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合临床相关资料。结果除年龄、男性因素外,高血压(OR:1.138,95%CI:1.02~1.27)是颈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而HbA1c≥8%(OR:0.83,95%CI:0.69~1.031)是下肢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颈动脉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相关性。在糖尿病病程5年的患者中,下肢动脉硬化的发生高于颈动脉硬化,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高血压的患者易发生颈动脉硬化,而HbA1c≥8%的患者易发生下肢动脉硬化。各动脉硬化程度虽呈等级相关,但发生时间并不一致。有些患者可能在病程的早期就已经存在下肢血管病变,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早期识别并积极干预,对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的发生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甘油三酯(TG)的相关性.方法 对33例T2DM患者行双下肢动脉超声检查,并对股浅动脉和腘动脉IMT与空腹血清CRP、TG水平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T2DM患者股浅动脉和腘动脉IMT与CRP、TG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准确评价T2DM患者下肢动脉,血清CRP、TG水平与T2DM患者下肢大动脉IMT明显相关,检测血清CRP、TG对于早期发现T2DM患者下肢动脉并发症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关系。方法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80例2型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3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及40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人群的颈动脉IMT进行检测,并测定患者的血压、血脂、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颈总动脉IMT为应变量,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病程、血压、血脂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颈总动脉IMT的增厚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血压病史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可能通过脂质代谢紊乱和高血压而促进颈动脉IMT增厚和脑血管病的发生;利用超声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颈动脉颅外段的检测,对早期发现血管病变,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微量蛋白尿(MA)患者的颈动脉彩色多普勒(CDFI)超声表现与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结果关系.方法 将178例T2DM患者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2组,UAER≥30~300mg·d-1为合并MA组(T2DM1组,104例),UAER<30 mg· d-1者为不合并MA组(T2DM2组,74例),对2组患者均进行颈动脉CD-FI超声检查,包括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动脉粥样斑块情况(低/等回声、强回声及混合回声)等;实验室检查包括餐后2h血糖(2 hPG)、空腹血糖(FPG)、UAER、尿酸(URIC)、血肌酐(CREA)、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体质指数(BMI)等指标.对2组CDFI的表现(IMT、动脉粥样斑块情况)及实验室各项检测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数目及斑块回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45,P>0.05).2组斑块检出率排序为低/等回声>混合回声>强回声(均P<0.05).T2DM1组IMT厚度、BMI、UAER、2 hPG、CREA、HbA1c、TC均高于T2DM2组(均P<0.05).2组FPG、URIC、TG、LDL、HD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IMT与UAER、CREA、HbA1c及病程呈正相关,(r=0.315、0.320、0.463及0.354,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病程、UAER、HbA1c是IMT增厚的独立预测因子(r=0.362、0.240、0.395,均P<0.05).结论 CDFI超声能够准确地检出T2DM合并MA患者颈动脉IMT及粥样斑块;IMT增厚情况与UAER、CREA、HbA1c及病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为糖尿病组,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两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情况进行检测。结果糖尿病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发生率为78.33%,对照组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发生率为53.33%;糖尿病组斑块形成率为73.33%,对照组斑块形成率为21.67%。糖尿病组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及斑块形成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有效评价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发生率,在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及治疗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超声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部及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超声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部及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27例(糖尿病组),其中检查颈部动脉56例,检查下肢动脉71例;另选同期年龄相近非糖尿病患者151例(对照组),其中检查颈部动脉68例,检查下肢动脉83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血管形态、血管壁内-中膜厚度(IMT)、有无斑块、管腔狭窄或闭塞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结果糖尿病组颈部及下肢动脉IMT明显增厚,管腔的硬化斑块、狭窄及闭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斑块以颈总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最多见;糖尿病组所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多呈弥漫性,以双侧及多节段性分布,管腔狭窄、闭塞以腘动脉以下远端的足背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受累最为明显.而对照组病变多为单发,局灶性.结论 超声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部及下肢动脉病变的早期诊断,可为临床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超声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多普勒超声及超声-生理学指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评价。方法选取经临床确诊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49例和正常人35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颈总动脉(CCA)血流动力学、内一中膜厚度(IMT)及血管超声-生理学指标对照分析,确定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行性指标。结果 ①观察组左右侧CCA主干和分叉部IMT较对照组显著增厚(P〈0.01);②观察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平均血流速度(MV)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的扩张系数(De)和顺应系数(Cc)较对照组均减低,扩张系数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颈动脉主干IMT与PSV、EDV、MV、Dc之间成负相关,与相应脉压(PP)、收缩压(SBP)、CCA的收缩期内径(Ds)、舒张期内径(Dd)、动脉壁僵硬度(wall stiffness)之间成正相关。结论 高频超声检查IMT、血流动力学参数PSV、EDV、MV降低,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比值(PSWEDV)升高,PI和RI升高,超声一生理学指标Dc和Cc减低,僵硬度的增加可作为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较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8.
