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特发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波离散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P波离散度反映心房内不同部位存在非均质性电活动 ,它和最大P波时限一样是预测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的体表心电图的一个新指标。本研究在体表心电图的基础上 ,结合食管导联心电图 ,探讨特发性阵发性房颤患者最大P波(Pmax)、P波离散度情况。1996年~ 2 0 0 0年 12月就诊的特发性阵发性房颤患者 46例 ,男 36例、女 10例 ,年龄 46± 8(2 6~ 6 9)岁 ,房颤病史 8±3 .0 4(1~ 14)年 ,每年发作 1~ 16次 ,持续约 4min~ 4天。对照组 38例 ,男 2 7例、女 11例 ,年龄 44± 6 (16~ 70 )岁 ,均无房颤病史。两组患者经病史、体检、X线胸…  相似文献   

2.
阵发性房颤与自主神经功能失衡及其临床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作者于 2 0 0 2 - 0 1~ 2 0 0 3- 0 1应用动态心电图分析 2 5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发作前后的心率变异性变化 ,并对其中有显著异常的 2 0例进行针对性治疗 ,获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对象阵发性房颤 2 5例 ,其中男性 2 1例 ,女性 4例 ,年龄 2 9~6 5岁 ,平均 (42± 9)岁 ,阵发性房颤至少持续 >30s,其中 2例为酒精性心肌病 ,3例有心肌炎病史 ,除 2例心肌病外 ,其余心脏彩超及胸片心影大小无异常 ,房颤发作时无心绞痛 ,有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未见异常 ,房颤病程 1~ 9a。2 方法对主诉有阵发性心悸感或有明确房颤病史的 2 5例做动态心电图检查 ,…  相似文献   

3.
32例糖尿病并发阵发性房颤P波离散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波离散度反映心房内不同部位的非均质性电活动 ,是预测房颤体表心电图的 1个新指标[1] 。为此我们观察了 3 2例糖尿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 (Af)患者窦性心律时的Pmax和Pd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选择 1999~ 2 0 0 1年住院的糖尿病(符合 1998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并发阵发性Af 3 2例 (A组 ) ,其中男 2 2例 ,女 10例 ,年龄 3 9~ 80 (63± 11 3 5 )岁 ,B组为同期记录的 3 0例无Af的糖尿病患者 ,男 16例 ,女 14例 ,年龄 40~ 76(61 43± 11 61)岁。所有病例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已剔除左心房明显增大 (>40mm)及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顽固性阵发性心房颤动 (房颤 )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病窦综合征 )患者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特点 ,评估心脏起搏和导管射频消融进行心房 肺静脉电隔离治疗的结果。 方法  8例阵发性房颤患者 ,年龄 (6 0 7± 6 8)岁 ,5例有黑、 1例有晕厥发作史 ,病史 1~ 2 0 (7 6±6 0 )年。全部病例完成各项临床常规检查后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导管射频消融作心房 肺 (或上腔 )静脉电隔离治疗。 结果  8例患者中 ,房颤每天均有发作的 5例 ,每周发作数次的 3例 ,有 4例植入心脏起搏器后不能控制发作。动态心电图示房颤终止后的平均窦性停搏时间为 (5 0± 1 9)s。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与房颤相关的靶静脉为上腔静脉 2例 ,左上肺静脉 3例 ,有 3例未能确定起源点。作射频消融电隔离大静脉共 2 2根 ,平均随访 (2 78±15 9)d ,无房颤发作 6例 (75 % ) ,2例复发病例行第 2次电隔离后分别随访 2个月和 2 5个月 ,均再无房颤发生。其中未植入起搏器的 4例多次动态心电图复查无窦性停搏发生 ,2 4h总心率均在正常范围。 结论 部分阵发性房颤伴病窦综合征的患者 ,导管射频消融电隔离大静脉能够完全消除房颤的发作 ,窦房结功能可以恢复 ,这一现象说明部分慢 快综合征患者的病窦综合征表现可能是继发性和可逆性的  相似文献   

