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索芬太尼的镇静、镇痛作用在PICU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  选择 36例危重患儿用芬太尼 1~ 4μg/(kg·h)持续静脉滴注 ,观察用药后 4h、8h、2 4h、48h的镇静、镇痛效果和对危重儿动脉血气分析、经皮氧饱和度、Ramsay的镇静分级影响 ,以及恶心、呕吐、心律失常的副反应情况。 结果   36例危重患儿在持续静脉滴注芬太尼后发生呼吸机对抗情况减轻 ,氧合和通气功能有所改善 ,用药前、后动脉血气分析变化有显著差异性 (P <0 0 5 ) ,镇静达到 2~ 4级 ,有效率达到 94 4%。 结论  芬太尼的镇静、镇痛作用可减轻危重患儿应激反应 ,减少氧耗等 ,安全有效实施各种操作、治疗 ,而且该药不良反应较小 ,有利于提高危重患儿急救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2.
小剂量芬太尼在PICU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急救医学》2001,8(3):140-141
  相似文献   

3.
许峰 《小儿急救医学》2014,(2):68-69,73
疼痛的近期副作用包括对儿童呼吸、循环、代谢、免疫及神经系统的影响;远期副作用包括对心理、生长、发育、行为等身心方面的影响;同时,儿童疼痛也会给其家庭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对患儿实施镇痛和镇静治疗,是临床医师的道义与责任,需要临床医师从专业和人道的角度进行思考和认识,使用镇痛和镇静治疗保持患儿安全和舒适是PICU治疗中的最基本环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镇静、镇痛策略对机械通气患儿的辅助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80例进行机械通气且需镇静镇痛治疗的危重患儿随机分为咪达唑仑组(40例)和瑞芬太尼+咪达唑仑组(40例),采用Ramsay及FLACC量表评估镇静、镇痛效果,记录治疗期间生命体征、呼吸机参数动态变化、脏器功能指标、瑞芬太尼及咪达唑仑应用总量、机械通气时间、PICU住院时间及费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2组患儿均能达到满意镇痛镇静效果。与咪达唑仑组比较,瑞芬太尼+咪达唑仑组达到镇静镇痛效果所需时间更短,Ramsay评估3~4级所占百分比增高,咪达唑仑用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后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自主呼吸频率均降低,但瑞芬太尼+咪达唑仑组在用药后3~24 h的心率、3~12 h的平均动脉压和自主呼吸频率下降更明显(P0.05)。与咪达唑仑组比较,瑞芬太尼+咪达唑仑组患儿用药后的6 h和12 h呼吸机潮气量及经皮氧饱和度均明显增高,呼气末二氧化碳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咪达唑仑组停药至苏醒的时间、拔管时间、机械通气以及PICU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咪达唑仑组(P0.05)。2组患儿PICU住院费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用药前后肝肾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空腹血糖比镇静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 PICU机械通气患儿采用瑞芬太尼+咪达唑仑治疗方案能迅速达到镇痛、镇静目标,改善通气效果,减少镇静剂用量,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二异丙酚注射液在小儿胃镜检查中的镇静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适合儿童胃镜检查的镇静方法。方法150例患儿随机分为A组(二异丙酚组)和B组(盐酸瑞芬太尼+二异丙酚组)。观察患儿镇静起效时间、苏醒时间、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变化及对患者反应,并进行术后满意度调查。结果二组均取得良好的镇静效果及满意度,使用二异丙酚前先用盐酸瑞芬太尼可减轻推注二异丙酚引起的疼痛感,减少二异丙酚用量,从而缩短术后苏醒时间。结论儿童胃镜检查中应用二异丙酚可起到安全、有效镇静的效果,复合盐酸瑞芬太尼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咪唑安定在儿科ICU的镇静作用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咪唑安定在儿科ICU镇静的适应证和效果。方法:对入住PICU年龄1个月至6岁的危重患儿,首先静脉注射咪唑安定负荷量0.1mg/kg,作为镇静诱导,30 s内注完。然后给予维持量每小时0.05~0.3mg/kg,用5%葡萄糖稀释后持续静脉泵入。每小时0.1mg/kg开始,调整剂量达到清醒镇静程度。用药期间监测心率、呼吸、血压和经皮氧饱和度,每2~4 h评价镇静程度。结果:共60例,男37例,女23例,机械通气10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给氧(NCPAP)26例。同时与其他镇静药物合用28例(46.6%)。