谢汝林  梁文琪 《临床医学》2010,30(4):9-11,F000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2型糖尿病(DM)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105例2型DM患者与57例正常对照组进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观察其内膜-中层厚度(IMT)、粥样硬化斑块、管腔狭窄部位、管腔闭塞部位及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①下肢动脉动脉病变的发生率,2型DM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2型DM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狭窄、闭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型DM组所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为弥漫性或多节段性,对照组动脉粥样硬化多为血管分叉处局灶性病变;③有下肢症状组动脉狭窄和闭塞检出率明显高于无症状组(P0.01);④病程较长组动脉狭窄及闭塞检出率明显高于病程较短组(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2型DM下肢动脉病变早期诊断、预防及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35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NAFLD分为2型糖尿病无NAFLD组(A组)164例和2型糖尿病合并NAFLD组(B组)186例,比较2组脂代谢紊乱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结果:B组体质量指数、腰围,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谷氨酸转氨酶及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高于A组(P<0.05);2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病程、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0例患者中188例(53.71%)伴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B组与A组比较,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高,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NAFLD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均较高,合并NAFLD的2型糖尿病患者易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35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NAFLD分为2型糖尿病无NAFLD组(A组)164例和2型糖尿病合并NAFLD组(B组)186例,比较2组脂代谢紊乱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结果:B组体质量指数、腰围,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谷氨酸转氨酶及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高于A组(P<0.05);2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痛程、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0例患者中188例(53.71%)伴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B组与A组比较,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高.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NAFLD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均较高,合并NAFLD的2型糖尿病患者易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T2DM)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分布特征.[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合并T2DM患者217例,分析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及颅内外粥样硬化狭窄分布、病变血管部位及狭窄程度等.[结果]217例患者中,男性占66.8%(145/217),显著高于女性33.2%(72/217),(x2=49.115,P<0.05);男性患者年龄明显小于女性(P<0.05);仅前循环狭窄患者占49.3%,仅后循环狭窄占22.1%,前后循环均狭窄占28.6%.217例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513处,其中轻度狭窄184处、中度狭窄118处、重度狭窄137处、动脉闭塞74处.大脑前动脉和颈总动脉狭窄或闭塞发生率最高.前循环动脉狭窄或闭塞发生率为73.1%(375/513),高于后循环动脉狭窄或闭塞26.9%,(138/513)(x2 =218.982,P<0.05);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发生率为65.3%(335/513),高于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34.7% (178/513)(x2=96.097,P<0.001).[结论]脑梗死合并T2DM患者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具有一定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糖尿病并发脑梗塞 (CI)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梗塞面积大小、多灶性梗塞、复发性梗塞与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 将 192例脑梗塞患者分为二组 :糖尿病并CI组 ,非糖尿病CI组 (对照组 ) ,对照分析了二组患者的血脂、血糖、血压、体重指数 (BMI)、梗塞面积、多灶性梗塞、复发性梗塞与血糖水平的关系。结果 糖尿病并CI组其血脂、大面积梗塞、多灶性梗塞、复发性梗塞神经功能损害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增高。结论 糖尿病患者并发CI时 ,大面积梗塞、多灶性梗塞和复发性梗塞容易发生 ,且与血糖水平有明显的关系 ,肥胖是发生CI的另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缺血性卒中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的颈动脉斑块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因素。方法:将2013年7月—12月收治的185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分为T2DM组(n=72)及非T2DM组(n=113),用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其中22例患者行颈动脉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arteriography,CTA)检查;分析糖、脂代谢相关指标与颈动脉斑块大小的相关性。结果:T2DM组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性质、大小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与非T2D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颈动脉斑块大小的主要因素为是否患T2DM、餐后2 h血糖(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BG)、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 for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P0.05。