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背景:模拟微重力培养系统通过模拟细胞生存的体内微重力环境,使细胞承受较低的剪切力, 提高细胞内外、细胞间物质传递效率,从而提高细胞分化质量。 目的:观察微重力培养环境在构建组织工程模块修复关节软骨缺损中的作用。 设计、时间及地点:体外实验采用自身对照;体内实验采用随机分组比较,于2007-12/2008-06在广东省构建与检测实验室及南方医院动物实验中心进行。 材料:3 周普通级龄新西兰兔1只用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3 月龄新西兰兔48只用于体内验证实验。 方法:以纤维蛋白胶粉、凝血酶、氯化钙、抑肽酶、氨甲环酸制备纤维蛋白原支架。体外培养新西兰大白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3 周,使之吸附于改良纤维蛋白原支架上在微重力环境下三维立体培养3周。48只兔做软骨钻孔制备软骨缺损动物模型,每只兔4孔。实验分为4组,每组48孔,微重力培养组在孔内植入微重力培养下的软骨细胞组织模块;普通培养组在孔内植入普通培养下的软骨细胞组织模块;单纯支架组在孔内植入空白支架;空白组孔内不植入任何材料,分别于2,6,12 周处死动物,取相应标本。 主要观察指标:通过生长曲线、倒置相差显微镜、组织学检测微重力培养环境在三维立体培养对软骨细胞增殖及功能的影响,以及用组织工程学评分检测微重力环境下培养的软骨模块对缺损的修复效果。 结果:模拟微重力培养条件下构建的模块体外培养3周,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并分泌较多的细胞基质,包裹在软骨细胞周围。组织工程学评分显示微重力培养组修复软骨缺损的效果明显好于其他组。 结论:模拟微重力培养环境对三维立体培养软骨细胞模块有比较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背景:自体软骨细胞体外培养生长缓慢,极易发生去分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成因子可以刺激关节软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目的:观察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成因子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关节软骨细胞的作用。 方法:采用成人关节软骨细胞体外培养,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成因子(10 μg/L)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100 mg/L)对其作用,采用MTT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进行观察和评价。 结果与结论:在体外培养软骨细胞时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成因子可以明显促进细胞增殖,但同时发生去分化。在体外培养软骨细胞时应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可以明显促进细胞产生细胞外基质,有利于软骨细胞表型的表达,对细胞的增殖作用不明显。提示采用顺序性应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成因子对体外培养的软骨细胞进行作用,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具有良好细胞表型的软骨细胞。 关键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软骨细胞;培养;体外  相似文献   

3.
背景:自组装短肽是人工设计合成的一类新型纳米生物材料,与软骨细胞复合培养后如能促进细胞基质的分泌,细胞分裂增殖及细胞表型的维持,将有可能成为一种较理想的细胞支架应用在软骨组织工程中。 目的:观察兔关节软骨细胞在纳米自组装短肽KLD-12水凝胶中三维培养的生物学特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性实验,于2007-11/2008-04在四川大学纳米生物医学技术与膜生物学研究所实验室完成。 材料:纳米短肽KLD-12序列为:Ac-KLDLKLDLKLDL-CONH2,由上海波泰生物公司合成。 方法:取新西兰兔关节软骨,通过酶消化法获取软骨细胞,体外培养2代后以5×109 L-1的密度接种于4 g/L的自组装短肽KLD-12溶液中,用磷酸盐缓冲液诱导成胶后进行三维培养。 主要观察指标:①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软骨细胞在纳米短肽水凝胶中的形态。②用甲苯胺蓝染色,免疫组化检测细胞外基质分泌情况。③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软骨细胞黏多糖、前Ⅱ型胶原、前Ⅰ型胶原基因的表达情况。 结果:①兔关节软骨消化分离的软骨细胞成活率达95%以上。②软骨细胞在纳米短肽水凝胶中体外培养时,细胞生长旺盛、增殖活跃,细胞为圆形聚集成团状或岛状,细胞团周围有类似的软骨陷窝形成。③甲苯胺蓝染色和Ⅱ型胶原免疫组化均呈阳性, 细胞基质中黏多糖、Ⅱ型胶原含量随培养时间延长逐渐增加。④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结果显示软骨细胞在纳米短肽水凝胶经过3周体外培养一直保持了分泌黏多糖及表达Ⅱ型胶原的能力。 结论:自组装短肽KLD-12三维水凝胶能较好维持软骨细胞正常形态、功能和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4.