52例达到镇静2~4级,有效率86.6%,用药持续1~10d,全部病例未发生任何副作用。机械通气和NCPAP病例镇静后氧合和通气明显改善,心率、呼吸频率和经皮氧饱和度明显改善。结论:咪唑安定适用于儿科ICU危重患儿的镇静,能提高机械通气的效率,控制患儿烦躁和焦虑状况,降低使病情恶化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重新评估由护士执行的机械通气( mechaniac lly venti-lated,MV)患者镇静方案对镇痛镇静药物使用时间的影响。本文假定缺乏持续质量提高措施可导致镇静剂使用增加,以及MV天数和ICU住院时间( length of stay,LOS)延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机械通气患儿以小剂量芬太尼持续静脉滴注的作用。 方法  观察用药前后呼吸顺应性 (Cdyn)、气道阻力 (Raw)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PetCO2 )的变化。 结果   1个月~ 3岁患儿用药前后Raw及PetCO2 明显下降 ,肺部感染患儿指标变化显著大于非感染患儿 ,Cdyn用药前后均未发现显著差异。 结论  提示机械通气中用小剂量芬太尼可以减轻人机对抗 ,降低气道压 ,改善肺气体交换及肺功能 ,有利于患儿顺利地渡过危险期  相似文献   

9.
镇静镇痛药在儿科ICU中应用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相似文献   

10.
镇静在危重患儿的治疗过程中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也普遍应用于临床.各种镇静药物及其使用方法、镇静水平的评估、镇静风险的防治等都有不同的文献报道.目前苯二氮(革)类是镇静的主要药物,咪达唑仑静脉维持是常用的镇静方法,Rasmay评分、舒适量表评分和脑电双频指数常用于评价镇静水平,良好的镇静评估和心电呼吸监护是防治镇静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择期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的患儿50例,ASAⅠ级或Ⅱ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氯胺酮1~2mg/kg,咪达唑仑0.1~0.2mg/kg,芬太尼1~2μg/kg诱导麻醉,术中麻醉维持按异丙酚每小时5~10mg/kg微泵注入。对照组采用氯胺酮1~2mg/kg,咪达唑仑0.1~0.2mg/k诱导麻醉,术中麻醉维持按异丙酚每小时5~10mg/kg微泵注入。记录麻醉诱导前(Te)、麻醉诱导后(T1)、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T2)、灌洗活检中(L)、术毕(T4)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对比两组患儿血流动力学及SpO2变化。结果两组数据显示在T0、T1时点血流动力学及SpO2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2、T3时点血流动力学及SpO2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中血流动力学及SpO2相对平稳,对照组血流动力学及SpO2变化较大。且观察组苏醒期躁动,术后恶心呕吐,支气管痉挛的发生较对照组少。结论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较为安全,并具有血流动力学及SpO2稳定,苏醒平稳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芬太尼对机械通气新生儿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0 年12 月至2011 年2月接受机械通气的30 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芬太尼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15 例,两组除常规治疗外,芬太尼组加用芬太尼镇痛治疗。记录两组患儿在用药前及用药后30 min、2 h、4 h 的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的变化及PIPP评分。患儿出院后进行随访,分别在3、6、9 和12 月龄时用CDCC 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测定两组患儿智力发育指数(MDI)和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结果 芬太尼组使用芬太尼后,其呼吸频率和心率均较对照组下降(PPP>0.05)。结论 芬太尼能有效缓解机械通气患儿的疼痛反应,且对患儿远期神经发育情况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机械通气患儿以小剂量芬太尼持续静脉滴注的作用。方法 观察用药前后呼吸顺应性(Cdyn)、气道阻力(Raw)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变化。结果 1个月--3岁患儿用药前后Raw及PetCO2明显下降,肺部感染患儿指标变化显著大于非感染患儿,Cdyn用药前后均未发现显著差异。结论 提示机械通气中用小剂量芬太尼可以减轻人机对抗,降低气道压,改善肺气体交换及肺功能,有利于患儿顺利地渡过危险期。  相似文献   

14.
