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目的 了解2008~2011年广州市手足口病发病人群手足口病重复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2008~2011年广州市手足口病重复感染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1年广州市共有1711名手足口病重复感染病例,重复感染病例发生率3.36%,每次感染均为实验室确诊病例1 05例,首次感染不同的肠道病毒后,二次感染手足口病病毒类型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25.233,P<0.001).结论 手足口病重复感染实验室结果证实了导致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之间感染后不能形成有效的交叉保护,同一类型肠道病毒感染引起手足口病后是否能获得持久性特异性免疫力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预防手足口病重复感染中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资料选取手足口病90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时所用不同方案分成两组,将行常规护理38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将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行护理干预52例患儿设为观察组,对两组疾病重复感染情况与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疾病重复感染率86.84%比对照组100.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躯体功能、社会功能与精神状况评分(74.56±10.42)分、(79.36±12.61)分与(74.65±15.02)分均比对照组(66.47±10.41)分、(62.21±10.40)分与(65.53±12.31)分高(P<0.05).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行护理干预能够对疾病重复感染起到预防作用,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再次感染的发生率及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手足口病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在河南省2008年至2010年发生的210175例手足口病患儿中,有1627例发生2次及以上感染,发生率为7.74‰,在1627例再次感染人群中男女性别为2.07: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3岁(占91.76%);再次感染高峰期与全省总发病高峰期相一致,约80.76%的再次感染病例发生在距首次感染后的1年内,实验室诊断病例占再次感染病例的6.27%,实验室诊断证实同一患儿两次感染为不同型别病毒。结论儿童可多次感染手足口病,1~3岁幼儿仍是重点防护人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预防及综合性干预控制对策.方法 收集2017年3月-2020年3月某院收治的109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为调查对象纳入观察组,对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随机选取此期间在该院进行健康检查的健康受试者120例为对照组.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小儿手足口病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经流行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抽查2015-2019年广州市某区手足口病重复感染病例,为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手足口病病例数据,筛选重复感染病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5-2019年广州市某区共报告3039例手足口病病例,有191例发生2次及以上感染,发生率为6.28%...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预后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25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儿的预后,并对患儿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所有患儿均治愈或好转出院。随访6~12个月,未发现明显的智力落后、继发性癫痫及肢体瘫痪等严重并发症,随访期间有12例患儿出现危重病情,对患儿的生活质量带来极大的影响。对1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首次诊断是否为手足口病、转诊次数、总病程、患儿精神差对患儿的预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转诊次数3次、总病程以及患儿入院精神差是影响患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减少患儿就诊次数,积极给予退烧、抗炎治疗,缩短患儿总病程,是提高患儿预后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滨州市手足口病咽拭子标本阳性率影响因素,提高阳性率。方法2011—2012年,收集滨州市所辖各县区手足口病病例咽拭子标本1226份,用荧光定量RT—PCR法进行核酸检测,分析阳性率影响因素。结果总阳性率为52.12%(639/1226),发病2d内的标本阳性率较高,时间间隔越久阳性率越低;重症病例阳性率高于轻症病例;西南部县区阳性率高于东北部县区;12~次年1月份和5~7月份阳性率高于其余月份;各年龄组阳性率呈抛物线形。结论采集时间、病例类型、患者年龄、发病月份、地域分布与阳性率相关。  相似文献   

9.
新型冠状病毒自2019年底首次暴发,在全球肆虐3年,对人类健康、经济和社会造成极大影响。虽然世界卫生组织2023年5月已宣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随着病毒的变异及人群免疫水平的变化,重复感染率持续上升,给疫情防控和疾病治疗带来极大挑战。明确新冠病毒重复感染风险,对于预防再感染至关重要。本文分析总结2020年1月1日-2023年9月1日国内外文献报道的新冠病毒重复感染风险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控制新冠病毒重复感染提供参考。Omicron变异株导致的重复感染率最高,但重症及死亡率较低。重复感染的累积风险和疾病负担随着感染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年龄、病毒变异、免疫水平以及个人防护是影响重复感染的重要因素。建议动态监测重复感染的发生风险,识别重复感染的高风险人群,制定重复感染的预防策略,以有效控制疫情的发展和蔓延。  相似文献   

10.
周俊新 《当代医学》2013,(10):163-164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发病影响因素。方法查阅手足口病相关文献并制定手足口病患儿发病可能影响因素自编问卷,采用该自编问卷研究58例手足口病患儿和同期58例未患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统计学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手足口病患儿发病影响因素。结果体质弱和就诊前1周内接触过类似症状者是手足口病患儿发病的危险因素,而患者家属充分了解手足口病相关知识和卫生习惯好是手足口病患儿发病的保护因素。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发病受很多因素影响,大力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加强卫生宣教,可以减少手足口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昆山市手足口病的发病情况与气候因素的关系。方法登记2009年1月~2012年12月昆山市诊断为手足口病患儿5 160例,收集同期昆山市的气象资料,包括每个月的气温、气压、相对湿度、总雨量、总日照、风速、露点等。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气象因素和手足口病发病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手足口病全年均可发病,但夏季高发,其次是春季,冬季明显减少。手足口病每个月的发病趋势与气温及露点的变化趋势相似,但与气压的变化趋势相反。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昆山市手足口病发病趋势与昆山市的气温和露点呈正相关(r0,P0.05),与气压呈负相关(r0,P0.05),而与相对湿度、总雨量、总日照、风速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昆山市手足口病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气象因素与手足口病发病密切相关,深入探讨气象因素与手足口病流行的关系,对建立疾病气象预警系统以及采取相对应的控制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包头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使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监测2009年1~12月包头市手足口病发病情况,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包头市手足口病发病数从4月开始迅速上升,5~7月为发病高峰,6月发病数最高。全市10个区、旗、县均有病例报告,城乡结合处人群发病较高,男性发病高于女性,6岁以下儿童发病为主,散居儿童发病数略高于幼托儿童。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手足口病发生存在明显季节、地区、性别、年龄差异。应加强疫情监测、做好疫情处理,防控重点为以城乡结合处为主的各类托幼机构。  相似文献   

