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32型糖尿病伴肝硬化—消渴丸实例:患者,女,50岁。因腹胀1年,加重1周入院。有2型糖尿病病史6年。空腹血糖:15mmol/L,白蛋白(A):31g/L,球蛋白(G):39g/L,总胆红素(TB):33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86U/L,乙肝表面抗原(HBsAg)(: )。B超:肝硬化腹水。初步诊断:①肝硬化腹水;②  相似文献   

2.
乳糜腹水常见病因多为肿瘤或感染导致的淋巴管破裂,胰腺炎并发乳糜腹水临床罕见,如延误诊断,病死率甚高.现报道我科收治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乳糜腹水病例,并结合文献总结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3月我科收治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乳糜腹水患者,男1例,女2例,年龄分别为53、65、78岁.3例均无肝硬化、结核病、丝虫病及外伤史,1例因重症急性胰腺炎胰周脓肿行引流术.实验室检查血甲胎蛋白、癌胚抗原、CA199均阴性.入院查CT,2例提示坏死性胰腺炎合并胰周积液、腹水;予禁食、抑制胰酶分泌、静脉营养及肠内营养支持、腹腔坏死物引流等治疗,腹胀缓解,腹水减少,但分别于18、20 d腹胀加重,复查CT提示坏死性胰腺炎、胰腺假性囊肿形成、腹水;再予腹腔穿刺,引流液呈乳白色不透明乳糜样.1例为胰周脓肿引流术后,CT示腹水,即行腹腔穿刺置管持续引流,引流液为乳白色浑浊液体.腹水检查:外观为乳白色液体,乳糜定性均阳性,细胞总数分别为750× 106/L、420 × 106/L、6180×106/L,淋巴细胞>80%,腹水甘油三酯分别为7.13 mmol/L、9.40mmol/L、90.0 mmol/L;腹水淀粉酶分别为3103、39、30 U/L.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乳糜腹水诊断明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胆固醇含量在鉴别良恶性腹水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50例良性腹水和51例恶性腹水的患者同时用胆固醇氧化酶比色法测定血清、腹水胆固醇含量。结果 :50例良性腹水组腹水胆固醇为 (0 69±0 19)mmol/L,血清胆固醇 (4 1±0 65)mmol/L ;51例恶性腹水组腹水胆固醇为 (2 1±0 79)mmol/L ,血清胆固醇 (4 2±0 67)mmol/L ;二组血清胆固醇差异无显著意义(t=1,P>0 05) ,腹水胆固醇差异有显著意义 (t=9.3,P<0 001)。结论 :腹水胆固醇含量的测定有助于良恶性腹水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王宁 《河北医药》2012,34(8):1279-1280
患者,男,71岁.HBsAg阳性20年,高血压病史8年,"心房颤动"1年余.2011年6月26日入院查体:肝区无叩痛及叩空,移动性浊音可疑阳性,双下肢重度指凹水肿.胸部CT:两肺多发转移瘤、左侧腹壁及右侧肋骨转移,左上胸膜局限肥厚伴钙化,肝右叶肿块、腹水;心电图示:心房颤动、不正常心电图;肝胆脾彩超:肝硬化,门静脉内径15.8 mm,肝大、少量腹水,肝内实性占位改变,门静脉瘤栓形成,胆囊壁增厚、水肿,胆结石.尿液定量分析及粪便常规、潜血未见明显异常;乙肝五项:HbsAg、HbeAb、HbcAb均阳性,HBV DNA定量2.13×105 U/ml;血细胞分析:白细胞(WBC)8.04×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76.8%、淋巴细胞比例(LYMPH%)13.4%、中性粒细胞(NEUT)6.17×109/L、红细胞(RBC)3.85×1012/L、血红蛋白(HGB)127g/L、血小板(PLT)132×109/L,血NEUT% 稍偏高,但患者无发热等表现;肝功能:ALT 62 U/L、AST 317 U/L、白蛋白(ALB)27 g/L、球蛋白(GLOB)25.83 g/L、白球比(A/G)1.0、总胆红素(TBIL) 34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16 μmol/L、γ-谷氨酰转肽酶(GGT)119.32 U/L、碱性磷酸酶(ALP)84.69 U/L、总胆固醇(CHOL)3.44 mmol/L、前白蛋白(PA)50 mg/L,提示肝硬化改变;肾功能:葡萄糖(GLU)4.4 mmol/L、尿素氮(BUN)7.2 mmol/L、肌酐(Cr)60.46 μmol/L、尿酸(UA)423 μmol/L,无异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治疗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腹穿放腹水后直接静脉回输.结果治疗后腹围平均减小8.0±2.1cm,清除腹水量2660±888m1,尿量平均增加488±530m1/24h,总有效率70%.回输前血清总胆红素高于85umo1/L及凝酶原活动度低于40%,血肌酐>117umol,尿素氮>7.1mmol/L,以及有合并症和年龄≥50岁者自体腹水回输治疗效果差.