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4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1例给予VAD方案治疗,治疗组21例给予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5.2%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9%,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临床积极治疗,两组患者骨髓瘤细胞、M蛋白以及β2-微球蛋白显著下降,血红蛋白显著上升,且治疗组各指标变化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照组20例多发性骨髓瘤采用VAD方案,每28天一个疗程;治疗组2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均采用小剂量沙利度胺(200 mg.d-1)联合VAD方案治疗。3个疗程后行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8%,明显优于对照组(60.0%);治疗组不良反应轻微,主要的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结论: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高,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路平  路蓉  王永志  谈灵霞  姚丽萍  向萍 《中国医师杂志》2006,8(10):1435-1435,1439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MP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8例MM患者,沙利度胺-MP方案,沙利度胺自MP方案开始持续给药,每周加强150 mg/d,直到400 mg/d。MP方案每月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部分缓解15例(71.4%),进步3例(14.4%),无效3例(14.5%),总有效率85.8%(18/21),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2.8%)(P=1.302)。结论沙利度胺联合MP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具有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给药方便,疗效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共40例,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用VAD方案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5.00%、85.0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中,应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VAD方案治疗,且该方案安全性高,能有效控制疾病,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5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VAD方案)23例:长春新碱加阿霉素加地塞米松;实验组(T—VAD方案)22例:沙利度胺、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长春新碱0.4mg/d中心静脉持续泵入;阿霉素9mg/(m^2·d)中心静脉持续泵人;地塞米松20mg口服第1~2周期(d1-4、d9—12、d17—20),第3周期开始(d1-4);沙利度胺200mg/d口服;28d重复上述方案。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77.3%,对照组为5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12.68,P〈0.01),不良反应均可以耐受。结论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较好,安全性好,价格便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MM患者42例进行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骨髓增生情况以及骨髓瘤细胞数量、血红蛋白、β2-微球蛋白等各项检测指标的变化。结果:42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83.33%,治疗后患者血红蛋白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浆细胞百分比、β2-微球蛋白、肌酐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MM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给药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FVAD方案(氟达拉滨+长春新碱+表阿霉素+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探索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2月至2011年10月接受FVAD方案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30例(观察组),及接受传统VAD方案(长春新碱+表阿霉素+地塞米松)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30例(对照组),观察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进展).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6.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VAD组Plt、HB下降最低值与VA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FVAD组WBC下降最低值明显低于VAD组(P<0.05),但FVAD组出现便秘、心动过缓、嗜睡乏力不良反应的概率高于VAD组(P<0.05).结论 氟达拉滨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明显,且优于传统的VAD化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临床治疗中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6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仅采用VAD方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3.3%,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M蛋白下降、骨髓瘤细胞下降、骨损再钙化、血红蛋白上升、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沙利度胺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例初治MM患者采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沙利度胺方案化疗,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12例初治MM患者总有效率为83.3%,其中非常好的部分缓解4例(33.3%),部分缓解6例(50%)。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症状、乏力、感染、血小板减少、周围神经病变等,通过对症治疗或停药后均可恢复。结论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沙利度胺对初治MM患者是一种疗效确切、可以耐受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0.
