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老年性痴呆以本虚标实为特征,基本病机在于肾脏亏损,无以化髓,其标在于痰浊瘀血阻滞经络,脑络不通,清窍失灵。肾虚、痰浊、瘀血相互夹杂,共同作用,是老年性痴呆发病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复发性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是指连续发生2次或2次以上的自然流产。该病属中医 “滑胎”范畴。多因肾虚系胞无力,损伤冲任,胎元不固,久病伤气伤血,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或离经之瘀血影响新血的形成,胎元失养,以致坠胎。屡孕屡堕患者多肾虚与血瘀并存,肾虚为本,血瘀为标,肾虚导致血瘀,血瘀又加重肾虚。因此,笔者认为肾虚血瘀是复发性流产的基本病机,中医药治疗复发性自然流产有独特的优势,以补肾活血法为基础贯穿于疾病的全过程,临证时结合证候及辅助检查,整体审查,辨证论治,结合疏肝、健脾、清热、益气、滋阴等不同方法,可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充血性心力衰竭分急性左心衰、右心衰及全心衰.急性左心衰发作可见夜间心悸、端坐呼吸、喉中哮鸣等肺水肿症状;右心衰或全心衰发作时可见喘促气短、不能平卧、全身水肿及胸闷、胸痛彻背等症状.  相似文献   

20.
白血病从伏气温病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伏气温病角度,探讨了白血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和治疗用药。认为用伏气学说可以解释白血病的发病规律,伏邪的性质、邪伏的部位、疾病的传变以及白血病的缓解与复发等复病因同,用以指导临床辩证论治和处方作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