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射频热凝技术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连续射频(CRF)与脉冲射频(PRF)技术的镇痛机制及临床应用范围。方法:用射频仪发出的CRF或PRF电流分别作用于不同的脊神经背根神经节(DRG),观察其镇痛效果及对DRG组织结构及传导机能的影响。结果:两组镇痛效果没有明显差异,但CRF组少数病例术后发生患侧下肢短时间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并可引起神经组织结构的改变,而PRF对运动功能和神经组织结构无影响。结论:CRF与PRF镇痛效果相似,但PRF较CRF更安全,适应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脉冲射频术(PRF)与射频热凝术(RFTC)对兔股神经及周围组织的影响,以指导临床疼痛治疗.方法 健康家兔2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4只,均分离双侧股神经,分别采用PRF及不同热凝温度的RFTC对股神经进行治疗.T42组(温度42℃,时间120 s,脉冲频率2 Hz),T42′组(同T42组,重复1次),T50组(温度50℃,时间120 s),T70组(温度70℃,时间120 s),T80组(温度80℃,时间120 s).5组射频治疗后均取股神经作光镜检查.结果 光镜下,T42组大部分神经束结构完整,仅局部少量神经束外膜轻度热凝性破坏;T42'组可见局部神经束外膜热凝性破坏;T50组可见神经束外膜局灶性热凝性破坏,神经纤维束局灶性外膜不完整;T70、T80组均见外膜及神经纤维热凝性变性、坏死并出现断裂现象,神经纤维的髓鞘和轴索结构完全破坏.结论 RFTC严重破坏神经及周围组织,导致毁损性损伤;而PRF对神经及周围组织损伤轻微,较RFTC安全、重复性高.同时证明RFTC的镇痛作用是通过破坏神经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脉冲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脉冲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3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射频套针作眶上神经、眶下神经、下颌神经或颏神经穿刺,神经电刺激引导下接近神经,到位的参数为频率50 Hz,电压0.5~0.7 v.脉冲射频参数为频率2~4 Hz,脉宽20 ms,电压20~56 v,温度38℃~42℃,作用时间240 s.结果 脉冲射频治疗后1 d,平均VAS评分从治疗前的8.53降至3.47,卡马西平服用量从治疗前的0.56 g/d降至0.20 g/d,有效率69.4%.治疗后12周内的上述指标仍有进步,以第2周为最明显,有效率达75.0%(P<0.05).没有严重并发症.结论 三叉神经末梢支脉冲射频镇痛有效和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5.
不同温度对脉冲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温度对脉冲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的影响。方法 37例接受脉冲射频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三组(38℃、42℃、45℃),观察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及卡马西平服用量,计算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各组均有较好的镇痛效应,治疗后2周有效率分别是54.5%(38℃组)、66.6% (42℃组)、82.4% (45℃组),45℃组的有效率高于38℃组和42℃组;没有严重并发症。结论 38℃、42℃、45℃脉冲射频均有效,但45℃组的有效率高于38℃组和42℃组。  相似文献   

6.
肝癌射频热毁损治疗前后血液中AFPmRNA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锡林  吴金生  马庆久  李正平 《医学争鸣》2001,22(16):F002-F002
0 引言在众多治疗方法中,集束电极射频热毁损原位灭活(RFA)治疗肝癌,因其对正常组织损伤小,疗效确切,痛苦少,而成为新的治疗热点,但RFA治疗直径超过8 cm的肿瘤时肿瘤残留问题及RFA是否促进肝癌转移等是当前国内外观注的焦点、我们的研究旨在探讨RFA前后外周静脉血中AFPmRNA的变化,拟寻求一种检测肝癌RFA治疗残留及复发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抗抑郁药物治疗慢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马玲  倪家骧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22):2091-2093
慢性疼痛合并抑郁症极为高发,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下降会不断恶化疼痛对患者的影响,药物治疗在严格遵守三阶梯治疗方案下,仍有10%的患者疼痛不能良好缓解,而一些微创介入的手段有时因患者的种种顾虑无法实施,目前抗抑郁药已经作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二线用药,有临床的对照实验证实抗抑郁药治疗疼痛伴发抑郁症状有效,本文对慢性疼痛与抗抑郁药在近年药理学上的基础研究做一综述,试图阐述抗抑郁药在慢性疼痛治疗上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对顽固性疼痛患者应用传统镇痛药物效果不佳时,抗抑郁药的联合使用可能会有不错的效果,尤其伴有负性情感体验的患者更是联合应用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射频热凝毁损脊神经后支治疗顽固性腰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在主诉痛区同侧向上溯三个节段的某椎体找到原发痛点,在原发痛点、对应脊神经后支行射频热凝毁损术.结果:共治疗116例,优良率为100%,6个月后随访98例,优良率为96%.结论:射频热凝毁损脊神经后支治疗顽固性腰痛效果满意且安全.  相似文献   

