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钝针扣眼穿刺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56例采用动静脉内瘘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采用钝针扣眼穿刺法,对照组采用锐针绳梯穿刺法。比较2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疼痛程度、穿刺点渗血发生率、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及穿刺处患者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穿刺处患者满意度显著升高,穿刺点渗血发生率、穿刺疼痛程度及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内瘘闭塞、内瘘狭窄、假性动脉瘤)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钝针扣眼穿刺法可以有效降低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点渗血,减轻穿刺疼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穿刺方法对延长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的关系.方法 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针尖与皮肤为40度角进针,对照组采用针尖与皮肤20度角进针,观察两组内瘘不同角度进针穿刺法并发症包括血管硬化,假性动脉瘤,内瘘堵塞的发生率,同时比较两种穿刺方法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疼痛.结果 观察组发生内瘘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两组透析效果无差异.结论 动静脉内瘘穿刺时,我们采用40度角的进针方法,并且配合相关的护理措施,极大的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血肿发生,尽可能延长内瘘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 目的 观察并探讨钝针扣眼穿刺法和锐针绳梯式穿刺法对血液透析疑难动静脉内瘘使用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在瑞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疑难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60例,其中血管条件不良穿刺困难病人28例,可穿刺血管短者17例,高位内瘘者15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为扣眼穿刺组30例和绳梯穿刺组30例。观察12个月,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内瘘一次穿刺成功率、皮下血肿、内瘘堵塞、穿刺点渗血的发生率,穿刺疼痛程度及拔针后止血时间。结果 扣眼穿刺组和绳梯式穿刺组均未发生动静脉内瘘堵;扣眼穿刺组内瘘动静脉端一次穿刺成功率较绳梯式穿刺组显著提高(P<0.01);扣眼穿刺组皮下血肿发生率、渗血发生率较绳梯式穿刺组显著减少(P<0.01);扣眼穿刺组拔针后压迫止血时间较绳梯穿刺组明显缩短 (P<0.01);扣眼穿刺组患者疼痛均值较绳梯穿刺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 扣眼穿刺法在疑难内瘘穿刺中能显著提高穿刺成功率,保护内瘘,降低内瘘并发症,延长内瘘使用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扣眼穿刺法在疑难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中的应用明显优于绳梯式穿刺法,疑难内瘘临床可推广优先选择纽扣眼穿刺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绳梯法穿刺结合激光照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动静脉内瘘(AVF)的保护效果。方法选取AVF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2组患者均在AVF手术后4周以上(即内瘘成熟后)开始穿刺,均严格采用16G锐针绳梯式穿刺,每周3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每次激光照射治疗30 min。比较2组AVF术后及内瘘维护12个月后内瘘局部血管情况(头静脉壁厚度和血流量),12个月期间内瘘并发症(包括假性动脉瘤、血管狭窄、血肿、血栓形成、皮肤疼痛、感染等)发生情况和12个月后首次穿刺情况(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部位渗血率、拔针按压的时间、穿刺时疼痛)。结果 观察组内瘘维护12个月后头静脉壁厚度和血流量、内瘘并发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部位渗血率、拔针按压的时间、穿刺时疼痛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绳梯法穿刺结合激光照射可较好地保护MHD患者AVF。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不同穿刺方法,对患者疼痛程度、内瘘穿刺部位渗血、内瘘穿刺成功率及血肿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5例患者采用定点穿刺方法,对照组15例则采用绳梯式穿刺方法。观察和比较2组间患者内瘘穿刺成功率、血肿的发生率、内瘘感染的发生率及内瘘闭塞的差异。结果观察组15例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部位渗血及内瘘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定点穿刺方法,可有效提高内瘘穿刺成功率,显著降低患者的疼痛感、穿刺针眼渗血及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零压力改良穿刺法对血液透析患者新动静脉内瘘穿刺的成功率、穿刺疼痛耐受率、内瘘穿刺点渗血发生率。方法 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嘉兴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行持续性血液透析并使用前臂新动静脉内瘘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号末尾数字的单双号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法穿刺,观察组患者采用零压力改良穿刺法穿刺。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疼痛耐受率、穿刺点渗血发生情况。结果零压力改良穿刺法患者的穿刺成功率、疼痛耐受率均高于常规穿刺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内瘘穿刺点渗血发生率低于常规穿刺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零压力改良穿刺法能提高血液透析患者新内瘘穿刺成功率,可降低动静脉内瘘穿刺血肿和穿刺疼痛程度,减少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提高患者对内瘘穿刺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不用止血带行动静脉内瘘穿刺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规律性血液透析1~10年的患者64例,观察每例患者连续四次动静脉内瘘穿刺后1 min、5 min、10 min穿刺点渗血清况.