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黄芪当归合剂对梗阻性肾病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目的 :研究黄芪当归合剂 (A&A)对梗阻性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防治作用 ,探讨其抗纤维化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 (UUO)诱导肾间质纤维化的动物模型 ,以目前公认具有肾脏保护作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作为阳性对照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Sham)、模型组 (UUO)、黄芪当归合剂组 (A&A)、依那普利组 (ACEI) ,术后第 1 0天处死大鼠 ,收集血清测定肌酐、尿素氮水平 ,肾组织用Masson染色后进行图像分析评定各组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 ,免疫组化半定量检测各组肾间质的α 平滑肌肌动蛋白 (α SMA)、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 β1 )、纤维连接蛋白 (FN)和层粘连蛋白 (LN)的表达。结果 :UUO组的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及α SMA、TGF β1 、FN和LN的表达明显高于Sham组 ,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与肾间质的α SMA、TGF β1 、FN和LN的表达均呈正相关关系。A&A组、ACEI组的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及α SMA、TGF β1 、FN和LN的表达均明显低于UUO组 ;两治疗组间比较 ,A&A对TGF β1 表达的抑制作用弱于依那普利的作用 ,而其余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在单侧输尿管梗阻诱导的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中 ,中药复方A&A的防治作用与ACEI相似 ,可能是通过减少肾间质肌成纤维细胞的数量、抑制TGF β1 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加味消渴康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层粘连蛋白(laminin,LN)和Ⅳ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侧肾切除加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hy,DN)模型,将造模成功后的24只DN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氯沙坦组和中药组。中药组予加味消渴康灌胃,氯沙坦组予氯沙坦灌胃,正常组及模型组每日灌服等量蒸馏水,共灌胃12周。各组大鼠于第12周末处死取出肾脏,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肾组织FN、LN和Ⅳ型胶原的表达。结果加味消渴康能降低肾组织FN、LN及Ⅳ型胶原的表达。结论加味消渴康对DN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气祛风通络饮对肾脏纤维化相关指标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层粘连蛋白(laminin,LN)和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其中以30只为造模组,采用单次尾静脉注射阿霉素造模,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替米沙坦组及益气祛风通络饮组,每组各10只,分别予生理盐水、替米沙坦混悬液及益气祛风通络饮水煎剂灌胃治疗;以10只为空白组,予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结束后于光镜下行肾组织病理学观察,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FN、LN、LC3和Beclin-1的表达及分布。结果 (1)与模型组比较,益气祛风通络饮组大鼠在第4~8周24 h尿蛋白定量均明显下降(P0.05);与替米沙坦组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肾组织病理:与模型组比较,益气祛风通络饮组及替米沙坦组肾脏组织损伤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3)肾组织中FN、LN的表达: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肾组织中FN、LN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益气祛风通络饮组肾组织中FN、LN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益气祛风通络饮组与替米沙坦组比较,肾组织中FN、LN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肾组织中LC3、Beclin-1的表达: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肾组织中LC3、Beclin-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益气祛风通络饮组肾组织中LC3、Beclin-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益气祛风通络饮与替米沙坦组比较,肾组织中LC3、Beclin-1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祛风通络饮能够降低阿霉素大鼠蛋白尿,其对肾脏病理具有改善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肾组织中FN、LN的表达水平和拮抗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的过度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颈动脉中膜细胞外基质(ECM)的变化及替米沙坦对其的影响.方法:将12周龄的SHR随机分为高血压组、替米沙坦高剂量组(Tel-H)、替米沙坦低剂量组(Tel.L),另设同性别、同周龄的WKY大鼠为对照组(n=lo),实验开始及每两周测鼠尾收缩压(SBP),18周后终止实验,麻醉后取颈总动脉,颈动脉切片.颈动脉中膜纤维黏连蛋白(FN)、层黏连蛋白(LN)的表达以sP免疫组化染色评估.结果:两周后Tel-H组的SBP显著低于SHR组(P<0.01),其降血压作用持续至实验结束,而Tel.L组SBP与SHR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SHR组颈动脉中膜的FN、LN积分光密度(IOD)明显高于WKY组(P<0.01);Tel-H、Tel-L组颈动脉中膜FN、LN的IOD分别明显低于SHR组(P<0.05);颈动脉中膜FN、LN的IOD分别与MCSA呈显著正相关(r=0.954,0.859,P<0.01).