5.
阵发性心房颤动进展为永久性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通过对阵发性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患者的长期观察 ,分析阵发性房颤进展为永久性房颤的影响因素。 35 8例阵发性房颤患者 ,男 178例、女 180例 ,年龄 6 6 .86± 12 .2 7岁。当患者经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均未再记录到窦性心律 ,时间持续 6个月以上时判定转归为永久性房颤。结果 :随访 4 .9± 2 .7年 ,共有 6 4例阵发性房颤进展为永久性房颤 (17.9% ) ,永久性房颤组与阵发性房颤组比较 ,瓣膜性心脏病 (2 9.3%vs 16 .4 % ,P =0 .0 4 3)和心力衰竭明显增多 (P =0 .0 0 1) ,孤立性房颤较少。在合并用药中 ,永久性房颤组应用地高辛明显多于阵发性房颤组(P <0 .0 0 1)。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永久性房颤组左房内径≥ 4 0mm明显多于阵发性房颤组 (P =0 .0 2 4 )。多因素回归分析 :左房扩大 (OR 2 .0 73,95 %CI 1.80 1~ 3.4 94 ,P =0 .0 4 7)和服用地高辛 (OR 4 .15 3,95 %CI 2 .0 13~ 8.5 71,P =0 .0 0 1)为阵发性房颤进展为永久性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左房扩大和应用地高辛可能是预测阵发性房颤进展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1999年 6月至 2 0 0 0年 4月有 14例房性心律紊乱患者在我院行三腔起搏治疗。其中男 8例、女 6例 ,年龄 5 2 .5± 17.5 (45~ 80 )岁。每小时都有 3次以上经心电图证实的房性心律紊乱 [房性早搏及阵发性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 10例 ,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房颤及心房扑动 4例 ],其中 5例同时合并窦性心动过缓及Ⅱ度Ⅱ型房室阻滞 ,9例在阵发性房颤时见RR间期≥ 2 .5s。体格检查均示心界不大 ,无瓣膜杂音 ,二维超声心动图示心内结构正常。心电图在窦性心律时示P波增宽 ,P波时限 142± 94(12 0~ 180 )ms,有 8例P波呈双峰 ,峰距均为 …  相似文献   

7.
P波离散度对阵发性房颤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阵发性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 ,最近有证据表明折返机制在其发生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 2 0例阵发性房颤病人的P波离散度 (Pdisp)进行了研究 ,目的在于确定Pdisp对阵发性房颤的预测价值并探讨阵发性房颤的发生机制。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2 0例阵发性房颤病人 ,男性 12例 ,女性 8例。年龄 33~ 82岁 ,平均 5 8岁。其中特发性房颤 14例 ,冠心病6例。 2 0例对照组中 ,男性 11例 ,女性 9例。年龄 35~ 79岁 ,平均 5 8岁。全部病人均进行详细体检 ,摄胸片 ,12导联心电图 (ECG)、心脏彩超检查。对照组均为无器质性心脏…  相似文献   

8.
P波改变对心房颤动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颤动 (房颤 )是一种常见的心房紊乱心律 ,分阵发性和持续性两种。前者可反复发作 ,历时短暂 ,起止突然 ;后者则长期持续存在。本文观察阵发性房颤转成窦性心律时 P波的变化 ,旨在探讨 P波改变与房颤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1 0 0例 ,均为我院近年来门诊和住院各类病种患者 ,根据房颤发作的次数分组 :1偶发房颤 (≤ 2次 )组 :2 9例 ,男 1 7例 ,女 1 2例 ,年龄 2 1~ 48(35± 1 0 )岁。2反复发作 (≥ 3次 )组 :71例 ,男 42例 ,女 2 9例 ,年龄45~ 61 (52± 9)岁。 3对照组 :1 0 0例 ,均为健康体检者 ,男 60例 ,女 40例 ,年龄 4…  相似文献   

9.
老年冠心病患者心房颤动的长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6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阵发性房颤与慢性房颤患者根据随访资料作回顾性总结分析 ,旨在探讨心房颤动与心肌缺血的关系以及对心脏功能和预后的影响。一、对象与方法86例为 1993年 1月~ 1999年 6月住院患者 ,男 6 8例 ,女 18例 ,年龄 6 0~ 78岁 ,平均年龄 (6 3 5± 5 5 )岁。 86例患者中 ,心肌梗死 2 6例 ,不稳定性心绞痛 2 3例 ,稳定性心绞痛37例。全部患者均给予心电图、2 4小时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生化、心脏远达片检查 ,并进行随访。随访时间 6个月~ 5年 ,平均 1 5年。房颤持续 6个月以上 ,认为阵发性房颤转变为慢性房颤。将阵发性…  相似文献   

10.
2500例健康体检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临床上正常人的心电图异常改变并非鲜见 ,尤其随着年龄的增长 ,心电图异常呈增加和加重趋势。本文对 2 5 0 0例机关干部 (包括离退休 )的体检心电图作一分析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健康体检人员共计 2 5 0 0例 ,其中男182 8例 ,女 672例 ,年龄 19~ 88( 48 6±14 7)岁 ,60岁以上老年人 412例。常规描记卧位 12导联心电图。心电图诊断标准依据黄宛《临床心电图学》第 5版。有多种异常时 ,按 1种异常改变为 1例次统计。表 1 各年龄组异常心电图检出情况年龄组 (岁 )受检人数检出人数检出率 (% )19~ 60 1897485 2 5 6060~ 795 80 32 0…  相似文献   

