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颅脑外伤时骨折固定的手术时机. 方法 通过比较137例颅脑外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和住院时间,观察股骨干骨折早期固定(56例)和延期固定(81例)对颅脑外伤患者的疗效. 结果 骨折早期固定组在ICU时间、住院时间、合并休克率、骨折感染率方面均优于延期固定组(P<0.05). 结论 在治疗合并颅脑外伤的股骨干骨折时,只要能控制休克,保证生命体征平稳,在股骨干骨折早期行内固定或外固定手术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并可促进患者早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下肢骨折多发伤患者二期骨折手术时机。方法:通过比较67例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下肢骨折多发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观察骨折急诊固定(21例)和延期固定(30例)对疗效的影响。结果:骨折急诊固定组在住院时间、早期肺部并发症、骨折晚期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低于延期固定组。结论:在治疗有腹部闭合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延期内固定治疗股骨骨折合并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西峡县人民医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股骨骨折合并颅脑损伤的患者4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观察组采用早期外固定延期内固定手术(>48 h),对照组采用急诊型内固定手术(≤48 h),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早期外固定联合延期内固定治疗股骨骨折合并颅脑损伤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ICU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开颅手术治疗的9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进入ICU监护治疗的时间不同分为A组(45例,早期治疗),B组(45例,晚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B组,死亡率、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进行早期ICU监护治疗,较大程度地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合并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方法,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四肢骨折合并颅脑损伤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早期手术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非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骨折愈合率、脑功能恢复、四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骨折愈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脑功能恢复情况和四肢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手术内固定治疗能有效降低四肢骨折合并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脑功能以及四肢功能的恢复情况,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股骨干骨折伴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4年2月收治的50例股骨干骨折伴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采取髓内钉或钢板内固定治疗26例患者为A组,行人工关节置换术24例患者为B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等情况。结果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200.2±12.6)min、(780.6±32.4)m L、(90.1±15.7)d,与B组的(110.6±10.2)min、(400.3±20.1)m L、(20.0±5.4)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住院时间、股骨干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另外,术后随访1年,A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3.1%、15.4%,与B组的95.8%、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疗效明确,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合并颅脑损伤的四肢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03-01~2008—12收治的103例合并颅脑损伤的四肢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格拉斯哥评分5-15分,早期手术内固定治疗50例,非手术治疗53例,比较两种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早期手术内固定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非手术组,术后骨折复位情况、愈合及脑功能、肢体功能恢复均优于后者。结论对合并颅脑损伤的四肢骨折患者进行早期手术内固定,可显著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脑功能的恢复;恰当的局部处理,有利于全身的救治,而且为肢体的功能恢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内固定手术治疗合并中重型颅脑损伤下肢骨折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合并中重型颅脑损伤下肢骨折患者内固定术手术治疗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分析1998~2009年我院收治合并中重型颅脑损伤(GCS评分为5~12分)下肢骨折患者136例,其中,保守治疗76例(保守治疗组),积极的手术方案内固定治疗60例(手术治疗组)。结果:采用积极手术内固定组在ICU时间、住院时间、卧床并发症、死亡率、均优于保守治疗组,且该组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2.6个月,积极手术治疗组后期的康复在骨折畸形愈合,关节功能优良率方面均优于保守治疗组。结论:积极地行内固定手术治疗不但有利于患者脑外伤的康复,而且有利于患肢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中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四肢骨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自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52例中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四肢骨折患者的救治过程及结果,分析如何提高此类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结果:颅脑损伤相对稳定后早期(0~10天)手术的26例患者手术时间50~120min,其中24例达解剖复位,无死亡病例;延期(14~40天)手术的26例手术时间70~200min,20例解剖复位,其中发生骨不连3例,神经损伤1例,死亡1例。结论:中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四肢骨折患者,在颅脑损伤相对稳定后早期手术,手术耗时短,解剖复位率高,并发症少,有利于早期康复治疗,可提高神经系统及肢体功能恢复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ICU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开颅手术治疗的9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进入ICU监护治疗的时间不同分为A组(45例,早期治疗),B组(45例,晚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B组,死亡率、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进行早期ICU监护治疗,较大程度地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移位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移位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手术时机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采用回顾性对比研究,依据下列标准选择病例,年龄30~75岁;住院时间不少于48 h;GardenⅢ、Ⅳ型股骨颈患者,均进行了内固定手术,不包括外固定支架、牵引及石膏固定和人工关节置换者;随访时间24个月。将符合上述标准的192例按受伤至手术时间分为两组,A组为〈24 h手术者(76例),B组为〉24 h手术者(116例),将两组间住院时间、ICU时间、合并休克、伤口感染、肺部感染、股骨头坏死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的住院时间、合并休克率、术后股骨头坏死率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01),而在其他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尽快手术恢复股骨颈的解剖关系,可大大降低住院时间及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从而减少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序贯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4月至2013年2月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序贯组(序贯机械通气)和传统组(有创机械通气),每组20例。比较两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呼吸机参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死亡率、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生命体征、血气分析、呼吸机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住院费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死亡率均少于传统组(P〈0.05),结论:对于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序贯机械通气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和死亡率下降,缩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是较好的机械通气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05-2013-08该中心接收的11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实验组施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照组施行骨折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住院时间及开始康复训练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6个月实验组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12个月后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骨折内固定相比,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科学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treatment factors in the outcome and rehabilitation after hip fractures, a series of 282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ck or trochanteric fractures were followed up prospectively for two years postoperatively. The long-term results were analysed by a review of the patients' records after 10 years.

