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自《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颁布实施以来,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经常出现湿热体质与湿热证混淆问题,从而导致两者遣药用方指向性并不明确。鉴于此首先从辨识内容、调治目的、主药及其配伍3个方面对湿热体质与湿热证进行辨析,并以临床中常见的湿热体质与湿热证并见为例强化两者的区别与联系。重点介绍湿热体质主药主方的筛选方法,通过对湿热体质调体主药黄芩、黄连、茵陈、滑石以及湿热体质调体主方甘露消毒丹深入细致的探析,明确湿热体质遣药用方的专属特点。对于湿热体质调理方案的规范化制定和实施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李其信教授基于"体病相关"中医体质理论辨治血精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门诊学习,整理相关病例,从体质与血精的相关性、血精常见类型、血精辨体论治三个方面,分析总结李其信教授治疗血精的临床经验,并附两则经典病案加以验证。[结果]李其信教授认为血精与体质偏颇状态高度相关,临床上血精患者体质特点以阴虚体质、湿热体质、血瘀体质为主。治疗上,阴虚体质重在滋阴培本,辅以清热;湿热体质强调分清湿热,注重凉血止血;血瘀体质以活血祛瘀为主,兼行补气行气之法。在辨病辨证的基础上,结合辨体论治,调理偏颇体质,标本兼治。所举病案一为阴虚体质,以滋阴泻火、凉血安络为法,方选知柏地黄丸加减;病案二为湿热体质,以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为法,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结论]李其信教授根据"体病相关"论诊治血精患者,开辟了临床诊治血精的新思路、新方法,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108例男性不育症人群中医体质类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108例男性不育症患者问卷调查,对其中医体质类型质进行初步的分析。方法:体质量表调查法对108例男性不育症人群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单一体质类型63例占58.33%,复合体质类型45例占41.67%,总体体质类型前10位依次为和平质31例占28.7%,湿热质15例占13.89%,湿热痰湿质7例占6.48%,气虚湿热质、气虚阳虚质各6例,分别占5.56%,气虚质5例占5%;湿热阳虚质、特禀质、阴虚质各4例,分别占3.7%,湿热血瘀质3例占2.78%。结论:男性不育患者和平质者占相当比例,而体质偏颇者则以湿热体质及湿热复合体质为主,气虚、阳虚、痰湿及其复合体质互见的体质特点。而阴虚、血瘀、特禀质及其复合体质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酒精性脂肪肝(AFLD)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型特点,研究中医体质与AFLD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对148例AFLD患者进行体质分型,并分析结果.结果 男性的患病率远远高于女性;脑力劳动者所占比例最大;体型异常者(超体质量及肥胖)所占比例高于体质量正常者;9种体质的平均转化分中,痰湿质得分最高,依次为湿热质、气虚质、瘀血质,得分最低是特禀质.结论 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瘀血质是AFLD患者主要的偏颇体质类型,其中痰湿质相对重要.中医体质分析对指导AFLD患者养生保健、临床治疗、康复和预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以及不同中医体质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为临床运用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诊疗模式治疗青春期PCOS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212例青春期PCOS患者,采用频数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及其与临床体征、糖、脂代谢的相关性。结果 (1)青春期PCOS患者以气虚质、血瘀质及湿热质多见。(2)青春期PCOS患者中超重占13. 68%,肥胖占48. 11%;伴痤疮占58. 49%,伴溢脂占76. 42%。(3) BMI、痤疮、LDL、初潮年龄与气虚质呈正相关,FPG、APOB与气虚质呈负相关;痤疮、FPG、FINS与血瘀质呈正相关,IR、LDL与血瘀质呈负相关; BMI、TC、初潮年龄与湿热质呈正相关,E2、舒张压与湿热质呈负相关。结论青春期PCOS患者以气虚质、血瘀质、湿热质多见,不同体质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长沙市344例男性不育症患者进行中医体质的问卷调查,探讨男性不育症患者体质分布的特点及其精液质量、睾丸大小与中医体质的关系,分析常见病因对中医体质的影响。方法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ZYYXH/T157-2009)对344例不育男性进行体质辨识,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和思路。结果344例男性不育患者中平和体质占17.4%,单一偏颇体质(为一种偏颇体质者)占25.6%,混合偏颇体质占57.0%。总体体质类型前10位依次为平和质(17.4%)、湿热痰湿质(14.2%)、阳虚气虚质(9.59%)、湿热质(8.43%)、阳虚痰湿质(6.69%)、痰湿质(5.81%)、气虚湿热质(5.81%)、气虚质(4.94%)、阳虚质(4.36%)、气郁气虚质(3.49%)。结论从单一体质类型看除平和质外,湿热质和气虚质是不育患者的主要体质类型;复合类型中,虽然各复合型相对分散,但仍然表现以湿热复合类为主要特征,而阳虚、气虚、痰湿复合类次之的分布特征;而总体阴虚质、特禀质、血瘀质及其复合类都很少见;不育症患者不同睾丸体积的中医体质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湿热体质与疾病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湿热体质与疾病的发病、辨证、治疗用药角度,研究与探讨湿热体质与疾病的关系.认为湿热体质与湿热证既存在程度上的差别,又具有密切的关系.湿热体质是湿热病证发病与否的重要因素.湿热证反映了湿热体质的特征,治疗湿热证本身对湿热体质亦起到了调节作用,使湿热体质趋于正常.若使用中药对湿热体质进行调整,就可能减少湿热证的发病率.