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散色比浊法测定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的24h尿白蛋白排泄量,按血清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水平对糖尿病患者分组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甘油三脂血症组、高总胆固醇血症组较血脂正常的2型糖尿病24h尿白蛋白排泄量高(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的高脂血症可增加24h尿白蛋白排泄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2型糖尿病(DM)患者的尿白蛋白的关系.方法通过对80例2型DM患者及30例正常人测定Hcy、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尿素氮(BUN)、肌酐(Cr)、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据UAER作为指标,将全部80例DM患者分成正常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组(UAER<30mg/24h为Ⅰ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UAER≥30mg/24h、<300mg/24h为Ⅱ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UAER≥300mg/24h或尿蛋白定量>500mg/24h为Ⅲ组).四组的Hcy进行统计学的比较.结果Ⅲ组比Ⅰ、Ⅱ组(P分别为<0.01、<0.05)、Ⅱ组比Ⅰ组(P<0.05)及Ⅰ、Ⅱ、Ⅲ组均比对照组(P值分别为<0.05、<0.01、<0.01)的血浆Hcy水平高.存在高Hcy血症的2型DM患者,其UAER升高即早期糖尿病肾病发生率明显高于无高Hcy血症的患者.结论高Hcy血症与2型DM的尿白蛋白呈正相关系,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血管内皮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2例2型糖尿病患者,眼底镜观察视网膜变化,并检测HbAlc,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测量收缩压,舒张压.结果 202例患者中有84例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病率为41.6%.在DR组中,尿白蛋白总量>30 mg/24 h的2型糖尿病病例有42例,占DR组总数的67.86%;非DR组中,尿白蛋白总量>30 mg/24 h的2型糖尿病病例有20例,占非DR组总数的16.95%.通过对两组数据的数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DR组和非DR组中,收缩压,'病程,糖化血红蛋白等危险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对两组的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进行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两组的24小时尿白蛋白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将上述可疑危险因素纳入Spearman相关分析,其中收缩压,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及24小时尿白蛋白量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及其严重程度与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和血压有关,其中病程长短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影响最大,是决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24小时尿白蛋白总量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具有平行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量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及其在视网膜病变不同阶段的应用价值.方法 测定133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量,并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FA),根据尿白蛋白排泄量和视网膜病变程度进行分组,分析尿白蛋白排泄量与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患者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和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1).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尿白蛋白排泄量均显著高于无视网膜病变组(P<0.01),且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尿白蛋白排泄量高于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P<0.05).结论 尿白蛋白排泄量与视网膜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视网膜病变的预报和监测指标,糖尿病患者自确诊起即应定期监测尿白蛋白排泄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尿酸血症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血、尿β_2-微球蛋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大于60岁的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病例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组(ADU组)和单纯糖尿病肾病组(ADN组),并设立非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组(DU组)以及老年健康对照组(AN组).测定所有病例尿白蛋白,尿β_2-微球蛋白以及血β_2-微球蛋白的水平,计算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尿白蛋白排泄率以及尿β_2-微球蛋白在ADU组高于ADN以及DU组.血β_2-微球蛋白在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肌酐水平与血β_2-微球蛋白在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以及尿β_2-微球蛋白分别呈正相关.结论 高尿酸血症可以加重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肾小球及肾小管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摄盐量与蛋白尿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检测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钠及尿微量白蛋白。根据患者尿钠水平换算摄盐量分组,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摄盐量与各指标相关性,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蛋白尿危险因素。结果根据患者24 h尿钠排泄量分组,其中低钠组54例、中钠组78例、高钠组48例,三组在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TC及24 h尿蛋白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24 h尿蛋白与SBP、每日摄盐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 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BP及每日摄盐量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蛋白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钠盐摄入量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蛋白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限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纳盐摄入量,可以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进展。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患者白蛋白尿与心脏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认为 ,白蛋白尿是预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近年来文献报道 ,无论是 1型或 2型糖尿病患者 ,白蛋白尿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为此 ,本文对糖尿病患者白蛋白尿与心脏病变的关系进行探讨。1 研究对象和方法本组 91例均为 2 0 0 1~ 2 0 0 2年本科住院病人 ,均按WHO( 1998)标准诊断为糖尿病 ,肾功能均正常。按尿白蛋白排泄量将病人分为 3组 :正常白蛋白尿组 ( 2 4h尿白蛋白<3 0mg)、微量白蛋白尿组 ( 2 4h尿白蛋白 3 0~ 3 0 0mg)和大量白蛋白尿组 ( 2 4h尿白蛋白 >3 0 0mg)。尿白蛋白排泄量测定方法 …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尿白蛋白排泄量不同时尿电解质的变化。方法:收集T2DM患者80例,根据24h尿白蛋白排泄量(24h urine albumin excretion,UAE)分为正常蛋白尿组(NA组,UAE<30mg/24h)、微量蛋白尿组(MA组,UAE30~300mg/24h)及大量蛋白尿组(PR组,UAE>300mg/24h),观察24h尿电解质(尿钠、钾、钙、磷、镁)排泄量,血电解质及反映肾功能的各生化指标水平。结果:PR组24h尿钠、钙、磷高于MA组和NA组,MA组高于NA组(均P<0.05)。PR组24h尿钾低于MA组和NA组,MA组低于NA组(均P<0.05)。PR组血浆钙、镁低于MA组和NA组(均P<0.05)。24h尿钠与24h尿钾、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Ccr)负相关,与尿β2-MG、血肌酐(SCr)正相关;血25-(OH)D3与24h尿钙、磷、镁、SCr负相关,与血钙、血镁、Ccr正相关;24h尿钙与尿磷正相关,与血钙负相关;血钙与血磷、血镁正相关(均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尿电解质排泄量随尿白蛋白排泄量不同而改变。  相似文献   