背景: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涉及到软骨和软骨下骨的双重修复,需要将骨与软骨组织工程结合起来,构建骨软骨双层支架,或者在同一支架上构建组织工程化骨软骨。 目的:观察胶原/壳聚糖/β-磷酸三钙层状梯度修复体对软骨细胞的吸附作用及对细胞生物学性状的影响,评价其作为关节软骨工程支架的可行性。 时间及地点:体外细胞学实验,于2007-12/2008-06在广东省构建与检测实验室进行。 材料:以胶原、壳聚糖、β-磷酸三钙制备复合支架,上层以胶原/壳聚糖为主,下层以胶原/壳聚糖/β-磷酸三钙为主,孔隙率≥ 90%,孔径100 μm。 方法:体外培养新西兰大白兔软骨细胞并成骨诱导3 周,使之吸附于多孔胶原/壳聚糖/β-磷酸三钙层状梯度修复体上三维立体培养3周。 主要观察指标:通过生长曲线、倒置相差显微镜、组织学、扫描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支架在三维立体培养对软骨细胞的表型、增殖及功能的影响。 结果:修复体/细胞体外培养3周,修复体上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并分泌细胞基质,包裹在软骨细胞周围,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 结论:胶原/壳聚糖/β-磷酸三钙层状梯度修复体的细胞相容性良好,有望成为一种比较理想的关节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5.
买霞  陈莉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10,14(12):2091-2094
背景:纤维蛋白是一种天然的可生物降解、组织相容性好的高分子材料,其中血纤维蛋白稳定因子ⅩⅢ已经证明有利于未分化间充质干细胞在高度交联的凝胶支架内迁移,并促进其增殖与分化。 目的:探讨大鼠胚胎间充质干细胞在不同质量浓度纤维蛋白凝胶内的形态学变化,以及生长增殖和成骨分化情况。 方法:无菌条件下取胎鼠四肢,组织块消化法体外分离培养胚胎间充质干细胞。取传至第3代细胞,分别接种于20,10,5 g/L纤维蛋白凝胶内,并设立对照组,接种于无凝胶的正常培养基中。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在凝胶内的形态学变化,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细胞增殖状态,酶标仪和Von Kossa染色分析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钙盐沉积情况。 结果与结论:培养7 d,在纤维蛋白凝胶内的大鼠胚胎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较长突起,且连接成网,而对照组细胞呈纺锤形或立方形。与对照组比较,凝胶组细胞增殖活跃,至培养第14天达峰值,以5 g/L凝胶细胞组荧光最强;凝胶组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从14 d开始增强,21 d达峰值。培养14 d后20 g/L凝胶组在凝胶区出现小矿化结节,随后逐渐融合,而对照组无矿化结节出现。证实纤维蛋白凝胶支架能够支持大鼠胚胎间充质干细胞的存活与生长,且可以促进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5 g/L低浓度凝胶有利于细胞形态的发生,20 g/L高浓度凝胶有利于细胞的成骨分化。 关键词:纤维蛋白凝胶;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碱性磷酸酶;细胞培养;胚胎;间充质干细胞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12.001  相似文献   

6.