The hospital stay and aftercare in the total material were shorter when the operation was not delayed. In patients from their own homes, the hospital stay was influenced by the day of operation in relation to admission, the duration of operation and the operative result (the possibility of achieving stable internal fixation). Social rehabilitation was affected by day of operation, duration of operation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the femoral neck group and by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the trochanteric group. The walking capacity was reduced after the fracture in most patients and only about one-half of the patients became independent walkers. Reoperations led to a greatly increased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in patients with trochanteric fractures and to a moderate increase in those with cervical fractures. Fracture healing was influenced by treatment factors both in the femoral neck group (poor reduction and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and in the trochanteric group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and unstable internal fixation). Mortality was related to preoperative factors and was not influenced by the treatment.

The frequency of the occurrence of another hip fracture up to 10 years postoperatively was 17.4 %, with an equal distribution of fracture types.  相似文献   

15.
向可佳  向燕卿  赵万英 《医学综述》2014,20(18):3437-3438
目的分析探讨切开复位空心拉力螺钉固定加骨瓣植骨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重庆市万州区第五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共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螺钉固定组和联合治疗组,螺钉固定组采用闭合复位空心拉力螺钉固定,联合治疗组则应用切开复位空心拉力螺钉固定加骨瓣植骨术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不同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59.2±5.8)min,螺钉固定组手术时间(45.4±9.1)min,联合治疗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螺钉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发生骨不愈合1例、发生股骨头坏死1例,螺钉固定组发生骨不愈合4例、股骨头坏死3例,骨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发生率联合治疗组显著低于螺钉固定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空心拉力螺钉固定加骨瓣植骨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具有治愈率高、股骨头坏死率低、安全性好等特点,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学阳 《当代医学》2011,17(24):8-10
目的比较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传统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年龄≥60岁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传统内固定术治疗组(对照组,n=36)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组(置换组,n=32)。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下地时间、优良率、再手术率和并发症等情况的差异。结果置换组失血量和手术时间大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和下地时间小于对照组(P〈0.05),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再手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内固定术,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股骨颈骨折随着老龄化的发展,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除存在愈合困难和股骨头由于缺血而发生坏死外,但往往由于老年人伤前即有严重或复杂的并发症,如糖尿病、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疾患、肾病等,因而其病死率较一般骨折明显增高。且固定方法不一,形式多种多样,现就本院近5年来实施抖牵旋按法复位,股神经阻滞麻醉,外固定架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做一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探讨使用股骨近段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与第3代Gamma钉(third generation of gamma nail,TGN)在骨科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高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而为治疗高龄患者发生股骨转子间骨折时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8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40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组。分析选用2种内固定术后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相关并发症、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以及骨密度作为评判标准,并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所收集整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PFNA组患者的术后随访时间与TGN组患者的术后随访时间均为3~6个月。统计学研究发现PFN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手术失血量均少于TGN组患者,术后PFNA组患者的骨密度优于TGN组患者,2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PFNA组患者和TGN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术后相关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对比,2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高龄患者发生股骨转子间骨折需要手术治疗时,首选PNFA内固定。   相似文献   

19.
杨杰  刘斌  金健  胡敬国  李玲  刘扬  付堂清 《吉林医学》2013,34(16):3121-3122
目的:比较可吸收髓内钉与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根、多处肋骨骨折疗效的差异。方法:纳入34例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7例采用髓内钉固定,治疗组17例采用记忆合金环抱器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固定牢靠、效果显著等优点,目前是比较理想的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行带锁髓内钉固定术后发生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2000年2月至2004年10月间,本科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上段、中段骨折126例,其中动力型固定6例,静力型固定120例,使用瞄准装置安放远端锁钉,其中A组64例为常规手术自然恢复,B组56例采用综合措施作用于术中及术后,记录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各种表现,恢复屈膝达120°的时间,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rating scale,HSS) 情况.结果:动力型固定6例术后无膝关节疼痛、屈膝受限等表现,静力型固定120例都有不同程度的膝关节功能障碍表现,B组病例的发生率和程度低于A组(P<0.05),恢复屈膝达120°的时间短于A组(P<0.05),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A组(P<0.05).结论:股骨带锁髓内钉远端瞄准器定位杆的操作过程,是造成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通过采取综合预防措施可明显减轻这些不良影响,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早期恢复,促进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