结论:30周龄SHR颈动脉中膜ECM发生了明显重构,表现为胶原、FN、LN沉积增多,而弹力纤维减少;替米沙坦治疗能减少上述ECM的改变,从而减轻颈动脉的重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通络保肾复方对肾小球系膜细胞(GMCs)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纤维连接蛋白(FN)、层粘连蛋白(LN)的影响。方法通络保肾复方灌胃大鼠后,制备药物血清,将5%含药血清培养基加入体外培养的GMCs,脂多糖(LPS)作为刺激因子,将细胞分为空白组、LPS组、缬沙坦组及通络保肾复方小、中、大剂量组,刺激GMCs48h后,应用细胞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GMCs表达TGF-β、FN、LN的情况。结果通络保肾复方能够抑制GMCs表达TGF-β、FN、LN,其中以通络保肾复方大剂量组和中剂量组效果显著,与LPS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络保肾复方可以抑制LPS诱导的GMCs表达TGF-β、FN、LN,从而延缓肾小球硬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蝉苏地黄汤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纤维化及自噬相关蛋白LC3和Beclin-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阿霉素造模,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以及纤维连接蛋白(FN)、层粘连蛋白(LN)、LC3和Beclin-1在肾组织的定位及分布。结果肾组织中FN、LN的表达: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肾组织中FN、LN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蝉苏地黄汤组肾组织中FN、LN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蝉苏地黄汤组与替米沙坦组相比,肾组织中FN、LN表达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组织中LC3、Beclin-1的表达: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肾组织中LC3、Beclin-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蝉苏地黄汤组肾组织中LC3、Beclin-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蝉苏地黄汤组与替米沙坦组相比,肾组织中LC3、Beclin-1表达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蝉苏地黄汤可通过下调阿霉素肾病大鼠LN、FN的表达而抑制肾小球纤维化,同时,通过下调LC3、Beclin-1的表达而抑制过度自噬,保护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局部亚低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基质金属蛋白酶9(metalloproteinase 9,MMP9)、细胞外基质蛋白———层黏连蛋白(laminin,LN)和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表达的影响,为局部亚低温应用于脑缺血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改良线栓法制作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脑缺血时间为2 h,缺血即刻于大鼠头部放置冰块,脑温维持在32.5℃~33.5℃,并持续至再灌后1 h。采用12分评分法与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和脑梗死体积测定;免疫荧光方法测定检测缺血半暗带MMP9、LN及FN的表达。结果与正常体温再灌注组比较,局部亚低温再灌注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和神经功能评分均减小(P<0.01);脑组织MMP9表达降低(P<0.05),LN及FN表达升高(P<0.05)。结论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局部亚低温能够明显减小脑梗死体积,改善神经功能。局部亚低温可能通过减少MMP9的表达,增加LN及FN的表达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电针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NGF mRNA和IGF-1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NGF)mRNA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mRNA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电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机制。方法SD大鼠115只,随机分成空白组35只、造模组80只。后者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造模,成模动物共73只。随机抽取70只,分成模型组与电针组各35只,电针组每天电针45min。所有动物分批于试验开始后第1、2、4、6及10周后处死,取坐骨神经,抽提总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坐骨神经组织中NGF、IGF-1的水平。结果模型组NGFmRNA及IGF-1mRNA的表达水平比空白组显著降低(P0.05)。电针组NGFmRNA及IGF-1mRNA的表达随电针的干预时间而逐渐升高;第4周NGFmRNA明显高于空白组和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第10周时仍维持较高水平,明显高于空白组和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2周时电针组IGF-1mRNA的表达开始显著上升,第4周达到高峰,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第10周时仍维持较高水平,明显高于空白组和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GFmRNA和IGF-1mRNA在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中表达降低,电针刺激促使大鼠坐骨神经的NGFmRNA和IGF-1mRNA的表达增加可能是电针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康复新液对博来霉素(BLM)诱导的肺纤维化(PF)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以及可能的机制。 方法 Wistar大鼠48 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模型鼠康复新液治疗组(康复新液组)和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DXM组); 用BLM 5 mg/kg气管内一次性滴注复制模型。鉴定模型成功后,使用康复新液和DXM进行灌胃治疗。康复新液组康复新液治疗剂量为5 mL·kg-1·d-1,DXM组的DXM治疗剂量为0.25 mL·kg-1·d-1,灌注周期为21 d。