9.
1986年,世界疼痛学会将慢性疼痛定义为急性组织损伤修复后疼痛持续状态超过1个月或疼痛反复发作3个月以上者。慢性疼痛与急性疼痛在病因、病理生理、症状、诊断、治疗以及生理学功能方面均有明显差异。急性疼痛是机体正常的保护性反应,常由明确的损伤引起,其特点为发生快、程度  相似文献   

10.
微创介入技术治疗慢性顽固性疼痛 1.运动皮层刺激(MCS)治疗中枢痛:Tsubokawa等检验了皮层刺激对丘脑痛的治疗作用,意外地发现电刺激中央前回能有效抑制疼痛,控制疼痛最强的部位是那些可诱发疼痛部位肌肉收缩的中央前回区域,而不是中央后回。目前,MCS装置已经通过微侵袭的开颅手术,将4个触点的刺激电极埋植在硬膜外,通过诱发电位技术,保证刺激电极与运动皮层的最近距离,而脉冲发生器长久埋入皮下。  相似文献   

11.
脉冲射频治疗慢性疼痛的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脉冲射频是一种新颖的治疗方法,由于它具有效果好、损伤小、并发症少且可以反复使用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慢性疼痛的治疗。但其作用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故应对其临床进行广泛的研究。然而因其具有很高的安全性,所以是目前临床医师们很喜爱使用的一种疼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冷循环电极在射频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应用冷循环超能射频肿瘤治疗系统(Cool-tip RF System) 治疗23例肝脏肿瘤共43个结节。16例局麻超声引导下行RFA,4例局麻CT 引导下行RFA,3例全麻开腹术中行RFA,总共行射频治疗75点次。术后7-14天常规进行增强CT或MRI,结合术后病情恢复及血清学检查结果观察疗效。结果:23例中显效15例(65.2%),部分显效5例(21.7%),无效3例(13.0%),总有效率87.0%,无近期严重并发症和术后死亡。结论:冷循环电极射频热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是一种安全、近期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对其远期疗效仍在观察之中。  相似文献   

