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研究动力学法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对甲胎蛋白(AFP)标准品随时间变化的吸光度值进行连续监测,并分别用动力学法及终点法建立AFP定量标准曲线。结果 AFP不同浓度标准品在5min内的吸光度值与显色时间呈正比。动力学法的标准曲线中标准品浓度与吸光度值变化率呈直线关系。结论在ELISA定量检测过程中,动力学法与传统终点法相比存在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
磁珠分离酶联免疫法在检测血清β-HCG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提高磁珠分离酶联免疫定量测定法在检测血清β-HCG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为酶联免疫分析系统与磁性微粒分离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测定法,使用两种高亲合力单克隆抗体,不用离心机离心在磁场中沉淀,然后用光度计测量所形成颜色强度。结果磁珠分离酶联免疫法中酶反应生成的颜色强度在测定工作范围内与患者标本中β-HCG浓度成正比。结论磁珠分离酶联免疫法定量检测血清β-HCG有很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3.
白蓉  晁志文  张博爱 《临床荟萃》2004,19(23):1331-1332
目的 探讨去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时,患者血液及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ELISA方法检测32例脑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血液及脑脊液中NSE的浓度,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入院时和去纤酶治疗14天时血液和脑脊液中NSE浓度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入院时脑脊液中NSE浓度明显高于血液中NSE浓度。去纤酶治疗14天血液及脑脊液中NSE浓度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但仍高于对照组。随着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NSE浓度也明显降低。结论 血液和脑脊液中NSE浓度变化可以作为去纤酶治疗脑梗死时疗效判定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4.
酶联免疫吸附法与免疫酶法检测血清EB—VCA—IgA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血清EB-VCA-IgA浓度与免疫酶法(IE)检测VCA—IgA滴度间的关系,并探讨ELISA法在鼻咽癌血清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采用ELISA法和IE法检测59例鼻咽癌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VCA—IgA。结果ELISA法检测血清VCA—IgA浓度与IE法滴度间有关联。ELISA法诊断鼻咽癌的敏感性为84.7%、特异性为98.3%:IE法为88.1%、90.0%,二者无显著性差异。ELISA法检测VCA—IgA浓度在25例(Ⅰ+Ⅱ)期和34例(Ⅲ+Ⅳ)期临床分期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鼻咽癌患者有无转移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ELISA法检测血清VCA—IgA可以替代IE法.可更方便地获得精确可靠的定量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血清EB-VCA-IgA浓度与免疫酶法(IE)检测VCA-IgA滴度间的关系,并探讨ELISA法在鼻咽癌血清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采用ELISA法和IE法检测59例鼻咽癌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VCA-IgA.结果ELISA法检测血清VCA-IgA浓度与IE法滴度间有关联.ELISA法诊断鼻咽癌的敏感性为84.7%、特异性为98.3%;IE法为88.1%、90.0%,二者无显著性差异.ELISA法检测VCA-IgA浓度在25例(Ⅰ+Ⅱ)期和34例(Ⅲ+Ⅳ)期临床分期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鼻咽癌患者有无转移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ELISA法检测血清VCA-IgA可以替代IE法,可更方便地获得精确可靠的定量结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定量检测体液中微量水通道蛋白-2(AQP2)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并用此方法检测羊水及新生儿尿液AQP2浓度。方法 人工合成AQP2蛋白特异性多肽片段,并与匙孔戚血蓝素联接制备兔抗AQP2多肽片段的多克隆抗体;建立检测AQP2的间接ELISA;并应用其对足月新生儿尿及孕足月羊水与成人尿样本进行AQP2的检测。结果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成功建立,灵敏度为2.5pmol/ml, 批内及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4.2%和8%。用该法定量检测羊水与尿液中AQP2浓度,成人尿/新生儿3天尿中AQP2的浓度分别为112.73±8.30pmol/ml,8.87±1.98 pmol/ml;孕足月羊水中未检测到AQP2的存在。结论 成功建立体液中微量AQP2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羊水中未检测到AQP2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以检测人尿液中胰蛋白酶原激活肽(TAP)的含量。方法以TAP-BSA交联抗原为包被抗原,TAP为竞争抗原,两者与定量的TAPmAb反应,建立检测TAP的间接竞争ELISA测定法。结果最佳抗原包被浓度为250ng/ml,最佳单抗工作浓度为25μg/ml,HRP-抗小鼠IgG工作浓度为1∶4000。可测量最适范围为0.69~1000ng/ml,灵敏度为0.69ng/ml,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9.10%和10.33%,平均回收率为97.70%。结论建立了定量测定尿TAP含量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相似文献   

8.
