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测试分析接触面积最小的型———线性总义齿的咀嚼效能。方法 采用固定咀嚼时间与咀嚼次数的方法 ,对不同牙槽嵴条件的线性总义齿修复患者进行不同戴牙时间段咀嚼效率的测定。结果 线性总义齿修复组的牙槽嵴条件明显较差 ,达Ⅲ、Ⅳ级者占 81 8% ,而在解剖式总义齿修复组仅占 43 3%。咀嚼时间固定 ,线性总义齿的咀嚼效率与解剖式总义齿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而咀嚼次数固定时 ,前者则低于解剖式总义齿 (P <0 0 5 )。结论 对于刃状、低平及凹陷状剩余牙槽嵴的无牙颌患者 ,应用线性总义齿可恢复较好的咀嚼效能 ,但需要较多的咀嚼次数。  相似文献   

2.
总义齿咬合平面定位对咀嚼效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总义齿咬合平面定位设计与患者咀嚼功能的关系,作者选择10名无牙颌患者,每个患者各作四副总义齿,其中一副义齿(标准义齿)的咬合平面平分颌间距离且与耳屏鼻翼线平行,其它三副义齿的咬合平面以上中切牙近中切角为基准向后上、向后下、向侧方(左右方向)倾斜5°。测定患者戴各义齿时的咀嚼次数和咀嚼效率,发现患者戴标准义齿自由咀嚼时,单位时间内的咀嚼次数最多,咀嚼效率最高。该结果提示:总义齿的咬合平面平分颌间距离且与耳屏鼻翼线平行最有利于无牙颌患者咀嚼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3.
线性(牙合)总义齿固位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通过对线性He总义齿固位的定量检测及患者的主观评判,验证线性He总义齿的He型设计在静态及动态下对义齿固位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利用Hz-1型固位力测试仪对25例线性He总义齿修复患者进行上、下颌总义齿静态固位力的测试,同时针对功能状态下的主观固位感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线性He上凳总义齿在两种状态下均具有良好的固位;剩余牙槽嵴骨吸收严重的线性He下颌总义齿修复患者的静态固位力值低,但主观感觉固位良好;患者戴用线性He总义齿的主观固位感觉明显优于原解剖式He总义齿。结论:对于剩余牙槽骨吸收严重的患者,线性He总义齿在功能状态下可获得良好的义齿固位和稳定性,有利于义齿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4.
疑难总义齿修复的He学要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5.
双侧游离端义齿反He修复的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敏  张金芬 《口腔医学》1998,18(4):191-193
为22例肯氏I类牙列缺损且上下颌弓大小异常者采用正常He和反He排牙制作两融义齿,并选择15例正常颌关系者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义齿复前后的咀嚼效率。  相似文献   

6.
总义齿修复锞平价方法的几点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全口义齿前牙He接触对咀嚼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0名无牙颌患者,进行了戴用全口义齿前牙有无He接触两种情况下的光He检查和咀嚼功能分析。结果表明,正中He位时各牙位最大接触强度值非常接近,无明显变化趋势,当前牙有He接触时,其接触强度相对较大,影响颞肌前束的功能状束,使咀嚼效率降低,两种下,咀嚼效率的差别有显著发生。  相似文献   

8.