13.
立体定向脑电图引导射频热凝毁损(SEEG RF-TC)是一种针对药物难治性癫痫的微创治疗手段,近年来在国内外逐步开展。为了进一步规范该临床治疗的应用,邀请了该领域的国内知名专家进行讨论,就该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治疗方案、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等方面形成了中国专家共识。共识认为,SEEG RF-TC适应证应分为两类,其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在静脉麻醉下对32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射频热凝治疗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观察,以指导临床.方法:选择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32例,在静脉全麻下行射频热凝治疗.参数设置为毁损模式70℃120 s,80℃120 s,观察术后NRS评分、疼痛缓解率、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出现.结果:32例患者均在静脉麻醉下顺利穿刺至卵圆孔位置诱发出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疼痛后给予射频热凝治疗,平均穿刺时间21rin,术后6月总有效率93.75%(30/32),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CT辅助定位下,卵圆孔显示清晰、客观,在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并发症的出现.静脉麻醉避免了疼痛刺激和中枢神经反射,避免了围手术期应激状态,射频热凝对三叉神经痛的治疗经临床证实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精神分裂症是一类常见的严重的精神疾病,多见于青壮年,在一般人群中,大约1%的人有患精神分裂症的危险。病程冗长,对家庭、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我院于2006年10月分别对1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了脑立体定向脑核团射频热凝毁损术,术后效果显著,现将围手术期护理简要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慢性疼痛与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及疼痛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疼痛时中枢的传导及中枢敏感化可引起脑功能区的生理、病理、脑化学物质、脑的结构、脑的疼痛认知、记忆功能区的变化。此将导致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改变,这种成像改变为我们疼痛诊疗提供了依据。在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引导下,对于急性疼痛治疗强调局部周围神经镇痛治疗时,需辅助疼痛神经组织的脑中枢保护;对于慢性疼痛治疗需进行强化疼痛神经组织的脑中枢保护和疼痛认知、记忆的治疗,直致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治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射频热凝联合硬膜外阻滞热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患者腰痛、功能障碍的改善及核磁共振(MRI)影像学的影响。方法 本院2017年3月~2018年11月收治的64例腰间盘突出患者,通过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阻滞治疗,观察组行硬膜外阻滞联合射频热凝治疗,并随访1年。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椎间盘MRI形态测量值;治疗过程中症状消失时间;1年后2组疗效。结果 随访1年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75%,组间更高(71.86%,P<0.05)。治疗后,两组JOA评分均升高,观察组相对更高(P<0.05);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相对更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椎间盘的膨出程度和脱出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腰部、下肢的疼痛感、酸楚感消失时间均更短(P<0.05)。结论 在神经阻滞基础上,应用射频热凝对腰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较好,可迅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疼痛及功能障碍,MRI观察椎间盘形态也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8.
三叉神经痛是指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出现阵发性电击样剧烈疼痛,历时数秒至数分,疼痛可由于口腔或颜面的任何刺激引起。以中,老年人多见,多数为单侧性,疼痛的性质如锥刺,刀割,撕裂,电击,有的患者忍受不了疼痛有轻生的想法,射频温控治疗能有效解除疼痛,给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带  相似文献   

19.
Huang B  Zhou XY  Lu YP  Zhu ZF  Hou J  Sun JL  Xie GS  Zhu SM  Zheng HG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13):885-888
目的 介绍CT引导下选择性脊神经背根节射频热凝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技术.方法 CT引导下向相应椎间孔上1/3穿刺,当针尖解剖定位于该椎间孔上1/3时,行阻抗及电刺激感觉、运动的生理功能定位和低温预热确认,最后给予90 ℃、90 s、3个周期的射频热凝治疗.结果 16例顽固性PHN患者接受了治疗,均于CT引导下选择性找到靶神经的总计45个背根节,射频热凝治疗后患者的痛、触觉过敏(触发痛)立即消失,5例仍有残余自发痛,但发作频率显著减少,疼痛程度减轻,VAS由术前7~9分降至2~3分,随访2~16个月无复发.结论 选择性脊神经背根节射频热凝技术有望成为治疗顽固性PHN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39例正畸患者治疗中的疼痛与功能障碍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放置镍钛丝后患者疼痛与功能障碍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年龄、性别、牙列拥挤程度的关系。方法:对39例患者正畸治疗中的疼痛与功能障碍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疼痛发生时间为治疗后45min—15.75h不等.高峰期为24—48h.3d后显著减轻,进食障碍高峰期为24—48h;说话障碍高峰期在24h内,3d后均显著减轻。正畸疼痛与性别、牙列拥挤程度均无相关性(P>0.05);16岁以上组疼痛程度明显高于13一16岁组与13岁以下组(P<0.05).而后两组之间疼痛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正畸治疗放置首根镍钛丝后,患者均产生短期疼痛与功能障碍。其疼痛与性别、牙列拥挤程度无关,年龄大者疼痛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