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合适β-受体阻滞剂的剂量.方法:58例心力衰竭患者待心功能恢复至Ⅱ、Ⅲ级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美托洛尔,并随机分为低剂量组(25~50mg/d)25例、高剂量组(100~150mg/d)33例,每1~2周倍增1次剂量,达到以上剂量后随访6个月.结果:两组治疗后心率(HR)和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均比治疗前减少(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6分钟步行距离(6-MWT)均比治疗前升高(P<0.05);高剂量组治疗后6-MWT比低剂量级升高明显(P<0.01).结论:本研究不仅显示美托洛尔能改善左心室重塑,而且6-MWT距离提高幅度与剂量有关,100~150mg/d美托洛尔疗效满意,能更进一步提高心衰患者的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社区高血压的效果及病人依从性。方法择2018年10月-2021年10月本社区收治的15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治疗组予以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BP、DBP指数以及治疗依从度。结果两组治疗前SBP、DBP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治疗组SBP、DBP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总依从度92.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社区高血压的效果显著,改善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指数,提升治疗依从度,利于病情恢复,值得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在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治疗中的疗效、耐受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老年CHF患者13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6例,常规治疗;观察组69例,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两组治疗前,治疗1、6个月后均使用超声心动图分别测定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 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房内径(LADD),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LVEDD、LVESD、LADD和LVEF均有明显改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1个月后比较,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仅在LVEF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LVEDD、LVESD、LADD和LVEF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托洛尔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度低血压性头晕、乏力.结论 在常规治疗老年CHF患者的基础上,加用目标剂量的美托洛尔,安全有效,能明显改善心功能,提高LVEF.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及B型尿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2月我院接诊的80例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经(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经(LVESD)、血清BNP、CRP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血清BNP和CRP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4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利尿剂、洋地黄、吸氧等治疗,控制电解质紊乱;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2组均15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率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和心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对冠心病伴心衰患者生命体征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伴心衰患者6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33例)与对照组(31例)。研究组给予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心功能(LVESD、LVEDD、LVEF)与生命体征(HR、SBP、DBP)。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LVESD、LVEDD、LVEF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的LVESD、LVEDD、LVEF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的HR、SBP、DB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伴心衰患者,可明显改善心功能,使生命体征平稳。  相似文献   

7.
王勇 《现代养生》2014,(22):53-53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4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利尿剂、洋地黄、吸氧等治疗,控制电解质紊乱;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2组均15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率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和心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硝酸酯类药物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脉压(PP)的影响。方法85例IS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2例,两组均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5mg,每日1次口服,对照组加用美托洛尔12.5~25.0mg,每日2次口服,治疗组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酯(ISMN)10~20mg,每日2次口服,疗程12周。结果两组患者收缩压(SBP)均降至正常(P<0.01);但是,治疗组从第4周开始SBP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从第2周开始舒张压(DBP)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并且PP减小幅度亦小于对照组(P<0.05),第4周差距进一步加大(P<0.01)。结论硝酸酯类药物能降低ISH患者的SBP,而对DBP影响不大,能使PP减小,对老年ISH患者降压治疗有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心脏彩超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16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者1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心脏彩超检查,比较两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比较观察组不同心功能等级患者的心脏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的SBP、DBP高于对照组,LVEF低于对照组,LVESD、LVEDD高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患者中,心功能等级越高,LVEF越低,LVESD和LVEDD越高。结论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化,心脏彩超可作为诊断该病的有效工具,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为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6年12月在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就诊的85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磷酸肌酸钠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超声心动图结果,检测两组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含量,并进行6 min步行试验(6-MWT),评价两组患者Lee心力衰竭积分以及临床疗效。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组间比较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超声心动图参数指标、Lee心力衰竭积分、6-MWT、Nt-proBNP和H-FAB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Lee心力衰竭积分、Nt-proBNP和H-FAB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和6-MWT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LVESD、LVEDD、Lee心力衰竭积分、Nt-proBNP和H-FAB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CI、SV、CO和6-MW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1.1%)明显高于对照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联合磷酸肌酸钠用于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缓解心力衰竭,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缬沙坦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合并高血压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164例慢性肺心病合并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平行对照的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给予福辛普利治疗,观察组102例应用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血压、心率、超声心动图指标、肾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 两组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SBP、DBP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120±14)mm Hg(1 mm Hg=0.133 kPa)比(131±13) mm Hg,(72±10) mm Hg比(78±9)mmHg](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增高,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显著降低,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电图ST段下移(0.34±0.19) mV,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43±0.13) mV,且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2.65±0.58)级比(2.90±0.50)级](P<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控制率、显效率分别为21.6%(22/102)、50.0%(51/102),总有效率为97.1%(99/10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1%(5/62)、30.6%(19/62)、85.5%(53/62) ](P< 0.05).