11.
抗心房颤动起搏器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价心房程序起搏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的有效性 ,1 1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中 1 0例置入Selec tion90 0E(AF2 .0 )型起搏器、1例置入IntegrityTMAFXDR5346型起搏器。对患者进行术前 1个月和术后 1 ,2个月阵发性房颤事件和SF 36生活质量调查。结果 :患者术后 1 ,2个月较术前 1个月在有症状阵发性房颤事件数和生活质量评分有明显降低 (1 3 .0 1± 8.51 ,9.81± 5 .91vs 2 7.0 0± 1 3 .2 1 ;62 .82± 2 1 .57,55 .73± 1 8.48vs 1 1 0 .0 0± 1 6 .57,P值均<0 .0 5) ,术后 2个月较术后 1个月有症状阵发性房颤事件数 (9.81± 5 .91vs 1 3 .0 1± 8.51 )、阵发性房颤总数 (2 1 0 .0 0± 2 69.59vs 30 9.82± 41 8.1 4 )、房颤总持续时间 (6 .0 0± 4 .1 4dvs 7.87± 4 .2 6d)、房颤负荷 (2 0 .0 1 %± 1 3 .80 %vs 2 6 .2 4 %± 1 4 .2 0 % )及生活质量评分 (55 .73± 1 8.48vs 62 .82± 2 1 .57)均降低 (P值均 <0 .0 5)。结论 :心房程序起搏能够减少阵发性房颤事件的发生 ,降低房颤负荷 ,有望成为阵发性房颤药物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2.
食管电生理检查在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电生理检查在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0例健康对照者与6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均下4极食管电极,做体表及食管结合体表心电图,测量P波离散度。阵发性心房颤动组行心房刺激测房室结前传文氏点(aWCL)和前传有效不应期(aERP),记录最后一次心房颤动时最快心室率(MaVR)、最慢心室率(MiVR)和平均心室率(mVR);采用食管电生理检查测定6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窦房结恢复时间和窦房传导时间。结果心房颤动组与对照组分别有6例和3例体表心电图胸导P波低平,难以测量;食管结合体表心电图全部高大、清晰,易于测量。心房颤动组食管结合体表心电图P波离散度和P波离散度≥40ms(45.8±10.8ms;45例)与对照组(24.8±9.5ms;5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测定aWCL和aERP时诱发出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房颤动各1例而放弃检查。测定窦房结功能时出现食管局部疼痛9例,1例不能耐受;3例在检查中出现阵发性心房颤动而放弃检查。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例均为60岁以上者;窦房结功能低下2例,60岁以上1例。心房颤动组aWCL(302.8±47.7ms)和aERP(246±50.7ms)与MaVR(231.9±51.1次/min)、MiVR(82.1±17.0次/min)和mVR(135.2±32.9次/min)呈负相关。结论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行食管电生理检查安全、有效。P波离散度  相似文献   

13.
消化道癌 (PC)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 ,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 ,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 ,并受到医学界的关注。有关PC的心电图表现及临床意义报道较少 ,现报告 2 0 0例于后。1 资料与方法1994年 1月~ 2 0 0 0年 10月的住院者 ,男 12 9例、女 71例。年龄 2 8~ 84( 5 7± 12 6)岁。均经上消化道内镜 ,纤维结肠、直肠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 (或手术 )确诊 ,各项资料完整。计有食道癌 2 1例 ,胃癌 70例、结肠癌 61例、直肠癌 48例。采用日本 65 11型心电仪及NEC3 3 2 1型全自动 12导同步心电仪 ,常规描记 12导。2 结果20 0例中正常心电图 …  相似文献   

