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联合运用脑电图(EEG)与经颅多普勒(TCD)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VBI患者79例进行EEG、TCD检查.结果:EEG异常率为37.97%(30/79),TCD异常率为93.67%(74/79).结论:提示患者存在动脉粥样硬化,脑供血不足.EEG与TCD联合检查可作为VBI病因诊断、观察治疗效果的客观辅助依据.  相似文献   

2.
周升 《中国医师杂志》2007,9(9):1264-1265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经颅多谱勒(TCD)、计算机体层摄影(CT)对高血压各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7例高血压病各期的患者进行EEG、TCD及CT检查,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高血压Ⅰ期,TCD异常率迭87.5%,主要表现为血流速度增快。EEG异常率为3.13%(主要表现为脑电图波形的改变),CT检查正常。随着高血压的进展,TCD表现为血流速度降低,PI值增高,出现痉挛、狭窄、EEG、CT的异常率也增高。结论:高血压病的早期,TCD异常率较高,结合EEG及CT分析,可以作为早期预测脑血管病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电图、SPECT对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7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行脑电图(EEG)检测,其中10例同时期行SPECT脑血流显像,分两年龄段观察脑电图的变化。结果脑电图正常11例,脑电图异常36例(76.60%),其中边缘状态脑电图41例,占87.23%;轻度异常脑电图4例,占8.51%;中度异常2例;〈60岁组EEG的异常表现以泛化的慢α波为主,α活动减少、α波幅减低、调幅调节差。≥60岁组EEG改变无明显规律,出现了散在的或弥漫的θ波,同时可混有少量的δ波。两组患者均未见特异性EEG改变。10例行脑血流显像的患者SPECT结果均为阳性,表现为大脑实质广泛的血流灌注降低,以颞叶、额叶及顶叶血流降低最为明显。结论 SPECT脑血流显像能直接地评价脑组织学和功能改变;EEG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诊断还不具有特征性,但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脑缺血后脑细胞的功能改变,对慢性脑供血不足的诊疗有帮助。  相似文献   

4.
林李林 《医疗装备》2023,(21):62-64
目的 比较癫痫患者应用25导脑电系统与19导脑电系统观察颞区痫样放电的诊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医院确诊的220例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行25导和19导脑电系统脑电图检查,比较两种脑电系统检测患者颞区痫样放电率、痫样放电波幅,影像学异常/正常情况下的颞区放电检出率及颞叶癫痫发作后不同时间脑电图的异常率。结果 25导脑电系统检测颞区痫样放电率高于19导脑电系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检查方式在非颞叶癫痫中的痫样放电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6例颞叶癫痫患者中77例进行了影像学检查,其中37例影像学正常(48.05%),40例影像学异常(51.95%);25导脑电系统在影像学异常/正常情况下颞区放电检出率均高于19导脑电系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导脑电系统在颞叶癫痫发作后不同时间脑电图(EEG)异常率均高于19导脑电系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19导脑电系统,25导脑电系统可提升癫痫患者颞区放电探测能力,提高下颞区电极的痫样放电发现率,增大波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 TCD )和脑电图( EEG )对偏头痛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6例偏头痛患者作TCD和EEG检查.结果 TCD血流改变( 增快或者减慢 )53例,异常率为69.73%,EEG异常者34例,异常率为44.74%.结论 TCD检测对偏头痛的诊断有一定价值,EEG对偏头痛的诊断无特殊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彩色脑电地形图在大脑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13年8月上栗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神经疾病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对其做彩色脑电地形图(BEAM)、脑电图(EEG)、CT检查,对比分析检查阳性率。结果脑肿瘤CT的阳性率(100%)均高于彩色脑电地形图(BEAM)、脑电图(EEG);脑梗塞、脑萎缩、头痛患者BEAM诊断阳性率(92.31%、100%、87.50%)均高于EEG(76.92%、63.64%、5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脑炎患者BEAM诊断阳性率与EEG诊断阳性率均为100%,两者无明显差异。结论彩色脑电地形图可系统地、动态地监测大脑病变,画面鲜艳清晰,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及神经电生理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的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出院时预后良好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174例,预后不良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174例,采用经颅多普勒的诊断技术(TCD)、脑电图(EEG)、体感诱发电位(SEP)、运动诱发电位(MEP)和疾病资料对患者进行监测和评测。结果 348例重型脑损伤患者GCS得分为(9.34±3.25)分,预后不良组年龄≥60者占66.7%,低血压者占74.1%,瞳孔散大者占57.5%,对光反射消失者占70.7%,有心脑血管病者占70.7%,肺部感染者占55.2%、经颅多普勒检查血管重度痉挛者占32.8%,脑电图重度异常者占35.1%,体感诱发电位阳性者占58.0%,运动诱发电位阳性者占66.7%,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颅多普勒异常、神经电生理检测异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脑内的紊乱程度,临床评价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可根据患者经颅多普勒异常、神经电生理检测异常结果及疾病状况等综合进行分析,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EEG-8128型EEG描记仪,对76例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对照组65例进行EEG检测。