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组日本血吸虫副肌球蛋白(rSj97)免疫小鼠产生抗感染保护力的机制.方法用ELISA法对每次免疫前、攻击感染前的免疫小鼠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动态及滴度进行检测.结果第1次免疫后即产生了特异性抗体,第2次加强免疫后抗体水平进一步上升,攻击感染前达最高.攻击感染前的血清抗体滴度测定结果显示,平均抗体滴度达151200.结论rSj97免疫小鼠可引起明显的体液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2.
日本血吸虫重组32×103蛋白诱导小鼠保护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用重组日本血吸虫32×103蛋白(rSj32×103)免疫Balb/c鼠,检测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并观察抗日本血吸虫的保护效果。方法用rSj32×103加佐剂免疫小鼠3次,分别在0、2、4周进行,第6周每鼠经腹部感染(40±1)条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后42d剖杀,计算减虫率。并用ELISA方法检测免疫后的抗体反应。结果间接ELISA测得免疫鼠特异性IgG抗体滴度达1∶12800。与对照组相比,减虫率为21.9%。结论用rSj32×103免疫小鼠后可诱导特异性IgG抗体,并能发挥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组的全长日本血吸虫副肌球蛋白(rSj97)的免疫保护作用以及作为疫苗的适用佐剂组合。方法重组副肌球蛋白分别与弗氏佐剂(rSj97-FA)、ISA206(rSj97-ISA206)、CpGODN(rSj97-CpGODN—IFA)联合免疫C57BL/6小鼠,在0、2、4周共进行3次免疫注射,剂量为每只每次25μg rSj97。第3次免疫后2周,经腹部贴片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40±2)条。第12周剖杀冲虫,计算减虫率与减卵率。同时,在0、2、6、8、12周对各组小鼠采血,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G1与IgG2a抗体。结果相对于未免疫组,rSj97-FA组的减虫率为27.6%、减卵率为-2.3%,rSj97-ISA206组的减虫率为45.3%(P〈0.01)、减卵率为35.4%(P〈0.05),rSj97-CpGODN—IFA组的减虫率为7.3%、减卵率为6.4%,对照组(仅注射CpGODN)减虫率为13%、减卵率为3%。rSj97-FA、rSj97-ISA206与rsj97-CpGODN—IFA组在首次免疫后2周,rsj97特异性IgG1与IgG2a水平较免疫前显著升高(P〈0.01),攻击感染后仍维持在同一水平;对照组与未免疫对照组,其特异性IgG1水平至感染后6周方显著升高(P〈0.01),但仍为较低水平(A值〈0.1),而IgG2a一直保持在基线水平,无显著变化。结论重组副肌球蛋白分别与3种佐剂联合使用均能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IgG1和IgG2a,但仅ISA206佐剂组诱导C57BL/6小鼠产生显著的抗日本血吸虫保护力,rSj97-ISA206是潜在用于大动物免疫的疫苗组合。  相似文献   

4.
从 Mitchell 实验室引进与我们报告的24—26kD 抗原类似的重组 Sj26抗原基因的 E coil,从中抽提并纯化出 rSj26抗原。重组 Sj26抗原初步应用的结果表明:(1)rSj26抗原 ELISA 可以检测日本血吸虫大陆株感染鼠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最高滴度1:320,不比同种24—26kD 抗原检测的效果差;(2)用24—26kD 抗原检测 rsj26免疫鼠血清中的抗体水平,和以 rSj26抗原检测的水平相似,而用 SEA 测抗 rSj26抗体水平较差}(3)用 rSj26免疫鼠后以大陆株尾蚴攻击感染,减虫率可达44.4%,表明 rSj26可诱导一定程度保护性免疫力预防日本血吸虫大陆株尾蚴感染。对 rSj26抗原引进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日本血吸虫重组线粒体相关蛋白免疫学活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子筛进一步纯化并复性的融合蛋白均能刺激家兔产生特异性抗体 ,粗提包涵体蛋白免疫家兔 ,血清抗体滴度为 1∶2 5 6 0 0 ,复性蛋白及经分子筛纯化的蛋白免疫的家兔血清抗体滴度均为 1∶5 12 0 0 ,Westernblot结果显示 ,粗提包涵体蛋白、复性蛋白及经过分子筛进一步纯化并复性的蛋白均能被重感染兔血清和rSj338/2 6GST特异性免疫兔血清所识别。