观察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降低至(28.8±11.0)mg、(137.2±22.6)μmol/L,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 缬沙坦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并且能够逆转左心室肥厚、改善心功能及肾功能,可以作为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高血压心力衰竭的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24 h动态血压变化特点,探讨血压异常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对3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单纯高血压组)和94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并对两组患者的24h、日间、夜间血压平均值,血压负荷值,血压变异性和血压昼夜节律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患者24h、日间、夜间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及sBP和DBP负荷值均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日间SBP变异性高于单纯高血压组[(15.84±4.56)mm Hg(1 mm Hg=0.133 kPa)比(14.21±4.29)mm Hg],SBP和DBP夜间下降率低于单纯高血压组[(5±8)%比(9±11)%,(7±6)%比(1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血压平均值和血压负荷值增高及血压昼夜节律性消失与脑梗死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我院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缬沙坦)和观察组(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每组各40例,比较治疗前后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变化、降压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BP及DBP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降压的总有效率明显增高,P<0.05。治疗期间都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能够明显提升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并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并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2例高血压并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床位号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各26例。对照组使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者治疗后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LVEF水平均比对照组好;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间有较大的差距,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并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国产非洛地平缓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 入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服用国产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期间根据血压水平调整药物剂量2.5~10.0 mg,每日1次口服.服药前及治疗8周后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将全天24 h按照6:00-11:59、12:00-17:59、18:00-23:59、0:00-5:59分为4个时间段,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前后血压的时间生物学特征变化;同时对药物治疗前后6:00-11:59时间段血压水平与其他时间段血压水平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后较治疗前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均明显降低[(141.0±11.7)mm Hg(1 mm Hg=0.133 kPa)比(125.3±5.8)mm Hg和(87.4±8.6)mm Hg 比(78.5±3.6)mm Hg],SBP波动幅度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前6:00-11:59时间段血压较0:00-5:59时间段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00-11:59时间段血压与其他各时间段血压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国产非洛地平缓释片可有效地平稳降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对其炎症因子、心肌重塑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20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患者以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100例)患者以美托洛尔+曲美他嗪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心肌重塑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及6 min步行距离(6 MWT)。结果 相比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更高;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LVESD、LVEDD、LVEDV、LVESV、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SV水平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6 MWT延长,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均P<...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探讨贝那普利配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26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贝那普利配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指标、治疗效果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指标均比治疗前有改善,观察组的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指标要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贝那普利配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崔艳 《医疗装备》2016,(4):55-56
目的观察琥珀酸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68例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4例)采用以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3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选用琥珀酸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分别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HR)、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以及左心室缩短分数(LVFS)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LVEF、LVFS值明显较对照组高,且HR、LVDD、LVSD值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琥珀酸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可有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对心力衰竭患者血压、LVEF及BNP值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5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常规治疗)和观察组(43例,常规治疗联合美托洛尔)。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压、脑钠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舒张压、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BNP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美托洛尔能够有效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血压和心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美托洛尔与通心络胶囊联合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2月于内蒙古包钢医院诊断的12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n=60)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加美托洛尔口服治疗;实验组(n=60)在对照组基础上增用通心络胶囊口服治疗。比较不同时间点,患者每分钟排血量(Cardiac output,CO)、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mension,LVESD)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变化。不同组别治疗前后,红细胞压积(Pressure Control Valve,PCV)、全血黏度高切(whole high viscosity,WHV)、全血黏度低切(Low shear whole blood viscosity,LWV)及血浆黏度(plasma viscosity,PV)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探讨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结果 2组患者治疗4周、8周后,CO、LVEDD、LVESD以及LVEF均优与本组治疗前指标(P﹤0.05);并且治疗8周后,实验组CO、LVEDD、LVESD以及LVEF指标优于同时间对照组(P﹤0.01)。2组患者治疗后PCV、WHV、LWV和PV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分别优于治疗前(P﹤0.05);并且治疗后实验组PCV、WHV、LWV和PV等血液流变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托洛尔与通心络胶囊联合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疗效较单独使用美托洛尔疗效好,对患者心室重构及血液流变学具有改善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