9.
55例2型糖尿病并心衰患者,按其尿白蛋白排泄量将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25例(24小时尿白蛋白<30mg)、微量白蛋白尿组30例(24小时尿白蛋白30~300mg),分析比较两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变化.结果微量白蛋白尿组较正常白蛋白组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明显升高,EF值显著下降,以LVEF<50%计算,微量白蛋白尿组发生率明显升高.结论2型糖尿病并心衰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提示了左室功能的显著减退,同时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显著增加,临床预后差.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85例临床期2型糖尿病肾病ATⅡ浓度,分析了与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量的关系,观察了50例患者用常规或芦沙坦治疗后尿白蛋白排泄量的改变.结果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浓度与尿白蛋白排泄量间无相关性,芦沙坦治疗后尿白蛋白明显下降.结论AIⅡ不宜作为糖尿病肾病的观察指标,芦沙坦具有降低尿白蛋白排泄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山梨醇与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关系。方法采用固相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63例2型糖尿病患者(无DPN组),134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DPN组)和72例正常对照组的24h尿山梨醇排泄量,并分析其与病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胰岛素、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神经传导速度的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DPN患者尿山梨醇水平高于无DPN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或〈0.01);2型糖尿病患者尿山梨醇水平与神经传导速度呈负相关,与病程和UAER(P〈0.05或〈0.01)呈正相关。结论尿山梨醇可作为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讨论血镁水平与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选取已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60名,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量分为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并以同期在该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者20名作为对照组。采集一般治疗(包括身高、体重、病程、性别、年龄等),检测空腹静脉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镁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低镁倾向,其下降程度随着24 h尿微量白蛋白量的增加而加重;同时,2型糖尿病血镁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均呈负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可导致血镁下降,并一定程度反映糖尿病肾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3.
选择65例合并高脂血症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尿病肾病均为临床期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在原降糖治疗措施基础上随机分为二组,37例加服血脂康为治疗组,28例不服血脂康为对照组,疗程16周.结果①血脂康能显著降低血TG、TC;②血脂康可使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病人的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量降低.结论血脂康不仅有良好的降脂作用,而且能延缓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尿白蛋白分期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为糖尿病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将15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分为正常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和大量白蛋白尿3组,分别测定体质指数、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尿酸、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等,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结果与正常白蛋白尿组比较,微量白蛋白尿组患者的年龄、高血压合并率、HOMA-IR均明显升高,而eGFR明显下降(P<0.05);大量白蛋白尿组患者的高血压合并率、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HOMA-IR亦均明显升高,而eGFR明显下降(P<0.05)。与微量白蛋白尿组比较,大量白蛋白尿组患者舒张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均明显增高(P<0.05)。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OMA-IR是影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增多与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15.
55例2型糖尿病并心衰患者,按其尿白蛋白排泄量将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25例(24小时尿白蛋白〈30mg)、微量白蛋白尿组30例(24小时尿白蛋白30-300mg),分析比较两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变化。结果:微量白蛋白尿组较正常白蛋白组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明显升高,EF值显著下降,以LVEF〈50%计算,微量白蛋白尿组发生率明显升高。结论:2型糖尿病并心衰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提示了左室功能的显著减退,同时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显著增加,临床预后差。  相似文献   

16.
30%~40%的Ⅰ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临床糖尿病肾病。白蛋白尿是肾功能损害的一个重要标志。 作者对48例Ⅰ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研究。将尿白蛋白排泄量、肌酐廓清率与血压均正常的26例为Ⅰ组;血压与肌酐廓清率正常,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量增多的10例为Ⅱ组;血压、肌酐廓清率与24小  相似文献   

17.
芦沙坦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85例临床期2型糖尿病肾病ATⅡ浓度,分析了与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量的关系,观察了50例患者用常规或芦沙坦治疗后尿白蛋白排泄量的改变。结果: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浓度与尿白蛋白排泄量间无相关性,芦沙坦治疗后尿白蛋白明显下降。结论:AIⅡ不宜作为糖尿病肾病的观察指标,芦沙坦具有降低尿白蛋白排泄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覃泽宇  蒙如庆  廖丽华 《内科》2008,3(1):43-44
目的探讨4h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检测的价值。方法60例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1-8年24例为A组,9-16年18例为B组,17-20年18例为C组。门诊健康志愿者2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与对照组24h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各组24h尿微量白蛋白、尿α1^-MG与尿蛋白定性检测阳性率;比较40例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空腹血糖。结果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结果有硅著差异,B、C组尿微量白蛋白、尿α1-MG阳性率明显高于尿白蛋白定性阳性率。40例患者治疗前后对比显示良好的血糖控制可减少尿白蛋白排泄。结论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对早期肾损害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尿白蛋白分期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患者24h内的尿微量白蛋白量,把21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正常组、微量组和大量组.分别测定三组的空腹血糖、体质指数、空腹胰岛素、血压、血脂、血尿酸、糖化血红蛋白、24h尿白蛋白定量等.最后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结果 微量白蛋白尿组的年龄、血压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均高于正常组(P<0.05),大量白蛋白尿组血压、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血压大于微量组(P<0.05);肾小球滤过率随着尿白蛋白量增加有明显下降趋势(P<0.05).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的增加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该院426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正常组、NDRD组及DKD组,通过比对分析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危险因素。结果DKD组肌酐、尿酸、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尿白蛋白量等资料均高于NDR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病程、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TC、HDLC均为DK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肾脏疾病主要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通过控制血压、血尿酸、纠正低蛋白血症可以延缓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