背景:海藻酸钠水凝胶具有与真皮基质成分蛋白多糖类似的结构,是较为理想的成纤维细胞培养材料,但以往制备海藻酸钠水凝胶大部分都是以CaCl2为交联剂,这一体系存在严重不足。 目的:利用碳化二亚胺作为催化剂、乙二胺作为交联剂制备新型海藻酸盐水凝胶支架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表征,探讨其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形态学描述及自身对照实验,于2005-10/2006-10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 材料:自制乙二胺溶液,碳化二亚胺和海藻酸钠购自Sigma公司。 方法:利用碳化二亚胺作为催化剂、乙二胺作为交联剂,采用共价交联及冻干法制备新型海藻酸盐水凝胶支架,对照为用传统交联剂CaCl2制备的样品。 主要观察指标:观察海藻酸钠的理想反应浓度;用扫描电镜观察藻酸盐组织工程支架的微观结构,排液法测定其孔隙率及含水量;并观察其体外降解规律。 结果:成功制备了海藻酸盐水凝胶真皮支架,该支架材料的海藻酸钠理想反应浓度为2%,其含水量为(95.32±1.24)%,孔隙率为(85.55±0.98)%,均高于对照材料;2周后海藻酸盐水凝胶的体外降解率为(12.26±2.25)%。 结论:新型海藻酸盐组织工程真皮支架克服了传统以钙离子作为交联剂的诸多缺点,其吸水性、孔隙率、降解性能满足真皮支架材料的物理性能所需,能够做为成纤维细胞的三维培养系统。  相似文献   

7.
背景:随着组织工程的兴起,软骨损伤的修复可能性显著地提高,但单一的支架材料均不能符合理想支架,有一定的局限性。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的可行性。 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定向诱导成软骨细胞,与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培养,构建膝关节胫骨平台全层关节软骨缺损。54只大白兔单侧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模型后随机抽签法分为3组,复合组植入细胞-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物;材料组植入单纯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对照组不行任何植入。植入后8,12周CT检查及组织学检查观察软骨缺损修复情况。 结果与结论:植入后8周,复合组关节面不平整,关节间隙增大,形成新生类软骨细胞,基质丰富。材料组关节面塌陷,软骨细胞少量增殖。植入后12周,复合组关节面平整,关节间隙如常。大量软骨细胞出现,与周边软骨色泽一样,支架材料完全降解。材料组关节面不平整,软骨细胞不完全充填,支架材料部分降解。对照组未见修复。提示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可形成透明软骨修复动物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显示了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材料作为关节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良好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8.
背景:软骨修复的关键是种子细胞在三维支架中的定向分化,但细胞放入三维支架中很难有透明软骨表现。 目的:考察3种种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软骨细胞和脂肪源性成熟基质细胞在支架中的成软骨特性。 方法:抽取羊骨髓,胰酶消化后获得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软骨细胞和脂肪源性成熟基质细胞,单层培养扩增。取P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P3软骨细胞和P3脂肪源性成熟基质细胞种植入不同比例(10%,20%,50%,80%,100%)的胶原/透明质酸支架中, 在无血清培养液中三维培养。2周后,用SO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观察硫酸软骨素和Ⅱ型胶原合成情况。 结果与结论:种子细胞在三维支架中特定条件下有成软骨效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含20%透明质酸的胶原/透明质酸支架扩增少于3代有成软骨效应,软骨细胞传代数更高仍然有成软骨效应,但脂肪源性成熟基质细胞成软骨效应能力较弱。结果提示,在同样条件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软骨细胞较脂肪源性成熟基质细胞有更好的成软骨性能。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软骨细胞;组织工程;软骨;脂肪干细胞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16.004  相似文献   

9.