攻击实验中 ,粗提包涵体蛋白和经分子筛纯化的蛋白分别可诱导小鼠产生 2 7.8% (P <0 .0 1)和 30 .4 % (P <0 .0 1)的减虫率 ,4 0 .4 % (P <0 .0 1)和 4 3.5 % (P <0 .0 1)肝总减卵率。粗提包涵体蛋白中rSj338和经分子筛纯化的蛋白中rSj338分别可诱导小鼠产生 13.9% (P <0 .0 5 )和 2 0 .0 % (P <0 .0 5 )的减虫率 ,30 .0 % (P <0 .0 1)和 4 1.7% (P <0 .0 1)肝总减卵率。结论 获得的日本血吸虫线粒体相关的重组融合蛋白(rSj338/2 6GST)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 ,重组融合蛋白 (rSj338/2 6GST)及rSj338均可诱导宿主抗血吸虫感染的部分保护力。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探讨 p CDSj32诱发小鼠抗血吸虫感染的保护免疫机制 ,分别用 10 0 μg和 30 0 μg p CDSj32质粒免疫小鼠 ,观察血清 Ig G抗体滴度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 ,单剂量免疫后 4wk,血清 Ig G滴度可达 1∶ 32 0以上 ,以后血清抗体滴度均维持在 1∶ 6 40~ 12 80 ,最少可持续 2 4wk。末次取血清后 ,用日本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后 7d,测定血清抗体滴度可骤升至 1∶ 2 5 6 0以上。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试验表明 ,10 0 μg p CDSj32质粒免疫后 4wk及 8wk血清可介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很强的体外杀伤日本血吸虫童虫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B DNA疫苗(Sj31B1N)抗生殖免疫的可能机理。方法 用Sj31B1N免疫小鼠,每2周1次,每次免疫前均尾静脉采血1次,作血清抗体动态变化分析,免疫4次后尾蚴攻击感染,感染后45天,计数成虫负荷和肝、肠组织内虫卵数。结果 用Sj312B1N免疫小鼠后第2周部分小鼠血清中出现了抗体,随时间延长,出现抗体阳性组小鼠数量增多,抗体滴度增加。抗体阳性组小鼠与阴性组小鼠对比,成虫减少率40.6%,肝组织减卵率为48.0%,肠组织减卵率为45.4%。结论 核酸疫苗Sj31B1N可有效地诱导小鼠产生抗体,并且具有免疫保护作用。核酸疫苗Sj31B1N所诱导的体液免疫可能是抗日本血吸虫生殖免疫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观察日本血吸虫大陆株副肌球蛋白基因疫苗(Sjc97DNA)与紫外线致弱尾蚴(UVC)疫苗免疫C57BL6小鼠诱导的抗感染保护力及免疫应答特征。 方法 以Sjc97DNA核酸疫苗经后腿胫前肌免疫C57BL6小鼠共2次,每次间隔3wk,末次免疫后3wk攻击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UVC疫苗接种同种小鼠后5wk攻击感染上述等量尾蚴。均于攻击感染后7wk计数虫负荷及肝卵负荷。并设空质粒对照及感染对照组。用ELISA分析免疫鼠攻击感染前后血清特异性IgG、IgA及亚型抗体水平,以及脾淋巴细胞体外诱生的细胞因子水平。 结果 Sjc97DNA疫苗及UVC疫苗免疫小鼠均诱生出以Th1型免疫应答为主的IL2、IFNγ及特异性抗AWA、SEAIgG2a、IgG2b亚型及IgA抗体,UVC疫苗组小鼠各细胞因子及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Sjc97DNA疫苗组,但两疫苗组均未测及IL4。攻击感染后,Sjc97DNA疫苗组的减虫率36.3%、减卵率42.4%,明显低于UVC疫苗组的66.9%和75.6%。攻击感染后7wk,两疫苗组小鼠Th2型免疫应答虽有所增强,但仍以Th1型免疫应答占优势;而空质粒对照组和感染对照组小鼠则以Th2型免疫应答为主。 结论 核酸疫苗与紫外线致弱尾蚴疫苗均能诱导产生抗感染免疫保护力,致弱尾蚴疫苗的免疫保护力高于Sjc97DNA。两疫苗诱导的抗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 用重组日本血吸虫副肌球蛋白(rSj97)免疫小鼠,观察保护效果。