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患者64例64只眼,分别对其临床表现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图像进行分析。结果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患者的阻塞点多位于黄斑区上下血管弓的动静脉交叉处,且以靠近视乳头上的第一分支静脉好发;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示早期黄斑分支静脉荧光素充盈迟缓,晚期血管壁着染和荧光素渗漏;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黄斑囊样水肿。结论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患者的视力预后随视网膜受累范围及并发症的多少而各异,因其视网膜受累范围较小,产生的并发症较少,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
半导体红外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556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义岗 《中原医刊》2004,31(13):14-14
目的:研究半导体红外激光局部光凝或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根据眼底血管造影的结果,确诊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三期或四期的患者,用810波长的半导体红外激光,局麻下进行局部光凝或全视网膜光凝.结果:光凝后视力增进1856眼,占27.0%;视力无变化4508眼,占65.5%;视力下降500眼,占7.3%、其中44眼在激光治疗过程中出现眼底出血,占0.64%:经眼底血管造影复查,其中有效5872眼,占85.2%,血管渗漏及新生血管未完全消退者940眼,占13.7%,76眼光凝后未控制住病情,因反复出血或网脱最终失明,占1.1%,结论:半导体红外激光局部光凝或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使相对缺氧的视网膜耗氧量减少,存留的视网膜组织缺氧状态得到缓解,减少了新生血管生长因子的产生。已有的新生血管光凝后可以消退,达到保护部分视网膜,尤其是黄斑区的视网膜,改善视功能的目的,特别是屈光间质混浊者.亦有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新生血管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经  宗巧梅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8):1004-1005
目的:探讨532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新生血管的疗效。方法:分析37例(37只眼)视网膜静脉阻塞伴有新生血管患眼光凝前后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视力变化情况。结果:新生血管萎缩30只眼,占81.1%,好转6只眼,占16.2%,无效1只眼,占2.7%。视力进步18只眼,占48.7%,无变化16只眼,占43.2%,减退3只眼,占8.1%。结论:532激光光凝术对视网膜静脉阻塞新生血管的消退及预防玻璃体积血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倍频532nm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美奇 《当代医学》2010,16(1):63-63
目的探讨532nm激光机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对21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进行激光治疗。结果视力提高11眼,不变7眼,下降3眼。新生血管全部消退2眼,部分消退1眼。黄斑部消肿完全消除6眼,部分消除4眼。眼底出血均有不同程度吸收,1例并发玻璃体出血。结论倍频532nm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可以有效控制新生血管形成和黄斑水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患者64例64只眼,分别对其临床表现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图像进行分析。结果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患者的阻塞点多位于黄斑区上下血管弓的动静脉交叉处,且以靠近视乳头上的第一分支静脉好发;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示早期黄斑分支静脉荧光素充盈迟缓,晚期血管壁着染和荧光素渗漏;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黄斑囊样水肿。结论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患者的视力预后随视网膜受累范围及并发症的多少而各异,因其视网膜受累范围较小,产生的并发症较少,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早期应用532倍频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enital veni occlusion,RVO)的疗效。方法:我院门诊及住院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67例67眼,经FVC-50相机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确诊后,经532倍频激光治疗,观察视力预后、眼底改变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末次随访视力提高31眼,视力无明显变化30眼,视力下降6眼。激光治疗有效(无新生血管产生及新的视网膜无灌注区形成)62眼。结论:早期应用532倍频激光治疗,对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的消退、预防新生血管产生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玻璃体手术和眼内光凝治疗伴玻璃体积血、新生血管膜或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的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veincoclusion,RVO)的疗效.方法:复习连续的37例RVO患者经玻璃体手术和眼内光凝治疗的38只眼临床资料.视网膜分支静脉只眼.结果:手术中确认27只眼有新生血管膜,23只眼有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后34只眼视力改善,占89.5%,其中22只眼有0.1以上的视力.4只眼视力未变.CRVO组病史较长,手术后视力改善较少.结论:玻璃体手术和眼内光凝能改善多数伴有玻璃体积血、新生血管膜和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的RVO眼预后.  相似文献   

