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口腔临床常见病之一.一般认为颢下颌关节紊乱病是由多因素导致的咀嚼肌功能紊乱、颞下颌关节异常和退行性改变.近几十年来,正畸治疗与颢下颌关节紊乱病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一直是正畸医生研究和关注的焦点.本文就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作一.  相似文献   

2.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是一种病因复杂的多因素疾病,错畸形是它的一个重要病因。对于由错畸形引起的TMD,临床上常采取正畸手段进行治疗。但对于无TMD症状的错畸形,进行正畸治疗时是否会诱发TMD及对青少年时期的错畸形尽早治疗,是否可以预防成年以后TMD的发生,长期以来争论不一。本文试就正畸治疗是否会导致TMD及正畸治疗是否可以预防TMD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4.
正畸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从目前大多数文献来看,正畸过程不会引起或加重颞下颌关节病。但颞下颌关节问题仍然是正畸医师临床工作中不得不面对的一个棘手问题。在美国曾经有一个很有名的诉讼案,患者为年轻女性,开伴于吐舌习惯(图1)。正畸医生拔除上颌两个第一双尖牙生,内收上前牙矫正开畸形,术后咬合关系良好,前牙浅覆浅覆盖。在矫结束之前,外科拔除了下颌第三磨牙,之后出现关节症状,进入保持期之后,关节症状加重。病人因此起诉外科医生要求赔偿2500美元,但是法庭最终认为是正畸医生内收上前牙迫使下颌后退造成关节病,判决赔偿一百万美元,并且驳回了上诉。…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辅助研究正畸治疗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正畸治疗和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关系。方法 :设计调查表和相应的数据库 ,对 173例已正畸治疗者和 95例未治疗的错牙合患者进行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症状、体征及相关情况的问卷调查和专科检查 ,所得结果用数据库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 :成功地建立了调查表和数据库 ;正畸组和错牙合组在主诉症状指数、临床症状指数和咬合指数的分布上都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结论 :数据库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研究中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正畸治疗后的患者在一定的时期内可能会出现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6.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s)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口腔疾病,表现为疼痛、弹响、开口受限和下颌运动异常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和接受正畸治疗。近年来,关于能否通过正畸治疗改善患者咬合并进一步改善其关节症状,以及正畸治疗能否导致TMDs的发生等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流行病学研究发现,TMDs与很多类型的错牙合均有相关性。本文从咬合和颞下颌关节功能相关性的角度出发,分析错牙合畸形和TMDs的内在联系,探讨TMDs与正畸治疗以及正畸治疗后稳定性的关系,以期为正畸临床预防和治疗TMDs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的病因复杂、发病率高,并且缺少治疗金标准。正畸治疗前及过程中若发生TMD,会增加治疗的难度与风险。文章从TMD的诊断、正畸治疗前TMD的筛查以及对正畸治疗期间可能诱发TMD的因素进行分析,为减少正畸治疗中TMD的发生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8.
赵宁  房兵 《口腔医学》2024,(1):20-23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 TMD)是一组影响颞下颌关节、咀嚼肌系统、牙齿咬合甚至全身多种结构的病症,因其病因机制不清、临床表现复杂,使其成为口腔医学领域的临床难点之一。TMD是正畸初诊患者中的常见症状之一,正畸医生在临床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相关问题。因此正畸医生需要积极面对并通过深入地学习,更加深刻地理解TMD的分类、诊断及其发病机制并学习相关的治疗手段,积极应对临床中的TMD相关问题,并努力在TMD的多学科联合治疗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发病原因复杂,包括颞下颌关节内创伤、自身免疫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在正畸治疗过程中伴随着关系的重建和颞下颌关节的改建,可能产生颞下颌关节内创伤而诱发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发生。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对其发病情况作了统计分析。资料201例正畸患者在治疗前均无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史,其中男性77例,女性124例,就诊时年龄最大33岁,最小11岁,平均年龄18.7岁;拔牙矫治178例,Ⅰ类错21例、Ⅱ类错119例、Ⅲ类错61例。方法全部正畸患者均采用固定矫治器矫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完成治疗。在正畸治疗过程中注意患者的颞下颌…  相似文献   

10.
[摘要] 本文报道了1例成人轻度骨性Ⅲ类,下颌偏斜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正畸治疗病例。该病例通过去程序化治疗及固定矫治器的掩饰性治疗,纠正前牙反牙合,下颌偏斜有所改善,关节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比较正畸采用不同拔牙模式后第三磨牙位置的改变,探讨拔除下颌第一磨牙后对第三磨牙萌出的影响。方法:选择拔除下颌第一磨牙(15例)、第一前磨牙(20例)及非拔牙(20例)的3组青少年病例,3组患者正畸治疗前后及保持2年后拍全颌曲面断层片,对第三磨牙萌出的各项评价指标变化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在正畸治疗前后,第三磨牙萌出间隙改变量,拔第一磨牙组大于拔第一前磨牙组和非拔牙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第三磨牙萌出角度改变量,拔第一磨牙组大于拔第一前磨牙组和非拔牙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正畸保持2年后萌出间隙变化量虽均有增加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第三磨牙萌出角度变化量拔第一磨牙组大于拔第一前磨牙组和非拔牙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正畸治疗中拔除下颌第一磨牙可增大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第三磨牙更加直立,对第三磨牙的萌出有利。  相似文献   