目的:生物衍生骨具有天然骨组织的三维立体孔隙-网架结构,有利于种子细胞的黏附、增殖。观察猪松质骨支架/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体在兔体内成骨及支架的降解。 方法:实验于2005-03/2006-12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择健康家兔16只,3月龄左右,其中1只提供骨髓,另15只作组织工程骨植入,分4,8,12周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5只。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得到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并诱导培养;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对猪松质骨进行处理得到猪松质骨支架,与经诱导培养的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复合培养后植入机体内,同时植入单纯猪松质骨支架做自身对照。 结果:纳入动物15只,均进入结果分析。采用X射线、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三色染色及图像分析观察猪松质骨支架/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体在兔体内成骨及支架的降解。①X射线观察:猪松质骨支架/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体移植术后4周移植区周围可见少量散在分布的中密度影,8,12周时中高密度影逐渐向中心区增大。单纯猪松质骨支架移植术后各时间点移植区内均呈低密度影。②组织学观察:猪松质骨支架/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体植入后4周开始有新骨生成,支架开始降解;8周时新骨的形成及支架的降解都明显增加;12周时新骨继续增加,逐渐向成熟骨组织转变,可见少量哈佛系统,但骨小梁尚不典型,毛细血管增生明显,少量支架残留,未见炎症细胞。单纯猪松质骨支架植入后各时间点无新骨形成。③图像分析表明:猪松质骨支架/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体植入后新骨组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而材料组织随时间延长而减少,但新生骨组织增加与支架材料组织减少无明显直线相关(P > 0.05)。 结论:猪松质骨支架与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移植后新骨逐渐形成,支架逐渐降解,是一种较理想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目前对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诱导分化主要包括体内诱导和体外诱导两种方式,前者依靠体内微环境,随机性大且难以进行监控和调整。本实验探讨体外诱导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以及诱导后细胞在裸鼠体内的成软骨能力。 方法:实验于2006-08/2007-05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对象与材料:皮下脂肪组织来源于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6例,年龄25~64岁,对实验及治疗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实验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清洁级裸鼠5只,体内成软骨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离心管容量20 mL,由GeneRay公司生产。②实验方法:将皮下脂肪组织剪碎,I型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待细胞铺满瓶底80%时胰酶消化传代。传至第6代时收集 5×106个细胞,用含1%新生牛血清、高糖DMEM、10 μg/L转化生长因子β1、37.5 mg/L维生素C、6.25 mg/L胰岛素、6.25 mg/L转铁蛋白、10-7 mol/L地塞米松的软骨细胞诱导剂重悬于无支架离心管内。③实验评估:诱导过程中观察细胞聚集状态。诱导2周后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RT-PCR、Western blot对细胞形态及功能变化进行检测。将诱导后细胞与纤维蛋白原凝胶混合,植入裸鼠皮下,3周后切取植入组织块,苏木精-伊红染色及II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体内成软骨情况。 结果:①诱导后细胞聚集状态:诱导2 d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自行聚集为一条状细胞团,1周后细胞团聚集呈球状。②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未见有软骨陷窝形成。③RT-PCR检测结果:细胞团内Ⅱ型胶原蛋白和Sox9 mRNA均呈阳性表达。④Western blot检测结果:细胞团内有较强的Ⅱ型胶原蛋白和Aggrecan表达。⑤体内成软骨情况:植入裸鼠皮下的组织块内有大量软骨陷窝及II型胶原蛋白形成。 结论:①在无支架离心管内,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经软骨诱导剂作用后具有典型的软骨细胞表型,但未形成成熟软骨组织所具备的软骨陷窝。②诱导后细胞与凝胶复合种植于裸鼠体内,可形成具有典型软骨特征的组织。  相似文献   

11.