结论自体腹水回输是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自体腹水浓缩后回输腹腔,与传统的放腹水加输白蛋白进行比较,探讨该方法在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3~2006年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住院的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患者29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7例采用自身腹水浓缩腹腔回输方法治疗为研究组,12例采用传统的放腹水加输白蛋白方法治疗为对照组。对两组各项指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研究组在内生肌酐清除率的改善(11.05±15.30ml/min和1.22±9.56ml/min)、腹水量减少程度(2883.01±2113.29ml和1419.65±1125.96ml,P<0.05)、患者血钠的增加(7.94±6.31mmol/L和3.67±3.96mmol/L,P<0.05)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自体腹水浓缩回输腹腔治疗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安全有效,在消除腹水、纠正低钠血症、改善肾功等方面均较传统放腹水加输白蛋白的方法更为优越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治疗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腹穿放腹水后直接静脉回输.结果治疗后腹围平均减小8.0&#177;2.1cm,清除腹水量2660&#177;888m1,尿量平均增加488&#177;530m1/24h,总有效率70%.回输前血清总胆红素高于85umo1/L及凝酶原活动度低于40%,血肌酐>117umol,尿素氮>7.1mmol/L,以及有合并症和年龄≥50岁者自体腹水回输治疗效果差.结论自体腹水回输是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发 SBP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10 8例肝硬化腹水病人 ,将 SBP组与非 SBP组的肝功能以及腹水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 :血清胆红素增高 (>5 1.3μm ol/ L )者 SBP发生率高于血清胆红素低者 (≤ 5 1.3μm ol/ L ) (P <0 .0 5 ) ,腹水白蛋白降低 (≤ 10 g/ L)者 SBP发生率明显高于腹水白蛋白高者 (>10 g/ L) (P <0 .0 1)。结论 :血清高胆红素和腹水低蛋白是肝硬化腹水并发 SBP的危险因素 ,可以作为早期诊断和治疗 SBP的实验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水中腺苷脱氨酶(ADA)、TC及乳酸脱氢酶(LDH)诊断结核性腹水及恶性腹水的应用价值.方法 检测结核性腹水组(21例)、非结核性良性腹水组(46例)和恶性腹水组(44例)患者腹水中ADA、TC及LDH水平,绘制ROC曲线,分析相关指标对结核性腹水及恶性腹水的诊断价值.结果 结核性腹水组ADA水平高于非结核性腹水组(恶性腹水组+非结核性良性腹水组)(51.50 U/L vs.6.05 U/L) (P<0.01).结核性腹水组和恶性腹水组腹水TC水平为(2.54±0.80) mmol/L和(2.47±0.76) mmol/L,LDH水平为243.00 U/L和215.00 U/L,均高于非结核性良性腹水组的(0.76±0.55) mmol/L和57.00 U/L(P<0.05).当腹水ADA水平为30.05 U/L时,其对结核性腹水的诊断灵敏度为95.2%,特异度为96.7%;当腹水TC水平为1.25 mmol/L时,其对结核性或恶性腹水的诊断灵敏度为96.9%,特异度为89.1%;当腹水LDH水平为103.5 U/L时,其对结核性或恶性腹水的诊断灵敏度为93.8%,特异度为89.1%.结论 腹水ADA对结核性腹水有特异性诊断价值,腹水TC及LDH对结核性腹水及恶性腹水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小茴香在大鼠肝硬化治疗中的去腹水、保钾、补钾作用。方法选取肝硬化腹水造模大鼠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20只)、双氢克尿噻组B组(20只)、双氢克尿噻+氯化钾组C组(20只)和小茴香组D组(20只),各组应用相应药物1个月后观察各组大鼠相应指标。结果 D组大鼠肠蠕动次数(31.48±3.01)次/min、血清ALT(62.39±33.18)U/L、K+(4.05±1.06)mmol/L同C组大鼠相应指标(30.41±2.93)次/min、(140.24±47.23)U/L、(4.02±1.02)mmol/L间差异不明显,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而C组、D组均各指标均明显优于A、B组相应指标,组间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在大鼠肝硬化去腹水治疗中,能够同利尿剂联合氯化钾效果类似,起到保钾、补钾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患者,女,37岁。因腹痛、呕吐,胃镜检查诊断十二指肠壶腹溃疡,经手术病理确诊为T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给予多次化疗后,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半年后病情复发,出现腹水、腹腔淋巴结肿大,给予"DIAP"方案化疗后,再次缓解,腹水、腹腔肿大淋巴结消失。于化疗结束后15 d,突发全身麻木、上肢"助产士手"样抽搐,院外自服"葡萄糖酸钙口服液"治疗4 d,效果差。入院查电解质:Na 136.2 mmol/L、K3.25 mmol/L、Cl 85.6 mmol/L、Ca 1.35 mmol/L、Mg 0.49 mmol/L、CO2CP 39 mmol/L。血气分析:pH7.621,HCO3-47.7 mmol/L,BEb 23.9 mmol/L,BEECF26.2 mmol/L,SB 43.6 mmol/L。尿pH值7,比重1.010。经给予补钙、氯化钾、精氨酸等治疗,抽搐症状很快消失、代谢性碱中毒减轻,但电解质紊乱无  相似文献   

