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乳腺癌保留乳腺手术后肿瘤复发及转移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Meng J  Ning LS 《中华外科杂志》2003,41(4):278-281
目的 探讨乳腺癌保留乳腺手术后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的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保乳治疗原发性女性乳腺癌 174例 ,随访 12~ 196个月 ,随访率 97 13% ( 16 9/ 174)。 结果局部复发9例 ,3年复发率 3 79% ( 5 / 132 ) ;远处转移 14例 ,5年转移率 10 99% ( 10 / 91) ;5年生存率92 31% ( 84/ 91)。保乳手术无放疗组 3年复发率 ( 12 12 % )显著高于手术加放疗组 ( 1 0 1% ) ,( χ2 =5 6 1,P <0 0 5 )。腋窝淋巴结阳性患者中保乳手术未化疗组 5年远处转移率 ( 44 4 4% )高于手术加化疗组 ( 6 6 7% ,P <0 0 5 )。切缘阳性与局部复发有关 (P <0 0 1)。乳腺癌诊断时年龄≤ 40岁、淋巴结阳性、组织学Ⅲ级与远处转移有关 (P <0 0 5 )。 结论 保乳术后应放疗 ;切缘阳性者应再切除至阴性或全乳切除术 ;年轻、淋巴结阳性、组织学分级Ⅲ级者应辅助化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E-Cadherin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ABC法),检测92例乳腺癌组织E-Cadherin基因蛋白的表达,同时观察与腋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的关系。结果:乳腺癌E-Cadherin基因表达阳性率为48.9%(45/92)。无淋巴结转移组E-Cadherin阳性率62.2%(28/47),明显高于淋巴结受累组表达阳性率36.2%(17/47)(P<0.05)。E-Cadherin阳性组远处转移率15.6%(7/45),低于阴性组远处转移率34%(16/47,P<0.05),E-Cadherin基因表达与疾病缓解期无关。结论:提示E-Cadherin基因在乳腺癌病程中起重要作用,对筛选乳腺癌术后高危转移患者,加强随访诊治有一定参考意义。E-Cadherin低表达可能提示病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组织中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1(TIMP 1)在乳腺癌患者病程进展中的意义。方法对 4 8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癌组织石蜡标本 ,采用标准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 过氧化物酶亲合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TIMP 1的表达情况 ,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4 8例乳腺癌中TIMP 1阳性表达率为 2 9% ;本组患者无腋淋巴结转移者、高分化者、无远处转移者及 5年生存者TIMP 1表达水平低于有腋淋结转移者、低分化者、远处转移者及死亡者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TIMP 1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的转移和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4.
骨肉瘤是儿童和成人最常见的骨原发性恶性肿瘤[1-2].骨肉瘤转移率高,约20%患者初诊时即出现肺转移.80%的转移灶位于肺,且对传统的化疗抵抗[3].转移性骨肉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20%)较病灶局限者(65%)明显下降,大多数患者死于肿瘤转移[4].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影响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对陕西省汉中市铁路中心医院略阳医院2000年3月至2007年3月期间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且资料完整的637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6例(10.36%)患者术后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其中局部复发50例(7.85%),远处转移16例(2.51%);术后3~4年内发生复发与远处转移者47例(71.21%)。术后复发和远处转移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激素受体(ER/PR)表达情况及术后是否接受正规的辅助治疗有关,与患者有无家族史无关。结论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ER/PR表达情况及术后是否接受正规的辅助治疗是影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复发与远处转移的危险因素,重视乳腺癌术后随访,规范乳腺癌的手术方式,强化乳腺癌的综合治疗是降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复发与远处转移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 (SLNB)在乳腺癌临床中的应用价值。使用放射性99mTc -亚锡大分子右旋糖酐对 2 1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前哨淋巴结 (SLN )进行定位及活检。检出SLN 18例 ( 85 .7% )。SLN检出成功率与肿瘤所在部位、病理类型、病理分期无关 (P >0 .0 5 )。共取出 3 3个SLN ,其中 1个者 9例 ( 5 0 .0 % ) ,2个者 5例 ( 2 7.8% ) ,3个者 2例 ( 11.1% ) ,4个者 2例 ( 11.1% )。 11例SLN阳性者 ,10例腋淋巴结 (ALN )呈阳性 ,1例ALN呈阴性。 7例SLN阴性者 ,1例ALN呈阳性 ,6例ALN阴性。灵敏度 91.7% ,特异度 10 0 % ,准确性 88.9% ,假阴性率 8.3 %。提示99mTc -亚锡大分子右旋糖酐皮下注射、放射性核素淋巴显像定位行SLNB可反映腋淋巴结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意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预测腋窝淋巴结(ALN)转移状况的准确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2002年6月至2005年6月对120例女性乳腺癌病人联合使用关蓝溶液及^99mTc-右旋糖酐(DX)示踪,γ记数探测仪定位,行SLNB。结果 前哨淋巴结(SLN)检出率为98.3%,准确率为97.5%,假阴性率为6.5%,冰冻切片和连续石蜡切片加免疫组化检查的符合率为92.4%。结论 SLNB可以准确预测ALN转移状况;联合法并术中使用γ记数探测仪是SLN定位的首选方法;多枚ALN转移可能使假阴性率升高。  相似文献   

8.
胃癌的死亡率较高,其原因为多数胃癌患者发现时已至进展期,部分有远处转移。胃癌肝转移(gastric cancer with liver metastases,GCLM)的发生率约为4%~14%。其中,同时性肝转移检出率为2.0%~9.9%,胃癌根治术后(异时性)肝转移检出率为13.5%~30.0%[1]。  相似文献   

9.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至1999年行根治术的692例结直肠癌病例,术后出现复发162例.结果:复发转移率23.4%(162/692),复发转移在术后2年内出现者占74.1%(120/162),3年内出现者占92.0%(149/162).结肠癌、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率分别为16.3%(46/282)、28.3%(116/410).结肠癌69.6%(32/46)为单纯远处转移,最常见的远处转移位置是肝脏.直肠癌41.4%(48/116)为单纯局部复发,10.3%(12/116)为兼有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结直肠癌术后2~3年应加强随访.结肠癌术后最常见的复发是远处转移,直肠癌则为局部复发.  相似文献   

10.
美蓝染色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美蓝染色法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68例可手术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临床体检腋窝淋巴结阴性,均单独采用美蓝作为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示踪剂。结果全组患者共检出SLN 60例78枚。检出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60例,乳腺区段切除+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ALN)切除术8例。60例中22例SLN病理结果为阳性,转移淋巴结数28枚,SLN转移率为35.9%(28/78)。全组患者共检出ALN805枚,其中24例病理结果阳性。SLNB的检出率为88.2%(60/68),60例成功检出患者中,38例SLN阴性,其中经病理检查ALN阳性(假阴性)者1例,8例未找到SLN患者中亦有1例ALN阳性。SLNB灵敏度为91.7%,准确率为98.3%,假阴性率为8.3%,假阳性率为0。结论应用美蓝进行SLN的认定是安全可行的,并有利于简化手术方式,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