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组76例患者中,EEG轻度异常26例(34.21%),中度异常11例(14.47%),重度异常5例(6.58%),痫样放电5例(6.58%),边缘EEG7例(9.21%),与对照组比较,EEG中度和中度以上异常有显著差异(P〈0.05)。47例异常EEG中,急性期31例(65.96%),恢复期8例(17.02%);后遗症期9例(19.15%)。结论:脑电图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断、疗效和脑功能监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和癫痫的发生有诊断价值,并可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徐晓珍 《现代保健》2010,(8):186-187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与脑电周(EEG)在高血压诊断与分级中的意义。方法对1284例健康体检者血压高于140/90mmHg 166例TCD与EEG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级高血压者145例中,TCD异常125例,占86.2%,EEG异常者18例,占12.4%;2级高血压21例中TCD异常19例,占90.5%,EEG异常11例,占52.4%。结论1级高血压者TCD异常率高,是高血压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2级高血压者TCD与EEG异常率均高,二者结合可作为2级高血压的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紧张型头痛患者单用天舒胶囊与联合舒肝颗粒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紧张型头痛患者随机平均分成调查组和参照组。参照组仅口服天舒胶囊,调查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舒肝颗粒;两组疗程均1个月,疗程结束后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头痛情况(VAS疼痛评分、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焦虑情况(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脑血流速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调查组的头痛程度、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HAMA评分及脑血流动力学情况,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天舒胶囊联合舒肝颗粒可显著改善紧张型头痛患者的头痛程度、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焦虑状态及脑血流动力学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探讨以小动脉病变为主要发病机制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与CT比较并进行相关分析。方法:利用TCD技术检测120例经CT或MRI确诊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经颞窗探测双侧大脑中动脉、前动脉及后动脉;经枕窗探测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记录血流速度,观察频谱形态及监听音频变化、脉动指数及阻力指数等。结果:120例确诊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TCD检测结果血流动力学异常109例(90.8%),脑动脉硬化112例(93.3%),血流速度正常11例(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CT/MRI显示96例(80%)梗死部位发生在基底节区和基底节合并放射冠、侧脑室旁等多发梗死灶。结论:患者同时行TCD和CT检测,对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病因和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五行音乐联合免疫疗法对癌症焦虑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五行音乐联合免疫疗法对癌症焦虑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40例接受放射治疗的肿瘤患者分为接受五行音乐联合免疫疗法的试验组和常规干预的对照组,应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进行1次测试,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SAS和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AS和HAMA评分均有下降,但治疗后试验组SAS和HAMA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行音乐联合免疫疗法有助于改善癌症焦虑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对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脑动脉血流速度及血管阻力变化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经颅多普勒(TCD)对28例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的大脑中动脉(MCA)血流进行检测,观察频谱形态,并对其收缩期流速(Vp)、舒张末期流速(Vd)、平均血流速度(Vm)、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进行治疗前后的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双侧MCA流速均较对照组减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双侧MCA流速均较治疗前有增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多普勒(TCD)可作为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治疗前后观察脑动脉血流速度及血管阻力状态变化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情绪障碍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焦虑、抑郁障碍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于北京安贞医院行PCI治疗的全部患者,采用17项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HAMA,HAMD)于术后1 d内对其进行焦虑、抑郁障碍评分。HAMA≥14分定义为焦虑,HAMD≥17分定义为抑郁。结果 PCI术后入选的2 028例患者中,合并焦虑者为935例(46.10%),合并抑郁者为732例(36.09%),同时存在焦虑、抑郁者为482例(23.77%)。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女性、自费医疗是PCI术后发生焦虑的独立预测因素。