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 目的 探讨下肢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对比分析法,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预防措施,并与未采取护理干预的病例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1.7%,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1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下肢骨折术后的患者加强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总结125例下肢骨折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术前对患者做好健康宣教,指导功能锻炼,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实施被动、主动功能锻炼,避免在下肢静脉穿刺,适量补充液体,并应用间歇性腿部充气压迫法。125例中,1例术前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病史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转普外科治疗;3例术后72 h内出现下肢肿胀,其中2例伴有行走困难,经药物及康复治疗后症状改善;其余患者未出现明显不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后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113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手术治疗,术前及术后均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同时观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术前发生深静脉血栓2例,经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完成手术。余均顺利完成骨科手术,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3例,经抗凝及溶栓后痊愈出院。结论对下肢骨折患者加强术前的护理评估,密切观察,进行健康宣教以及指导合理的护理锻炼,能够有效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4.
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应用床上康复操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探讨床上康复操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卧床期间肢体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120例符合条件的下肢骨折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康复操组和对照组各60例。康复操组于骨折固定术后24h由责任护士指导并协助患者做床上康复操;对照组术后常规在肢体疼痛消失后进行康复训练,主要训练受伤局部肌肉和关节。两组患者于手术当日、术后1周、术后2周、术后1个月测量下肢膝关节活动度、膝屈伸肌力、股四头肌周径,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患者术后下床时间。结果术后2周和术后1个月,康复操组膝关节活动度和膝屈伸肌力优于对照组(P〈0.01),未发生肌肉萎缩等并发症,下床时间提前。结论床上康复操能够促进下肢骨折患者肢体功能康复,预防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总结54例高龄患者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实施术前健康教育,术后观察与护理,应用药物及机械预防方法,包括肌力增强训练、关节被动活动及预防性使用外来性充气压迫法等护理措施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PM下肢功能训练对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268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CPM实验组(134例)和对照组(134例)两组进行对比,CPM实验组应用CPM装置进行训练,对照组不使用CPM,只由专业医务人员指导,鼓励患者主动、被动功能训练,观察两组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结果CPM实验组在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明显优于对着组(P〈0.05)。结论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患者应用CPM装置有利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7.
万红英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11,12(1):118-118,120
目的 探讨护理措施在预防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可行性.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骨折术后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予药物治疗+一般护理;试验组予药物治疗+一般护理+体位护理+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试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8.3%(5/60),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23.3%(14/6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折术后患者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护理措施,对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9.
10.
11.
下肢骨折病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是外科手术及长期卧床病人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好发部位为下肢,常见于骨科大手术后。我科自2004年以来,对长期卧床的下肢骨折及骨科大手术病人采取了积极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结果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科2004年5月~2005年11月共收治股骨颈、干、粗隆间骨折、骨盆骨折、胫腓骨骨折并行相应骨科手术的患者59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24例,最大88岁,最小39岁。59例患者中仅2例既往史有静脉血栓病史者… 相似文献
12.
下肢骨折手术高危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手术高危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58例下肢骨折手术高危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结果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5例,发生率为1.09%。经治疗后,治愈4例,并发脑栓塞导致智力障碍1例。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下肢骨折手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预防深静脉血栓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髋部骨折术后常见并发症,可累及约50%的患者,如果未能及时处理,约1%~2%的病例会发展成致命肺栓塞〔1〕,轻者影响手术效果,重者危及生命。我科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进行髋部手术45例,术前、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分析下肢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形成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本院骨科进行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266例作为治疗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200例为对照组。采用彩色超声对两组受试对象下肢各静脉内径、血管内充盈、实性回声以及血液走向等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266例共检出下肢深静脉血栓81例,术前、术后超声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下肢血栓最易发生部位为小腿静脉,且发病率随着患者年龄升高而增加。影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为外伤时间、骨折分类及受累部位、血D-二聚体水平。结论下肢骨折是深静脉血栓的诱发因素之一,彩色超声检查对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分析相关静脉血流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总结116例下肢骨折高龄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经验。包括术前的评估、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术后的基础预防护理、机械性预防护理、用药护理及功能锻炼等。认为针对高龄患者的特点,在围手术期采取以上综合预防措施,能有效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系统性护理措施在骨折术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及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00例住院治疗的骨折患者,根据护理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系统性的护理措施。对2组患者的术后2周内下肢深静脉血栓以及下肢肿胀、栓塞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以及下肢肿胀、栓塞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系统性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骨折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药物和机械的预防方法,并从心理、病情观察、功能锻炼方面总结了术后的护理进展。 相似文献
19.
下肢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404例下肢骨折患者根据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404例患者仅1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发生率0.24%,经溶栓、抗凝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未发生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认为系统、有效的护理方法,对降低下肢骨折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术后小腿按摩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手术后易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简称DVT) ,如治疗不及时 ,常遗留下肢肿胀、色素沉着、溃疡等后遗症。我们在手术结束后立即开始进行小腿按摩来预防DVT ,效果满意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18例 2 88条肢体 ,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 135例 ,女 83例。年龄为 2 3~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