治疗后取大鼠肺组织,行H-E和马松染色,显微镜下观察; 采用PCR方法检测肺组织中层连结蛋白(LN)、纤维连结蛋白(F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mRNA表达情况,采用WB方法检测肺组织中LN,FN及α-SMA的表达情况。 结果 显微镜下可见模型组肺组织纤维化较对照组明显,LN,FN及α-SMA蛋白的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均有上升; 使用康复新液和DXM治疗后,镜下可见康复新液组和DXM组的肺组织纤维化较模型组明显改善,LN,FN及α-SMA蛋白的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均有下降。 结论 康复新液可减轻BLM诱导的大鼠PF,其作用与其下调肺组织LN,FN及α-SMA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胱抑素C(CysC)对人动脉平滑肌细胞(ASMC)中组织蛋白酶S (CatS)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方法 以正常ASMC为空白对照组, RT-PCR及Western-blot法测定CysC高表达质粒转染(CysC高表达组)及小干扰RNA(siRNA)分别干扰CysC (干扰组) 0、12、24、48、72h后CatS的表达;ELISA法测定空白对照组、CysC高表达24h组和48h组、干扰48h组和72h组中Ⅰ型胶原、层粘连蛋白(LN)和纤连蛋白(FN)的含量。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CysC高表达组中CatS的表达较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干扰时间延长,干扰组中CatS的表达明显增强(P<0.01);Ⅰ型胶原含量在各组虽有轻微增加或减少,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N和FN含量在CysC高表达24h组和48h组均有不同程度增加,LN含量在干扰72h组明显减少,FN含量在干扰48h组和72h组明显减少(P均< 0.05)。 结论 正常ASMC中CatS表达极少;CysC和CatS在ASMC中的表达呈负相关;CysC和CatS的平衡关系对层粘连蛋白和纤连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对Ⅰ型胶原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视神经再生模型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正常大鼠视神经及坐骨神经的超微结构,了解视神经-坐骨神经吻合模型吻合段超微结构在不同时间的变化。方法 建立视神经-坐骨神经吻合模型,第15,30,45及60天取出吻合段神经组织,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正常大鼠坐骨神经纤维较视神经纤维明显增粗,吻合15d,神经细胞明显变性、水肿及坏死,吻合30,45及60d,有髓神经纤维的结构逐渐恢复。结论 坐骨神经移植有可能支持视神经的再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电针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取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采用钳夹法复制坐骨神经损伤模型,2 d后对电针组大鼠“足三里”和“环跳”进行电针治疗,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并分别在7 d和14 d对大鼠坐骨神经功能进行评价,治疗结束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坐骨神经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rve growth factor,BDNF)、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和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43,GAP-43)进行检测,同时在光镜下观察坐骨神经的病理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ciatic nerve function index,SFI)明显增加,最大诱发电位和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NCV)明显加快,潜伏期明显缩短。病理检查显示电针组神经纤维排列相对整齐,空泡样变性减少,可见到施万细胞的增殖。坐骨神经中BDNF、NGF和GAP-43表达明显上调。结论 电针治疗能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可能与其上调BDNF、NGF和GAP-4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ANA)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促神经再生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自体移植组,桥接2,4,8,12周组,每组6只,分别观测患侧L4脊髓及胫前肌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ANA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2周患侧脊髓内BDNF表达增高,4周时达高峰,持续到8周,然后逐渐降低,12周时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与自体移植组相比无差异。而患侧胫前肌最初4周内逐渐降低,然后逐渐升高,12周时达到正常水平,与自体移植组相比无差异。BDNF mRNA的表达基本与蛋白表达一致。结论ANA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也许可替代自体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长距离缺损,此作用可能与上调脊髓BDNF蛋白及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后转化生长因子 β(TGF β)蛋白表达的变化 ,了解TGF β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取 2 1只Wistar大鼠 ,造成坐骨神经挤压伤 ,伤后 6h、1、3、7、14、2 1d取材分别进行组织学、免疫组化观察。结果  3d时神经挤压伤处TGF β抗原呈阳性反应 ,7d时损伤处的雪旺细胞明显增多 ,且TGF β表达的量也增多 ,以后TGF β表达的量有所减少。 结论 TGF β参与周围神经的损伤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在坐骨神经挤压伤后神经生长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神经元分子微环境变化对神经再生修复的重要意义。方法制作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制作双侧坐骨神经挤压伤模型。观察神经挤压损伤后7、14、21和28d大鼠背根神经节TUNEL标记阳性细胞百分比变化;利用免疫组化和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blot),观察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和神经生长因子受体(trkA)表达水平变化。