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电针八髎穴联合秘宝康治疗血虚肠燥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血虚肠燥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秘宝康煎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电针八髎穴,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疗效统计。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大便性状,排便次数,费力程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八髎穴联合秘宝康治疗血虚肠燥型功能性便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滋肾运肠汤联合西沙必利改善慢传输型便秘患者胃肠功能的效果。方法将80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西沙必利片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滋肾运肠汤治疗。2组均1周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6个月后随访症状总积分及主要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6个月后随访症状总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降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后随访症状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后随访主要症状(大便性状、排便次数及费力程度)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运肠汤联合西沙必利能够促进结肠蠕动,从而促进排便,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八髎穴埋线联合黄芪增液汤对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及对便秘患者自我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3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八髎穴穴位埋线联合黄芪增液汤口服。对照组给予莫沙比利联合聚乙二醇4000散口服。两组连续治疗45日,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生存质量评分和临床疗效,以及治疗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①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和单项症状积分分别与各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中、西医治疗都能显著改善便秘相关症状。治疗组治疗后排便时间积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排便时间积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治疗方案优于对照组治疗方案。治疗组治疗后粪便性状、排便频率、难易程度、腹胀等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治疗后相关症状积分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治疗组治疗方案在改善粪便性状、排便频率、难易程度、腹胀等方面显著由于对照组。②治疗组治疗后生存质量积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本研究方案对患者自我生存质量改善明显。对照组治疗后生存质量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在生理因子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在社会心理、担忧、满意度等因子方面,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照组治疗方案治疗效果不满意,使患者满意度下降,对患者社会心理、担忧等方面无明显改观。③治疗组所有病例均取得良好疗效,有7例达到临床痊愈;对照组有10例无效,无一例痊愈。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治疗组治疗期间,有2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有1例出现中度不良反应,相关症状予以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八髎穴埋线联合黄芪增液汤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八髎穴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慢性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肛肠科门诊收治的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电针八髎穴联合生物反馈,对照组采用灌肠加生物反馈。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93.3%(28/30),对照组有效率为70.0%(21/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排便症状较同组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肛门动力学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八髎穴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临床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健脾润燥方穴位贴敷治疗脾虚肠燥型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方法 1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和乳果糖口服,治疗组给予健脾润燥方穴位贴敷,均治疗2周,观察治疗后及治疗结束后2周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便秘主要症状积分及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及治疗结束后2周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92.5%,对照组分别为87.5%、71.3%;两组治疗前后便秘主要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便秘主要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没有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健脾润燥方穴位贴敷治疗脾虚肠燥型慢传输型便秘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气开秘方治疗气阴两虚型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气阴两虚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治疗组予益气开秘方口服。两组均治疗56天,观察临床疗效、复发率,比较便秘主要症状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1)最终完成试验者90例,治疗组46例,对照组44例。(2)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5%、79.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便秘主要症状各分项积分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除排便频率外,治疗组便秘主要症状各分项积分及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4)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开秘方治疗气阴两虚型慢传输型便秘疗效满意,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治联合西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单盲法将120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主要症候积分、症候总积分及结肠传输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治疗后症候总积分分别为90.0%、(4.62±3.12)分,较对照组的75.0%、(8.32±4.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右半结肠、直肠及全结肠通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治联合西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疗效明确,能明显改善患者结肠传输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润肠理气方治疗气阴两虚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予润肠理气方口服,对照组予麻仁丸口服;两组均治疗30天,随访15天,观察临床疗效及主要症状体征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随访总有效率为73.8%,对照组分别为67.7%和38.9%;组间治疗后和随访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便次、便质、排便费力不适感、排便时间、腹胀、便意感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便次、便质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排便费力感、排便时间、腹胀、便意感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润肠理气方可有效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法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180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采用天枢、足三里和大肠俞穴位埋线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莫沙必利口服治疗,每日3次,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并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29例,显效12例,有效31例,无效18例,愈显率45.56%;对照组临床痊愈15例,显效19例,有效28例,无效28例,愈显率37.7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排便频率、排便困难程度、排便时间积分和主症总积分、兼症积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穴位埋线法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刺激八髎穴联合长强穴对盆底失弛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肛管直肠动力学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0例失弛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八髎穴联合长强穴电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生物反馈治疗,观察2组的综合疗效,治疗前后便秘临床各症状(排便困难、粪便性状、排便时间、腹胀、排便频率情况)及肛管直肠动力学各项指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9%(40/45),对照组为71.1%(32/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组治疗后便秘临床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肛管直肠动力学有所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八髎穴联合长强穴电刺激治疗失弛缓型便秘疗效好,更有利于恢复肛门直肠功能,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俞募配穴相关文献的分析和总结,探讨其临床运用特点。方法:手工查阅古代文献,以背俞穴、募穴、俞募配穴为关键词电子检索VIP(1979-至今)和CNKI(1979-至今)数据库,并对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古代相关文献记录135条,现代文献784篇,其中相关文献52篇。结论:临床适应症以脏腑病为主,最常用于:①慢性支气管炎,②慢性胃炎,③结石(胆+泌尿系),④消化性溃疡,⑤青少年遗尿等;进针深度:①背俞穴:3-4.6分;②募穴:0.75-8.8分。进针方向:①背俞穴:偏向脊柱方向为宜;②募穴:多数以直刺或斜刺为宜。  相似文献   