12.
正畸拔除第一前磨牙对上下颌第三磨牙位置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第一前磨牙拔除后对第三磨牙位置变化的影响,探讨影响第三磨牙萌出的客观因素。方法:选择56例上下颌第三磨牙均存在的患者进行方丝弓正畸治疗,按照第一前磨牙拔除与否分为拔牙组(30例)和非拔牙组(26例),利用术前术后曲面断层片对患者上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第三磨牙与牙合平面的距离以及下颌长度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拔牙组术前术后各指标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但是非拔牙组中下颌萌出间隙变化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拔牙组与非拔牙组术前术后变化量进行组间比较,上颌萌出间隙(U-ES)拔牙组比非拔牙组平均增大1.35 mm(P<0.05),下颌萌出间隙L-ES(R)和L-ES(X i)分别增大了2.72 mm(P<0.05)和3.16 mm(P<0.01),下颌第三磨牙与牙合平面的距离减小0.31 mm(P<0.05),下颌骨长度增加1.68 mm(P<0.05);上颌第三磨牙与牙合平面的距离变化在两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正畸治疗中拔除第一前磨牙可增大上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有利于第三磨牙的萌出。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正畸拔除第一前磨牙对第三磨牙的影响。方法:37例第一前磨牙拔除和33例非拔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拍摄术前术后的全景片,测量第三磨牙长轴与平面及第三磨牙长轴与第二磨牙长轴的夹角,对治疗前后夹角的变化以U检验进行比较。结果:结果显示,拔除第一前磨牙后,下颌第三磨牙的的萌出角度得到了改善,而对上颌第三磨牙萌出改善并不明显。结论:拔除下颌第一前磨牙后,第三磨牙萌出角度会更加直立,从而可能减少其阻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第三磨牙与错牙畸形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第三磨牙与错(牙合)畸形的关系。方法:对620名错(牙合)畸形患者治疗前的全颌曲面断层片进行研究。结果:第三磨牙缺失率为14.84%;安氏Ⅲ类错(牙合)的第三磨牙缺失率明显大于安氏Ⅱ类和安氏Ⅰ类(X~2=16.34,P<0.01);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上颌第三磨牙的发育率为71.75%,明显高于其缺失率和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上颌第三磨牙的发育率(X~2=9.78,P<0.01);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的下颌第三磨牙发育率为74.12%,与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上颌第三磨牙的发育率相近。结论:第三磨牙是导致错(牙合)畸形的病因之一,错(牙合)畸形患者矫治前应常规拍摄全颌曲面断层X线片。  相似文献   

15.
16.
上颌第三磨牙牙冠最大周径、牙尖与牙根相互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上颌第三磨牙牙冠最大周径与牙尖型推断牙根型。方法 观察100颗离体上颌第三磨牙的牙冠最大周径、牙尖型和牙根型,列表总结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1.上颌第三磨牙的牙冠最大周径均值为32.21mm,牙尖以三尖型占多数(48%),牙根以融合根型或单根型占多数(52%);2 影响上颌第三磨牙牙根型的主要因素是牙冠最大周径,而不是牙尖型;牙尖型与牙根型的关系属间接联系。结论 建议临床通过上颌第三磨牙的牙冠最大周径并同时参考牙尖型推断牙根型。  相似文献   

17.
18.
19.
AimThis study sought to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ight of an individual and the presence of impaction of maxillary and mandibular third molars, and to determine the role of genetics in third molar impaction. Materials and MethodsThis was a case–control study, with cases consisted of 200 subjects with third molar impactions; and 200 controls without third molar impactions. Height of subjects was measured, and saliva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all the subjects. DNA was extracted from saliva samples.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selected genes in the etiology of third molar impactions, Taqman Genotyping using SNPs identified for jaw growth, height and tooth agenesis was employed. Five candidate gene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11 markers (SNPs). ResultsThe mean height of case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subjects (p = 0.04). No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allele frequency between cases and controls for 10 of the 11 SNPs. However, for rs6504591 the p value was near significance (p = 0.07) with odd ratio of 2.131. Subjects with lower third molar impac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who have fully erupted third molars.ConclusionsSubjects with lower third molar impac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who have fully erupted third molars. We observed that individuals with third molar impaction tend to have T allele at the locus, suggesting that the T allele at the locus may increase the risk for having an impacted third molar. The rs6504591 G/T variation on human chromosome 17 (WNT9B gene) appears to increase risk by twofolds for impaction albeit with inability to detect significance due to small sample size.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