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尺桡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郯城县重坊镇中心卫生院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共收治尺桡骨骨折患者21例,均在骨折后3h~2周内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随访,所有患者均未发生骨不连、术后感染及桡神经深支损伤,无髓内钉松动、及断裂。根据Anderson评分标准,优12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85.7%。结论应用前臂交锁髓内钉治疗尺桡骨骨折,创伤小、感染率低、骨折愈合快,是治疗尺桡骨骨折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治疗青少年尺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青少年尺桡骨骨折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92例,选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治疗,对照组88例,选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率、3个月和6个月时的前臂旋转功能.结果 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骨折愈合情况也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治疗青少年尺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好,骨折愈合快,在远期前臂旋转功能的恢复上与传统钢板固定法效果相同,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交锁髓内钉与加压钢板治疗胫骨中远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胫骨中远段骨折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30例患者采用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髓内钉组优良率显著优于钢板内固定组(P〈0.05)。髓内钉组骨痂出现时间和愈合时间显著早于钢板组(P〈0.01)。结论交锁髓内钉与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中远段骨折临床疗效比较,具有愈合早、骨折愈合优良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与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0年4月我院收治93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其中交锁髓内钉治疗47例,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46例,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93例患者均得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1个月。交锁髓内钉组优良率为87.2%,明显高于加压钢板组71.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交锁髓内钉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负重时间均明显低于加压钢板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锁髓内钉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加压钢板组(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疗效优于加压钢板内固定,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作为治疗胫腓骨骨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加压钢板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手术治疗205例胫骨干骨折,将其分成加压钢板组141例,交锁髓内钉组64例,加压钢板组中有30例为开放性骨折,其他病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治疗后对2组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对205例患者平均随访18个月,加压钢板组出现钢板断裂5例,感染6例,骨不连3例,踝关节及膝关节僵硬20例,较多患者出现肌肉萎缩及骨质疏松,而交锁髓内钉组无上述并发症.结论 与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相比,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愈合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2001年10月-2007年10月,我们应用Smith-Nephew公司的前臂交锁髓内钉治疗尺桡骨C3型骨折7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加压钢板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置入治疗,另4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采用加压钢板置入治疗,对其疗效、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交锁髓内钉组优良率(87.5%)显著高于加压钢板组(72.5%)。交锁髓内钉组手术时间(68.4±7.6)min和术中出血量(182.7±16.4)mL明显低于加压钢板组的(96.2±10.5)min和(182.7±16.4)m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加压钢板组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长于交锁髓内钉组,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交锁髓内钉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低于加压钢板组(20%)。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疗效优于加压钢板,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的原因及相应的治疗。方法总结10来年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316例,其中骨折不愈合24例,通过锁定加压钢板(LcP)重新内固定后完全愈合。结果所有24例不愈合的患者将髓内钉取出,重新使用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后得到完全愈合,1例需植骨。结论交锁髓内钉术后发生骨不愈合的原因很多,骨不愈合后使用锁定加压钢板重新内固定,固定牢固,断端充分加压,血运破坏少,促进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采用胫骨交锁髓内钉加腓骨钢板复合固定治疗胫腓骨中下段双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1999年7月~2001年7月,共有26例胫腓骨中下段双骨折采用交锁髓内钉和腓骨钢板固定治疗;男20例,女6例,平均年龄35岁(18岁~60岁)。其中闭合骨折16例,开放骨折10例。先复位固定腓骨骨折,采用适宜的钢板固定。再行胫骨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结果 26例术后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8个月(6~16个月)。最终结果评定采用Johner—wruh评分标准:优18例,良4例,中2例,差2例。在16例闭合骨折中,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4周(11~17周)。最终评定结果;优12例,良2例,中2例。10例开放性骨折均为新鲜骨折,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8周(14~20周)。最终评定结果:优6例,良3例,差1例。结论 胫腓骨中下段双骨折采用交锁髓内钉复合固定在临床上是一种固定可靠、安全、有利早期活动、促进骨折愈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尺桡骨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固定术,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比较2组治愈率、治愈时间、愈合时间、并发症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治愈时间、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解剖复位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功能复位。结论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尺桡骨双骨骨折的疗效优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尺桡骨双钢板固定和尺骨髓内钉加桡骨钢板固定治疗尺桡骨中段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于2007年7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前臂双骨折患者57例,平均随访24.3个月,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8例患者行尺桡骨双钢板固定,29例患者行尺骨髓内钉加桡骨钢板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骨愈合情况及时间、术后前臂旋转功能恢复情况(Grace-Eversmann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骨愈合时间以及Grace-Eversman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各有1例发生骨不连。共有10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双钢板组6例,尺骨髓内钉加桡骨钢板组4例。结论尺桡骨双钢板固定和尺骨髓内钉加桡骨钢板固定对于尺桡骨中段双骨折都可以获得满意疗效,但尺骨髓内钉加桡骨钢板创伤相对较小,手术操作简单,在生物力学和生物学固定上达到良好的组合,是一种比较适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李战发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472-473
