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气压治疗仪对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将4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气压治疗组(20例),两组患者早期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采取相同的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上气压治疗组使用气压治疗仪。10 d后评定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气压治疗组患者经气压治疗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例数明显减少,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气压治疗对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顾巧华  陈张洁 《全科护理》2012,10(13):1166-1167
[目的]总结预防脑卒中偏瘫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对112例脑卒中偏瘫病人建立下肢深静脉血栓高危人群评估机制,采取保护静脉、鼓励病人主动锻炼、空气压力波治疗、药物治疗以及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结果]3例病人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早期综合干预可预防脑卒中偏瘫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肢体压迫系统对预防脑卒中后合并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湖北省随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的60例脑卒中后合并偏瘫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早期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及相同的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肢体压迫系统治疗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治疗2周后评定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利用肢体压迫系统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例数明显降低(P0.05)。结论肢体压迫系统能有效预防脑卒中后合并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综述国内外脑卒中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相关知识,包括概念、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对DVT的认知现状;归纳国内外脑卒中病人DVT预防的措施及管理现状,为脑卒中病人DVT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用于预防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将62例长期卧床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1例,两组均采用常规预防方法.实验组每日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2次,30 min/次,10d为1疗程,连续应用2个疗程.对照组未使用治疗仪.对两组患者DVT发生率及肿胀、疼痛、舒适度方面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实验组下肢DVT.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在消除肿胀、减轻疼痛及提高舒适度方面效果明显.结论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能有效预防长期卧床患者下肢DVT,且安全、舒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1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应用尿激酶进行溶栓降纤治疗,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定疗效,严密监测凝血功能及时调整药物剂量。结果 临床治愈68例,有效37例,无效7例,有效率93.8%。结论 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肯定,可以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国内外研究者对缺血性脑卒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成果,主要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定义、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出发,强调了该病的发病率及严重性,通过对其预防及护理措施的文献分析,获悉该病防大于治,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改善疾病预后、节约医疗卫生资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在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行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预警监控,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静脉血栓形成危险评分、肢体肿胀发生...  相似文献   

9.
术后小腿按摩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手术后易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简称DVT) ,如治疗不及时 ,常遗留下肢肿胀、色素沉着、溃疡等后遗症。我们在手术结束后立即开始进行小腿按摩来预防DVT ,效果满意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18例 2 88条肢体 ,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 135例 ,女 83例。年龄为 2 3~  相似文献   

10.
徐卫娟 《全科护理》2013,(29):2695-2696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危重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运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进行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较传统方法更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Caprini血栓风险模型对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效果,为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7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脑卒中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18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脑卒中患者纳入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采取Caprini血栓风险模型评估后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知识的认知程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凝血功能。结果研究组护理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知识的认知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下肢肿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通过Caprini血栓风险模型评估后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减少脑卒中患者下肢肿胀及深静脉血栓形成方面具有理想效果,且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中的疗效。方法将2005年2月至2008年3月的52例长期卧床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08年4月至2009年12月的48例长期卧床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的基础上使用微波治疗仪。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结果 1周后,观察组患者肢体肿胀,肢体疼痛情况明显较对照组为轻;观察组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而对照组有6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预防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曹亚芬 《全科护理》2012,10(23):2152-2152
急性脑卒中包括脑梗死及脑出血两大类,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的、以神经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急性脑卒中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能并发肺栓塞而危及生命。因此,在脑卒中病人的治疗过程中,有效预防下肢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术后使用间歇梯度压力治疗仪对减轻肢体肿胀、疼痛的影响。方法 分为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均在术后固定时间测量患肢大腿周径并与健肢比较。对照组行术后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间歇梯度压力治疗仪对患肢进行辅助治疗。结果 治疗组在术后第2、4、6天患肢与健肢大腿周径差值均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术后应用间歇梯度压力治疗仪辅助治疗,配合积极的护理,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用气压治疗仪预防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10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2例,予传统常规护理;治疗组53例,除传统常规护理外加用气压治疗仪.观察对两组患者下肢神经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结果 治疗组53例中仅2例(3.77%)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52例中有10例(19.23%)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气压治疗仪治疗能够有效的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该方法简单易行,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高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是脑卒中的主要发病因素,也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临床护理工作中加强对高危患者的评估观察、及时准确的健康宣教、各种运动等物理治疗改变肢体静脉血流滞缓、避免对下肢静脉的有创操作以及防止血液的高凝状态可以有效预防脑卒中患者DVT的发生;合理饮食、患肢正确体位、局部溶栓、介入术后护理以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是DVT患者护理的要素.  相似文献   

17.
唐素春  姜燕  王正梅 《护理研究》2012,26(33):3118-3119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管腔,导致的静脉血液回流障碍。DVT轻者可引起患肢肿胀、疼痛等,重者可致急性肺栓塞(PE)从而导致死亡或造成血栓后遗症,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会威胁母婴健康,并长期影响产妇生存质量[1]。据报道,孕产妇静脉血栓的发病率0.05%~0.30%,在围产期死亡病例中占10%[2],且孕产  相似文献   

18.
【】 目的 评价采用双下肢气压泵治疗和常规护理相结合的治疗方式与采用单一常规护理方式对预防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差别。 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实验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护理人员每2小时给予患者翻身拍背,卧床期间抬高患肢20-30°,正确摆放双下肢功能位;康复师每日采用电疗,协助按摩患者双下肢及被动活动各关节。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每日应用气压治疗泵对患者双下肢进行气压治疗,压力为40mmhg,时间为30min。分别在住院第1日、第7日、第14日评估两组患者的双下肢状况,采用自制评分表评分,分为6个症状,每个症状按严重程度给予0、1、2分,总分为0-12分。具体如下:皮温升高(无、温热、烫);皮肤变化(无、红、青紫或苍白);肿胀(无、轻中度、重度);疼痛(无、轻中度、重度);浅静脉扩张(无、局限、弥漫);发热(无、37.5-38℃、38℃以上),出现以上任一症状者需行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进一步确诊有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结果 对照组患者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60.17±7.5岁,实验组患者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59.87±3.5岁。住院第1日对照组患者得分为2.23±1.98;实验组1.8±1.70;两组患者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第7日对照组患者得分为2.33±1.78;实验组1.47±1.48;两组患者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第14日对照组患者得分为2.80±2.07;实验组1.40±1.45;两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14日内对照组患者出现症状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者8人,发生率为26.67%;实验组为2人,发生率为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常规护理方式相比,采用气压泵治疗与常规护理相结合的方式能更有效地预防急性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产生的预防及护理。方法 对我科住院的60例脑卒中患者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使用气泵治疗对DVT的预防效果,以及一些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结果 在所采取的护理措施的预防下,我科脑卒中患者60例中有1例出现深静脉血栓。结论 在综合的护理基础上采取气泵预防,可有效预防老年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