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药柴胡的物种调查和鉴定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柴胡属植物分广,种类多,市售品来源复杂?通过调查,整理鉴定出国内商品柴胡主要来自柴胡属(Bupleunum)12种植物,主流品种可分为北柴胡?南柴胡?春柴胡3类?经对12种柴胡药材性状和组织构造的研究,编制了药材性状和显微鉴别特征比较表?  相似文献   

2.
《中药材》2016,(9)
目的:对柴胡属5种药材北柴胡、南柴胡、竹叶柴胡、藏柴胡和锥叶柴胡进行性状、薄层色谱及分子鉴定研究。方法:参考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相关方法,对药材进行了性状观察和描述;以柴胡皂苷d和柴胡对照药材为指标性成分和标准物质,建立了柴胡属5种易混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采用DNA条形码鉴别方法对5种易混药材进行了鉴别研究。结果:5种药材从性状特征上能够准确予以区分;薄层色谱结果显示,锥叶柴胡和其他几种柴胡区别较大,能够快速鉴别,竹叶柴胡及藏柴胡与正品柴胡较为一致;分子鉴定结果表明ITS2序列可用于5种柴胡药材的物种鉴定。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性状及薄层色谱方法在鉴别这5种药材上具有简单、准确的特点,DNA条形码技术是传统鉴别方法的有效补充,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该研究也为竹叶柴胡和藏柴胡进一步的药效学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柴胡与常见混伪品的鉴别方法。方法运用薄层色谱鉴别、植物鉴定、DNA分子鉴定以及药材性状鉴别方法,鉴别中药柴胡与常见混伪品。结果中药柴胡与锥叶柴胡在薄层色谱、药材性状以及植物状态方面的区别明显;经DNA分子鉴定,结果显示,与种内最大K-2-P距离相比,锥叶柴胡和中药柴胡的最小种间K-2-P距离较大;同时,与常见混伪品相比,中药柴胡呈现出单系性,容易区分。结论运用DNA分子鉴定+薄层色谱鉴别+药材性状鉴别的方式有助于准确区分中药柴胡与常见混伪品。  相似文献   

4.
柴胡来源于伞形科柴胡属Bupleurum L.多种植物的根。由于品种较多,来源复杂,商品药材也比较混乱,按其性状不同,分别习称“北柴胡”、“南柴胡”,为常用中药。前人已对柴胡的原植物及药材组织结构有过报道。笔者在检验84011号柴胡样品时,发现与药典规定不符,经与本所存放腊叶标本对照,鉴定为石竹科植物苍蝇花Silene fortunei Vis.的根。现将柴胡与苍蝇花根的鉴别点简介于下,  相似文献   

5.
山核桃属植物外果皮的形态组织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山核桃属植物外果皮药材的品种鉴定、品质评价及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4种山核桃属植物外果皮的药材性状和显微特征进行了鉴别研究。结果:4种山核桃属植物的外果皮的药材性状和显微构造具有明显的鉴别特征。结论:这些特征可作为山核桃属植物外果皮的生药学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柴胡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进行本草考证,为包含柴胡药材经典名方的开发提供依据。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及医书典籍,结合现代文献资料、实地调查进行本草考证研究。汉代至南北朝柴胡为伞形科柴胡属或前胡属植物混杂入药,正品基原难以明确;唐代石竹科植物或已作为柴胡药材入药;宋代明确柴胡的道地产区为银州,其正品基原为狭叶柴胡及其近缘种银州柴胡;明代后北柴胡逐渐成为主流,并已明确石竹科银柴胡与伞形科柴胡属植物功效有异,但仍将银柴胡归于柴胡类药材使用;清代将银柴胡单列为一类药材,与柴胡区分开。《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收录的含有柴胡的药方中,柴胡药材的正品基原主流应为伞形科柴胡属狭叶柴胡及北柴胡,建议结合当前柴胡资源及产业发展情况综合考虑选取符合《中国药典》的基原。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建立南柴胡与混伪品锥叶柴胡的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植物鉴定、药材性状鉴别、薄层色谱鉴别及DNA分子鉴定方法,对南柴胡及其混伪品锥叶柴胡进行鉴别研究。结果 南柴胡与锥叶柴胡在植物形态、药材性状、薄层色谱方面有较明显的区别,DNA分子鉴定表明,南柴胡和锥叶柴胡的最小种间K-2-P距离大于种内最大K-2-P距离,NJ树中柴胡的不同基原样品各聚为一支,南柴胡与锥叶柴胡等其他混伪品分别表现出单系性,可明显区分开。结论 本实验在对南柴胡及锥叶柴胡原植物形态学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找出了两者主要的鉴别特征,同时采用药材性状鉴别、薄层色谱鉴别与DNA分子鉴定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模式,建立了南柴胡和锥叶柴胡的鉴别要点。DNA分子鉴定技术是传统鉴别技术的重要补充,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柴胡为常用中药 ,2 0 0 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其来源为伞形科植物柴胡 Bupleurm chinese DC.或狭叶柴胡 B.scorzonerifolium Wild.的干燥根。近年来 ,由于货源紧张 ,用其它植物的根充柴胡使用已有不少报道 ,同科植物银州柴胡 Bupleurumyinchowsnse Shan et Y.Li的干燥根就是其中的一种 ,其外观状与柴胡相似 ,但生药研究尚未见文献记载。为此 ,笔者从生药性状、粉末显微、理化试验等方面对两者作了比较 ,现报告如下。1 药材性状和显微特征  北柴胡与银州柴胡的主要性状和粉未显微特征见表 1。表 1 北柴胡与银州柴胡的主要性状和粉…  相似文献   

