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动态血压的关系。方法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组,并与无糖尿病健康组对照,分别测量24h动态血压值。结果 微量白蛋白尿组分别与正常白蛋白尿组和对照组相比,昼夜血压明显升高,昼夜平均血压差值百分率下降;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组与对照组相比,夜间血压升高.昼夜平均血压差值百分率下降。结论糖尿病组昼夜血压节律异常,微量白蛋白尿组更为明显,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昼夜血压升高、昼夜血压节律异常有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陈化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3,17(2):116-117
能否有效降低微量白蛋白尿 (microalbuminuria ,MA)是评价药物是否具有肾脏保护作用的客观指标之一。临床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ngiotensin convertingen zymeinhibitor ,ACEI)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 (diabeticnephropathy ,DN)、减少尿蛋白排泄率及保护肾脏的益处已达成共识[1] 。ACEI主要是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 (an giotensinⅡ ,AⅡ )而发挥作用。然而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angiotensinreceptorblocker,ARB)对机体中AⅡ阻断作用较ACEI更完全。缬沙坦 (valsartanV 诺华制药公司产品 )属ARB类选择性血管紧张素AT1受体亚… 相似文献
3.
老年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伴微量白蛋白尿时肾外血管病变的情况,并探讨尿白蛋白排泄率(UREA)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将35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正常对照组(n=177)和微量白蛋白尿组(MA组,n=179),观察其肾外血管病变的发病率,检测内皮功能障碍标志物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管内皮素-1(ET-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A组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均增高(P均<0.05),血浆vWF水平:正常对照组(118.95±46.72)%,MA组(202.07±73.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ET-1水平:正常对照组(50.60±12.39)μg/L ,MA组(79.13±14.04)μg/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WF表达水平与尿白蛋白排泄率呈正相关(r=0.72,P<0.01);ET-1的表达水平与vWF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69,P<0.01)。结论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着血管内皮功能障碍,UAER升高的程度可反映内皮功能障碍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5.
老年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增加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静息心率(resting heart rate,RHR)与尿白蛋白排泄率及微量白蛋白尿阳性率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155例,平均年龄(67.9±7.3)岁,分布于60~85岁。尿白蛋白排泄率在30~300mg/24h定为尿微量白蛋白尿阳性。按收缩压(SBP)水平分为3组:SBP<160mmHg(1mmHg≈0.133Kpa),160mmHg≤SBP<180mmHg,SBP≥180mmHg。在以上每一组中,又按RHR水平分为:RHR 1组,RHR<70次/min(48例);RHR 2组,70次/min≤RHR<80次/min(62例);RHR 3组,RHR≥80次/min(45例),比较其尿白蛋白排泄率及微量白蛋白尿阳性率。结果各组中随RHR增加,尿白蛋白排泄率依次增高(P<0.01);微量白蛋白尿阳性率依次增高(P<0.01)。结论随着RHR的升高,尿白蛋白排泄率及微量白蛋白尿阳性率均相应升高。RHR的增加是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CA)与血压及左室重塑的关系.方法 84名EH患者按24h尿微量白蛋白值分为微量白蛋白尿组(MCA组)和正常白蛋白尿组(NMCA组),进行动态血压、心脏超声检测,比较两组动态血压值、左室重量指数(LVMI)及左室重塑的特点.结果 MCA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脉压、平均动脉压均高于NMCA组(均P<0.01);MCA组LVMI、左室肥厚与向心性肥厚的发生率均高于NMCA组(均P<0.01),正常构型率低于NMCA组(P=0.01).LVMI与尿微量白蛋白值、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均P<0.05).结论合并有MCA的EH患者血压较高,LVMI较大,左室肥厚与向心性肥厚的发生率较高.MCA与血压及左室重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Ⅱ型糖尿病病人微量白蛋白尿与动态血压的关系。方法 对60例糖尿病病人进行尿微量白蛋白及24小时动态血压的监测,并与36例正常对照组动态血压结果比较。结果 糖尿病组病人的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均较正常对照组高,以夜间平均血压增高显著。结论 糖尿病组表现为昼夜血压节律异常,以微量白蛋白组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脉压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脉压之间的关系。方法:用放免法测定所有对象的尿微量白蛋白,根据结果将高血压患者分为微量蛋白尿组和无微量蛋白尿组。所有对象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微量蛋白尿组与无微量蛋白尿组相比,其脉压明显增大。结论:脉压增大可能与高血压早期肾脏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用络合比色法检测分析69例不同程度高血压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结果高血压患者尿蛋白定性阳性率只有17.4%,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可达44.9%,并随病期的延长有逐渐增高的趋势。结论尿蛋白定性阴性不能除外高血压早期肾损伤,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能早期发现高血压肾损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24h平均脉压(24hMPP)与靶器官亚临床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年龄在60岁以上的5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组)和30例非高血压病患者(对照组)进行观察,分别检查他们的24h动态血压(AMBP)、心脏和颈动脉超声及24h尿微量白蛋白含量,计算出相应的24h平均脉压、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颈总动脉内膜一中膜厚度(CCA-IMT)和24h尿微量白蛋白排出率(UAE),并将两组的相应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体表面积和血脂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的24hⅧP、24hSBP和24hMDB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该组的LVMI,CCA-1MT和UAE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高血压组的24hMPP与LVMl、CCA-IMT和UAE呈正相关(r分别为0,38,0,43,0,39,P〈0.01)。结论24h动态脉压和LVMI、CCA-IMT、UAE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脉压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靶器官亚临床损害有关,检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24h平均脉压、左室重量指数、颈总动脉IMT和尿微量白蛋白排出率,将有利于对靶器官损害的早期发现和逆转。