14.
房性早搏始动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了解房性早搏 (简称早搏 )与阵发性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的关系。通过 2 4h动态心电图分析 2 4例阵发性房颤患者 ,观察其 2 4h房颤的发作阵数 ,房早的发作情况 ,诱发和未诱发房颤的房早的联律间期、房早前周长、房早前12 0s房早频率等。结果 :诱发房颤的房早比未诱发房颤的房早显著提前 (35 5 .9± 32 .8msvs 4 0 8.4± 4 1.7ms,P <0 .0 1) ,房早是否诱发房颤还与房早前周长长 (85 4± 10 6msvs 74 2± 113ms ,P <0 .0 1)及房早前 12 0s的房早频率快 (2 1.7± 15 .3次 /分vs9.79± 7.92次 /分 ,P <0 .0 1)有关。结论 :房早是否始动阵发性房颤不仅与房早的联律间期有关 ,而且与房早前周长及其前 12 0s房早的频率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镍钛记忆合金网状支架治疗 80岁以上老年人前列腺增生症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64例患者年龄 80~ 89岁 ,平均 84 5岁。置管前按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 ,2 1 5± 7 6) ,并测量最大尿流〔Qmax ,(7 8± 3 5 )ml/s〕、残量尿〔RU ,(164 0± 10 4 0 )ml〕。于低位腰麻或硬膜外麻醉下置管 ,随访 1年 ,进行尿常规检查及IPSS、Qmax、RU测定 ,记录不适反应。 结果 置管成功 62例(96 9% ) ,平均置管时间 2 0~ 45min ,平均住院时间 12d。 43例患者术后出现尿频、尿急、血尿等症状。患者置管后 1年的IPSS、Qmax、RU分别为 14 1± 3 2、(14 8± 4 5 )ml/s、(4 6 0± 2 6 0 )ml。 结论 镍钛合金网状支架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具有疗效好、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可作为治疗老年人前列腺增生症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郑茂清 《心电学杂志》1994,13(2):120-120
阵发性房颤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通常心电图就可明确,但初发阵发性房颤,24h动态心电图监测不易捕捉.为探索此病的有效诊断方法,本文对明确诊断阵发性房颤者与正常对照组各30例经食管心房调搏(TEAP)诱发房颤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 阵发性房颤30例,男25例,女5例,年龄47—72(平均56)岁.病程3天—4.5年,平均1.9年.其中冠心病13例,原发性心肌病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3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例,甲亢性心脏病3例,不明原因7例.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4—  相似文献   

17.
阵发性心房颤动局灶性消融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与预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确定阵发性心房颤动 (房颤 )局灶性消融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与预测因子。方法 连续 74例接受局灶性消融治疗的阵发性房颤 ,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对 11项临床和射频消融指标与房颤复发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平均随访 (12 4± 6 6 )个月 ,5 1例 (6 8 9% )房颤复发。单因素分析确定的与复发有关的因素包括 :年龄 [(5 3 0± 13 9)对 (4 5 0± 11 6 )岁 ,P <0 0 5 ]、左心房前后径 [(39± 5 )对 (36± 3)mm ,P =0 .0 1]、异位灶数目 [(1.6± 0 .7)对 (1.2± 0 .4)个 ,P <0 .0 1]和总X线透视时间 [(4 3± 9)对 (38± 9)min ,P <0 0 5 ]等 4种 ;但经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后仅有异位灶数目 (OR 3 7;95 %CI 1 2~ 11 1;P <0 0 5 )和左心房前后径 (OR 1 2 ;95 %CI 1 0~ 1 4;P <0 0 5 )为消融后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多异位灶起源和左心房增大是阵发性房颤局灶性消融后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8.
李秀花  鹿中高 《山东医药》2002,42(18):30-30
为预防老年人再发性心肌梗死 (再梗死 )的发病及提高其抢救成功率 ,我们对我院收治的 12 0例老年人再梗死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68例 ,女 5 2例 ;年龄 60~ 80岁 ,平均 67.5± 4.76岁。同时选择 40例年龄≤ 5 9岁的再梗死病例为对照组 ,其中男 2 9例 ,女 11例 ;平均 5 2 .8± 3 .65岁。以上病例均为既往有明确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诊断或 (和 )有明确的陈旧性心肌梗死 (OMI)心电图特征 ,入院时又符合 WHO制定的 AMI诊断标准者。结果与分析 :1年龄与梗死复发的时间 :初梗死至再梗死时间老年组 3个月~ 11年 ,平均 1.7…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观察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心房组织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和血管紧张素受体 (ATR) 1(AT1 R)和 2 (AT2 R)的基因转录 ,探讨房颤时心房组织ACE和AT1 R、AT2 R的mRNA表达改变及其意义。资料与方法   1 .患者资料 :5 2例风湿性心瓣膜病接受开胸换瓣手术患者 ,男 2 2例、女 3 0例 ,年龄 1 9~ 69(4 1 1 5± 1 0 91 )岁。分三组 :窦性心律组 2 2例 ,为窦性心律者 ;阵发性房颤组 9例 ,其中阵发性房颤 4例 ,持续性房颤小于 6个月者 5例 ;慢性房颤组 2 1例为房颤持续时间超过 6个月者。术前常规行心电图、超…  相似文献   

20.
该文通过对P波信号平均心电图(PSAECG)的分析及血浆心钠素浓度测定预测充血性心衰患者阵发性房颤发生的危险性。 方法 研究对象为104例顺序门诊的LVEF稳定的充血性心衰患者,经过筛选,75例患者为注册研究对象。入选平均年龄(65±11)岁,34~85岁,男61例,女14例,均为无阵发性房颤史的窦性节律。用放射核素血管造影测定LVEF均小于40%。NYHA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