其中第一三次不用止血带,作为实验组;第二四次穿刺时用止血带,作为对照组,进行自身对照.结果 穿刺后1 min、5 min渗血情况组间差异明显,实验组少于对照组(P<0.01).10 min渗血发生率组间差异无意义(P>0.05).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两组差异无意义(P>0.05).绪论不用止血带行动静脉内瘘穿刺,可以用于规律性血液透析一年以上的患者,其能够减少穿刺点渗血的发生率.不影响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早期穿刺不用止血带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49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25例和实验组24例。对照组采用止血带压迫穿刺,实验组不采用止血带。观察两组前10次内瘘穿刺情况,比较两种方法穿刺前压迫内瘘时间、穿刺成功率和动脉端穿刺渗血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原发病、抗凝剂使用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后渗血情况组间差异明显,实验组少于对照组(P<0.05),穿刺前压迫内瘘时间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动静脉内瘘早期穿刺不用止血带,不影响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并能减少穿刺点渗血的发生率,节省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内瘘可视化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9月于我院以自体动静脉内瘘为血管通路的维持性血透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以摸球法分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按传统常规方式行穿刺与护理,观察组接受内瘘可视化护理干预;对2组干预后的各项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内瘘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皮下血肿率、针眼渗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一次性成功穿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使用中开展内瘘可视化护理,可显著提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内瘘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与皮下血肿率、针眼渗血率。  相似文献   

10.
延长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延长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的方法.方法:将7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内瘘术时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干预.比较两组内瘘血管血流量、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皮下血肿发生率、动脉瘤发生率及内瘘使用寿命.结果:干预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7.00%,内瘘平均血流量为250ml/min,皮下血肿发生率为5.32%,动脉瘤发生率为2.95%,内瘘闭塞率为1.10%,内瘘平均使用寿命为67±5个月,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对内瘘患者管理的难点实施三级管理负责制,加强了内瘘维护的责任心,减少了损害动静脉内瘘的影响因素,延长了内瘘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
武玉品  付敬  侯宪华 《全科护理》2021,19(9):1231-1234
目的:分析精准化护理在降低血液透析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294例自体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病人作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329例自体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内瘘护理,观察组实施精准化护理,比较实施不同护理措施的两组血液透析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包括内瘘闭塞、血管狭窄、血栓形成、渗血、血肿、动脉瘤形成)发生率及病人对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现状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血液透析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血管狭窄、血栓形成、渗血、血肿及动脉瘤形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对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现状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准化护理的临床实施能有效减少血液透析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延长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的穿刺长度,充分利用病人的血管资源,延长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为血液透析治疗提供有效的通路,同时提高了血液透析病人对内瘘使用的满意度,有利于发展和谐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程序化穿刺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应用程序化动静脉内瘘穿刺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动静脉内瘘穿刺法.比较两组患者内瘘穿刺成功率、内瘘栓塞率及内瘘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9.98%,对照组95.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一例患者出现内瘘栓塞及假性动脉瘤.穿刺后患者针眼渗血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程序化内瘘穿刺,可有效提高内瘘穿刺成功率,降低内瘘栓塞率及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 目的 探讨在动静脉内瘘拔针时,采用沿血管纵行按压法,用无菌棉球结合纱布条按压,防止拔针处针眼渗血的相关护理对策。