12.
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顽固性腹水的定义:对限制钠的摄人和大剂量的利尿剂(安体舒通400 mg/d,双氢克噻160 mg/d)治疗无效的腹水,或者治疗性腹腔穿刺术放腹水后很快恢复。利尿治疗失败表现为:仅用利尿剂出现体重降低很少或无降低,同时尿钠的排出<78 mmol/d或利尿导致有临床意义的并发症,如肝性脑病,血清肌肝>176μmol/L,或血清钾>6.0 mmol/L或血钠<120 mmol/L。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的发病机制以及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治疗方法.方法 依据患者血钠范围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组,血钠范围在131 ~ 135 mmol/L的11名患者为轻度组,血钠范围在126 ~ 130 mmol/L的11名患者为中度组,血钠范围≤125mmol/L的10名患者为重度组,观察三组患者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发生情况以及肝脏储备功能量化评估分级标准(Child-pugh分级)和预后.结果 三组患者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严重的低血钠症患者预后不良.结论 低钠血症的严重程度与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的治疗预后息息相关,因此采取措施对低钠血症进行针对性治疗可减少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邹愚  李传贵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8):2782-2783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和丙氨酸转氨酶(ALT)的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以及腹水一氧化氮(NO)与自发性腹膜炎的相关性。方法:取肝硬化患者血浆和腹水,用解放军三医大临床微生物研究室NO检测试剂盒检测NO,全自动生化仪(日立,7060)检测ALT。结果:伴有自发性腹膜炎肝硬化患者与单纯腹水型血浆NO分别为(21.10±11.23)μmol/L、(19.56±8.69)μmol/L;腹水NO分别为(22.45±15.51)μmol/L、(18.72±8.11)μmol/L;ALT各为(268.41±165.02)u/L、(246.82±133.51)u/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NO水平升高均较显著,P<0.01,且与ALT呈正相关。结论:肝硬化患者内源性NO水平随病情进展而升高,并与ALT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腹水中的NO浓度能较好的反映血中的NO浓度,但与自发性腹膜炎程度无明确相关性;故血清或腹水中NO水平不能为腹膜炎的发生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治疗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腹穿放腹水后直接静脉回输。结果治疗后腹围平均减小8.0±2.1cm,清除腹水量2660±888ml,尿量平均增加488±530ml/24h,总有效率70%。回输前血清总胆红素高于85umol/L及凝酶原活动度低于40%,血肌酐>117umol,尿素氮>7.1mmol/L,以及有合并症和年龄≥50岁者自体腹水回输治疗效果差。结论 自体腹水回输是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肝硬化并发低渗性脑病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硬化腹水病人低钠血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导致血清低渗透压的主要因素。我院自1986~1992年5月收治的212例肝硬化患者中,血清钠<135mmol/L187例,占88.2%。187例中19例并发低渗性脑病,占9.1%。如对此认识不足易误诊为肝昏迷而误治,导致严重后果。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对肝硬化腹水病人及时适量补充氯化钠,纠正血清低钠与低渗透压是防治低渗性脑病的关键。1 资料与方法 19例中男17例,女2例。病程8~22年。血浆渗透压<260~24000Osm/L 13例,占68%;<240mOsm/L6例,占31.6%。血清钠128~120mmol/L  相似文献   

17.