8.
氩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合并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氩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合并症的疗效。方法 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者30例行格栅状光凝,合并新生血管者20例行光凝块血区治疗。结果 黄斑水肿消退,视力提高2行以上者占66.7%,83.3%的患者视力提高1行以上。新生血管组80%的患者1次光凝后新生血管消退。结论 氩激光光凝对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合并症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氪黄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56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采用氪激光进行治疗。光凝后经1—32个月随访观察视力,眼底荧光造影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视力增加者35眼,占62.5%;不变者30例占37.5%,激光治疗后视力0.5以上者29例,占51.78%。激光治疗后黄斑水肿明显减轻和消退者30例,占76.47%。结论 氪激光治疗视网膜血管疾病具有很大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氩激光光凝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58例(59只眼)进行氩激光光凝治疗。结果:视力变化判断治愈6只眼;显效:28只眼;有效:21只眼;无效:4只眼。结论:视网膜光凝可以制止视网膜出血,促进出血吸收,减轻含铁血黄素对视网膜的毒性作用,减少玻璃体出血,解除黄斑水肿,有利于中心视力恢复,封闭视网膜无灌注区,并可以抑制新生血管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的图像特征,探讨FFA在RVO的应用.方法 对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经临床诊断为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76例(76眼)的FFA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RVO患者76例(76眼),其中,视网膜静脉充盈迟缓25例,占32.89%,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或栓子形成28例,占36.84%,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形成30例,占39.47%,视网膜新生血管32例,占42.11%,黄斑囊样水肿35例,占46.05%.结论 FFA可以清楚的显示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眼底改变,对RVO的诊断、预后及指导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各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危险因素和并发症,探讨其影响视力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41例(141只眼)视网膜静脉阻塞病例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6.60%的病例为55岁以上的老年人;各型视网膜静脉阻塞中93.93%发生于颞侧分支;初诊视力好,阻塞范围小,则预后视力恢复较好。导致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危险因素中,动脉硬化为首位.其次为高血压;并发症中,黄斑囊样水肿占首位;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对总干阻塞者视力改善效果不明显,但对分支阻塞者效果较好。结论视网膜静脉阻塞由多种因素致病黄斑囊样水肿是本病视力下降的主要因素;预后视力与初诊视力及阻塞范围相关;早期激光治疗对预防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并发症以及保存和改善视力有确定疗效。  相似文献   

13.
视网膜静脉阻塞为常见的眼底血管疾病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FFA)能有效检查眼底微循环动态改变 ,为眼底血管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推断提供有价值的资料。今将视网膜静脉阻塞 190眼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视网膜静脉阻塞 186例 190眼 ,其中中央静脉阻塞 6 5眼 ,占 35 0 % ,男 35例 ,女 30例 ,2 7~ 70岁 ,平均 48岁 ,右眼 35例 ,左眼 30例 ,分支静脉阻塞 89例 (90眼 ) ,占47 8% ,男 5 0例 ,女 39例。 33~ 76岁 ,平均 5 6岁 ,右眼 5 2例 ,左眼 48例 ,双眼 1例 ;颞上支阻塞 6 9眼 ,占 76 7% ,颞下支 19眼 ,占 2 1 …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46例(46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的发病及预后.方法 对46例(46眼)CRVO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结果 38例(38眼)非缺血型(VSR),占77.78%;8例(8眼)缺血型(HR),占22.22%.结论 缺血型均有视网膜毛细血管闭锁,毛细血管无灌注并新生血管的形成,预后不良;非缺血型无毛细血管闭锁及新生血管的形成,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5.
欧杰雄  胡兆科 《广东医学》1995,16(12):811-813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治疗效果分析中山医科大学眼科中心(510060)欧杰雄,胡兆科,黄伟青,刘顺英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是常见的眼底血管性疾病之一,往往严重影响患者视力或发生并发症而失明[1].现将我院收治的73例该病患者73眼的眼底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激光联合舒血宁静脉注射治疗视网膜静脉分支阻塞(BRVO)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经临床眼底检查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H)检查确诊为BRVO的32例32眼应用倍频Nd:YAC激光行视网膜光凝术,并联合舒血宁注射液静滴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视力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的变化情况。结果:激光联合舒血宁静脉注射治疗后随访3~18个月,32眼中视力提高26眼(81.1%),无明显变化者5眼(16.2%),视力降低1眼(2.7%)。治疗后复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示有效28眼(87.42%)。结论:联合舒血宁静脉注射可增强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的效果,减轻激光光凝的不良反应,是综合治疗视网膜静脉分支阻塞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的疗效。方法确诊为BRVO并经激光光凝治疗的患者35例(35眼),观察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底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的变化。结果激光治疗后视力提高者13眼(37%),不变16眼(46%),下降6眼(17%)。初始视力为0.2或更差的患者激光治疗后视力预后较初始视力为0.2以上的患者差。经1-3次光凝治疗,35眼中31眼视网膜出血水肿及新生血管消退,FFA显示渗漏及毛细血管无灌注区消失(88.6%)。无玻璃体出血、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激光光凝治疗能加速视网膜出血的吸收,消除黄斑水肿,有助于视力的恢复;初始视力与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李雪冰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9):137-138
目的探讨缺血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激光治疗效果。方法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证实为缺血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患者予以视网膜激光光凝。结果治愈:19只眼,好转:4只眼,无效:2只眼补激光后均有效。结论对于缺血性视网膜静脉阻塞及时有效地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是保护患者的视力、预防并发症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采用Hayrch分型法将86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病例中的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22例进行分析,从发病年龄、视力、视野、眼底变化、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所见及预后等方面,讨论了本病的临床特征。认为本病是一种视力损害严重、预后差的疾病。影响视力预后的主要原因是:黄斑区的受损及并发玻璃体出血,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相似文献   

20.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是常见的眼底血管病,其发病率仅次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因其病程长,视网膜长期缺血缺氧后诱发新生血管形成.继发青光眼及玻璃体出血。早期明确诊断,及时行激光治疗,可减轻黄斑部水肿,保护视力,减少并发症。我科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11例11只眼行氪离子激光治疗并随访1年,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