可摘局部义齿He关系影响咀嚼效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义齿He因素对咀嚼效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36例牙列缺损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患者,于义齿初戴时观察义齿调He前后咀嚼效能的变化,咀嚼效能的测试采用吸光度法,结果 义齿调He前后患者的咀嚼效能存在的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良好咬合关系是决定义齿修复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义齿修复后系统的调He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改良(牙合)型单颌总义齿咀嚼效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将改良(牙合)型理念应用于单颌总义齿修复中,并对其咀嚼效能和患者满意程度进行检测.方法 选择12名中重度剩余牙槽嵴吸收的单颌牙列缺失志愿者,制作改良(牙合)型单颌总义齿,戴用至少2个月后,采用多筛法对其咀嚼效能进行检测,利用Rosin-Rammler等式对检测结果进行描述,并与14名正常年轻人的咀嚼效能进行对比分析.采用问卷调查对患者的总体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Rosin-Rammler等式对于实验组和对照组咀嚼杏仁20次和吞咽前食物颗粒分布具有良好的代表性.采用t检验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咀嚼20次和吞咽前咀嚼效能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问卷调查显示患者总体满意度接近70%.结论 改良(牙合)型单颌总义齿在12名中重度剩余牙槽嵴吸收的单颌牙列缺失患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正常人与总义齿患者咀嚼运动轨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观察了36名正常人和17名戴总义齿患者额面咀嚼运动轨迹,发现75%的正常人和41%的戴总义齿患者有开口阶段和闭口阶段牙尖斜面接触滑动。正常人咀嚼口香糖时,开口阶段滑行平均1.5mm,闭口阶段平均滑行2.9mm;咀嚼干枣时,开口阶段滑行1.9mm,闭口阶段平均滑行3.0mm。此结果提示总义齿侧方平衡(牙合)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长正中(牙合)型总义齿咀嚼效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测试分析长正中[牙合]型总义齿的咀嚼效能。方法用解剖[牙合]型和线性[牙合]型作对照,采用多筛法测定长正中[牙合]型总义齿的咀嚼效能,并应用Rosin-Rammler等式对检测结果进行描述。结果应用SPSS13.0随机配伍组方差分析检验显示咀嚼至吞咽前时,长正中[牙合]型与解剖[牙合]型总义齿的X50和b值之间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线性[牙合]型总义齿是通过增加咀嚼次数(P〈0.05)而获得了与长正中[牙合]型、解剖[牙合]型相似的X50和b值(P〉0.05)。结论长正中[牙合]型总义齿具有良好的咀嚼效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长正中、半解剖、平面(牙合)3种(牙合)型全口义齿的咀嚼效率。方法:收集刃状、低平或凹型牙槽嵴患者60例,随机分成3组,分别用长正中(牙合)型、半解剖(牙合)型与平面(牙合)型人工牙制作全口义齿(n =20)。采用固定咀嚼时间和咀嚼次数2种方法,测定患者戴牙1、2、3、6个月后的咀嚼效率,比较三者的咀嚼效率。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长正中(牙合)型、半解剖(牙合)型全口义齿咀嚼效率无显著差异(P >0.05),长正中(牙合)型全口义齿的咀嚼效率明显高于平面(牙合)型全口义齿(P <0.05)。结论:对于刃状、低平、凹陷状牙槽嵴条件的无牙(牙合)患者,长正中(牙合)全口义齿能恢复良好的咀嚼效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舌向集中全口义齿与半解剖式全口义齿的咀嚼效能。方法:搜集2009—2010年就诊的刃状及低平或凹形牙槽嵴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舌向集中型与半解剖式型人工牙制作全口义齿,采用固定咀嚼时间与咀嚼次数,分别检测舌向集中与半解剖式全口义齿患者戴义齿1、2、3、6个月的咀嚼效率,比较两者的咀嚼效率。采用SAS6.12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咀嚼时间固定或咀嚼次数固定时,舌向集中与半解剖式全口义齿咀嚼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刃状、低平及凹陷状牙槽嵴条件的无牙患者,应用舌向集中全口义齿也能恢复良好的咀嚼效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舌侧集中全口义齿、解剖式双侧平衡全口义齿及线性全口义齿的咀嚼效能。方法选择60例牙槽嵴重度吸收的无牙颌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其制作舌侧集中全口义齿、解剖式双侧平衡全口义齿及线性全口义齿。患者使用3个月后采用吸光度法检测其咀嚼效率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问卷调查对患者的总体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3种型全口义齿的咀嚼效率由高到低为舌侧集中全口义齿、解剖式双侧平衡全口义齿、线性全口义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满意度由高到低为舌侧集中全口义齿、线性全口义齿、解剖式双侧平衡全口义齿,只有舌侧集中全口义齿与解剖式双侧平衡全口义齿数据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牙槽嵴重度吸收的无牙颌患者,应用舌侧集中全口义齿可以取得较好的综合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沈晴昳  李国强 《口腔医学》2015,35(2):124-127
目的比较牙槽嵴重度吸收无牙颌患者对舌向集中牙合和半解剖式牙合2种牙合型全口义齿的满意度和咀嚼效能差异。方法选择18例牙槽嵴吸收严重的无牙颌患者,为每位患者分别制作舌向集中牙合和半解剖式牙合全口义齿各1副,随机选择其中1副义齿使用3个月后更换另1副义齿。记录每副义齿的疼痛修改次数,并于使用1、3个月后分别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测定咀嚼效能。结果患者对舌向集中牙合全口义齿的固位稳定和咀嚼功能评价显著优于半解剖式牙合(P<0.01)。2种牙合型义齿的咀嚼效能无显著差异(P>0.05)。舌向集中牙合全口义齿因疼痛调改的次数明显少于半解剖式。结论对于牙槽嵴吸收严重的无牙颌患者,应用舌向集中牙合型可以提高全口义齿的固位稳定和舒适程度。  相似文献   

16.