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与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评价AASI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期动脉硬化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4年5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分院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颈动脉超声检查和24 h动态血压监测,并用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自动测量装置测定baPWV。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为IMT正常组(n=28)、IMT增厚组(n=42)和斑块形成组(n=34)。根据动态血压参数按照文献方法计算AASI,比较三组的动态血压指标、AASI及baPWV,并对患者的动态血压参数、AASI、baPWV与颈动脉IMT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24 h脉压(24 hPP)在IMT增厚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IMT增厚组与斑块形成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②AASI、baPWV在IMT正常组、IMT增厚组与斑块形成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③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颈动脉IMT与AASI及baPWV均呈正相关(r=0.604、0.587,P<0.01),AASI与baPWV呈正相关(r=0.0567,P<0.01)。结论24hPP、AASI以及baPWV均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但AASI是更简易的评价早期动脉硬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PP)与脑梗死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为临床有针对性的干预PP、预防高血压并发症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老年高血压及老年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动态PP进行比较,同时对老年高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厚组与正常组的动态PP进行比较。结果1)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的24h动态脉压(24hAPP)、白昼脉压(dPP)、夜间脉压(nPP)水平显著增大,24h平均收缩压(24hA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水平显著升高,24h平均舒张压(24hADBP)、白昼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水平显著下降,而两组间dSBP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老年高血压患者IMT增厚组的24hAPP、dPP和nPP水平均显著增高于IMT正常组;3)与动态PP〈60mmHg者比较,动态PP≥60mmHg的高血压患者脑梗死发生率显著升高;4)与动态PP〈60mmHg者比较,动态PP≥60mmHg的单纯高血压患者的IMT显著增厚。结论动态PP增大是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未来发生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动态血压参数与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收集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及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行认知功能测定,根据MMSE得分分为对照组(n=35)和减退组(n=25),比较两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有无差异.结果 对照组与减退组患者中24 h平均收缩压[(127.38±19.14)mm Hg vs (132.00 ±15.09)mm Hg]、白昼平均收缩压[(131.64±17.55)mm Hg vs (137.09 ±13.77)mm Hg]、夜间平均收缩压[(118.78±18.75)mm Hg vs (126.00 ±11.37 mm Hg)]、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动态血压变异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采用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将10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根据有无左心室肥厚分为肥厚组与无肥厚组。同时选择50例血压正常患者为对照组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与正常对照组或无肥厚组24h各时间段血压均值及血压变异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肥厚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压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压变异性除白昼收缩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血压变异性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关系密切,后者对前者有促进作用,前者对后者的风险性预测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耐量异常合并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脉压(24hMPP)与靶器官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56例糖耐量异常合并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组)和34例糖耐量异常、血压正常患者(对照组),分别进行24小时平均脉压(AMBP)、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及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UAE),对相应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的24hMPP、24hSBP和24hMDB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该组的LVM1、CCA-IMT和UAE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高血压组的24hMPP与LVM1、CCA-IMT和UAE呈正相关(r分别为0.39、0.41、0.38,P<0.01)。结论24h动态脉压对糖耐量异常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靶器官损害有预测价值,行24小时动态脉压测定,控制脉压,将有利于对靶器官损害的早期发现和逆转。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初诊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探讨24 h动态血压与心肌做功指数(Tei指数)的关系。方法:选择100例初诊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Tei指数分为Tei≥0.40组43例和Tei<0.40组57例;对2组诊室血压、24 h动态血压以及超声心动图参数进行比较。结果:Tei≥0.40组24 h、日间、夜间平均收缩压(SBP),24 h、日间平均舒张压(DBP),24 h、日间、夜间SBP负荷,24 h、日间、夜间DBP负荷均高于Tei<0.40组(P < 0.05~P < 0.01),而2组平均诊室SBP和DB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 h动态血压水平可能与心脏整体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Alb/cr)的关系。方法:将2007年01月~2010年01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科住院治疗的104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按照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48例(血Hcy(11.0μmol/L,男36例,女12例),B组56例(血Hcy≥11.0μmol/L,男48例,女8例),分别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的UAlb/cr。结果:A、B两组比较,随着血Hcy水平增高,即由A组的(7.76±2.12)μmol/L升高到B组的(14.74±3.66)μmol/L,患者的UAlb/cr逐渐升高,由A组的(9.14±3.84)mg/g升高到B组的(35.79±77.98)mg/g,A组(B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增高与UAlb/cr升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