历代医家治疗湿热病的方法和有效的方剂为我们寻找干预湿热体质的药物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总结临床规律,为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收集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门诊、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就诊的CAG患者共258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采用中医体质分类量表判定体质类型,对分类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58例患者的体质类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阴虚质(22.5%)、湿热质(15.9%)、血瘀质(14.7%)为主;偏颇体质明显多于平和质,两者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性体质和虚性体之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体质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多见湿热质、气郁质,中年组多见湿热质、血瘀质,而老年组多见阴虚质、血瘀质。青年组与老年组相比体质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组与青年组、老年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体质类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者多见阴虚质、湿热质,无感染者主要以阴虚质、血瘀质居多。结论 CAG患者的中医体质整体上以阴虚质和湿热质为主,但随患者年龄增长变化,体质类型分布有所改变,提示年龄因素对体质类型有一定影响。Hp感染为CAG发病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感染者以阴虚质、湿热质居多,提示疾病的特点与体质类型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医体质类型与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s, DFU)的相关性,为糖尿病足溃疡的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随机收集住院2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73例,采用标准化的中医体质量表判定患者体质类型,并进行身高、体质量、血糖、血脂等指标的测量和观察记录伤口愈合速率、愈合时间、预后结局等情况。分析中医体质对2型糖尿病足溃疡伤口愈合的影响。结果 DFU患者以痰湿质、血瘀质和湿热质为多。其中血瘀质相对其他两种体质足溃疡程度较重,湿热质感染程度较重。湿热质的年龄最低,血瘀质相对年龄偏大。痰湿质的身体质量指数(BMI)最大,糖尿病病程最短(P<0.05)。血瘀质伤口愈合速率和时间较慢(P<0.05)。结论痰湿质、血瘀质和湿热质是2型糖尿病足溃疡的高危体质,不同DFU患者临床特征不同,血瘀质的伤口愈合较慢,提示不同体质下DFU的预防及治疗应有侧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上海地区超重/肥胖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及其与人体成分分析的相关性。【方法】对2020年8月至2022年12月至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针灸埋线专病门诊就诊的有完整中医体质和人体成分检测的患者数据进行分析,根据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情况将患者分为正常体质量组(BMI<24 kg/m2)、超重组(24 kg/m2≤BMI<28 kg/m2)和肥胖症组(BMI≥28 kg/m2),分析3组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特征,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探讨中医体质与人体成分的关系。【结果】(1)共纳入315例患者,其中正常体质量43例,超重85例,肥胖症187例。(2)正常体质量人群体质分布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脾虚>肝郁>湿热>阳虚>阴虚,超重人群体质分布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脾虚>肝郁>湿热>阳虚>阴虚,肥胖症人群体质分布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脾虚>阳虚>湿热>肝郁>阴虚,超重/肥胖症组体质分布比例从高到低依次...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其与年龄、感染类型的相关性,为中医药治疗宫颈HR-HPV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10例宫颈HR-HPV感染者进行问卷调查,获取相关信息,进行体质判定,采用卡方检验及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分析HRHPV感染者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及其与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宫颈HR-HPV感染者以湿热质、阳虚质多见,其次依次为气郁质、平和质、气虚质、血瘀质、痰湿质、阴虚质、特禀质;湿热质、阳虚质与其他体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湿热质、阳虚质者分别多见于20~39岁、40~49岁,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宫颈HR-HPV感染者中湿热质较其他体质双重、三重及以上感染更多见,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宫颈HR-HPV感染者体质与其年龄、感染类型具有相关性(P 0. 01)。结论宫颈HR-HPV感染者主要为湿热质和阳虚质,其体质与年龄及感染类型具有相关性,临床治疗应综合考虑感染者的体质、年龄及感染类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岭南湿热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根据岭南湿热突出的致病广泛的特性,结合导师徐云生对湿热病多年的临床诊治理念与经验,总结归纳岭南湿热病的临床特点及证治经验。[结果]湿热致病具有广泛性,而出生居住地的变更、体型改变都会导致湿热病的发生。湿热病临床具有典型的全身及局部症状。湿热病以岭南地区常见,气分湿热为主,病位主要在中焦脾胃。治疗湿热证须紧记三原则,处方多以黄连温胆汤为基础方,随证加减。[结论]辨别湿热病证从细微处入手,四诊合参,方可认证准确。  相似文献   