而女性、既往合并抑郁病史、自费医疗是PCI术后发生抑郁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PCI术后有较高比例的患者存在焦虑和抑郁,因此有必要对PCI术后的患者进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良性癫痫(BECCT)患病儿童中央-颞尖(棘)波放电灶的EEG与头痛患儿中央-颞尖(棘)波放电灶EEG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9例EEG有中央-颞区尖(棘)放电灶的儿童。其中56例符合BECCT的患儿与33例头痛标准不明的患儿进行了常规EEG及禁睡后睡眠EEG检查并进行分析。结果 56例BECCT患儿,常规EEG异常率为67.9%(38/56),而禁睡后,睡眠EEG的异常率为100%(56/56),且在浅睡期尖(棘)波放电频繁增多。33例头痛的患儿,虽然常规EEG均出现尖波放电,但尖波的形态、波幅、出现方式均有别于BECCT的放电形式,且在浅睡期无增多现象。结论儿童中央-颞尖(棘)放电,不仅仅是BECCT的EEG特征。而头痛的患儿也可见到,但放电形式有一定的差异。因此诊断上除EEG外,应注重于临床表现,更要注重睡眠EEG的检查,以资鉴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观察颅内感染患儿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并了解脑血流动力学与颅内压之间的联系。方法以大脑中动脉(MCA)为靶血管,观察颅内感染组及对照组患儿脑血流动力学情况;腰穿或应用甘露醇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颅内感染组Vp、Vm、PI、RI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在腰穿前大脑中动脉Vp、Vm、PI、RI均高于腰穿后;使用甘露醇后大脑中动脉Vp、Vm、PI、RI均低于使用甘露醇前。结论颅内感染患儿脑血流动力学多异于正常,脑血流动力参数可因颅内压而变,TCD可反映颅内脑血流灌注情况;因此TCD有助于判断颅内感染患儿病情、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伴焦虑状态及失眠症状的慢性紧张性头痛患者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3年8月诊治的慢性紧张性头痛患者13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1片/次,2次/d,每日分早、中两次服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右佐匹克隆1片,1次/d,每次在睡前服用。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评定。评分分别为(15.21±2.08)、(15.11±4.93)、(17.82±2.95)、(6.41±1.02)分,治疗2周后分别为(10.16±3.22)、(9.16±4.87)、(12.75±3.17)、(3.49±1.04)分,治疗6周后分别为(5.01±3.38)、(6.52±2.64)、(7.53±2.19)、(1.76±1.01)分;对照组治疗前分别为(15.31±2.15)、(14.46±3.72)、(17.46±3.01)、(6.33±0.98)分,治疗2周后分别为(13.27±2.13)、(11.09±4.06)、(12.40±3.12)、(3.55±1.04)分,治疗6周后分别为(9.96±3.17)、(7.13±2.34)、(7.63±2.24)、(1.82±1.08)分,两组治疗2周、6周后与治疗前比较PSQI、HAMA、HAMD、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2、6周后不良反应症状TESS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药物治疗伴焦虑状态及失眠症状的慢性紧张性头痛效果明显,在患者焦虑情绪与睡眠质量改善方面起效快,且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在冠心病患者磁共振心肌灌注扫描护理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3年6月来本院行磁共振心肌灌注扫描的冠心病患者共194例,随机分为三组,实验一组采用音乐疗法A方案护理,实验二组采用音乐疗法B方案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和比较检查前后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呼吸、体温、脉搏)、症状及心理(焦虑、抑郁)变化。结果:(1)三组生命体征、SCL-90评分变化:对照组检查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一组、二组检查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HAD评分变化:对照组检查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一、二组检查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检查后实验一组、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组与对照组、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疗法可以减轻患者磁共振检查前后生理、心理变化,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利于得到满意的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肺结核咯血病人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98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例,2组病人在住院期间均接受常规护理,而试验组增加护理干预。并分别采用Zung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量病人焦虑情绪。结果早期心理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中、重度焦虑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心理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中、重度焦虑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心理干预可以减轻或消除病人焦虑情绪,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溃疡患者不同焦虑状态与TIFF1及 EGF水平的关系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对入选的胃溃疡患者95例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估,分为明显焦虑组、焦虑组及无焦虑组,每组分别有41、32、22例。入选后分别行TIFF1及 EGF、PGⅠ、PGⅡ测定。结果焦虑组 HAMA评分、TIFF1及 EGF较无焦虑组差异显著(P〈0.05),明显焦虑组 HAMA评分、TIFF1及 EGF较无焦虑组差异显著(P〈0.05)。焦虑组 PGⅠ、PGⅠ/PGⅡ较无焦虑组显著下降(P〈0.05),明显焦虑组 PGⅠ、PGⅠ/PGⅡ较无焦虑组及焦虑组均存在有显著性差异(P〈0.05)。HAMA与TIFF呈显著负相关,与PGⅠ、PGⅠ/PGⅡ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焦虑状态是的影响胃溃疡患者TIFF1及 EGF水平的重要因素,焦虑状态加重将直接影响到对胃黏膜损伤的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