两点法与速率法是酶学测定常用的两种方法,本文探讨了两点法与速率法的反应过程,不同特点,应用条件及适用范围.酶促反应的过程通过测定底物浓度的下降或产物浓度的上升,可以追踪酶促反应.一个典型的酶促反应曲线可以分为几个反应期,各个反应期持续时间的长短根据不同酶促反应及反应条件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
血清酶学测定是临床化学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多种疾病的诊断、预防及病情评估具有重要意义。迄今,酶学定量检测几乎都是通过酶催化反应的转化速率来测定的。这与免疫实验将酶作为蛋白质测定相比具有快速、敏感、特异和低消耗的优点。但是酶催化浓度的测定结果是相对的,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具有方法依赖性,这是测定酶催化活性的主要问题所在。因此,为了提高酶测定实验的准确性和精密度,为了使其结果在方法问、实验室间具有可比性,消除参考范围的多重混乱,以利于临床应用,开展酶测定的标准化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外周血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定量和定性检测结果之间的一致性。方法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定量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定性检测。结果以 CMIA 为参考实验,ELISA 法检测 anti-HBs 的 Se 、Sp 、J 、PV +、PV -分别为0.95、0.53、0.48、0.74、0.88,k =0.51;吸光度为0.4009时 Se 、Sp 、J 、PV +、PV -分别为0.50、0.95、0.45、0.93、0.43;对吸光度0.1043~0.4009范围外样本分析,ELISA 定性检测的 Se 、Sp 、J 、PV+、PV-分别为0.90、0.91、0.81、0.93、0.88,k =0.81。结论吸光度值0.105为 ELISA 检测结果判定的 Cut-off 值具有良好的检测灵敏度(Se =0.95)和较好的阴性预测值(PV-=0.88),ELISA 检测 Anti-HBs 阴性可认为 Anti-HBs 浓度小于10 mIU/mL 而不具有保护价值;当样本吸光度大于或等于0.4009时可认为 Anti-HBs 浓度大于或等于10 mIU/mL,具有保护意义;ELISA 检测 Anti-HBs 灰区范围主要是吸光度0.105~0.4009,应定量检测以判定 Anti-HBs 真实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反应加速仪在麻疹病毒IgM抗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疑似麻疹病例血清238份,麻疹病毒IgM抗体阳性血清1份,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中分别采用常规温育法(常规法)和酶联免疫反应加速仪法(加速法)进行麻疹病毒IgM抗体的检测,比较两种方法在检测麻疹病毒IgM抗体的重复性、灵敏度及特异性。结果加速法的变异系数(CV)为2.86%~9.52%,灵敏度为97.40%,特异度为100.00%,均符合试剂盒标准;且加速法和常规法对麻疹病毒IgM的定量检测结果呈正相关(P0.05)。结论酶联免疫反应加速仪在麻疹病毒IgM抗体检测中,各项指标均符合试剂盒要求,可应用于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临床检验的方法和使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以我院60例丙型肝炎患者为主,收治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3月,在对患者血清标本进行检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电化学发光法和荧光定量PCR法三种检验方式。结果在电化学发光法检验方式下,丙型肝炎阳性对应人数为42例,对应比值为70.00%,与酶联免疫吸附法(68.33%)相比较,组间无统计学差异。酶联免疫吸附法下丙型肝炎阳性检出率为91.66%,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检验方式,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丙型肝炎临床检验过程中,与电化学发光法和荧光定量PCR法相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法的检验效率较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韩海荣  梁颖  赵卫国  沈茜 《检验医学》2012,27(4):291-295
目的建立一种定量检测血浆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浓度的双抗体夹心光激化学发光检测法(LiCA),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辅助诊断。方法采用棋盘格滴定法,从针对MPO抗原的12株单克隆抗体(McAb)中筛选出最佳双抗体组合(1株McAb包被发光微粒,另1株McAb进行生物素化),进而探索2种抗体最适反应浓度及MPO LiCA的最适反应条件,评价该法的重复性、敏感性、抗干扰性及回收率,并与经典的CardioMPOTM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平行比较分析。结果筛选到2株最适McAb,并与链霉亲和素包被的感光微粒连接,建立用于MPO定量测定的LiCA。该法敏感性为1.76 ng/mL,批内变异系数(CV)和天间CV分别为2.73%、3.76%,平均回收率为102.5%±8.6%,与CardioMPOTMELISA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61,P<0.01),正常参考范围为13.16~128.79 ng/mL。结论成功建立了一种用于MPO定量检测的LiCA,该法具有高的敏感性和好的稳定性,试剂有效期长,并且操作流程简便,耗时短,在心血管疾病的辅助诊断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惊厥患儿血清和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儿童惊厥是常见的急症,多见于热性惊厥(FS)和癫痫(EP),其发作是否会引起脑损伤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是神经元损伤的定量生化标志物,在昏迷、脑外伤、脑血管疾病、脑复苏等疾病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研究对惊厥患儿急性期血清和脑脊液中NSE的浓度进行了测定,以探讨惊厥患儿脑损伤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免疫组化、明胶酶谱、Western blot检测涎腺良恶性肿瘤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表达的优点与局限性。方法分别运用免疫组化、明胶酶谱、Western blot对34例涎腺良恶性肿瘤进行MMP-2、MMP-9定位、半定量、定量检测和活性酶含量的分析,比较各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免疫组化方法能定位、半定量检测出基质金属蛋白酶在良恶性肿瘤间的差异;Western blot能定量说明基质金属蛋白酶在良恶性肿瘤间的差异;明胶酶谱法能检测出MMP-2、MMP-9酶原和活性酶在良恶性肿瘤间的差异。结论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明胶酶谱三种方法结合,既发挥免疫组化细胞定位的优势,又克服了免疫组化法非精确定量的弱点,并打破其不能辨别酶原与活性酶的局限性,更加客观准确反映各型肿瘤组织中MMP-2、MMP-9的实际表达。  相似文献   

16.