超声和CTA对22例患者颈动脉管腔的狭窄程度的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大小与是否患T2DM、2 h PBG、HOMA-IR、FBG和LDL-C相关,合并T2DM时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升高,易损斑块比例升高。超声检查可作为颈动脉斑块筛查的首选方法,CTA更易于显示斑块的性质及管腔的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定量动脉硬度(QAS)测量技术在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无斑块组(A组)75例,有斑块组(B组)64例,正常对照组(C组)106例,应用QAS技术检测颈动脉弹性,比较各组之间颈动脉弹性参数的差异.结果 (1)A组与B组的血管僵硬度系数α、β、脉搏波速度(PWV)均较C组高,顺应性系数(CC)均较C组降低;B组的α、β、PWV较A组高,CC较A组低;(2)各弹性参数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尤其是α、β、PWV、CC之间相关性明显.(3)研究指标中β、血管直径(d)、内中膜厚度(IMT)、CC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弹性减低,应用QAS技术能早期发现颈动脉弹性功能的改变,可作为评价糖尿病患者早期血管弹性功能的重要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并发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动脉狭窄及视网膜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老年T2DM 患者161例,并发脑卒中58例(脑卒中组),非脑卒中103例(非脑卒中组)。超声检测两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并行眼底检查。【结果】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部位多见于颈总动脉近分叉处,脑卒中组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的检出率、颈动脉 IMT值显著高于非脑卒中组(P<0.05),且脑卒中组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及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 IMT值、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数检出率均显著高于非脑卒中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 IMT与眼底病变程度显著相关(r=0.5509,P <0.05)。【结论】颈动脉 IMT和视网膜病变程度与老年T2DM并发缺血性脑卒中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与非洛地平单用及联合对高血压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方法原发高血压并发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92例,随机分组为2组,实验组口服辛伐他汀20mg,每晚一次和非洛地平5—10mg,1次/d;对照组口服其他类型降压药及辛伐他汀20mg,每晚一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记录颈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积分、斑块发生率。并分别监控血压、血糖变化及于人院后和6个月时检测血浆hs.CR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lc)。结果实验组治疗后hs—CRP[(9.2±1.5)比治疗后(6.5±1.6)]mg/L下降(P〈0.05),且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P〈0.05)、IMT(1.25±0.13)比治疗后(0.97±0.15)mm下降(P〈0.05),且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P〈0.05)、颈动脉斑块积分(6.21±0.50)比治疗后(5.05-t-O.39)mill下降(P〈0.05),且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P〈0.05),斑块检出率(84.5%)比治疗后(67.5%)下降(P〈0.05),且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P〈0.05)。相关分析表明hs-CRP下降程度与颈动脉粥样指标改善程度成正相关关系。结论辛伐他汀联合非洛地平治疗可改善合并2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及炎性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17.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彩超诊断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彩超的诊断价值。方法 彩超检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内径、中-内膜层(IMT)、粥样斑块及血流频谱,与同龄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 (1)患者组IMT、粥样斑块较对照组明显增厚(P<0.01);(2)患者组下肢动脉明显狭窄段、闭塞段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4.89%和3.10%、1.06%和0.27%,P<0.01),89.29%闭塞段位于膝关节以下动脉;(3)有下肢症状组动脉狭窄和闭塞检出率较无症状组高;(4)病程与明显狭窄和闭塞检出率无明显关系。结论 彩超可清楚地显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IMT和斑块,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及频谱检测可以判断狭窄程度或闭塞。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0例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A组)急性期(入院第2天)、恢复期(发病第40天)和30例无脑梗死的2型糖尿病患者(B组)、30例健康体检者(C组)的血清HGF浓度。结果:各组血清HGF浓度比较,A组急性期明显高于B组(t=5.05,P<0.01)和C组(t=8.81,P<0.01),B组亦高于C组(t= 2.41,P<0.05),但A组恢复期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7,P>0.05)。结论:HGF作为神经营养因子参与了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后脑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脑梗塞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其相关性 ,寻求缺血性脑梗塞的发病根源。方法 回顾分析 6 2例脑梗塞患者的颈动脉超声表现 ,观察其颈动脉内膜 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情况 ,并与 6 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 脑梗塞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颈动脉超声检查对脑梗塞患者斑块检测、预报及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FGF23对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狭窄(ICAS)患者不稳定斑块稳定性的作用。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78例,分为无ICAS(WICAS)组47例和ICAS组31例,ICAS组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比较2组的血清FGF23、骨保护素(OPG)水平、颈动脉狭窄程度、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等。另外,对ICAS组血清FGF23水平与颈动脉狭窄、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及其与炎性细胞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相关性进行评估。结果:与WICAS组相比,ICAS组的FGF23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FGF23水平与ICAS组不稳定斑块的稳定性显著相关(P0.001)。结论:2型糖尿病颈动脉狭窄患者血清FGF23水平与患者颈动脉狭窄斑块不稳定性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