方法 将2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例。试验组在动静脉内瘘拔针时,采用沿血管纵行按压法,用无菌棉球放置于穿刺点,用无菌纱布条按压,对照组用常规纱布条固定穿刺点,比较2组渗血的发生率,进行x2检验。结果 实验组渗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沿血管纵行按压法和无菌棉球结合纱布条按压可有效地预防动静脉内瘘拔针时渗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扣眼式隧道型钝针穿刺法联合专项健康教育在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方法]选取80例采用动静脉内瘘持续血液透析治疗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锐针区域穿刺法加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则给予扣眼式隧道型钝针穿刺法联合专项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穿刺情况及1年内不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穿刺口渗血和皮下血肿发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液透析病人采用扣眼式隧道型钝针进行内瘘穿刺,能有效提高穿刺效果,减少穿刺口渗血和皮下血肿的发生率,联合专项健康教育后,显著减少内瘘穿刺口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钝针扣眼穿刺法与锐针绳梯穿刺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设计,将该院血液净化中心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50例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患者使用钝针扣眼穿刺(2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锐针穿刺(25例),比较2组患者的内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感染率、渗血率及疼痛程度。结果穿刺1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且渗血率、感染率与疼痛程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钝针扣眼穿刺可有效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穿刺点渗血和局部感染,减轻穿刺疼痛,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两种穿刺方法在血液透析患者提前启用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方法:将60例提前启用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行内瘘侧肘部贵要静脉或头静脉向心方向穿刺法,对照组采用头静脉距瘘口近侧5~10 cm处离心方向穿刺法.结果:观察组穿刺324次,一次穿刺成功317例,成功率为97.8%;发生皮下血肿15次,发生率为4.6%.对照组穿刺315次,一次穿刺成功为260例,成功率为82.5%;发生皮下血肿30次,发生率为9.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发生动脉瘤1例;对照组发生内瘘堵塞5例,内瘘狭窄6例,动脉瘤9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出路采取动静脉内瘘肘部贵要静脉或头静脉向心方向穿刺,可使血流量得到保障,减少对内瘘的损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不同动静脉内瘘穿刺方法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常规穿刺方法与穿刺时压迫穿刺点远心端内瘘血管在穿刺时出血率及成功率的差异。方法选择使用动静脉内瘘行规律性血液透析1年以上的患者20例,观察患者连续10次内瘘穿刺出血及成功情况。其中,单次操作时常规穿刺作为对照组;双次穿刺时压迫穿刺点远心端内瘘血管作为实验组。结果穿刺时出血发生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行动静脉内瘘穿刺时压迫穿刺点远心端内瘘血管,能减少穿刺点出血的发生率,且不降低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可以用于动静脉内瘘行规律性血液透析1年以上的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绳梯扣眼法降低动静脉内瘘穿刺口渗血发生情况的效果。[方法]选择采用动静脉内瘘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病人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绳梯扣眼法)37例和对照组(扣眼穿刺法)41例。观察两组病人1年内透析过程穿刺点渗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透析过程穿刺口渗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绳梯扣眼法为病人进行内瘘穿刺,能显著降低内瘘穿刺口渗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双向回血法对降低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危险性的作用。方法随机对我院2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实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应用单向回血与双向回血两种不同方法,观察回血时间、回血过程中进入体内生理盐水量、穿刺针眼部位渗血、血肿、动脉瘤等项目。结果两组在操作时间、进入体内生理盐水量、血滤器凝血程度项目无明显差异(P〉0.05),在穿刺针眼处渗血、血肿发生率、动脉瘤发生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提示双向回血法降低了内瘘局部血液粘稠度,减少血肿及动脉瘤并发症的发生,有效降低了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干针微负压穿刺法在疑难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疑难动静脉内瘘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干针微负压穿刺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方法,比较两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回血率、皮下血肿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回血率高于对照组,皮下血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干针微负压穿刺法能提高疑难动静脉内瘘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穿刺回血率,降低皮下血肿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