12.
Singular point, organizing center and acupuncture point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 hypothesis is proposed on the nature of acupuncture point and organizing center, the role of meridian system in growth regulation, and the mechanism of acupuncture. Both organizing centers and acupuncture points have low electric resistance. The low electric resistance is related to the distribution of gap junction and thus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 Some acupuncture points may be organizing centers. The meridian system is important in coordination and regulation of morphogenesis. The properties of organizing centers and acupuncture points can be explained in view of singular point. Coupling and oscillation may underlie the mechanism of acupuncture as well as growth regulation.  相似文献   

13.
14.
荥穴与合穴是十二经脉在五输穴中两个特定腧穴,所谓的"所溜为荥","所入为合";其中手足六阴经的荥穴在五行属火,手足六阴经的合穴在五行属水;笔者根据五输穴荥(火)、合(水)穴的主病,"荥输治外经,合治内火","病在阴之阴者,刺阴之荥输","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经满而血者,病在胃以及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荥主身热,合主逆气而泄"这些经典理论,科学合理的辨证,巧妙而灵活地将阴经的荥(火)穴与合(水)穴配合应用,治疗一些内、妇科杂症,并列举案例。  相似文献   

15.
以太溪穴为主,对月经不调、不寐、中风失语、咽喉肿痛等病进行针刺治疗。从针刺方法、配穴方义体会等方面加以阐述,从而说明了太溪穴的主治范围甚广,疗效确切,且操作简便,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五输穴是十二经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5个重要经穴,分别命名为井、荥、输、经、合,简称"五输".有关五输的记载首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出为井、所溜为荣、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但并未指出具体的穴名和部位.<灵枢·本输>则详细阐明了各经井、荥、输、经、合各穴的名称和具体位置,惟独没有手少阴心经,以后在<针灸甲乙经>中才被补充完备.古人把经气运行的过程用自然界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的水流变化来形容,把五输穴按井、荣、输、经、合的顺序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  相似文献   

17.
金元医家窦汉卿为透穴刺法初创者已为学界共识,本文从《窦太师针经》入手梳理元明清时期多个针灸文本的透穴内容,探讨透穴刺法的体例、应用腧穴及基本要素、主治病症特点等,尝试从技术哲学角度辨析其与透刺法之关系.发现《窦太师针经》28例"透、向"体例之透穴刺法的规范和数量足以为后世模范,为元明清透穴刺法的源头文献,此后针灸文本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别针刺膈俞穴、脊中穴对大鼠痛阈的影响。方法将健康Sprague-Dawley(SD)品系雄性大白鼠30只随机分为足三里穴组、膈俞穴组和脊中穴组,分别针刺相应穴位,用华佗牌SDZ-Ⅱ型电子针疗仪给予连续波脉冲刺激30 min,频率2 Hz,输出强度以针刺局部肌肉微微颤动为度。使用电流测痛仪测量各组大鼠针刺前后痛阈。结果足三里穴组痛阈变化为(0.55±0.41)m A,膈俞穴组痛阈变化为(0.63±0.32)m A,脊中穴组痛阈变化为(-0.46±0.37)m A,3组与基础痛阈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膈俞穴组和足三里穴组的痛阈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与脊中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有意义(P均<0.01)。结论针刺膈俞穴有与针刺足三里一样的提高痛阈的效果,而针刺脊中穴有降低痛阈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三阴交作为足三阴经的交会穴,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及足少阴肾经理应循行至此相交。但教学中发现存在分歧。根据历代文献记载,三阴交的不同定位可能是造成足三阴经在三阴交穴相交与否的主要原因。结合腧穴主治及经脉特点,内踝高点上八寸处可能是足三阴经交会之处,因此足三阴经循行路线在三阴交穴并非绝对相交,明确这一内容对于正确理解足三阴经的经脉循行及经络腧穴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经络切诊角度,探讨2型糖尿病(T2DM)住院患者背俞穴反应点分布规律。方法:纳入T2DM住院患者82例,收集切诊当日的随机血糖、背俞穴阳性反应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2DM住院患者的高频背俞穴阳性反应点分别为胃俞(32.9%)、肝俞(29.3%)、肾俞(26.8%)、胰俞(19.5%)、三焦俞(18.3%);阳性反应表现占比为结节(45.1%)、条索(26.1%)、僵紧(16.2%)、下陷(4.9%)、冷(3.5%)等;肾俞阳性反应与血糖呈正相关(P<0.05)。结论:T2DM住院患者背俞穴阳性反应点分布规律,提示T2DM住院患者可从脾胃、肝肾论治,配以胰俞等穴;背俞穴出现结节,应辨证湿浊或痰湿,以明确治疗;出现僵紧、冷或条索,可考虑体内存在寒气;出现下陷,应重补肾;出现血糖异常时,可选肾俞穴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