李君华 《中国保健》2009,(19):818-819
目的:评价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配对观察的方法观察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效果。将骨髓瘤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采用沙利度胺+VAD,使用剂量:沙利度胺200mg,口服d1~21+VAD方案(长春新碱0.5mg/d,d1-4、阿霉素10mg/d,d1-4、地塞米松40mg/d,d1-4,9~12,17—20)。B组只采用VAD方案,方案同上。结果:A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结论:沙利度胺对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联合应用沙利度胺(反应停)对难治性或不能耐受化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38例常规治疗方案不能缓解或无法耐受常规治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加用沙利度胺,观察其疗效.结果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治疗有效率83.3%,多发性骨髓瘤有效率68.8%,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有效率50.0%,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有效率66.7%.结论 联合应用沙利度胺可提高难治性或不能耐受化疗的恶性血液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观察沙利度胺(反应停)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多发骨髓瘤病例12例,采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其中VCR0.4mg/d,持续静脉滴注12h~24h,d1-4,阿霉素10mg/d,持续静脉滴注12h~24h,d1-4,地塞米松20mg/次,q12h,静脉滴注,d1-4d9-12d17-20,同时口服沙利度胺,起始量200mg/d,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加量,最高可达800mg/d,一个月为一疗程。结果:12例患者,CR1例,PR4例,明显进步5例,总有效率达83%。结论沙利度胺联合VAD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高、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联合应用沙利度胺(反应停)对难治性或不能耐受化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对38例常规治疗方案不能缓解或无法耐受常规治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加用沙利度胺,观察其疗效。结果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治疗有效率83.3%,多发性骨髓瘤有效率68.8%,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有效率50.0%,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有效率66.7%。结论联合应用沙利度胺可提高难治性或不能耐受化疗的恶性血液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8年6月3日-2012年4月14日我院收治的2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5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给予地塞米松+沙利度胺治疗,可取得理想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应用米托蒽醌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 ,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用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米托蒽醌、泼尼松 (VCMP方案 )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2 0例。结果 VCMP方案治疗Ⅱ~Ⅲ期多发性骨髓瘤总有效率 85 % (部分缓解 70 % ,进步 1 5 % ) ,中数生存期 2 5个月。结论 米托蒽醌为主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有较好的疗效 ,其副作用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化疗药物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以及化疗后并发感染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及化疗后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8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初次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5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25例;A组患者应用VP(长春新碱+硼替佐米)治疗方案,B组应用VAD(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感染情况。结果 A组患者中总缓解率为84.0%;B组患者总缓解率为60.0%;A组的缓解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两组患者1~3年,A组患者病死率为8.0%,明显低于B组的32.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40.0%,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28.0%,感染率为20.0%,B组患者分别为40.0%、68.0%和5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P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明显、感染率低、不良反应轻、易于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后感染的临床特点,为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0月87例多发性骨髓瘤并发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分为两种治疗方案,VAD组45例与TD组42例,比较两组的感染情况,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7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后发生感染的共有47例,感染率54.02%;VAD组45例患者,感染33例感染率73.33%;TD组42例患者,感染14例感染率33.33%;VAD组的感染率高于TD组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生部位以呼吸道、泌尿系统为主,两组方案的感染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发性骨髓瘤化疗后易发生感染,不同的化疗方案以及化疗后骨髓抑制期中性粒细胞缺乏是发生感染的主要因素,因此为预防和控制化疗后感染,应合理选择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常规化疗联合硼替佐米、沙利度胺治疗新发骨髓瘤患者的效果,探讨其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88例患者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利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常规化疗、硼替佐米及沙利度胺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情缓解与肾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肾功能逆转与肾功能好转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利用常规化疗、沙利度胺及硼替佐米对新发骨髓瘤患者进行治疗,可以获得较为明显的临床效果,有效逆转患者肾功能,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与传统化疗相比,自体干细胞移植患者完全缓解(CR)、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均明显提高,已成为65岁以下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一线治疗。新药沙利度胺、来那度胺和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用于移植前的诱导化疗、预处理和维持治疗,显示出良好疗效,已逐步取代传统化疗方案,在复发和进展患者中亦显示出明显的疗效。初步研究提示来那度胺和硼替佐米可克服不利遗传学异常影响。  相似文献   

20.
沙利度胺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沙利度胺联合GP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有效率以及对血清中VEGF、bFGF、TNF-α的影响.方法 7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2组,联合组35例:GP+沙利度胺治疗.化疗组:单纯使用GP方案化疗.结果 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CR+PR)为51.4%,化疗组有效率为34.3%,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VEGF、bFGF和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中治疗有效的患者,血清VEGF较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化疗组中治疗有效的患者,血清VEGF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化疗无效的患者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均比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血清TNF-α较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化疗组治疗后,血清TNF-α含量较前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bFGF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GP能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期有效率;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明显抑制肿瘤细胞VEGF的产生,抑制肿瘤细胞TNF-α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