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2月-2012年2月来本院住院治疗的10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2例,采用锁定钢板进行治疗;对照组46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分析两组各项指标、术后并发症、死亡率以及髋关节Harri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患者术后总死亡率为20.97%,对照组患者术后总死亡率为52.1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并发症以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等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输血量、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可以取得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相同的治疗效果,并且风险较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学工程》2019,(3):359-360
目的探讨防旋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及预后相关指标、 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 3个月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与锁定钢板内固定相比,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较好,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骨折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内固定手术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首选方法,但选择固定方式不当,可能造成内固定失效,产生髋内翻或外旋、肢体缩短等,不利于预后。本研究探寻骨转子间骨折最佳治疗方法,分析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6-15-2018-02-15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五科收治的9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组,观察组46例接受PFNA治疗,对照组46例接受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 proximal femurs plate,LPFP)治疗,对两种患者手术指标、手术后Harri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切开长度分别为(7.53±1.03)和(12.82±2.08)cm,术中失血量分别为(121.53±20.15)和(342.36±32.58)mL,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丢失量分别为(22.13±2.36)和(28.96±3.41)g,术中透视时间分别为(7.58±1.02)和(16.35±2.33)s、手术时间分别为(40.12±7.12)和(58.38±8.6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457、39.097、11.170、23.385和11.069,均P0.001;观察组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为(73.83±5.0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81±6.17)分,t=9.397,P0.001;两组术后6个月Harris量表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35%,较对照组17.39%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9,P0.05。结论 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切口小,术中失血量小,手术时间短,利于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并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标准γ-Ⅲ型带锁髓内针和解剖型钢板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6例,其中伽马钉组36例,解剖型钢板组40例。比较两组的术中观察指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观察指标(住院时间、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对两组进行随访1年,按Harris标准评定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比较两组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切开长度、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负重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γ-Ⅲ型带锁髓内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解剖型钢板组(P〈0.05)。7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1年,两组患者术后1年患髋关节功能,解剖型钢板组优良率为85.0%,标准γ-Ⅲ型带锁髓内针组优良率为94.4%,标准γ-Ⅲ型带锁髓内针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解剖型钢板组(P〈0.05)。结论标准γ-Ⅲ型带锁髓内针和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可以获得较满意的疗效,但标准γ-Ⅲ型带锁髓内针手术创伤较小,并发症少,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于解剖型钢板治疗,是目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比较理想的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金天格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天津市第四医院入院治疗的60例严重骨质疏松同时伴有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手术治疗。观察组术后给予金天格口服治疗,对照组术后给常规治疗。术后对两组进行随访,拍髋部CR、CT检查,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6个月骨折愈合情况,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髋部的骨密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进行髋部骨密度比较,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和愈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转子间骨折术后口服金天格可有效改善术后髋部骨密度、骨折愈合率、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杨正才 《中国卫生产业》2014,(10):160+162-160,162
目的探讨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4例进行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PFNA治疗,对照组采用DHS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情况、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增加(P〈O.05),且观察组提高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能够有效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提高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操作简便,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动力髋 (DHS)内固定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操作及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 62例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分别采用动力髋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其中DHS内固定组 2 7例 ,解剖钢板内固定组 3 5例 ,手术入路相同 ,对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解剖复位率、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优良率。 结果 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手术时间短 (P <0 .0 1) ,术中出血量少 (P <0 .0 5 ) ,骨折解剖复位率高 (P <0 .0 5 ) ,骨折愈合时间无差异(P >0 .0 5 ) ,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 (P <0 .0 5 )。 结论 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优于动力髋 ,手术操作简便 ,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好 ,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较好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对临床疗效及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50例患者,术后2周拆线,随访12个月,所有患者均得到骨性愈合,根据Harris评分标准,术后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优41例(82.0%),良9例(18.0%)。本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应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有利于骨折愈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进行闭合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根据术前、术后X线片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价疗效。结果随访6~23个月,所有病例均在术后3~5个月获得骨性愈合,髋关节功能根据Harris评分标准进行评定,优18例,良3例。结论闭合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符合生物力学观点,创伤小、手术操作简便、固定牢固。患髋能够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闻骨折一种较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0.
申清岗 《医疗装备》2018,(18):10-11
目的比较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钢板内固定在股骨粗隆间骨折(IFF)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天津滨海新区大港医院78例IF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9例。试验组行PFNA治疗,对照组接受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情况、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并发症等。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将PFNA用于IFF患者治疗中创伤轻微且术后并发症少,利于加快患者骨折愈合,提升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采用股骨近端膨胀髓内钉治疗对照组(n=42)与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n=42),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中耗时以及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转子下骨折方案治疗效果理想,操作简单,术中出血量少,且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行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术治疗的6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术后3个月,两组的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 <0.05),且观察组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P <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解剖型钢板同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将2006年6月-2012年9月人院接受治疗的90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成两组,分别用解剖型钢板和锁定钢板进行内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折的愈合时间、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膝关节功能评分、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钢板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术中出血量均低于解剖型钢板组(P〈0.05),解剖型钢板组优良低于锁定钢板组(P〈0.05)。结论:在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方面,锁定钢板内固定比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手术的治疗效果要好。  相似文献   

14.
康亦锋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8):1636-1637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与动力髋螺钉(DHS)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6例,其中LCP内固定术组47例,DHS内固定术组39例。对两组手术和术后各项指标、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6及12个月患髋关节的Harris评分均呈逐渐升高趋势,LCP组术后1、6及12个月患肢关节的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DHS组(P〈0.05)。结论 LCP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5.
王景  胡浩  杨俊忠  曹华 《现代保健》2011,(22):153-154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5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并进行早期功能锻炼,随访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患者术后骨折均达到较为满意的结构复位和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1.1%,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 对股骨转子间骨折行股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简单有效,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关节结构与功能达到最大恢复,远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临床医学工程》2016,(6):743-744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与非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纳入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5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45例)实施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40例)实施股骨髁上牵引或胫骨结节牵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功能、疼痛、畸形、运动范围得分以及Harris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PFLCP)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10.01~2012.10间我科采用PFLCP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30例,采用PFNA治疗34例,随访观察其愈合过程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8.1个月。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失败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中,PFNA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优先选择的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观察应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ALP)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为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PFNA治疗,对照组采用AL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术中出血、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术后负重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37,t=41.483,t=18.512,t=9.724,t=8.351,t=14.078;P<0.05)。观察组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7.152,P<0.05)。结论:PFNA及ALP长期疗效无差别,但PFNA创口更小、术中出血少、骨折愈合时间及负重活动时间更早,早期效果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式治疗,观察组行PFNA内固定术式治疗,比较两组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两组髋关节功能量表评分(Harris)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外固定支架技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到2017年8月收治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12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研究组给予闭合整复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DHS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各项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血红蛋白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血红蛋白较对照组稳定,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对比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整复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