目的分析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评价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96例于我院就诊的胫腓骨骨折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交锁髓内钉组和普通钢板固定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治疗预后情况。结果参照吴岳篙疗效评定标准,交锁髓内钉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普通钢板组,经χ2检验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锁髓内钉组术后出现并发症2例,延迟愈合1例,普通钢板组术后7例出现延迟愈合,1例出现伤口感染,经对症处理后好转,交锁髓内钉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31%)明显低于普通钢板组(12.1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比较发现,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要优于普通钢板治疗组,且术后恢复快,骨折愈合率高,患者能够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术后并发症少,并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交锁髓内钉与加压钢板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36例股骨干骨折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交锁髓内钉治疗;对照组给予加压钢板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用于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愈合快、治愈率高等特点,符合现代微创手术要求,优于加压钢板治疗,是目前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与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9年2月至2013年8月收治我科的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148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组(85例,简称髓内钉组)和经皮锁定钢板固定组(63例,简称锁定钢板组).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出血量,切口并发症(皮缘坏死、感染)、骨折愈合时间,骨折不愈合情况,以及Johner-Wruhs评分标准进行比较.结果 锁定钢板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明显低于交锁髓内钉组(P<0.05);锁定钢板组术后切口并发症(皮肤坏死、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髓内钉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骨折不愈合发生率和Johner-Wruhs评分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 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与经皮钢板内固定都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有效方法,但交锁髓内钉组切口并发症更少,更适合于皮肤条件不好的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3种不同方法治疗胫腓骨骨折疗效比较。方法 96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分别以交锁髓内钉治疗、AO加压钢板、外固定架治疗分为3组各32例,观察比较3种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交锁髓内钉组疗效经统计学分析,与AO加压钢板组、外固定支架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交锁髓内钉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经统计学分析,与AO加压钢板组、外固定支架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明显低于AO加压钢板组、外固定支架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创伤小,固定可靠,有利于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优于AO加压钢板、外固定支架治疗。  相似文献   

16.
两种固定法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胫骨远端腓侧解剖型钢板与胫骨交锁髓内钉治疗不稳定、闭合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愈后结果。方法分析46例新鲜闭合胫腓骨中下段不稳定骨折患者两种不同手术不同结果及原因。结果交锁髓内钉固定骨折愈合时间为3~10月,延期愈合4例,解剖型钢板固定骨折愈合时间为4~11月,延期愈合5例;两组骨折愈合情况及手术并发症等对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胫骨腓侧解剖型钢板及交锁髓内钉这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不稳定、闭合胫腓骨中下段骨折具有各自的优点及缺点,最后疗效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交锁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深圳市坪山新区人民医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肱骨干骨折患者103例进行分析,其中加压钢板固定46例,交锁髓内钉固定57例,比较两种固定方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对二者的总体疗效进行评价。结果髓内钉组固定组可显著促进骨折愈合,其畸形愈合、肩关节功能障碍、桡神经麻痹的发生率低(P<0.05),总体疗效优于钢板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钢板内固定相比较,髓内钉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大,可以作为肱骨干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逆行交锁髓内钉和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9例肱骨干骨折患者,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15例,锁定钢板系统内固定14例,临床疗效评价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情况、桡神经麻痹、放射线骨折线消失时间、延迟愈合和发生率.结果 平均随访1.5年,逆行交锁髓内钉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临床骨骼愈合时间、桡神经麻痹、放射线骨折线消失时间及骨骼延迟愈合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新鲜闭合性骨折,逆行交锁髓内钉在减少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等方面,均较锁定钢板更具优势,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逆行交锁髓内钉在股骨下端骨折术后钢板断裂、骨不愈合病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拆除断裂钢板螺钉,纠正畸形,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4例,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随访9~20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2个月。患膝屈曲功能良好。结论逆行交锁髓内钉是治疗股骨下端陈旧性骨折的良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胡野  周业金  江渟  张逸飞 《安徽医药》2014,(8):1491-1493
目的比较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选取内固定术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该科于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40例股骨干骨折,均获得随访,其中20例接受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20例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对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48 h引流量、术后48 h血红蛋白值、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膝关节优良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4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两组在手术时间、膝关节优良率及术后48 h平均血红蛋白值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出血量、术后48 h切口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总体来说,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疗效优于锁钉钢板,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推荐首选交锁髓内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