13.
贾恩厚  王静  徐玉萍  张娜  张恒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9):1138-1138,1157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临床表现、就诊过程及重症发生可能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包头市2010年确诊的29例重症手足口病病例的流行特征及临床表现。结果 51.72%的病例接触手足口病病人后发病,农村及城乡结合部居住者居多,重症病人临床以高热、多发皮疹及多系统损害常见(93%)。多见精神差、食欲不振、呕吐,心率改变、脑膜刺激征;常并发病毒性脑炎和心肌炎;重症病例首诊确诊率低,转诊多,所需确诊时间长;基层医院手足口病确诊率低。结论农村、城乡结合处依然是手足口病防控的薄弱环节和重点,及时发现病情的改变、提高基层医院对手足口病的诊断能力,是提高疾病及时治疗、控制传染源、减少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王文明  王华  田昌伟 《中国热带医学》2013,(9):1080-1081,1103
目的了解昆山市2009—2012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掌握疫情变化趋势,为手足口病重症病例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手足口病重症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学检测结果比较分析。结果昆山市2009~2011年共报告重症病例180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为2.68/10万。报告发病率从2009年的0.48/10万增至2012年的5.13/10万。男女性别比为1.54:1,男性病例多于女性。城区发病率为2.11/10万,乡镇发病率为2.85/10万,乡镇高于城区。重症病例病原阳性检测率为60%,其中EV71、其他肠道病毒和CA16分别占阳性病例的84.26%、10.19%、5.56%。结论2009—2012年昆山市手足口病疫情持续流行高峰,重症病例持续增加,病原体以EV71为主。加强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综合防控措施仍是防控工作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5.
兰州市手足口病疫情分析及防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兰州市2008-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网络直报的2008-2009年兰州市手足口病发病例数,地区分布、时间分布和人群分布等进行分析。结果兰州市2008-2009年共报告手足口病6 098例,死亡1人,年平均发病率为93.53/10万。发病高峰在4~6月份和9~10月份,1~5岁儿童为主,占病例总数的83.34%。病原学分析显示,2008年以Cox A16为优势病原,2009年EV71占主导地位。结论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应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是控制该病流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解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在深圳市健康人群中的隐性感染情况,进一步探讨隐性感染在儿童手足口病(HFMD)中的传播特征及危害性。方法实验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不同年龄层(0~59岁之间)的健康人群血清中抗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的IgM和IgG抗体水平,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IgM阳性的样本中病毒核酸的阳性率。结果抗EV71和CoxA16 IgG抗体的阳性率都随着年龄段的增长呈下降趋势,0~5岁儿童组的IgG抗体阳性率最高,其中抗EV71的IgG抗体阳性率为79.7%,抗CoxA16的IgG抗体阳性率为91.93%。30岁以下者,两种病毒的抗体阳性率在70%以上,显著高于30岁以上人群,P〈0.01。5岁以下儿童抗EV71抗IgM抗体阳性率达15.9%。49份抗EV71 IgM阳性样本中有42份EV71的核酸阳性,阳性率为85.7%;31份抗CoxA16 IgM阳性样本中有25份CoxA16核酸阳性样本,阳性率为80.6%。结论人群对EV71和CoxA16普遍容易感染,健康人群中存在较高的隐性感染,隐性感染率与人群的年龄分布存在相关性,因此隐性感染人群也是病原体传播的传染源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的主要实验室检测结果,寻找重症HFMD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HFMD患儿(包括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临床症状、体征及主要的实验室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项进行多因素logis...  相似文献   

18.
萧祖健 《中国热带医学》2009,9(4):708-708,641
目的了解本地区的手足口病流行情况,分析流行因素并寻找控制的方法。方法收集本院2008年接诊的所有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的分析。结果122例手足口病患者中最小的发病年龄是7个月,最大14岁,0~5岁的发病人数占所有病例的84.4%,男童81例占66.4%,女童41例占33.6%,男女比例为1.98:1,发病的高峰季节是夏季,5、6月占全年病例的77.8%;散居儿童53例占43.3%,幼托学童69例占56.6%。结论手足口病是主要侵犯儿童的传染病,特别是学龄前儿童,发病呈明显的季节性,在流行季节中托幼机构的儿童由于密切接触会有增加发病的机会。因此流行期间应加强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19.
广西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广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广西手足口病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广西累计报告发病45644例,发病率为94.77/10万,3~6月为发病高峰,高发地区为南宁市、柳州市、防城港市,5岁以下儿童发病占90.52%,以散发为主,男女性别比为1.78:1;实验室确诊222例,CoxA16阳性率61.3%。结论广西手足口病的发生存在明显季节、地区、性别、年龄差异,应针对性加强监测,发现疫情尽快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避免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