结果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所有时程背根神经节细胞均有较多的TUNEL标记细胞,但以14~21d显著;各时程背根神经节细胞GAP-43和trkA蛋白均有一定水平的表达,但其表达水平低于非糖尿病组。结论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背根神经节存在凋亡应激,其神经再生相关基因表达体系不完整,对神经损伤的再生修复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脱细胞神经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贴壁法体外分离、纯化、增殖骨髓间充质细胞,取第5代细胞与脱细胞异体神经复合培养,构建移植物。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实验组,支架组,对照组。术后12周,采用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测定、腓肠肌湿质量恢复率检测及组织学等方法评价神经缺损的修复效果。结果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及腓肠肌湿质量恢复率的检测显示实验组优于支架组(P<0.05);组织学检查,实验组修复神经S-100蛋白表达明显强于支架组,足底皮肤单位面积内触觉小体明显多于支架组,实验组缝合神经有效神经截面积、纤维数目、纤维密度、纤维直径、髓鞘厚度均优于支架组(P<0.05),其坐骨神经缺损修复效果接近对照组。结论脱细胞神经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细胞可有效修复坐骨神经缺损,经脱细胞神经支架溶液诱导的骨髓间充质细胞在体内具有施万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Previous work has shown that optic nerve and sciatic nerve conditional medium had neurotrophic activity on neurons. In order to find if the optic nerve conditioned media (CM) had a similar activity to make PC12 cells differentiate as sciatic nerve CM did, we explored the neurotrophic activity in optic nerve CM in the same in vitro system and compared the neurotrophin expression levels in optic and sciatic nerves under both conditions. Methods PC12 cells were used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neurotrophins secreted by the sciatic nerve and optic nerve. RT-PCR and real-time QPCR showed that the sciatic nerve and optic nerve produced a range of neurotrophins including nerve growth factor (NGF), 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 and neurotrophin-3 (NT-3). Results The effects of sciatic nerve and optic nerve CM on neurite outgrowth were tested against a range of neurotrophins, and they had different neuritogenic activities. Only NGF and sciatic nerve CM had obvious neuritogenic activities, although the concentration of NGF in the sciatic nerve CM was very low. Conclusions Our experiment showed that sciatic nerve CM had a higher neurotrophic activity on PC12 cells than optic nerve CM.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PNS) and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had different expression levels of neurotrophin, which may in part explain the lack of ability to regenerate the CNS.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DPN)大鼠坐骨神经NGF的动态表达以及胰岛素和人神经生长因子(hNGF)的干预作用。方法以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通过RT-PCR和免疫组化技术,观察造模后4和8周大鼠坐骨神经N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观察DPN4周时用胰岛素或hNGF干预4周后坐骨神经N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NGF mRNA表达在DPN4周无明显改变,8周时明显减少;NGF蛋白表达在DPN4周和8周均减少。hNGF干预能增加DPN大鼠坐骨神经NGF mRNA和蛋白表达,胰岛素则无明显调节作用。结论DPN大鼠坐骨神经NGF表达减少,外源性NGF可弥补这种缺陷。  相似文献   

19.
化学萃取同种异体神经修复鼠坐骨神经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化学萃取同种异体神经 ,去除髓鞘和雪旺细胞 ,形成无细胞基膜管后桥接鼠坐骨神经缺损 ,研究神经再生效果。方法 :正常鼠坐骨神经用非变性生物剂处理后得到无细胞的基膜管 ,桥接鼠坐骨神经 2 0mm缺损。实验分 3组 :无细胞基膜管移植组 (A组 )、自体神经移植组 (B组 )和异体神经移植组 (C组 )。术后进行肌电图、组织形态学及图像分析仪检查。结果 :A组再生神经有大量轴突通过移植体 ,术后 2个月电生理检测再生神经的潜伏期及波幅低于B组 (P <0 .0 5 ) ,3个月时差异无显著性。髓鞘厚度在术后 3个月时亦低于B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轴突直径及数目两组无差异。结论 :这种无细胞基膜管移植体能支持轴突的生长和雪旺细胞的迁移 ,是一种良好的神经移植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20.
复方太子参颗粒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钳夹大鼠坐骨神经建立周围神经损伤的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日分别给予复方太子参颗粒和生理盐水灌胃,在术后2、4、6周进行各指标的检测。结果:实验组在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电生理学、组织形态学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太子参颗粒可以促进周围神经损伤的早期修复再生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