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3组,免疫组在0、2、15周,皮下注射rSj97加佐剂Quil,同一时间佐剂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QuilA和缓冲液A,第3次免疫后,每鼠经腹部贴片攻击感染50条尾蚴,感染后45d剖杀小鼠,观察其减虫和减卵效果。结果 与缓冲液和QuilA对照组相比,rSj97 QuilA免疫组的减虫率分别为44.1%(P<0.01)和17.8%(P<0.05),每克肝组织虫卵数(LEPG)减少率分别为76.5%(P<0.01)和16.9%(P<0.05),每雌肝组织虫卵数(LEPF)减少率分别为62.2%(P<0.01)和6.1%(P<0.05)。结论 rSj97加佐剂QuilA可诱导小鼠产生明显的抗血吸虫攻击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力及抗生殖免疫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鉴定纯化的重组日本血吸虫线粒体相关融合蛋白(rSj338/26GST)的免疫原性。方法:对已构建的阳性表达菌pGEX-6p-1/Sj338进行大量诱导表达,并对纯化蛋白进行活性分析。将粗提包涵体蛋白、复性包涵体蛋白、经分子筛纯化并复性的蛋白分别免疫新西兰家兔2只。用Western blot及Dot-ELISA方法检测特异性抗体的免疫原性及各组抗体水平。结果:用分子筛纯化的融合蛋白rSj338/26GST经SDS-PAGE电泳鉴定显示达电泳纯;Western blot显示纯化蛋白能够被日本血吸虫重感染兔血清及rSj338/26GST免疫兔血清识别。Dot-ELISA法检测结果表明,经分子筛纯化并复性的rSj338/26GST融合蛋白免疫兔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滴度最高,为1:51200。结论:纯化后的融合蛋白rSj338/26GST具有较高的纯度及较强的免疫活性,可望作为日本血吸虫病疫苗候选分子,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为观察重组日本血吸虫副肌球蛋白(rSj97)对水牛的保护效果。20头水牛随机分为佐剂(QuilA)对照组和抗原(rSj97)免疫组。对照组仅注射QuilA,而免疫组注射QuilA加rSj97,在第0、2、15周肌肉注射。第3次免疫后两周经腹部贴片攻击感染1000条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后第49d剖杀冲虫,计数虫数和肝卵数。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rSj97免疫组的减虫率为49.9%(P<0.05),肝脏减卵率57.3%(P<0.01)。提示rSj97可诱导水牛产生一定程度的抗血吸虫攻击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力,并具有一定程度的抗病作用,进一步证实了副肌球蛋白可作为抗血吸虫病的候选疫苗分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日本血吸虫线粒体相关蛋白原核表达产物的纯化方法,获得理想的表达产物。方法 菌体经冻融、超声破菌及提取包涵体后,用分子筛层析纯化蛋白质并使之复性,再用Western-blot方法对纯化蛋白的抗原性进行分析。经动物免疫后采用dot-ELISA方法检测兔血清中抗体滴度,分析纯化蛋白的抗源活性。结果 经分子筛纯化后的融合蛋白rSj338/26GST经SDS-PAGE电泳鉴定达电泳纯,Western blot显示纯化蛋白能够被日本血吸早重感染兔血清及rSj338/26GST免疫兔血清识别。dot-ELISA法检测结果表明经分子筛纯化并复性的rSj338/26GST融合蛋白免疫兔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滴度最高,为1:51200。结论 纯化后的融合蛋白rSj338/26GST具有较高的纯度及较强的免疫活性,可望作为日本血吸虫病疫苗候选分子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弓形虫主要表膜p30抗原免疫小鼠后的抗感染保护作用。方法 用单克隆抗体分离纯化的p30抗原免疫小鼠,然后用RH株速殖子和Fukaya株包囊攻击感染,观察急性感染后小鼠死亡时间及慢性感染脑包囊形成的影响,并观察感染后不同时间抗体水平、细胞因子和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p30抗原免疫小鼠后对攻击感染表现为,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感染小鼠的存活时间,减少脑包裹的形成数量。