线性(牙合)总义齿肌电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肌电图测试了解线性(牙合)总义齿和解剖式(牙合)总义齿修复患者的咀嚼肌肌电活动。方法 利用EMG对30例线性(牙合)总义齿和30例解剖式(牙合)总义齿修复患者测量双侧嚼肌和颞肌前束在正中颌位大力咬合及咀嚼循环时的肌电图。结果 在正中颌位大力咬合时,线性袷总义齿修复组颞肌前束肌电值高于解剖式袷总义齿修复组,尤以牙槽嵴吸收严重的患者最为明显(P〈0.05);在咀嚼运动循环中,线性(牙合)总义齿咀嚼周期的间歇期短于解剖式(牙合)总义齿(P〈0.05)。结论 线性(牙合)总义齿修复有利于咀嚼肌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线性<牙合>全口义齿与解剖式骀全口义齿满意度.方法:选择15例牙槽嵴吸收严重的无牙颌患者,为每例患者制作传统的解剖式骀和线性<牙合>2副全口义齿,3个月后更换使用.每副义齿于戴用1个月、3个月时用满意度问卷调查患者.结果:2种骀型全口义齿使用3个月时,线性<牙合>全口义齿的固位稳定和舒适程度满意度明显高于解剖式<牙合>全口义齿(P<0.01);线性<牙合>全口义齿使用3个月比使用1个月在固位稳定、咀嚼功能和舒适程度方面有显著提高(P<0.01).观察期间,线性牙台全口义齿初戴后因疼痛调改的次数明显少于解剖式<牙合>全口义齿.结论:对牙槽嵴吸收严重的无牙颌患者,应用线性<牙合>全口义齿可以提高其义齿的固位稳定和舒适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线性(牙合)全口义齿与解剖式(牙合)全口义齿满意度。方法:选择15例牙槽嵴吸收严重的无牙颌患者,为每例患者制作传统的解剖式(牙合)和线性(牙合)2副全口义齿,3个月后更换使用。每副义齿于戴用1个月、3个月时用满意度问卷调查患者。结果:2种(牙合)型全口义齿使用3个月时,线性(牙合)全口义齿的固位稳定和舒适程度满意度明显高于解剖式全口义齿(P〈0.01);线性(牙合)全口义齿使用3个月比使用1个月在固位稳定、咀嚼功能和舒适程度方面有显著提高(P〈0.01)。观察期间,线性(牙合)全口义齿初戴后因疼痛调改的次数明显少于解剖式(牙合)全口义齿。结论:对牙槽嵴吸收严重的无牙颌患者,应用线性(牙合)全口义齿可以提高其义齿的固位稳定和舒适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线性总义齿和解剖总义齿修复患者的下颌运动特征及其与咀嚼功能的关系。方法利用K5AR型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对33例线性总义齿修复患者和30例解剖总义齿修复患者的下颌运动特征包括咀嚼循环的轨迹特征、咀嚼运动幅度及运动速度等方面进行检测。结果线性总义齿的下颌运动轨迹特征不同于解剖总义齿,线性总义齿的额状面轨迹无明显接触滑动,矢状面前伸运动轨迹为直线,其咀嚼循环运动时开口最大速度相对较大,闭口最大速度相对较小(P<0.05)。结论线性总义齿具有特征性的下颌运动轨迹,反映出线性总义齿依赖良好的稳定性以充分发挥咀嚼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