单一的支架材料往往具有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缺点,拟构建一种具有较多优越性的复合支架,希望能够解决种子细胞与支架材料黏附的问题。 目的:应用纤维蛋白胶、异种无机骨构建骨组织工程复合支架材料,探讨兔骨髓基质细胞在这种复合支架材料中立体培养情况。 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实验,于2007-11/ 2008-03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骨科研究室、天津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完成。 材料:纤维蛋白原与凝血酶按比例制备纤维蛋白胶,牛松质骨经去脂去蛋白等无机化处理后与纤维蛋白胶复合,制成复合骨支架材料。 方法:将兔骨髓基质细胞作为种子细胞进行传代培养,收集后在纤维蛋白胶、异种无机骨构成的复合支架中进行立体培养。 主要观察指标:采用相差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观察骨髓基质细胞在纤维蛋白胶中的生长状况。 结果:相差显微镜下观察见骨髓基质细胞均匀分布于复合支架中,具有良好活性,细胞不断增殖、分化,培养4周骨髓基质细胞形成密集立体网状。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见复合支架中培养4周的基质细胞内细胞器结构完整,局部有细突起,胞质内可见线粒体,核糖体,粗面内质网。 结论:在纤维蛋白胶与异种无机骨构建的复合支架中骨髓基质细胞具有良好活性,可迅速扩增生长。  相似文献   

12.
背景:未足月胎膜早破是产科常见的妊娠期并发症,三维培养可使组织缺损恢复解剖学上的完整性,使得细胞培养成为更有实用价值的技术。 目的:通过观察人羊膜细胞在纤维蛋白支架上三维培养后的生物学特性变化,探讨细胞/支架复合物模拟体内羊膜组织用于未足月胎膜早破破口修复的可能性,并与普通平面二维培养结果进行比较。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支架学体外观察,于2007-12/2008-11在重庆医科大学基础研究所完成。 材料:剖宫产孕妇的羊膜组织,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提供。纤维蛋白原为Sigma公司产品。 方法:将酶消化法和反复贴壁法相结合,体外分离培养并纯化羊膜上皮细胞和羊膜间质细胞。纤维蛋白原聚合后,取处于对数生长的上皮细胞,接种于纤维蛋白支架表面,模拟胶上型三维立体培养;在纤维蛋白原聚合前,将处于对数生长的间质细胞和纤维蛋白溶液混合,模拟胶内型三维立体培养。同时将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接种于24孔板中,进行普通平面二维培养。 主要观察指标:倒置显微镜及电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特征,不同培养条件下间质细胞的增殖情况,间质细胞和支架的相互作用。 结果:在纤维蛋白支架表面,上皮细胞形态较平面培养圆润,细胞间可见伪足伸出,表面微绒毛丰富;在纤维蛋白胶中,间质细胞呈梭形,沿支架伸展,可见细胞在不同平面形成网络状。三维立体培养下,间质细胞增殖活性平稳,但增长幅度较平面培养缓慢。在胶内型三维立体培养中,随时间的延长纤维蛋白胶发生收缩,凝胶厚度逐渐降低,至第5天纤维蛋白胶厚度占原厚度的40%左右,第15天收缩到原厚度的10%左右。 结论:羊膜上皮细胞和羊膜间质细胞能够在纤维蛋白支架上立体生长,增殖活性平稳;在细胞-纤维蛋白支架复合物中,可观察到纤维蛋白胶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收缩的现象,提示羊膜细胞-纤维蛋白支架复合物可模拟体内组织,作为胎膜早破破口修复的生物学材料。  相似文献   

13.