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及IFN—γ、IL—2水平均高于同期对照组,而且免疫鼠脾CD4^ 和CD8^ T淋巴细胞在感染早期升高较快,第4周达高峰,CD4^ /CD8^ 比值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结论 p30抗原免疫小鼠对攻击感染能特异性刺激小鼠产生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具有明显的抗感染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绵羊细粒棘球蚴囊液抗原制剂,给小鼠3次腹腔注射诱发初次免疫,然后腹腔移植泡球蚴组织作攻击感染,观察保护性免疫。实验提示,注射免疫原制剂后1月能诱发小鼠免疫反应,间接血凝试验(IHA)可测出血清抗体;攻击感染后23周,IHA阳性率达94.4%,而未诱发初次免疫的对照鼠IHA阳性率为90.0%,表明无论是初次免疫或攻击感染,均能诱发小鼠产生抗体,二者无显著差别(P>0.05);但IHA血清滴度1:256百分率分别为94.1%和55.5%,有显著差别(P<0.01),表明攻击感染有强化初次免疫的作用。攻击感染后23周,对比免疫鼠和对照鼠的腹腔泡球蚴湿重均值和病理分级率均无显著差别(P>0.05),提示本文小鼠初次免疫未显保护性免疫之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日本血吸虫线粒体相关蛋白原核表达产物的纯化方法,获得理想的表达产物.方法菌体经冻融、超声破菌及提取包涵体后,用分子筛层析纯化蛋白质并使之复性,再用Western-blot方法对纯化蛋白的抗原性进行分析.经动物免疫后采用dot-ELISA方法检测兔血清中抗体滴度,分析纯化蛋白的抗原活性.结果经分子筛纯化后的融合蛋白rSj338/26GST经SDS-PAGE电泳鉴定达电泳纯,Westernblot显示纯化蛋白能够被日本血吸虫重感染兔血清及rSj338/26GST免疫兔血清识别.dot-ELISA法检测结果表明经分子筛纯化并复性的rSj338/26GST融合蛋白免疫兔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滴度最高,为1∶51200.结论纯化后的融合蛋白rSj338/26GST具有较高的纯度及较强的免疫活性,可望作为日本血吸虫病疫苗候选分子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微小隐孢子虫表面抗原CP23 DNA疫苗产生的免疫反应及对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选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为3组,即疫苗免疫组、PBS对照组及空质粒对照组。疫苗免疫组用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 3.0-23每隔2周免疫1次小鼠,共免疫3次。PBS对照组肌注等量PBS,空质粒对照组肌注pcDNA3.0,免疫方法及次数同疫苗免疫组。末次免疫2周后,分别取小鼠脾脏、血清,检测CD4+和CD8+T细胞、细胞因子IFN-γ及抗CP23特异性抗体IgG和IgA滴度;用微小隐孢子虫攻击感染被免疫小鼠,收集小鼠粪便,计算小鼠排出的卵囊量。结果 PBS对照组及空质粒组比较,疫苗免疫组小鼠的CD4+T细胞、CD4+/CD8+比值及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滴度均显著升高(P0.05),小鼠血清抗CP23特异性抗体IgG及IgA滴度随免疫次数增加显著升高(P0.05),攻击感染后小鼠排卵囊量显著减少(P0.05),且排出时间缩短。结论构建的微小隐孢子虫表面抗原CP23真核表达质粒能够诱导小鼠产生细胞及体液免疫反应,对小鼠有较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旋毛虫编码新生幼虫p46 kDa抗原基因重组融合蛋白WN10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性。方法 将纯化的重组融合蛋白WN10以20μg/只的剂量分3次免疫小鼠后,攻击感染旋毛虫肌幼虫200条/只,检查旋毛虫7日龄成虫数、雌虫体外产生新生幼虫数、感染35d的肌幼虫数并计算减虫率,同时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WN10抗体IgG滴度。结果WN10免疫小鼠后获得旋毛虫7日龄成虫、肌幼虫的减虫率分别为64.28%和61.21%,均与感染对照组和佐剂对照组差异显著;获得雌虫产新生幼虫的减虫率为16.46%,与感染对照组和佐剂对照组差异不显著;WN10免疫组小鼠在第3次免疫后1周可检测到高滴度的抗WN10抗体IgG,在攻击感染旋毛虫9周后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 编码旋毛虫新生幼虫p46 kDa抗原基因重组融合蛋白可诱导小鼠产生较强的抗旋毛虫保护性免疫。  相似文献   

18.