狼疮肾炎患者尿MCP-1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狼疮肾炎(LN)患者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浓度与LN活动的关系,试图寻找一种反映LN损害程度及疾病活动情况的非创伤性临床指标.[方法]选择本院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及LN的患者40例,其中狼疮活动期患者18例,狼疮静止期患者22例,选择本院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患者晨尿MCP-1浓度,采用对-硝基苯酚比色法测定尿N-乙酰-B-D氨基葡萄糖酶(NAG),双缩尿法测定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常规方法检测血尿肌酐浓度.[结果]LN患者尿MCP-1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狼疮活动期患者尿MCP-1浓度明显高于静止期患者,且尿MCP-1浓度与NAG浓度及尿蛋白定量成正相关(r分别为0.781和0.611,P均<0.01).[结论]LN患者尿MCP-1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与疾病的损伤程度和疾病的活动成正相关,尿MCP-1浓度可作为反映LN损害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一种宽范围的定量检测人血清肌红蛋白(Mb)的磁珠分离酶联免疫测定法。方法使用国产聚苯乙烯磁珠,经碳化二亚胺活化表面自由羧基,得以与抗Mb单抗偶联,用此抗体包被磁珠作为固相,另一Mb单抗标记辣根过氧化物酶,做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人血清Mb,共检测临床血清标本50份,并与常规板式ELISA作对比。结果磁珠酶免疫定量检测方法用于人血清Mb定量检测范围可从常规板式ELISA的5~200μg/L扩展到5~1000μ/L。结论利用国产磁珠建立的磁珠分离酶免疫定量检测Mb方法优于常规板式ELISA。  相似文献   

18.
临床酶学参考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酶学是临床生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临床化学中测定次数最多的项目之一,在疾病的预防、诊断以及治疗监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其他定量检测项目不同,酶学定量几乎都是通过检测酶催化化学反应的转换速率来测量的。可是进行催化活力的酶测定方法多样,影响酶活力测定的因素也很多,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建立检测人血清层粘连蛋白(LN)的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CEIA)。 方法:用3 μg/mL抗人LN单抗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抗人LN单抗浓度为1∶2 000,建立检测人血清LN浓度的CEIA法。评价该法的线性范围、灵敏度、稳定性等性能指标;并与ELISA法检测LN进行比对;初步检测100例健康献血员血清LN水平。 结果:该法线性范围为22~1 635 ng/mL,灵敏度为12.2 ng/mL,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10%,检测高、中、低值LN血清的回收率分别为00.9%、95.2%和105.0%;试剂在4 ℃和37 ℃条件下至少稳定7 d;健全性良好;与ELISA法检测LN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99,P>0.05);100例健康献血员LN水平为(44.9±16.3) ng/mL。 结论:成功建立定量检测LN的CEIA法,该法性能较好,可用于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20.
汪冰  范昕建 《华西医学》1992,7(2):156-159
用几种方法抽提、纯化厌氧菌染色体DNA,并进行酶切分析,探讨有关反应条件及影响因素:(1)不同种属厌氧菌对溶菌酶裂解的敏感性不同,控制适当的反应体积及细菌裂解程度可提高溶菌酶法抽提的效率;对溶菌酶不敏感的厌氧菌可用碱裂解法抽提。(2)使用适当的氯化铯浓度,氯化铯密度梯度超离心法可较好地分离纯化DNA。(3)不同来源及结构的DNA,酶切条件不同;适当的亚精胺浓度可促进酶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