背景:纤维蛋白凝胶及脱钙骨基质都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及生物降解性,因此可以作为软骨组织工程支架培养软骨种子细胞。这两种材料分别可以作为生长因子的载体缓慢释放生长因子,并达到持续发挥促软骨细胞生长的功能。 目的:验证可注射性纤维蛋白凝胶/脱钙骨基质复合支架延缓骨性关节炎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方法:实验为同体对照动物实验。16只兔切断双后肢前交叉韧带制备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模型,兔一侧膝关节内注射复合支架材料与软骨细胞混悬液为实验组。另一侧膝关节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为对照组,12周后取关节软骨,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并根据Wakitani标准及Outerbridge分类重新制定标准进行评分,评价实验组与对照组软骨退变的程度。 结果与结论:实验组关节软骨表面尚光滑,可见软骨陷窝,结构软骨退变较对照组轻;软骨细胞及Ⅱ型胶原较正常软骨组织轻度减少,关节囊组织无明显Ⅱ型胶原表达。实验组综合评分低于对照组(P < 0.01)。表明可注射性纤维蛋白凝胶/脱钙骨基质复合支架为早期骨性关节炎及骨缺损修复提供了一种优良的复合支架材料。 关键词:纤维蛋白凝胶;脱钙骨基质;骨关节炎;软骨;组织工程;兔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29.004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纤维蛋白胶、异种无机骨构建骨组织工程复合支架材料,探讨兔骨髓基质细胞在这种复合支架材料中立体培养情况。 方法 实验完成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骨科研究室、天津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牛松质骨经去脂去蛋白等无机化处理后与纤维蛋白胶复合制成复合骨支架材料;将兔骨髓基质细胞作为种子细胞进行传代培养,收集后再与纤维蛋白胶、异种无机骨构成的复合支架中进行立体培养,采用相差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观察骨髓基质细胞在纤维蛋白胶中的生长状况。结果 相差显微镜下观察见骨髓基质细胞均匀分布于复合支架中,具有良好活性,细胞不断增殖、分化,培养4周骨髓基质细胞形成密集立体网状。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见复合支架中培养4周的基质细胞内细胞器结构完整,局部有细突起,胞质内可见线粒体,核糖体,粗面内质网。进一步证实骨髓。结论 在纤维蛋白胶与异种无机骨构建的复合支架中骨髓基质细胞具有良好活性,可迅速扩增生长,提示这种支架材料具有适合种子细胞生长的环境,具备两种支架材料的优越性,可以成为良好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在新西兰种兔的动脉瘤模型中,通过颈动脉血管造影及术后病理检查来探讨成纤维细胞-纤维蛋白胶复合物栓塞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细胞原代培养技术在体外建立成纤维细胞库,并将成纤维细胞在人纤维蛋白胶中三维培养,直视下用成纤维细胞-纤维蛋白胶复合物栓塞兔动脉瘤,其中成纤维细胞-纤维蛋白胶复合物栓塞6只,纤维蛋白胶栓塞6只,分别于栓塞后2和4周行DSA血管造影,栓塞后4周行病理检查.结果 成纤维细胞能够体外生长在纤维蛋白胶中.成纤维细胞-纤维蛋白胶复合物组栓塞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纤维蛋白胶组.结论 成纤维细胞-纤维蛋白胶复合物有可能成为栓塞动脉瘤的备选材料.  相似文献   

16.
摘要 背景:尽管有很多生物支架材料被用于携带种子细胞,但纤维蛋白胶与脂肪干细胞二者在体外的共培养研究及种子细胞在支架材料中的增殖存活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胶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脂肪干细胞的增殖和存活性,为可注射组织工程化心肌治疗心肌梗死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分离培养大鼠脂肪干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免疫表型,将脂肪干细胞与纤维蛋白胶共培养,用噻唑蓝比色法及LIVE/DEAD荧光双染色检测脂肪干细胞在纤维蛋白胶中的增殖和存活性。 结果与结论:大鼠脂肪干细胞表型特征为CD90、CD105阳性,CD34、CD45阴性,噻唑蓝比色结果显示,纤维蛋白胶中的脂肪干细胞增殖活性高于常规培养组(P < 0.05),LIVE/DEAD荧光双染色显示脂肪干细胞在纤维蛋白胶中生长良好,24,72 h的细胞存活率均在90%以上,死亡率小于7%。结果提示,大鼠脂肪干细胞在纤维蛋白胶中增殖和存活良好,可用纤维蛋白支架携带脂肪干细胞用于可注射心肌组织工程研究。 关键词:脂肪干细胞;纤维蛋白胶;细胞培养;增殖;存活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47.002  相似文献   

17.