日本血吸虫重组抗原rSj14-3-3免疫保护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探讨重组信号蛋白14-3-3及14-3-3与GST融合蛋白抗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和抗血吸虫病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用rSj14-3-3和rSj14-3-3/SjGST免疫BALB/c小鼠,日本血吸虫尾蚴经腹部皮肤攻击感染,收集实验组与对照组成虫和虫卵,计算减虫率和减卵率;间接ELISA法测定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免疫前、后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的变化;显微镜下测量并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肝脏切片上单个虫卵肉芽肿大小,观察两种重组抗原对小鼠肝脏肉芽肿形成的影响。结果上述两种重组抗原在尾蚴攻击感染后的减虫率分别为31.93%和34.39%;每克肝组织减卵率分别为53.24%和60.06%,每对成虫减卵率分别为33.39%和40.48%;免疫前各组血清IgG抗体A值差异无显著性,免疫后实验组血清IgG抗体A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小鼠肝脏虫卵肉芽肿平均直径比对照组分别下降35.23%和46.13%。结论信号蛋白14-3-3在抗感染和抗病免疫中具有保护作用,复合多价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可能优于单价疫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初步探讨重组信号蛋白 14 3 3及 14 3 3与GST融合蛋白抗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和抗血吸虫病的免疫保护作用。 方法 用rSj14 3 3和rSj14 3 3 /SjGST免疫BALB/c小鼠 ,日本血吸虫尾蚴经腹部皮肤攻击感染 ,收集实验组与对照组成虫和虫卵 ,计算减虫率和减卵率 ;间接ELISA法测定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免疫前、后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的变化 ;显微镜下测量并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肝脏切片上单个虫卵肉芽肿大小 ,观察两种重组抗原对小鼠肝脏肉芽肿形成的影响。 结果 上述两种重组抗原在尾蚴攻击感染后的减虫率分别为 3 1.93 %和 3 4.3 9% ;每克肝组织减卵率分别为 5 3 .2 4%和 60 .0 6% ,每对成虫减卵率分别为 3 3 .3 9%和 40 .48% ;免疫前各组血清IgG抗体A值差异无显著性 ,免疫后实验组血清IgG抗体A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实验组小鼠肝脏虫卵肉芽肿平均直径比对照组分别下降3 5 .2 3 %和 46.13 %。 结论 信号蛋白 14 3 3在抗感染和抗病免疫中具有保护作用 ,复合多价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可能优于单价疫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在毕赤酵母中表达的恶性疟原虫重组蛋白次黄嘌呤-鸟嘌呤-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XPRT)诱导小鼠产生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作用。 方法 35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HGXPRT+ISA720实验组、HGXPRT+福氏佐剂试验组、ISA720对照组、福氏佐剂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等5组。HGXPRT(50 μg/200 μl)经小鼠后腿皮下免疫3次,间隔3周。每次免疫后2周尾静脉采血,ELISA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以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T)分析免疫血清对恶性疟原虫天然抗原的识别情况。于末次免疫后10 d,各组小鼠经腹腔攻击感染约氏疟原虫致死株105个,继而每隔1 d采尾血制薄血片,观察原虫感染的动态变化。 结果 重组蛋白HGXPRT经与佐剂乳化后免疫的小鼠均诱导出针对HGXPRT的体液免疫应答,3次免疫后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滴度达到1∶105以上,而两佐剂组和空白对照组小鼠均未产生特异性抗体。经HGXPRT诱导血清能识别恶性疟原虫天然HGXPRT抗原。经约氏疟原虫致死株攻击感染后4 d,两佐剂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疟原虫感染高峰相比实验组提前1 d。HGXPRT+ISA720实验组平均原虫率(29.3%)明显低于ISA720对照组(70.0%)和空白对照组(70.0%)(P<0.05);HGXPRT+福氏佐剂实验组平均原虫率(51.0%)亦明显低于福氏佐剂对照组(60.7%)与空白对照组(70.0%)(P<0.05)。 结论 恶性疟原虫重组蛋白HGXPRT对小鼠有较强的免疫原性,产生的抗体能识别恶性疟原虫HGXPRT天然蛋白,并对疟原虫攻击感染后的小鼠有一定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