马燕  李玉秀 《药品评价》2011,8(11):44-45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89岁,主因"纳差、思睡4日"入院.患者于2010年12月4日起无明显诱因出现纳差、乏力、思睡,无发热、咳嗽、头痛、恶心、呕吐.2010年12月7日,查血:K+4.3mmol/L,Na+130mmol/L,Cl89mmol/L.Cr 178umol/L.BUN 15.68mmol/L,GLU 34.4mmol/L.尿常规:BLD trace,Pro trace,GLU≥55mmol/L.KET(-).胸腹CT:双肺近胸膜处磨玻璃影,左下肺结节影,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急诊,查血气:pH 7.399,PO2 76.0mmHg.PCO239.5mmHg.HCO3-23.9mmol/L,GLU 45.1 mmol/L,K+ 4.1mmol/L.Na+ 127mmol/L,Cl-83mmol/L.Cr 194umol/L.BUN 22.63mmol/L.  相似文献   

18.
用特异性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48例肝硬化和22例健康人的血浆内皮素(Endotbelin,ET)含量,48例肝硬化的血浆ET明显低于正常值(各为48.22±4.13ng/L和 86.78±8.12ng/L,P<0.01);肝硬化伴腹水组血浆ET低于无腹水组(各为33.24±3.82ng/L和63.2±8.82ng/L,P<0.01),且腹水量越多,血浆ET降低越明显;15例经治疗后腹水消退患者,血浆ET亦明显回升。实验同时发现,肝功能ChildB级和C级的患者血浆ET水平低于ChildA级患者,(分别为42.45±4.12ng/L,32.40±5.64ng/L,70.01±8.42ng/L),两组分别与ChildA级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表明,血浆ET水平的降低可能与肝硬化腹水形成及肝功能状态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盐酸洛美沙星注射液致血糖升高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患者男,72岁。因发热、右上腹不适2d,于2004年11月1日入院。查体:T38.0℃,P82次/min,BP130/85mmHg(1mmHg=0.133kpa),咽部充血,皮肤、巩膜无明显黄染,肝肾区有叩痛。胸透:心肺膈正常。B超检查:肝硬化。实验室检查:WBC12.5×109/L,Gran8.5×109/L,RBC4.4×1012/L,HGB110g/L,PLT200×109/L,ALT108U/L,AST102U/L,ALP210U/L,TG3.18mmol/L,TC8.35mmol/L,T-Bil18μmol/L,Urea8.1mmol/L,Cr110μmol/L,Glu5.6mmol/L。临床诊断:肝硬化。于2004年11月2日给予盐酸洛美沙星注射液0.2g,ivgt,tqd。次日患者出现口渴、多饮、多尿等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静脉补钠对肝硬化腹水患者尿钠、尿量的影响。方法:将143例肝硬化腹水患者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71例),两组常规治则(保肝、利尿、补充白蛋白等)同,治疗组加用3%氯化钠100 mL静滴,qd,对照组采取限钠。结果:治疗组24 h尿钠为46.7±12.3 mmol.L-1,尿量为1 858.6±845.8 mL.d-1,对照组24 h尿钠为23.6±9.1mmol.L-1,尿量为1 208.3±589.5 mmol.L-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肝硬化腹水出现低钠血症时通过静脉补钠可提高利尿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