13.
辨体施治是因人制宜的具体实践,体现"治病求本"的原则。"温热大师"叶天士十分重视辨体施治,在其《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等著作中可窥见一斑,笔者试从叶天士在温热类温病与湿热类温病中对不同体质的患者的辨识与防治,从体质与发病、体质与诱发因素、体质与诊断、体质与防治等方面探讨叶氏的辨体施治观。  相似文献   

14.
辨体施治是因人制宜的具体实践,体现"治病求本"的原则。"温热大师"叶天士十分重视辨体施治,在其《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等著作中可窥见一斑,笔者试从叶天士在温热类温病与湿热类温病中对不同体质的患者的辨识与防治,从体质与发病、体质与诱发因素、体质与诊断、体质与防治等方面探讨叶氏的辨体施治观。  相似文献   

15.
湿热为临床常见致病因素,湿热证则是常见的中医证型。近年来,湿热的实质研究为中医药研究的热点之一,然通过分析某些细胞因子、生化指标,难以完全揭示中医湿热的内涵。从中医理论去探讨湿热的内涵,对临床更具有指导意义。从理论以及古籍上对湿热的内涵作了粗浅的探讨,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湿热为临床常见致病因素,湿热证则是常见的中医证型。近年来,湿热的实质研究为中医药研究的热点之一,然通过分析某些细胞因子、生化指标,难以完全揭示中医湿热的内涵。从中医理论去探讨湿热的内涵,对临床更具有指导意义。从理论以及古籍上对湿热的内涵作了粗浅的探讨,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产妇盆底肌力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从中医体质学的角度为临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防治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3月~8月在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省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后42~60 d复查的产妇1060名,通过调查产妇的一般情况、体质类型以及盆底肌力的检测结果,采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向盆底肌力的中医体质类型,了解太原市产妇盆底肌力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结果 在1060名产妇的体质调查中,排名前3的体质是阴虚质、气虚质和血瘀质;在盆底肌检查中Ⅰ类和Ⅱ类肌纤维肌力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45.7%和38.9%;在校正了产妇一般情况等混合因素之后,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气虚质和湿热质是Ⅰ类肌纤维肌力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气虚质、痰湿质和血瘀质是Ⅱ类肌纤维肌力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太原市产妇盆底肌力异常与中医体质中的气虚质、湿热质、痰湿质和血瘀质相关.  相似文献   

18.
湿热是临床上常见的致病因素,其致病具有黏腻、胶着的特点.炎症细胞与炎性介质构成了局部炎症微环境,肿瘤的形成、侵袭与转移以炎症微环境的持续存在为背景.湿热胶着难解的特性,提示湿热可能是炎症微环境的持续存在、难以治愈的重要因素.同时,湿热邪气成毒的过程与炎-癌转化的进程具有相似性,两者关系密切.肿瘤的主要致病物质如痰、瘀等...  相似文献   

19.
国医大师王琦提出湿热、瘀浊阻滞为慢性前列腺炎的主导病机,临床运用“主病主方”思想,以当归贝母苦参丸合复元活血汤加减为主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用药时兼顾体质,并辨体加减。  相似文献   

20.
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内生湿热为2型糖尿病的重要病机.幽门螺杆菌致病具有湿热邪气的特性,感染后缠绵难愈、易于复发,如湿邪样胶着难除,且具有相兼性,导致多种疾病.因其由口而入,可引起脾胃运化失常,而致湿热内蕴,水谷精微不能输布周身.幽门螺杆菌感染能够加重湿热邪气,湿热内外合邪致病可导致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此所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