9.
姚振生  潘亚琴 《中草药》2009,40(Z1):256-259
目的 为山核桃属植物叶类药材的品种鉴定及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4种山核桃属植物叶的药材性状和显微特征进行了鉴别研究。结果 4种山核桃属植物的叶的药材性状和显微构造具有明显的鉴别特征。结论 这些特征可作为山核桃属植物叶类药材的生药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 柴胡为常用中药,具解热、消炎、镇痛等功效。柴胡属Bupleurum L.多种植物的根或全草均作柴胡入药。前人对该属植物的种类、分布等已有过报导。本文对药材进行了组织观察和比较。现将13种(包括变型)柴胡的名称、来源和横切面组织的主要鉴别点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11.
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DC.或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根,按性状分别称为北柴胡和南柴胡。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归肝、胆经。具有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功能,主要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等症。嵩县柴胡,又称“嵩胡”,属北柴胡,主产于河南省嵩县等伏牛山区,药材以其质硬而韧、独根肥壮、  相似文献   

12.
柴胡属植物分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综述了柴胡属植物的分类学研究进程,着重探讨了柴胡在形态学分类、化学分类、显微特征分类以及分子生物学分类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多种分类方法联用是柴胡属内分种的最有效手段,结合当前柴胡药材市场供求紧张的现状,提出当前柴胡分类学的工作重点在于结合药理学研究以发掘柴胡新药源。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产地的柴胡药材性状及显微上的不同,为不同产地的药材的鉴别和区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原植物性状观察、粉末观察等常规的生药实验方法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不同产地的柴胡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不显著。结论:本研究对于鉴别区分不同产地的柴胡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勤  侯铁军 《中药材》2008,31(3):365-367
目的对甘肃省小檗属植物(Berberis)小檗(Berberis amurensis Rupr.)、置疑小檗(Berberis dubia Schneid.)的茎皮性状特征和显微特征进行比较鉴别研究.方法观察茎皮性状特征、组织切面观特征、粉末显微特征.结果两种小檗属植物从药材性状、显微特征方面均有明显的区别.结论研究结果为小檗属植物药材的鉴别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向兴余  王勤 《中药材》2008,31(11):1641-1642
目的:对甘肃省小檗属植物短柄小檗(Berberis brachypoda Maxim.)、细脉小檗(B.dictyoneura Schneid.)的茎皮性状特征和显微特征进行比较鉴别研究。方法:观察茎皮性状特征、组织切面观特征、粉末显微特征。结果:两种小檗属植物从药材性状、显微特征方面均有明显的区别。结论:研究结果为小檗属植物药材的鉴别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孙安武 《中药材》1997,20(11):560-560
柴胡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常用中药。中国药典(1995年版)收载的柴胡原植物有两种:一种为柴胡 Bupleurum chinense DC.,一种为狭叶柴胡 B.scorzonerifolium Willd.。实际上药用柴胡的原植物远不止药典上收载的这两种。据《中国植物志》记载,我国有柴胡属植物36种、17变种、7变型,作为中药柴胡原料的约20种。近年来笔者在工作中收集整理了本地区医药部门经营的柴胡商品药材(大多为干燥的全草)。把根、茎、叶、花、果较完整的柴胡全草挑选  相似文献   

17.
中药南沙参的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南沙参的植物来源复杂,本文对来源于沙参属11种植物的南沙参进行了药材性状及显微组织的研究,并提供了药材性状及显微特征检索表。  相似文献   

18.
柴胡属药用植物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2  
黄涵签  王潇晗  付航  王妍  杨世海 《中草药》2017,48(14):2989-2996
柴胡作为传统大宗药材,使用量巨大,现有野生资源量不足以提供市场需求。为保护柴胡野生资源,扩大药材来源,目前对柴胡及同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多方面的研究已广泛开展。从柴胡属药用植物的生境分布及种类、药用部位化学成分、资源保护与利用等方面综述了我国柴胡属药用植物资源研究概况,为柴胡资源开发提供新线索。  相似文献   

19.
瓜蒌子的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瓜蒌子的植物来源复杂,本文对来源于栝楼属的22种植物的瓜蒌子进行了药材性状及显微组织的研究,按其特征分为四型,并提供了药材性状及显微特征检索表。  相似文献   

20.
杨汝峯  张凯  李桂兰 《中草药》1996,27(3):177-178
三岛柴胡狭义是指生长在日本的本洲、四国、九洲及朝鲜的柴胡。本文对其原植物、药材性状、显微组织及粉末显微特征等作了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