镇静镇痛技术在危重新生儿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新生儿即能感知和记忆疼痛.其疼痛传导的特点包括外周痛觉感受器发育不成熟、主要由无髓鞘神经纤维传导、疼痛调节系统发育不完善以及存在内源性止痛机制.目前适用于危重新生儿的镇痛药物和技术有阿片类药物和非甾体类抗感染药物的使用、非药物性镇痛技术、局部麻醉技术.镇静药物有苯二氮革类、丙泊酚、巴比妥类和水合氯醛等.现就危重新生儿中镇静镇痛药物应用及非药物性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在NICU新生儿治疗中,镇静剂的使用是一个重要方面。危重患儿因疼痛而引起的病理反应、治疗效果与预后密切相关。咪唑安定(多美康)是一个具有极强抗焦虑和遗忘作用的镇静药物,可融于水.起效快.持续静脉给药可确保适当的镇静并避免过量,停药后患儿恢复迅速。我们自2000年10月起在NICU需呼吸机治疗的新生儿中推广使用咪唑安定,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极不合作小儿腰椎穿刺的方法。方法 在小儿腰穿前建立静脉通道,由麻醉师监测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BP)及心率(HIR),持续抵流量吸氧,异丙酚按0.5—1.0mg/Kg缓慢静脉注射,先给总量的一半,视镇静/麻醉程度再追加其余量直到完全麻醉时即停药。结果 9例于异丙酚静注后约1-3分入睡,之后按小儿腰椎穿刺操作规程进行腰穿,穿刺成功率100%。结论 异丙酚静脉镇静/麻醉下腰穿的方法对极不配合患儿腰穿来说不失为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在临床上可有选择性地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和分析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与舒适行为最表(COMFORT behavior scale,COMFORT B)相关性,探讨运用BIS评估6个月~2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镇静程度的意义.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50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接受镇静治疗的患儿.两位研究者在预定的监测时间点同步、独立记录BIS值和使用COMFORTB量表评估患儿镇静程度,共获得375例次观察数据.运用Spearman等级相关和预测概率分析BIS与COMFORT B量表之间的相关性,判断BIS预测不同镇静程度的准确性.结果 COMFORT B量表评分各等级(镇静过度、镇静适度和镇静不足)对应的BIS值分别为57.0±11.0、69.9±7.6和84.4±9.0.BIS值与COMFORT B量表等级评分呈中度相关(rs =0.63,P<0.0001).其中6个月~1岁组rs为0.66,1~2岁组rs为0.59(P均<0.0001).反映BIS能够正确预测不同镇静程度的预测概率值为0.85(P <0.0001).结论 BIS是一项能准确、有效监测6个月~2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镇静程度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9.
2018年美国重症医学会和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先后发布了《ICU成年患者镇痛和镇静治疗指南》,2019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急救学组发布《中国儿童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患儿镇痛镇静治疗专家共识》,新指南在旧指南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和更新,特别是一些新的理念逐渐行成,本文围绕这些新的指南做一总结,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20.
危重患儿的镇静及镇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中的患儿由于疾病本身及特殊的环境往往发生应激反应,直接影响患儿的预后。研究表明,在PICU进行镇静、镇痛治疗是安全的。在进行镇静、镇痛治疗前应首先进行疼痛、镇静评估。疼痛的评估分为自述、行为观察、生理测量三种方法,应根据患儿的年龄及认知水平选择相应的方法。目前阿片类药物仍然是镇痛的主要药物,异丙酚及苯二氮(艹卓)类药物是镇静的主要药物。心理行为疗法是有效的辅助疗法,对肿瘤晚期患儿可以进行局床及神经阻断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