背景:雪腐镰刀菌烯醇是真菌毒素之一,它可能与大骨节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目的:验证雪腐镰刀菌烯醇对软骨细胞蛋白聚糖合成的影响。 方法:在体外单层培养的人胚软骨细胞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0.025,0.05,0.1,0.2,0.4,0.8,1.6 mg/L)的雪腐镰刀菌烯醇毒素,作用1~5 d后收集软骨细胞,用MTT法检测软骨细胞存活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DNA含量,RT-PCR方法检测蛋白聚糖mRNA表达;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人软骨细胞蛋白聚糖表达。 结果与结论:0.025 mg/L雪腐镰刀菌烯醇毒素可刺激软骨细胞生长,其刺激作用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0.05~0.1 mg/L毒素作用早期的细胞存活率增加,随后细胞生长被毒素抑制。当毒素质量浓度升高至0.2 mg/L以上时,随着雪腐镰刀菌烯醇毒素质量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延长,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0.1~0.5 mg/L雪腐镰刀菌烯醇毒素可以抑制软骨细胞蛋白聚糖的合成及其mRNA表达。结果表明雪腐镰刀菌烯醇毒素对软骨细胞蛋白聚糖合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方式影响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8.
INTRODUC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stimat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 the in vivo rates of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tPA) and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1 (PAI-1) secretion, plasmin generation, fibrin degradation, and plasmin inhibition by aprotinin versus antiplasmin. MATERIALS AND METHODS: Estimates of in vivo rates were based on measured levels of tPA, PAI-1, antiplasmin, plasmin-antiplasmin complex (PAP), total aprotinin, plasmin-aprotinin complex and D-dimer, combined with a computer model of each patient's vascular system that continuously accounted for secretion, clearance, hemodilution, blood loss and transfusion. Plasmin regulation was studied in nine control patients undergoing CPB without aprotinin versus six patients treated with aprotinin. RESULTS: In controls, plasmin-antiplasmin levels rose from a baseline of 3.0+/-0.9 to a peak of 8.1+/-2.7 nmol/L after CPB due to an average 44-fold rise in the plasmin generation rate. This rise in plasmin generation during CPB lead to increased fibrin degradation causing D-dimer levels to increase from a baseline of 1.2+/-0.6 to a peak of 9.7+/-4.4 nmol/L due to an average 74-fold rise in the D-dimer generation rate. During CPB in the aprotinin group, plasmin-antiplasmin levels dropped, plasmin-aprotinin complex levels rose, while D-dimer levels remained unchanged from baseline. Compared to controls, the aprotinin group showed similar rates of plasmin generation during CPB, but an 11-fold faster plasmin inhibition rate and a 10-fold lower D-dimer generation rate. CONCLUSIONS: The rise in plasmin generation and fibrin degradation that occurs during standard CPB is suppressed by the addition of aprotinin, which returns the patient to near baseline fibrin degradation rates during CPB.  相似文献   

19.
背景:前面的实验己经证实PLGA微球/纤维蛋白胶能作为rhBMP-2的良好可注射性缓释载体,但其对犬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尚不明确。 目的:制备携载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聚乳酸与聚乙醇酸缓释微球并将其与纤维蛋白胶复合,构建具有自固化能力的可注射性骨形态发生蛋白缓释体系, 并观察其对犬骨髓基质细胞( marrow stromal cell, MSC) 增殖及分化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5-01/2010-9在解放军总医院骨科研究所、北京世纪坛医院完成。 材料: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聚乳酸/聚乙醇酸75/25,MW=3 000,黏度0.025 L/g)由山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提供,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由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提供,纤维蛋白胶由杭州普济公司提供。 方法: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载药微球,然后将微球与纤维蛋白胶复合制备出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纤维蛋白胶复合材料,采用细胞培养及组织化学等方法观察微球对犬MSC 的增殖、分化及I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主要观察指标: MSCs形态学观察、材料对MSCs增殖、ALP活性、I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结果:纤维蛋白胶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微球对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但对细胞的分化功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结论:纤维蛋白胶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微球能够提高骨髓基质细胞的体外成骨能力,可作为骨形态发生蛋白的良好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